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三皇歸位,五帝出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真是巧了,本皇剛要找道長商議一事,不料道長也有事找本皇,不妨說出來聽聽。”

“小事爾,其實是這樣的……”夔牛娓娓道來。

原來夔牛昨天去找過了應龍、旱魃和倉頡。

夔牛直接開門見山的對他們三人說:“來此之前老爺就吩咐過我,叫我在大戰結束之後,將應龍小弟和旱魃妹子和倉頡收入問道宮門下,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應龍、旱魃、倉頡聞言,都呆住了- -!人祖指名道姓要將他們三個收入問道宮門下,這是多麼大的榮耀啊!特別是旱魃幾乎都快激動得哭出來了,想這裡的人族對她是左也看不慣,右也瞧不上,幾乎到了人見人惡的地步,卻不想遠在北俱蘆洲的人祖,卻對自己高看一眼。

旱魃激動的問:“夔牛大哥,這是真的嗎,人祖要將我收入問道宮?”

夔牛拍著胸脯表示:“那還有假,老爺說的話,吾怎敢亂言。而且老爺還說了,旱魃留在東勝神州於人族不利,但來北俱蘆洲卻可造福眾生,想這北俱蘆洲之地,雖然天上多了個太陽,但依然寒冷異常,正好把旱魃找來再中和一下。”

眾人聞言,這才明白過來,大贊人祖高義。

應龍有問道:“夔牛大哥,不知人祖為何也看上了我?”

夔牛一臉怪異的回答:“老爺說,那應龍和旱魃有夫妻之緣,旱魃去哪,應龍自是去哪,所以嘛小夥子,你明白了吧( ̄︶ ̄)”

應龍、旱魃聞言,雙雙鬧了個大紅臉,羞得說不出話來。

應龍支支吾吾了半天:“這……這……這……多謝人祖。”

旱魃羞得掩面而去,應龍急忙追了過去。

剩下的倉頡,也有些坎坷不安,雖說夔牛已經說了,人祖指名點姓要收他進問道宮,可倉頡自認為自己一介凡人之身,論治理國家,比不過風后等大賢;論領兵出征,遠不及力牧等大將。卻不知人祖看中了自己哪點好。

倉頡將自己的疑惑向夔牛說出,後者沉默了好一會。

夔牛兩個牛眼睛瞪得老大,說:“吾也不知老爺是看中了你哪點,但老爺說,倉頡將有大功於人族,吾欲將其收為親傳弟子,位列玄龜之後。”

倉頡聽了,簡直不敢相信,當場就興奮的暈倒過去。(~囧~)最後還是夔牛掐了其半天人中,才讓倉頡甦醒過來。

夔牛無限感概的對倉頡說:“保不定哪天吾還要叫你一聲師兄- -!”

倉頡連道不敢。

言歸正傳,當夔牛給軒轅黃帝當面說出,要將應龍、旱魃、倉頡收入問道宮門下時,正好解決了黃帝的難題,真是想睡覺就有人送來了枕頭!

軒轅黃帝當即拍板說:“既然是人祖的意思,那麼就這樣辦好了,吾完全贊同。”

於是乎,應龍、旱魃、

倉頡名正言順的就加入了問道宮。

沒過多久,黃帝找好了繼位人選,就是他的孫子高陽氏,是為顓頊帝。

如此一來,泰皇功德圓滿,只差祭天大典便能迴歸火雲洞靜修去了。

這一日,人族的聖母女媧娘娘、人祖謝天虎、教主老子、天皇伏羲、地皇神農全都來了,一同見證泰皇的迴歸大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軒轅黃帝先是帶領人族,朝著諸多聖賢三拜,然後才對天祭奠。

黃帝指天話曰:“吾自從成為人族共主以來,內勤修政務,外安定四邊,不敢有絲毫懈怠。今日吾已功德圓滿,即將要去火雲洞修行,特禪位與高陽氏,天下共知。”

此言一出,天道響應,降下無邊功德。

黃帝憑此功德,也躋身於準聖後期境界,成為了天地間名副其實的大能。

廣成子身為帝師,也得了偌大功德,達到了大羅金仙後期頂峰境界,只差那麼一點點就能進軍準聖之境,比以前的玄都都還要高,只是比多寶道人要低些。這使得遠在崑崙山玉虛宮的元始天尊又是高興,又是可惜。

元始天尊甚至已經開始考慮了,乾脆讓廣成子再接再厲,成為五帝之師算了,從而再謀些功德,一舉突破準聖之境,反正以前約定好的,五帝之師玉虛宮得其二。但元始天尊此舉,就讓闡教中的一部分弟子更是記恨廣成子,他們覺得憑什麼廣成子要獨得如此多的好處,法寶他最多,私下聽道的次數也勝過其他師兄弟,三皇之師也當過了,現在還要去當五帝之師,難不成廣成子是元始天尊的親生兒子不成- -!

