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強制移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些工作主要由水利部負責,袁世凱只需從旁協助就行了,但他肩頭的任務可遠不止這一項,光是正常的維持就稱得上是日理萬機,而一些重大事項更是讓袁世凱絞盡了腦汁。

其中最困難的是國內的移民工作,建國初期這項工作做得不錯,一是國防軍從勝利走向勝利、塑造出了不可戰勝的光輝形象,再加上共和國政府一系列霹靂手段所產生的巨大威懾,民眾一般都比較配合;二是當時的移民基本都是去接收已開好的耕地(主要是南洋,另外東北西北也有一些因為田主被鎮壓而騰出來的空地。),付出少而收益大,甚至連住房都是現成的,因此不愁沒人願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幾年過後,國內民眾現墨門和政府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那些殘酷手段都是對付敵人而非自己這樣的小老百姓,畏懼之心自然大減,也就沒那麼聽話了,尤其是那些敢於出外闖蕩新天地的基本都已經離開了,剩下的都比較傳統而安土重遷,想要他們移民遠方,難度比前幾年大了不知多少倍;更重要的是,幾年過去之後,那些現成的耕地基本都已經分光了,新的移民要麼自己開荒、要麼進軍屯部隊開荒、要麼放棄種田去找別的工作,收益跟之前的移民相比大為減少,自然就沒那麼情願了。

而政府為了修建公共設施、加民族融合等目的而進行的強制移民,則更是激起了強烈的不滿,一些民風較為強悍的地區甚至爆了流血衝突。

袁世凱上任後經過仔細調查,現可能是剛建國時缺錢的緣故,補償款不但金額偏低,而且還是分期支付,吸引力嚴重不足。在徵得李暉同意後,袁世凱大幅上調了移民補償款至家庭五年的毛收入(是毛收入而非淨收入,以之前三年收入的年平均值為基準乘五。),而且改為一次性立即支付,吸引力頓時大增。而願意移民的一多,那些釘子戶就失去了“法不責眾”的保護,可以直接安上重罪來殺雞儆猴。

而對於那些叢集意識較強,無論如何都死抱成團不肯挪窩,甚至還以暴力脅迫內部人員與大夥兒同進同退、拒不接受政府安排,光靠經濟利益難以擺平的“刁民聚居區”,袁世凱則再次展現出了他心狠手辣的一面。反正這樣的極端例子也並不多,相較中國的5億人口而言無異於九牛一毛,乾脆全鎮壓了一了百了,還省得將麻煩留給後世。

雖然袁世凱的狠手短時間內引起了不小的非議,但的確成功地實現了李暉的期望,只要按規定給足補償並安排好新工作,中國的老百姓對於遷居變得習以為常,不要說是在國內遷移,就算是要求他們搬到國外,也沒誰再敢抗拒。若非如此,中國向波斯灣三國移民百萬這種一舉三得的好事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如果拿了錢搬過去,然後馬上自己又偷偷搬回來、或者遷到政府並不希望其去的地方,那袁世凱這樣的做法就成為大笑話了。因此在強制搬家的同時,共和國政府還加強了戶籍管理,非但是要你搬就得搬,還是要你搬才能搬,這一點長期被西方媒體抨擊為****不自由,但在其生效的二十多年裡,中國經濟展不平衡的狀況有了徹底的改變,生態環境遭到的破壞也遠比西方工業革命期間要小得多,更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程序,極大地強化了內部的凝聚力,為將來中國的長期繁榮和強大掃除了隱患。

其次則是外交工作,以中國如今的赫赫聲威,想要列強不敢興兵來犯是不難的,但要讓西方列強改變態度對華親善,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好在西方逐利,只要丟擲一些利益,他們就會像蒼蠅聞到了臭味一樣主動湊上來。不過這件事上李暉是要把關的,對中國損害較大、或者是能夠明顯增強西方列強國力的,是絕對不能讓出去的。

就拿轉讓技術這件事來說,雖然西方的壓力很大,但共和國政府始終如同擠牙膏一樣,一項一項地轉讓,而且選的還都是西方本來就快要掌握的技術,對其幫助有限不說,還多少影響了一點西方企業自主研的積極性,同時還回籠了不少資金,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在開放國內市場方面,中國只是增加了糧食和部分工業原料的進口,雖然西方的資本家獲利不少,但就國力而言卻未能從中受益,反倒因為糧食價格高啟令經濟危機中的底層平民生活愈艱難、原料成本上升迫使西方企業進一步壓低員工工資(因為在經濟危機中抬高商品售價那是找死,除了少數壟斷性的商品。),導致西方國家購買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結果,189o年(以最早爆危機的德國為準)爆的這場世界性經濟危機就如同慢性病一樣遲遲沒法結束,即便世界列強紛紛加強軍備增加了就業(進而增加了消費)、又恰逢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大好時機,也仍然持續了過十年,時間之長重新整理了人類歷史上的新紀錄。

也正因為這樣,這場走入歧路的189o年經濟危機雖然不如歷史上的1929年經濟危機那樣猛烈,但其造成的損失卻並不比那次大蕭條小多少。

如果以英國的物價水平同比計算,1899年時世界工業總產值比危機爆前夕的1889年下降了9.8%,考慮到這裡面還多了中國這個新興的工業國,西方工業的衰退幅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這段時間裡重工業的勞動生產率有了飛躍性的提高,因此即使是在危機之中,這些工業部門的產銷量也仍有大幅度的增長,少則數成、多則數倍,一些新興工業甚至有十幾倍的增長。那麼顯而易見,拖後腿的自然只能是紡織等傳統的輕工業了......(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