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劫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他一介武夫,身邊都是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有什麼人能指點?他但凡有些腦子,先皇就不會……”

楊廷和不以為然地說道。

“不過也可能是先前張永離間了他跟先皇的關係,他被調到通州那邊,有些失望,如今先皇沒了,他就不想回來了。嗯……也許如你所說,他身邊確實有個聰明人,畢竟通州衛還有那麼多人。”

楊廷和有些想嘆氣。

他抓江彬在其次,江彬雖得寵,但根基其實並沒有那麼厚,也只是朱厚照前面的一杆槍而已!

楊廷和之所以想抓江彬,目的是奔著他身後的許泰。

當然最後的目標自然是兵部尚書王瓊!

許泰,江都人,許寧之子,許貴之孫,三代為將,大明勳貴。

弘治十七年,許泰當選武狀元,以副總兵協守宣府,封為安邊伯。

正德帝朱厚照當政後,許泰支援朱厚照,深受朱厚照寵愛,封義子,賜國姓(朱),京城安邊伯府一時成為京城勳貴中的風雲之府,榮耀一時。

江彬雖然掌握一定兵權,但見到楊廷和這種朝內老臣,說實話還是有些不敢造次的,甚至內心上有些怯意的。

要知道這些所謂的老家夥可是掌握著他們軍.隊的咽喉——經濟大權,江彬在邊關的時候,就已經因為這種情況留下的“後遺症”!

邊關那些將領,在戰場上再勇勐,在面對隊伍供給的時候,也不得不向朝廷派遣的那些文官低頭。

許泰則不一樣,他是勳貴,京城出生長大子弟,骨子裡就帶著一股驕傲。

他們跟宗室一樣,雖然沒落,但外衣還在,加上他如今得勢,自然對楊廷和他們不怎麼放在眼裡。

即使如今朱厚照死了,他有些憂心,但面對楊廷和安排他守城的時候,他還會因為江彬的問題提出質疑。

即使如首輔楊廷和,面對目前的他,解釋的時候還要帶三分笑意,儘管內心恨得牙槽都想咬爛。

楊廷和也想過江彬龜縮著不出現,是不是可以先將許泰抓起來。

這種問題他想過很多篇,最終決定放棄。隨隨便便抓許泰,勢必引起那些其他勳貴的不滿和警惕。

要知道如今京城三.大營兵力雖然弱雞,但很多還都掌握在勳貴的手中。

並且這次守城的武定侯郭勳,前往迎接新皇的定國公徐光祚,都是功勳中的代表,縱然土木之變,功勳敗落,但活下來的功勳他們還掌握著京營的兵力,沒有他們這些人支援,他們這些內閣官員也很難在這京城做事。

縱然郭勳和徐光祚明面上支援他們,並且他們也給這些人不少禮遇,但關鍵時刻,這些人的風向標到底朝向那邊,楊廷和其實內心並沒有那麼自信。

這也是他再沒有抓住江彬的時候,不敢隨意動許泰的原因。

江彬邊軍出身,沒太大背景,他可以誘騙抓起來,然後圖謀許泰。

但如果沒有抓到江彬的把柄,隨意動許泰,這裡面有著太多的風險!

這就是所謂的圈層文化!

在功勳的眼裡,他們不喜歡許泰隨意出風頭在朱厚照身邊得寵,做諂媚小人,但如果有外人隨意動他們功勳一層的人,說不定他們就會站出來。

這種站出來並不是說他們多講義氣,而是很多時候人會有兔死狐悲的思想。

今日你楊廷和隨意動許泰,明日就有可能動功勳圈層的其他人!

楊廷和不傻,在沒有抓到江彬,抓到許泰把柄的時候,他不會去動許泰,不僅不動,還安排許泰去守城門。

儘管許泰又噁心他一把,說自己是東廳的人守城了,為何不派西廳的江彬也出來幹活?

那語氣就是我有活幹,為何沒我兄弟的?

這種沆瀣一氣,讓楊廷和心裡直想罵娘,心裡暗想著,等那個傻皇上來了,我再一個個收拾你們!

……

河北省通州五百戶鎮。

國家奠鼎燕京,而以漕挽仰給東南,長河蜿蜒,勢如遊龍,而通州實咽喉之地。

秦邵前世並沒有太瞭解通州的歷史。

但在京城工作的時候,週末去通州遊玩的時候,看過大運河遺址。

當時驚歎古代大運河的繁華的描述。

他當時對歷史其實興趣不是很大,很多歷史都是人為編纂的,帶有太多個人感情.色彩,

古代能有多繁華呢?

所謂的歷史編纂都是一些文人要麼歌功頌德,要麼帶有一些感情.色彩的亂寫而已!

秦邵的自我感覺裡,是這古代人沒有見過真正的繁華,才有那種感受而已。

真正到了這大明,秦邵才知道自己所謂的前世理解其實更帶有個人色彩。

這京杭大運河相比較來說真的是繁華,交通樞紐,這裡是通往京城漕運的必經之路!

