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伯邑考救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西伯侯姬昌被軟禁在朝歌,西岐城中自然就以他的長子姬考(伯邑考)做主,這姬考是個大孝子,聽聞父親被軟禁,連忙派人從中打點關節,希望能救出其父。

姬考也算是個明白人,知道若是直接去苦求紂王,怕是半點作用都沒有,必須得從下面的臣公們著手,讓這些人去紂王面前說好話,方能見效。

時有上大夫散宜生勸姬考曰:“公子不需親自去朝歌,以防不測,由臣去便是。”但姬考堅持要親自去朝歌,任誰都勸不住。

臨行前,姬考拉著二弟姬發的手說:“兄弟好生與兄弟和美,不可改西岐規矩,我此去朝歌,多則三月,少則二月,即便回程。”

姬發回應道:“兄長放心去吧,這裡有我坐鎮亂不了,若是兄長能救出父親便好,若有意外,吾當發兵討伐商紂。”

姬考聞言,忙曰:“休要胡言亂語。”吩咐完畢,隨後收拾寶物進貢,擇日起行。

姬發同文武百官及九十八個弟弟,在十里長亭餞別。邑考與眾人飲酒作別,一路前行,揚鞭縱馬;過了些紅杏芳林,行無限柳陰古道。

伯邑考與從人一日行至汜水關。關上軍兵見兩杆進貢幢,上書“西伯侯”旗號。一路順順利利的過五關來到澠池縣,渡黃河至孟津,進了朝歌城皇華官驛安下。他剛一住下,馬不停蹄的就去拜會朝中大臣們去了。

在伯邑考和眾大夫協商後一致認為,紂王身邊最有話語權的不外乎就是六個人。哪六個人?

頭一個就是太師聞仲,只可惜聞太師率兵出征,多年未歸,怕是指望不上他了。

第二個當數首相商容,想這商容一直都與父親(姬昌)保持著書信往來,求當面求他,想來不難。

第三乃是王叔比干,若說朝中誰的關系網最大,莫過於王叔比干了,想他同族中多有在朝為官或在軍為將者,不去求他還能求誰。

第四個就是武成王黃飛虎,為何武成王會得紂王青睞,不外乎就是他倆從小一起長大,黃飛虎小時候還給紂王當過伴讀,由於有了這層關係,使得黃飛虎的話在紂王心中頗有分量。

第五、第六就是眼下當紅的費仲、尤渾兩個大臣了,據說這兩人現在恨得紂王歡心,連挖運河這等重要的國之大事都交給了他倆去執行,可見其寵愛有加。

伯邑考和上大夫散宜生商量好了,由他親自帶領一眾大夫去首相商容、王叔比干、武成王黃飛虎家說情,希望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以上三位大臣在朝堂之上幫姬昌說幾句好話。而上大夫散宜生則各帶千金去費仲、尤渾兩個大臣家行賄,讓他們幫忙求情,就算不肯,至少也不要在朝堂上拖後腿便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二人分頭行事。

先說伯邑考去求首相商容、王叔比干、武成王黃飛虎,正巧這三人在商容府上喝茶討論國事,聞得西伯侯張子到訪,哪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吶!

商容對比幹和黃飛虎說:“姬考來此,必是想求我等在朝

堂之上為姬昌說話,但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比干若有所思的回答:“此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關鍵全在西伯侯身上,若是他肯即刻帶兵出征,與北伯侯合兵一處,同討姜桓楚那叛逆,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想必大王也不會再追究以前的是是非非。”

黃飛虎附和道:“王叔此言有理,一語中的。吾也常思,西伯侯為何幾次進兵都心不甘情不願,推三阻四的,想來想去也摸不清頭,還望二位教我。”

商容、比干齊聲說道:“他那是保全實力。”

黃飛虎聞言一驚,說:“難道西伯侯也有謀反之心?”

商容笑了笑:“那倒未必,我觀西伯侯乃是一個謹小慎微之人,不將他逼得走投無路,他是斷然不會做出公然叛亂的舉動,就如同這次王上要其來朝歌述職,西伯侯明知有風險,不也還是隻身來了嘛!他這人啊,就是一門心思的想保全自己的羽翼。”

黃飛虎有些摸不清方向的問曰:“那首相的意思是,這忙咱幫不幫?”

