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石糧食剋扣50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年就要會試,秦邵一早就知道。

也知道祝老頭為備戰會試做了幾年的努力,定然是要離開這裡去上京。

只是祝老頭突然要走讓他有些不適應。

想想祝老頭是為夢想奮鬥,秦邵少了些許傷感。

得知祝老頭已經跟上京那邊朋友取的聯絡,並且在上京臨租好院子,只等祝老頭到來,秦邵放心不少。

古代交通不便, 路途當中可能有無數個可能。

且南方人到北方有不少會水土不服。

一些進京趕考的舉子都會提前一年有的甚至兩年到達上京熟悉狀況。

有的人沒有考中,家境條件優握的,甚至直接在上京住下來學習,單等三年後再試。

像祝老頭這種提前一年到最普通不過。

這個院子是祝老頭典當的,主家已經離開安陸,聽說在外地謀生, 一時半會也不會來輸這個院子。

也有可能人家不回來, 這個院子就成為祝老頭的了。

祝老頭在這裡置辦了不少東西,對這個院子也有了很深的感情。

祝老頭叮囑秦邵幫忙照看這個院子, 別讓其荒蕪破敗。

說他以後可能還會回來,說不定以後還會在這裡養老。

秦邵知道他這是留戀之語,祝老頭對官場正途還有很深的期望。

不過他還是承諾會好好幫忙照看。

秦邵回到家的時候,王寅已經洗漱完畢正在大口吃飯。

“爺!”

看到秦邵回來,王寅急忙站起來想要說話。

“你先吃飯,吃完飯再談!”

秦邵看他這幾日似乎憔悴了不少,路途定是有些辛苦。

王寅吃了飯就直接到了秦邵書房。

“爺,地契我拿回來了!”

王寅從懷裡拿出地契,還有100兩銀子。

“怎麼還有那麼多銀子?”

秦邵不解地問道。

“爺,我本來拿了你的那個拜帖去鑲陽府找那個牙行,但路遇到一個熟人,就是先前咱們在德安府與人打架, 那個賞酒給咱們的公子。”

“那人不是德安府人?怎麼在鑲陽府?”

秦邵對那人倒是記憶深刻。

“我也不清楚, 我本要打聽, 只是看他不想談,也沒再問,他說他對鑲陽府很熟悉,聽說我打算去牙行買襄王府的地,就說自己認識興王府的總管家,能為我直接牽線,避免有人胡亂提價。”

“我跟著他見到了襄王府的總管事,果然人家只要價200兩,根本不是280兩,要價280兩的只是王府的一個副管事,他瞞了管事,只想從中抽錢。”

“那總管事帶我去了牙行,交契紙錢和朱墨頭子錢,還有契稅,總共花費203兩,去的時候除了您給我的300兩,還有韓姑娘給我的4兩花銷費,那3兩是從花銷費裡拿出來的,所以還剩下100兩。”

王寅一一說道。

“那幫你的公子可曾說了姓名?”

秦邵覺得那人是個妙人。

“倒是不曾,只聽身邊的人叫他朱公子,我也就那樣稱呼。看他舉止打扮, 應該是富家公子做派。”

“他問我買那些荒地作甚, 我只說我家主人想做跑馬地,他便沒再問。”

王寅沒說,那朱公子又邀請他做他家門客,還付了住店的費用,他想還那人不要。

反正他也沒想過離開自己家爺,那些事自然不必提。如提倒顯得自己拿喬一般。

“嗯,你這趟一連幾天,估計沒好好休息過,早點回去休息休息!”

秦邵看王寅臉色還略顯疲憊,勸慰道。

王寅拱手離開。

晚上的時候,秦邵叮囑韓瑾蓉,以後給王寅多些零用,方便他出門做事。

“爺,你是說去鑲陽我給的四兩有些少吧?我是想280兩,您多給了20兩,也算是應酬費用,就沒多給,下次我會注意些。”

韓瑾蓉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只是做個提醒,不要擔心家裡的進項,以後都會有的,無論你們是誰,出門多帶些零用,不用太省!”

“是!”

……

因祝老頭要去上京。

秦邵接下來的兩天忙著幫祝老頭整理東西。

韓瑾蓉、小三子、王寅都也過來幫忙。

人多做幹活快,一天半就整理完畢,將東西裝在馬車上。

為了安全方便,祝老頭跟著一個去上京的商隊一起進京。

他們下午一起吃了個團圓飯,第二天送祝老頭離開。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車馬人紛紛。

山回路轉不見君,地上空留馬行處。

秦邵第一次感受到這古代送別人的傷感。

送走祝老頭已經到了三月份,到了一年水稻種植早稻的季節。

秦邵他們去田地那邊看了,麥子長得還不錯。

張大壯人實在,幹活勤,秦邵覺得那些田地交給他搭理基本上可以很放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又過來一年多,他家那倆小子牛蛋和狗兒都長大了不少,半大小子挺能吃,幹活也賣力。

牛蛋像張大壯,話不多,只喜歡埋頭幹活。

狗兒靈活很多,見人愛笑。

秦邵倒是挺喜歡這倆小子。

“主家爺,咱們糧囤的糧食這過了年都要晾晾,不然潮氣太大,糧食壞了就可惜了。”

剛坐定張大壯就回稟道。

這人真是對糧食有感情,聽他們家裡人說,張大壯每天都要去糧窖裡看看那些糧食,不然睡不著覺。

秦邵明白那種感覺,經歷過災荒年間的人對糧食會格外珍惜。

他來的時候其實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了。

先前的稻穀和大豆都沒怎麼賣。

說到底他其實跟張大壯的情況有些類似,一路逃難過來,也算經歷過飢餓。

經歷了手沒餘糧,心裡賊慌的狀況,那些糧食先前不捨得賣,總覺得心裡沒有安全感。

如今一切走上了正途,那些糧食繼續放著,其實也是一種消耗和負擔。

與其那樣,還不如處理掉的好。

“糧食收購價幾何?”

秦邵動了賣糧之意。

“主家爺,糧販收購價如今是450文一石。”

“不是500文1石嗎?”

雖然隨著去年秋收糧食下來,城裡的糧食的價格現在已經降低,韓瑾蓉買糧的時候說如今的價格是1兩銀子2石。

“主家爺,您說的是零買的價格,咱們一次要賣的多,糧商是直接來家裡買的,不用咱們麻煩。咱們鄉里人賣糧都是那樣賣的!”

張大壯解釋道。

“可咱們在城郊,直接拉城裡賣不就成了?為何讓糧商剋扣那麼多?”

秦邵有些不解,這糧商真是太黑了,一石糧食就剋扣50文!

50文是什麼概念!

秦邵來了這裡這麼長時間,對這裡的物價大致有了瞭解。

特別是韓瑾蓉年前置辦年貨的時候,他跟著去市場買了肉,瞭解了大致價格。

嫩雞(筍雞)36文一隻,普通活雞20文一隻,活鴨12文一隻!

一頭肥豬(大約80斤)一兩銀子,一隻羊(大約20斤)300文!

也就是說,當中間商賣個二三十石糧食,就可以差不多在一段時間內實現吃肉自由!

“主家爺,您是讀書人,沒進城賣過東西,哪有那麼容易賺的錢?”

張大壯苦笑道。

那是怎麼回事?

好好的賺錢買賣竟然沒人去做,難道真是自己想多了不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