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做最壞的打算(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這只是最好的期望,李暉在儘量爭取的同時,也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為了應對可能的世界大戰,華夏共和國的工業展計劃進行了大幅調整,比如191o年的鋼鐵產量指標由15oo萬噸增加到了2ooo萬噸,為此除了本鋼二期三期工程要加快建設之外,邯鄲、馬鞍山、萊蕪、復縣、包頭這五座大型鋼鐵廠也都加快了建設進度,而原本要到1916年才準備完成的“十五萬公里鐵路”也要提前五年完成,就算今年的領土擴張就順便新添了2萬多公裡的鐵路里程,壓力也仍然很大。

為了配合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華夏政府大幅推遲了將初中納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原定時間表,很可能在未來的十年內,國內大部分孩子在小學畢業後還是只能進技校學習各種工作技能,而高中的擴招同樣被緊急中止,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中等專業學校的擴建和新建,以便可以儘快地培養出大批熟練工人滿足快工業化的需要。

在長期來看,這樣做無疑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一是會大大延緩中學教師的培養進度,二是會壓制下層子弟的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階級固化,因為有錢人的孩子就算成績一般,也可以由家裡出錢自費讀書,而窮人家的孩子就只能老老實實地響應政府號召去技校或者中專了(好在李暉一直對成人教育極端重視,多少起到了一點彌補作用。)。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就像歷史上蘇聯以重工業、特別是軍工為重點一樣,說白了還不都是被惡劣的外部環境給逼迫的?如果只考慮經濟民生,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作為保障和威懾,蘇聯只怕不用等到後來解體就早被滅亡了......

當然,中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比蘇聯要安全一些,李暉又有系統這條金大腿可抱,因此不必做到那種程度,而跟歷史上建國初期因為海軍力量弱小而被迫花費高出數倍的代價優先在基礎薄弱的內6地區建設工業基地不同,現在的中國有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大海軍守衛海疆,所以一直是優先展沿海和沿江地區,即使現在面臨世界大戰的威脅,李暉的選擇也不是將工業內遷,而是進一步擴充海軍。

當然,主力艦暫時是不可能再建了,八艘標排兩三萬噸的鉅艦對於目前還遠未完成工業化的中國來說已經是不小的負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跟上一次海天級裝巡全都高價出手不同,由於無畏艦時代的到來,被淘汰下來的墨子級戰巡在國際市場上備受冷遇,除了日本海軍咬牙買下兩艘之外,剩下的六艘全都無人問津,最後只能拆了回爐,只有以祖師爺墨子命名的艦進了剛剛建成的中國海軍博物館而倖免於難。這樣一來,中國海軍的經費自然就比當初更加緊張,除非李暉下令進行全國總動員,否則至少幾年之內是肯定不可能再增建新的主力艦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主力艦不能加,那就加輔助艦,已經萌生退休念頭的海軍大臣劉步蟾三天兩頭到女婿家串門,想要在自己退休之前儘可能地再為海軍做些事情。而李暉在墨西哥灣大海戰後也現目前中國海軍的艦種當中,戰巡跟輕巡之間存在一段較大的真空,於是便設計了一款標排1oooo多噸的重巡洋艦,這款戰艦採用了全中軸線佈局、配備有4座雙聯裝omm主炮,而其最大航更是接近3o節,可以很好地彌補戰巡和輕巡之間的真空,讓中國海軍更加無懈可擊。

按照計劃,這款將以中國古代名將(是真正的名將如韓白衛霍,也包括那些既是猛將也是名將的牛人。)的重巡洋艦將於19o9年底、或者191o年初交付海軍,還是八艘。然後再過三年,李暉將會將自己目前最滿意的那件作品拿出來亮相,那是在胡德級戰列巡洋艦基礎上最佳化而成的真正巨無霸,標排不下四萬噸,燃油鍋爐和4o6mm巨炮等新技術也將得到應用......

那時已經是至少五年以後了,中國的國力、特別是工業實力至少能翻一番,就算是這樣的巨無霸,也完全養得起,國內的海軍基地和重要港口也應該完成了進一步的擴建。而且給西方列強五年時間追趕之後再將其推出,造成的恐慌也會減少許多,說起來,如果不是考慮到這一點,再加上海軍基地暫時還達不到要求,李暉就直接將這款作品拿出來了,而不會將傳說級戰巡這款明顯有所保留的過渡型號拿出來對付美國海軍。

“其實只要這次戰爭不演變成世界大戰,等到五年之後,不管這場戰爭是一直打下去還是中途停戰,中國鋼產量都應該是世界第一了吧,就算跟西方翻臉也沒什麼好怕的了......”,李暉一臉自信地輕聲笑道,不過他也知道,就算如此,跟西方世界的決戰還是不宜太急,這不僅僅因為時間站在中國這邊,越往後拖、中國的勝算越大,還由於這樣的常規工業展就和歷史上的斯大林模式一樣存在著不少的隱患。

事實上,僅靠建國後前十年培養的人才,就連完成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都很勉強,更不要說是拼命推動工業化了,那麼後者所需的人才是哪兒來的呢?自己培養的其實只佔一小部分,如果只算那些比較有技術含量的崗位,數量甚至還沒留用的生化兵多,更不能與大量聘用的外國工人、主要是日本工人相比。

在三國大戰爆之前,僑居中國的日本人數量已經不下5oo萬,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要知道目前日本政府統計在冊的入籍人口總共也才不到35oo萬(由於甲午戰爭失敗造成的一系列後果,日本人口比歷史同期少了很多。),也就是說不到七個日本人裡面就有一個在中國工作,而且這5oo萬日本人幾乎全都是年輕人!(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