商容斬釘截鐵的說:“幫。但是有條件,那就是要西伯侯發兵討伐叛逆,如果這一條做不到,那咱們說什麼大王也不會聽。”

比干、黃飛虎紛紛點頭認同。

三個大員定了調子,才讓僕人們將門外的姬考請了進來,和他慢慢的說道起來……

另一邊,上大夫散宜生帶著千金,分別拜會了費仲、尤渾二人府邸,呈上了禮單等候召見。卻不想這兩人經過了上次東伯侯姜桓楚那一鬧,已經是擔驚受怕,小心翼翼的過日子,生怕再被某些人抓住把柄,故而他倆明知有油水可撈,卻有不敢開門收之。故而散宜生竟然連吃兩記閉門羹,甚為吃驚。

散宜生無法,只得先回官驛去住下,等候公子姬考回來商量。

等散宜生剛離開,費仲、尤渾各自命家僕駕著馬車,徑直往天然居行去,他們是想去求老神仙姜子牙卜上一卦,看此番兇吉如何,再做打算。怎奈姜子牙今日三卦早早的就算完了,已經走得不見了蹤跡,卻不知哪裡去尋他。

費仲、尤渾找不到老神仙,便找上了正在店中算賬的申公豹,想聽聽他的意見。

申公豹聞言,問曰:“但不知姬考差人送來的禮物有多重?”

費仲、尤渾各自拿出禮單來一對照,竟然是一模一樣的,只見其上寫著:“白璧二雙,黃金百鎰,表裡四端。”

費仲說道:“此重禮算來,價值萬金,不取可惜,取之又怕重蹈前番覆轍,是以兩難。”

尤渾附和起來:“正是此理,但不知申賢弟以為如何?”

申公豹哈哈大笑曰:“哈哈哈哈~~~~區區萬金就像搭救西伯侯姬昌,如此算來西伯侯的名頭豈不是太掉價了嗎!”

費仲、尤渾眼前一亮,問道:“賢弟的意思是收?”

申公豹氣定神閒的回答:“那是自然,兩位老哥可差人將禮單退回給姬考,直言自己人微

言輕,愛莫能助,讓他另請高明吧。”

費仲若有所思的說:“申賢弟的意思是以退為進,讓姬考自個去加價?”

申公豹:“然也!若是姬考聰明,他身邊的大夫們懂事,便會自動來加價,到時候別說萬金之價,就算十萬金他也得出!”

尤渾有些擔心的問:“萬一姬考等人愚鈍,不知道繼續加價吶?”

申公豹:“那兩位大人就秉公而斷,若是有人在朝堂上為西伯侯姬昌說情,你倆就站出來反對,如此一來……”

“原來如此!賢弟真乃大智慧之人,日後必當重謝。”兩個奸臣齊聲讚道。

申公豹突然想到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他說:“若是姬考上道,兩位老哥不妨也給他些好處,比如可以勸說紂王讓姬昌領兵討伐叛逆,讓姬考回西岐行監國之事。又或是讓姬昌回西岐養老,讓姬考領兵討伐叛逆,並給姬考以西伯侯的名頭。”

費仲、尤渾雙雙驚呼:“此言甚是!妙計啊,妙計。”

當晚,姬考和上大夫散宜生回到了官驛,兩人均憂心忡忡。

姬考對散宜生:“今番我見到了首相、王叔和武成王,但他們三人一定咬定要父親出兵討伐叛逆姜桓楚,不然說什麼都不肯幫忙。答應吧,怕父親不允,不答應吧,又沒人替我父說話,真是兩難啊!你那邊進行得如何了?”

散宜生皺著眉頭說:“回稟公子,也不知怎麼的,素來貪財的費仲、尤渾兩人竟然像轉了性子一般,閉門不見,臣下有負公子重託。”

姬考驚訝道:“真是怪了,費仲、尤渾二人貪婪之名天下皆知,怎會閉門不見?”

正說話見,僕人拿著兩份禮單進來稟報:“啟稟公子,這是剛才費仲、尤渾兩家差人退回來的。”

“快速速呈上來。”

姬考和散宜生開啟禮單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的“白璧二雙,黃金百鎰,表裡四端”盡數被人用筆勾掉。

姬考不明所理,問曰:“這是何故?”

老人精的散宜生若有所思的回答:“怕是費仲、尤渾這二人嫌禮太輕,故而勾掉退還。”

“豈有此理,如此重禮還嫌太輕,真是貪得無厭之輩。”

“話雖如此,但是若沒有這二人幫忙,怕是主公難以脫難,唉!若惹怒了這兩個奸臣,萬一他倆在朝堂上說起主公的壞話來,豈不是大事休矣!”

隨行的眾大夫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道起來,真是好生為難。

最後姬考拍板道:“父親的安危重於泰山,更別說些許身外之財了,再送重禮去給費仲、尤渾,務必請他們幫忙。”

經過多次來回折騰,姬考等人終於以之前十倍的天價重禮,說服來費仲、尤渾二人幫忙。那費仲笑曰:“今番收了公子重禮,勢必要為公子成事,相信過不了多久,公子就是名正言順的西伯侯了!”

姬考一頭霧水-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