一艘艘大船經過,特別是到渡口停靠之處,很多船隻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一片,那種壯觀景象,真的是前世所沒有!

而在前世,這些地方也僅僅是個旅遊景點罷了!

“爺,前面就快要到通州渡口處了,咱們要在這裡停留下,補充些水和食物,再行十公里左右,會在一偏僻渡口上岸!”

王寅稟報道。

“知道了!”

秦邵應道。

很快有船隻停下到岸邊取水和食物,朝附近幾條大船運送。

岸上人絡繹不絕,但好在有不少官兵維持秩序,倒是井然有序。

水和食物很快補給好,兩艘大船再次出發朝前方渡口急速駛去!

“都機靈些,天快落黑了,再有不遠,前面就是咱們在通州渡口停靠處,注意些安全!”

船頭,徐光祚朝一眾護衛喊道。

“袁長史,你有沒有覺得這附近岸上好像官兵多了些!”

徐光祚看著河岸遠處,若隱若現好像有不少身穿鎧甲的兵士,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有些不大好!

看到一側的袁宗皋,忍不住問道。

“是嗎?是不是附近巡邏的官兵?這通州畢竟是繁華之地,且這些地方是渡口,主要運送糧食、食鹽等京城必需品,關係著京城的補給,自然有不少官兵巡邏把守!定國公久居京城,應該比我們清楚情況吧?我們安陸州那邊漕運也有渡口,相比較別的地方,人就多些,方向方知州就派了眾多官兵把守,畢竟關係著一方收益和安全,自然要看重些!”

袁宗皋似乎不以為然地說道。

相比較徐光祚的擔心,谷大用則是感嘆地看著來往大船,其中的一條帶著特殊花紋的大船,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朝.鮮國的的大船吧?”

谷大用正在沉思的時候,頭頂一個澹澹地聲音說道。

“是的……陛……陛下!”

谷大用應聲答道,看到身旁過來的是秦邵,說話不由結巴起來。

“這是朝.鮮使臣進京所用船隻,先皇喜歡瞭解大明之外的事情,朝鮮使臣進貢的時候,就留下一些人,一起研習他們的文化歷史,先皇對朝鮮語也有瞭解,只是如今先皇駕崩,這些人應該是被楊首輔他們遷回去了吧?”

谷大用解釋道,語氣中帶著微微失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為我們番國,怎能先皇剛走,就將之驅走的道理?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師夷長技以制夷!多瞭解外面的東西總是好的。成祖時期,鄭和下西洋,宣揚我大明文明,14個月之中而造成64艘之大舶,載運2.8萬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才有眾多番國臣服我們,如今莫非要倒退不成?”

秦邵知道朱厚照死後,楊廷和直接驅逐了京城的各國使節,將那些人和船隻遣回。

中國一些文人,為了所謂的內鬥,為了一己私利,可謂愚昧至極!

“陛下……陛下莫非也喜歡鄭公?”

谷大用聽到秦邵說起自己的偶像鄭和,很是激動。

自從自己被割了那玩意兒,谷大用曾經很是絕望。

在他絕望的歲月裡,就是鄭和的那些書籍和事蹟鼓勵他一步步堅強走到現在。

谷大用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忘卻自己太監的身份,跟鄭和一樣能周遊世界、瞭解世界,將大明文明散播世界各地。

在他眼裡,鄭和已經超越了“男人”的存在。

他曾經無數次想遊說朱厚照繼續支援下西洋,可是那些朝臣文官反對,還有朝廷的窮困,他漸漸熄滅了自己的夢想。

就是如今,他接受這趟差事,也只是想有從龍之功,以後能保留性命而已!

只是如今新皇竟然也是鄭和的痴迷者,似乎重新燃起了谷大用心中的那團火!

“自然,鄭公非男人乃真正男人!我在很小時的時候就聽父王說過他的事蹟,也曾有過環遊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陛下……”

……

船行如風,眼看渡口很快就在眼前,天色卻快要暗下來。

“船要要靠岸,船艙眾人注意安全!”

“船要要靠岸,船艙眾人注意安全!”

有人高喊道。

“這邊的渡口人怎麼這麼少?”

徐光祚看向岸邊有些納悶地同身邊的屬下說道。

“國公爺,我也不清楚,早些時日回京不曾在這邊靠岸,早聽說這邊渡口封了,怎麼開放了呢?”

屬下也有些不解地問道。

“前方船隻,快快靠岸,接受檢查!”

“前方船隻,快快靠岸,接受檢查!”

“前方船隻,快快靠岸,接受檢查!”

徐光祚話音剛落,一陣陣吆喝聲傳來。

原先平靜的水面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四面八方來了幾十只船隻,船上站滿了手拿器械的兵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