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伯邑考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首相商容、王叔比干、武成王黃飛虎、寵臣費仲、尤渾均答應幫姬昌說話,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使被軟禁多時的姬昌脫困成為了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日後的廷議。

紂王睡眼朦朧的坐在王座之上,估計是他近來床上運動量過大,有些體力透支了。(~囧~)

“卿等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首相商容連忙上前一步說:“陛下,老臣有一事要奏。那西伯侯在朝歌反省多時,已經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錯誤,後悔不已。是以臣請陛下開恩,放西伯侯歸去,讓其領軍與北伯侯合兵一處,討伐叛逆。”

紂王疑惑的問:“果真如此?既然姬昌有悔改之意,他為何不上書與朕?”

商容解釋道:“陛下明鑑,想那姬昌乃是罪臣,沒有陛下的詔書,他如何敢上書陳情。”

紂王一想,覺得也有些道理,他轉頭問其它的大臣說:“卿等以為如何?”

王叔比干和武成王黃飛虎雙雙上前一步,說:“我等也是此意。”

其它大臣們見首相、王叔、武成王都帶頭了,哪裡還能幹站著,紛紛說道:“我等也是此意。”

紂王見大臣們眾口一詞,竟然沒有一個反對的,頗有些意外。他對人群中的費仲、尤渾問曰:“費愛卿、尤愛卿你們也是這個意思嗎?”

費仲、尤渾聞言,齊齊答道:“回稟陛下,我等也是這個意思。”

費仲上前一步說:“陛下明鑑,那西伯侯長期呆在朝歌也不是件好事,眾口悠悠難免有些非議,臣是想,既然西伯侯所犯之錯並不太大,且又有悔改之意,不若順水推舟讓其回西岐算了,這樣也彰顯了陛下的仁德。”

紂王問曰:“放姬昌回西岐,那他所率領的大軍由何人統領?”

尤渾接話道:“陛下明鑑,西伯侯姬昌的長子姬考可堪大用,任命其為軍中統領,領著西岐軍隊先去和北伯侯合兵一處,共討叛逆姜桓楚,勢必旗開得勝。”

紂王:“姬考他真的可堪大用?”

尤渾跪拜曰:“陛下明鑑,那姬考確實有幾分能耐,若是陛下不信,可以召其來殿前對答,說來也巧,那姬考這幾天正好在朝歌城中,一看便知。”

紂王:“既如此,召姬考上殿。”

不多時,早已準備妥當的姬考就帶著大量禮物覲見紂王,他所帶來的禮物可不一般,乃是七香車,醒酒氈,白麵猿猴,美女十名。

七香車:乃軒轅皇帝破蚩尤於北海,遺下此車,若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東則東,欲西則西,乃傳世之寶也。

醒酒氈:倘人醉酩酊,臥此氈上,不消時刻即醒。

白麵猿猴:雖是畜類,善知三千小曲,八百大麴,能謳筵前之歌,善為掌上之舞,真如嚦嚦鶯篁,翩翩弱柳。

那美女十名自然也是從整個西岐所轄地域中千挑萬選出來的。

姬考一進大殿便俯伏奏

曰:“犯臣子伯邑考朝見。”

紂王曰:“姬昌罪大忤君,今子納貢為父贖罪,亦可為孝矣。”

伯邑考奏曰:“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蒙免死,暫居里。臣等舉室感陛下天高海闊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陳,請代父罪。倘荷仁慈,賜以再生,得赦歸國,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萬載瞻仰陛下再生之德,出於恩外也。”

紂王見邑考悲慘為父陳冤,極其懇至。知是忠臣孝子之言,不勝感動,乃賜邑考平身。

歷史在這裡轉了一個小小的彎。由於千年狐狸精所變的妲己沒有像原著般禍害忠良,是以大臣們都對她不怎麼反感,雙方矛盾也就沒有尖銳化。千年狐狸精也就沒有像原著那邊是無忌憚的坐在朝堂之上,共議國事,如此一來,她就沒有當面見到英俊小生伯邑考,自然也不會引發後面的一系列慘劇。

費仲善於察言觀色,他見紂王對姬考有些好感,連忙站出來說:“啟稟陛下,臣聞公子姬考彈得一手好琴,何不讓他當面彈奏一曲以敬陛下。”

紂王聞言,喜曰:“你當此景,撫琴一曲,如果希奇,赦你如父之罪,送其歸國。”

姬考聽見此言。大喜謝恩。紂王傳旨取琴一張,姬考盤膝坐在地上,將琴放在膝上,十捐尖尖撥動琴絃,撫弄一曲,名曰:風入松。

“楊柳依依弄晚風,桃花半吐映日紅;芳草綿綿鋪錦繡,任他車馬各西東。”