夔牛、應龍、旱魃等一干輔助過軒轅黃帝的賢能們,也紛紛獲得了功德之力,一時間眾人喜逐顏開。

伏羲和神農一起對黃帝說道:“恭喜皇弟功德圓滿證得泰皇之位,且與我們一同去火雲洞修行。”

黃帝連忙回道:“勞煩二位皇兄前來,實不勝惶恐。”說完便登上龍輦與伏羲、神農同往三十三天之外火雲洞飛去。

諸多大能也各自散去,謝大神帶著夔牛、應龍、旱魃、倉頡一步踏出,空間一陣扭曲,就回到了北俱蘆洲不周山中的問道宮。

此等高大尚的手段,夔牛見多了倒還正常,那應龍、旱魃、倉頡三隻小菜鳥,足足愣了好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爾等入我問道宮門下,只需記住兩點。第一:尊師重道;第二:不得同門相殘。”

“弟子謹記。”應龍、旱魃、倉頡齊齊回應。

謝大神根據個人的特長,讓應龍跟著黑鱗王多學學,而旱魃則去陸壓那裡幫忙,到處走走,緩解北俱的寒冷潮溼的氣候,同時也儘量多的賺取一些功德,二人欣然領命。

謝大神又對倉頡說道:“本座欲收你為親傳弟子。”

倉頡當即拜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說:“師尊大恩,縱然弟子粉身碎骨也難報其

萬分之一。”

謝大神笑道:“哈哈哈哈~~~~無需要你粉身碎骨,只需要你將人族所需的字造出便可,想那妖族有妖文、巫族有巫文,唯獨人族還在結繩計數,汝從今日起就好生琢磨一下,將人族文字造出來,此乃大功德之事。”

倉頡聞言,心中頓時明了,原來自己的責任便是造字,於是他日以繼夜的開始創造人族文字,並在多年後成功將字造出。

原本倉頡造字,有大功德於人族,但同時也有大業力於其它各族,是要在造字成功那一刻身隕的,但他有了謝大神的庇護,天罰雷劫什麼的根本就傷不了他分毫。雷劫一過,天降功德於倉頡身上,直接使其達到了大羅金仙中期境界,成為了一個舉世公認的福德金仙。

話說顓頊繼位後,成為了五帝之首,他遷都於帝丘,對官職名稱進行了改革,開始以分管民事的性質命名官職。並設重、黎分別掌管觀天象制歷授時和按統一的曆法進行社會活動的天、地指揮官,統理天下神職人員和民事人員,絕地天通開啟了以民事紀官的新時代。之後他又對中國區域建置進行明確規劃,確定了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九州的名稱和分轄區域。他還改革甲歷,始以建寅月為曆元。在二十四節氣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把以物侯觀測為重點轉移到以天象觀測為重點,有了曆元、正朔、五星、營室等概念,定下一年四季。

顓頊晚年傳位給帝嚳,帝嚳他在位時嚴格要求自己,天下人都很敬服他,他現金、銀、銅、鐵、鉛尚處於混而為一的狀態。於是命臣下鹹黑,率眾於峒山開礦冶煉,次使金屬貨幣分為不同等級,成為流通貨幣的主要形式。他普遍施予恩澤於眾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聰目明,可以瞭解遠處的情況,可以洞察細微的事理。他順應上天的意旨,瞭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嚴,溫和而且守信,修養自身,天下歸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產,儉節地使用;他關愛教化萬民,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他們;他推算日月的執行以定歲時節氣,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識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儀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合乎時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嚳治民,像雨水澆灌農田一樣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風雨所到的地方,沒有人不順從歸服。

卻說帝嚳帝嚳死後,摯接替帝位,摯是帝嚳的孫子。帝摯在位九年,沒有大功,亦無大錯,屬於一個過渡性的帝王,後來他將帝位傳給帝堯。

堯在位時,他的仁德使百姓愛戴,萬國敬服,靠以仁治國,他使同族九代相親相愛。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曆法,謹慎地教給民眾從事生產的節令。並確立起了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但在後期,發生了繼位人的難題,一個是堯自己的兒子丹朱,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