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個方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跟只管開礦賺錢、而且因為缺乏投資只能侷限於高利潤礦種的一號方案相比,李暉當初對李鴻章提出的二號方案要更加完善。

除了擴建原有的金礦和興建招遠銀礦之外,李暉還打算對平度、掖縣、招遠這三縣境內的礦藏進行全面的勘探,而更重要的是,他還準備大搞基建。

至少要將平度—萊州(掖縣)—招遠這三個縣的鐵路修建起來,而且還必須連到每個礦上,此外李暉還準備在萊州建設一個近代化的深水港,至少要能停泊吃水8米以內的艦船。如果仍有餘錢,李暉還打算在這三個縣興辦幾家近代工廠作為樣板。

這些大工程建設完成之後,不但會大大促進三縣礦業的開展,而且可以全方面地啟用三縣經濟。

但這號計劃雖然看上去很美,卻也有著一個不能忽略的難,那就是耗資巨大,李鴻章估算下來,發現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少於500萬兩,以他一向喜歡算帳的作風,最後選擇完全不需要他往裡面砸錢的一號方案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現在老李因為李暉的無私發了一筆意外之財,自然有心嘉獎他一下,又得知招遠金礦的潛在價值遠超他的預料,不免更加貪心,便決定將李暉召來再談一談那個方案。

早有準備的李暉立即就丟擲了讓李鴻章難以拒絕的建議,“只需要中堂大人您能提供400萬兩(紋銀)的投資給我放手使用,我保證可以在三年之內將這些建設全部完成、五年內收回全部投資,而且此後十年內每年的淨利潤都不會少於100萬兩紋銀......”

李鴻章登時大為心動,但一下子要砸進去400萬兩銀子,即使是他也會有些吃力,考慮再三之後,他還是委婉地表示手邊一時湊不出這麼多錢。但這個時候李暉卻提出了一個李鴻章完全沒有想到的提議,“什麼?向洋人借款?”

“沒錯,就算許以五釐(也就是5%,不算被迫舉債的清況,5%的年息在這個時候的國際借貸中已經算是很高的利率了,畢竟此時國際支付都是要真金白銀的。)的年利,大頭依然歸我,何樂而不為?而且洋人財力雄厚,別幾百萬兩銀子,就算幾千萬兩銀子也照樣拿得出來,這樣的話,就連三號方案也可以付諸實施了!”,李暉所的“三號方案”規模比二號方案更大,這一方案計劃在登萊之地建起一個密集的鐵路網,將登萊兩府的十八個縣全部連起來,同時還打算將青島建設成為亞洲最大的海港,另外還包括了登萊二府大量礦山和工廠的興建和擴建,預計總投資不會少於000萬兩紋銀,結果直接被李鴻章給否決了,但如果可以借錢的話,這個方案未必就不能搞成......

但李鴻章卻還是再次否決了李暉的這個建議,理由是西洋人的借款必定附帶有大量的額外要求,比如必須用關稅或者修建鐵路(以及沿線0公里範圍內探礦採礦)的權利作為抵押,到時候他李鴻章得揹負一身罵名不,那些清流也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大肆攻擊。

“您的是不正常的借款,我們也可以這樣跟洋人談條件,用主權來抵押可以,但是必須在到期後我方無力還款的情況下才能生效,而只要您肯放手讓我來負責此事,一定穩賺不賠,那自然就不必真的出賣主權了啊!”,李暉卻仍不死心地繼續勸道。

“他們哪管老夫是否真的出賣,只要有個由頭,就可以讓老夫難以交代了......”,李鴻章卻有些無奈地嘆道,而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自己這種畏首畏尾的態度,讓李暉對體制內的改良路線更加不抱希望,因而更早地開始了造反的準備......

隨著系統科技的逐漸研發完成,李暉發現系統產品的門類其實相當齊全,只要是軍事上用得到的、並且相關科技已經研究完成,它都可以生產,包括軍人維生所需的食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建設生產這些必需品的企業所需的各種裝置和物資。

因此,理論上僅靠系統就可以滿足一個龐大人群的基本需要,當然生活質量會受些影響,不過這在短時間內算不上是什麼大的問題。

而且這意味著李暉選擇根據地的時候不必非得找個擁有煤鐵複合體的地區,選擇面一下子就大了許多,本來因為煤鐵資源豐富而被他初定為根據地首選的東北在李暉心中的價值大減,至少根據地是肯定不會選擇這裡了,原因很簡單,東北缺乏系統所難以提供的一樣最重要資源——人口......

1894年的時候,東北全境的人口都加起來還不足600萬,而且其中超過一半是滿清的統治階級——旗人。雖然關外的旗人日子遠不如關內的好過,只要李暉有足夠的力量,讓他們臣服也不是不可能,但那也只是聽話不造反而已,指望他們跟著李暉反清,那還是很不現實的。

而就算是那兩百多萬東北漢人,由於來到東北後不缺土地,日子普遍較“闖關東”之前大有好轉,同樣缺乏造反的動力,雖然李暉也不是沒辦法將他們動員起來,但所花的代價必然會大幅提高。

如果必須要有東北的資源才能保證武器彈藥的供應,那麼就算代價再大,李暉也沒有別的選擇,但既然現在沒了這個必要,李暉又何必非要選這兒自找苦吃呢?

系統如果要有什麼大的缺陷,一是沒法解決李暉對於人力的需要,雖然有生化兵可用,但那高昂的招募費用與“軍餉”卻大大限制了他們的人數規模,因此李暉的根據地必須有足夠的人口,當然地盤也不能太大,因為李暉一開始沒有足夠的幹部;二是系統雖然很好很強大,但卻只收真金白銀,因此根據地最好要有大的金銀礦出產(搶掠收入是一次性的,而貿易在起兵初期會受到很大限制。)。這兩結合起來一看,在如今的中國,再找不到比膠東半島的平度—掖縣—招遠三角區域更加適合的地區了......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這次起-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援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