第231章 機械心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華夏在秘密準備戰爭,不過目前主要的準備工作都在彈藥、火炮和槍支的儲備上。裝甲部隊和空軍依舊處於絕密狀態,唯一引起列強重視的是北方戰區兩個軍的汽車機械化部隊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關注。

而華夏目前向中立國和德國購買大型重型和小型發動機的技術,也因為汽車機械化步兵被他們的密切監視。

華夏的發動機技術與其說是自行研發,還不如說是獲得了別國的生產技術以及專利進行改進的。

法國那邊對中型和大型發動機卡得很嚴,死活不願意出售,對於百多**的小型發動機倒是願意出售。

究其原因則是小型發動機在目前主要運用於三輪摩托車和民用機械,雖然用於飛機發動機,但飛機的使用在目前還沒有摸索出明確的道路。

中型發動機和大型發動機就不一樣了。中型發動機可以用於汽車,而大型發動機可以用於戰艦。即便知曉華夏目前的發動機技術從北歐幾個國家以及德奧意獲得不少技術,和他們的差距不大,但法國人依舊咬死不願意出售。

尤其是作為法國正式盟友的沙俄,絕對是第一個反對的,華夏組建汽車機械化步兵的目的太明顯了。全世界除了非洲的廣袤平原,最適合這種汽車機械化步兵推進的地帶就是中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

比起賺錢,富裕的法國人更在意沙俄這個盟友的意見。

英國和白頭鷹更不會出售這樣的技術給華夏的,華夏數次挑釁和試探英國人的威嚴,賣技術給華夏?大英聯邦缺這幾個錢嗎?即便缺也不會賣的。

白頭鷹更是對於華夏針對他們的工業產品進行各種加稅,雖然沒有明面拒絕產品進入市場,但實際上在關稅上加稅、在售貨的商鋪加稅,平白讓他們的價格和沙俄、日本的產品一樣多了三成,部分產品甚至加到了一倍。

面對廉價的華夏國產貨和精良的英法德三國的產品,低端中端高階市場他們被排擠得根本沒有空間。這讓白頭鷹商人對此恨得咬牙切齒,因為華夏是全球目前最大的市場,逐漸富裕的民眾和華夏初初起步的工業讓他們錯失了極佳的賺錢良機,哪能出售給華夏技術。

不過華夏也不是沒有購買的渠道,同樣作為工業發達的國家,挪威、瑞典、瑞士、丹麥不論是鋼鐵冶煉、發動機、化工、軍工、輕重工業各方面都有不錯的技術,只是工業規模小了一些。

從1903年開始,華夏在各個國家的領事館都被下發了命令,要求對各國的新科研成果進行彙報。

發動機這種工業**中最為關鍵的機械心臟,更是關注的重中之重,這也是華夏的發動機研究可以快速追到其他國家的原因。

而在1907年,和華夏保持中立關係的各國開始加大對各種科研成果購買。一般都是各國領事專門彙總一份清單,然後對科研成果的目前購買花費和未來的市場做出預估,再上交給韋珣。

韋珣則複雜在這些發明和研發中發現有價值的技術,不論是現在有用的還是未來有用的,都是華夏花錢購買的。

好在只是購買專利的使用權和技術,花費並不算多,尤其是很多科研成果還沒有市場化,不購買其獨家專利價格並不高。

當然,在這其中自然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比如不能購買的,難免會使用一些脅迫、恐嚇、綁架之類的手段。而某些韋珣標註的更是可能人為消失。

不過這樣的手段用的次數不多,大多數也有貌似合情合理的“意外事故”。執行這些計劃的幕後人員也都是透過中間人找當地的黑黨社會組織來執行。

等到時間到了1907年九月,各國的民間發動機研發技術超過六成被放在了延慶的“國家中秧機械研發局”的桌面上,之後被動力研發部的幾個部門共享研究。

這個“國家中秧機械研發局”主要的研究人員都是從德國留學歸來的研究生,他們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到達德國留學並且獲得了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學位的人才。

對於這樣的人才回國,一般都是兩類安排。先填寫歸國之後的志願,是進入大學作為科目導師還是進入研發部門搞科研。

不過對於其中成績優異的成員,如果放到大學之中任教顯然是屈才了,各種科研部門就會邀請他們加入其中甚至由軍備部邀請他們組建專項研發的團隊。

僅僅1907年到1908年2月年關前,華夏在發動機方面就完全追趕上了歐美的工業強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並不是華夏的人才充足,研發團隊的實力強勁,而是在這個年代沒有什麼技術封鎖,獲得了技術之後更不用規避/繞開該技術。

就跟抄作業一樣,一些國家擅長選擇題,一些國家擅長大題,有的國家擅長選擇題。而華夏這個學生把這些答案都找到了,只需要按照技術進行一定的改進,綜合各方面的優點,抄出來的分數自然不會比班裡的幾個優等生差。

按照“國家中秧機械研發局”的預計,華夏有望在1908年年底完成在小型發動機方面的效能趕超(歐美)。

至於中型和大型動力系統,華夏想要趕上優等生,還需要等到德國大哥那邊出現新成果,成績得到提升才能追趕。

為了表示對機械動力的重視,韋珣不僅每個兩個月要視察一下研發進度,還對幾個對研發做出卓越貢獻的一批人頒佈了爵位大肆宣傳。

華夏是個很神奇的國度,凡是要是上級高度重視,那麼進度就會極快,凡是上級沒有表示重視,那就是按照常規程度打個六七折的速度。

說白了還是官本位制度的影響依舊根深蒂固,哪怕是現在國家更改了對爵位的獲得限制,依舊阻止不了對官本位的熱衷。

哪怕是沉迷科研的技術型人才,依舊期盼著能擔任專案主管,能研發自己心中設想的東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