姬考彈至曲終,只見音韻幽揚,真如戛玉鳴球,萬壑松濤,清婉欲絕。今人塵襟頓爽,恍如身在瑤池鳳闕,而笙簧簫管,檀板謳歌,覺俗氣逼人耳。誠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紂王聽罷,心中大悅,便有了順水推舟,放姬昌歸西岐的念頭。

群臣也大家稱讚姬考是個忠孝之人。

正當紂王準備要頒下旨意,放姬昌歸西岐的時候,奸臣費仲說了一段驚天動地的話來,讓紂王、姬考及群臣都臉色大變。

只見費仲上前一步,一臉嚴肅的向紂王奏曰:“啟稟陛下,臣觀西伯侯姬昌勞苦功高,為我大商東奔西走,沒享過半天安逸的生活,甚是辛勞。臣請陛下恩准西伯侯姬昌回西岐頤養天年,讓其子姬考繼其位,繼續為陛下,為我大商服務。”

此言一出,大殿裡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聰明人都知道,西伯侯姬昌都有一百個兒子了,他哪裡是沒享受過半天安逸生活的樣子。費仲之所以要這麼說,表面上是在褒獎西伯侯姬昌,其實是想請紂王削了姬昌的實權,交由年輕氣盛的姬考繼承,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控西岐。

姬考臉色大變,連忙搖頭擺手說:“使不得,使不得,我父身體安好,還能在為陛下繼續征討叛逆。而我少不更事,還需要繼續學習,哪敢繼承西伯侯一職,還望陛下明鑑。”

尤渾也不甘落後,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臣萬分贊同費仲的意見,想公子姬考此番入朝歌救父,真是做得面面俱到,其

行事之周密,孝心之誠懇,都是臣所親見,完全有能力繼承西伯侯一職。”

他這一說,首相商容、王叔比干、武成王黃飛虎的臉色就有些不自然了,估計他們也猜到了,姬考這次來朝,找人幫忙,不單單只找了他們三個,若是估計不錯,那費仲、尤渾鐵定得看其莫大好處,故而才由此一說。

但三位當朝一品的大員們轉念一想,費仲、尤渾的主意其實相當不錯,換下老謀深算的姬昌,扶一個年輕氣盛的姬考上位,這何嘗不是更好的掌控西岐。

茲事體大,紂王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他轉頭問商容曰:“愛卿以為如何?”

商容略微一琢磨,回應道:“姬考公子年少有為,可擔大任。”

商容這話一出,旁邊的王叔比干立刻心領神會了,主動站出來 說:“啟稟陛下,臣也認為姬考公子德才兼備,可堪大用。”

武成王黃飛虎也連忙附和道:“臣也是這個意思。”

群臣又是眾口一詞的說:“臣等也是這個意思。”

姬考大囧,這廝徹底傻眼了,上京救父怎麼弄得像為自己謀權一般,這讓天下人知道了,該如何評說自己。

姬考連忙跪拜在地,不住的磕頭說:“陛下明鑑,吾實乃比不上父親,還需多加歷練,望陛下……”

話還沒說完,就被已經拿定主意的紂王打斷了,紂王心想:“要的就是你比不上姬昌這一點,若是你比他強,焉能讓你繼承西伯侯一職- -!”他嘴上卻說:“愛卿謙虛了,西伯侯一職非你莫屬。你至孝之心感天動地,大家都親眼見到了。若說治國理政方面缺少經驗,那也不管事,誰人不是從無到有的。朕以前即位時還不是空白一片,慢慢的就熟能生巧了,若是你覺得不夠,朕還可以委派幾位重臣專門去西岐從旁協助你嘛。”

說完,紂王又想到了點什麼,他補充道:“其實這也是為你父親著想,想那姬昌經年奔波,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也是時候讓他去享享清福了。”

群臣齊聲讚道:“陛下仁慈!”

姬考徹底呆瓜了,他無言以對。

當天紂王便下旨,廣告諸侯,說是體恤西伯侯姬昌勞苦功高,身體多病,故而準其回西岐養老,享享清福。西伯侯一職由姬昌的長子姬考繼承。

此詔令一出,西伯侯姬昌到還是其次,他眼下只為先脫困再說。那遠在千里之外的西伯侯此子,姬發不幹了- -!直言這是亂命,恕不奉詔。

且不說西伯侯這一家子到底要怎麼鬧,數萬裡之遙的北俱蘆洲問道宮中,謝大神撫掌大笑,直誇申公豹這個辦法妙,先把水攪渾再說,好行那渾水摸魚之事。

謝大神已經有了腹稿,闡教扶持姬發,何不誘使西方教來扶持姬考,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西方教拖入泥潭,讓其欲罷不能。當然此中過程還需多加謀劃,得讓西方教主動上鉤才成。

想那姜子牙直鉤釣的是周文王,吾便用這姬考做餌來釣西方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