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半真半假(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至於島上成長的年輕人離開俠客島後易受不良誘惑影響的問題,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因為保密的需要,只有成為墨者才能獲准離開俠客島,而要想成為墨者,除了必須有足夠大的貢獻,還必須接受重重考驗,能夠透過那麼多次考驗的傢伙,可不是尋常的誘惑就能影響得了的......”,李暉到這兒,又被嚴復給打斷了......

“俠客島”這個名字讓嚴復不禁浮想聯翩,但他並沒有忘記正題,馬上又發問道,“但是凡事總有萬一,萬一變質了呢?”

李暉的臉上露出冷酷的笑容,答道,“墨者一旦違紀,輕則剝奪墨者稱號並帶回俠客島、終生不得離開,重則直接處死。”

“這墨者也太不自由了吧?”,嚴復忍不住打了個寒噤道。

“不願意可以不當墨者嘛,俠客島上十幾萬人,墨者卻不過幾千人而已,對普通人的要求只是不得離島,而且只要墨門重歸中土、推翻滿清奪取了政權,他們也就不必一直呆在島上了。”,李暉到這裡,又馬上補充了一句,“好像忘記了,避居海外之後,墨門上下痛定思痛,決定不再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自力更生被定為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也就是,墨門不會再選擇一個君主作為靠山了,而是要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來奪取政權。也正是基於這一要求,此後墨門不再只是關注下層、也不再只是培養精英,而是自下而上都要兼顧,然後墨門才能發展到如今這樣強大......”

“而且這樣一來,我們也終於可以開始實踐墨子當年提出的民選領袖的設想,從第105代鉅子開始,有了固定的5年任期,5年期滿後會召開至少要有三分之二墨者參加的墨者大會重新選舉,每個‘符合要求’的墨者都可以報名參選,但首先必須在與會墨者的眾目睽睽之下於1時內跑完1萬米,證明自己能夠勝任鉅子繁重的工作......”,李暉的這番話頓時讓嚴復大感驚異,要是按照這個標準,現在的光緒皇帝、頭號重臣李鴻章連參選資格都得不到,不僅僅是他們◎◎◎◎,m.▼.co⌒m,古代的大部分皇帝和權臣也都過不了關......

“你認為這要求很高?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只要經常鍛鍊,基本上都能達到這個標準,有什麼難的?何況鉅子和世襲的君主可不一樣,很多時候都必須是事必躬親,如果沒有強健的身體,根本就吃不消。什麼?幾道你懂得選賢用人就行了?從領袖推卸責任的角度來看,的確是這樣比較好,但如果是從富國強兵的角度來看,領袖才能相當的情況下,當甩手掌櫃永遠都比不上事必躬親。”,然後李暉就舉出了好幾個歷史上的例子,“諸葛亮事必躬親,弱的蜀漢才能一直對國力遠勝於己的曹魏保持攻勢;隋文帝事必躬親,短短十幾年就將國家發展得無比繁榮,國力之強就連後來唐朝極盛時期都無法比擬;朱元璋同樣是事必躬親,也是短時間內就令滿目瘡痍的華夏恢復元氣;而推崇無為而治的漢朝卻花了幾十年時間才讓國家恢復元氣......”

李暉的這番話並未讓嚴復心服,不過他又及時作了補充,“何況墨門到現在也才幾千個墨者,之前規模更,而華夏至今仍未光復、又引來了西方的群狼,眼看著滿清將華夏一步步拖入深淵,我們肩上的擔子如山之重,這麼的盤子、那麼大的責任,如果還想著當甩手掌櫃,有什麼資格成為鉅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的確,墨家其實始終還在創業階段,如果領袖只是守成之君,那肯定不行。”,嚴復暗暗了頭,正待詢問自己最關心的那個問題,卻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等等,東陽你鉅子是選舉出來的,為何先前我在艦上聽你是鉅子的繼承人?”

李暉一聽就笑了起來,“我不是了嗎?必須是符合條件的,才能參加選舉,我符合條件,自然就是繼承人了,只是和你想的不一樣,繼承人不止一個罷了......”

“什麼條件?”,嚴復卻起了興趣,見李暉並不避諱,便腆著臉追問道。

“墨子其道不怒,去六僻而用仁義。這就是成為鉅子的必要條件,必須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致影響到內心的理性,行動皆以仁義為標準,才有資格成為鉅子。”,李暉認真地回答道,還作了較為細緻的解釋,“因為鉅子的權力太大了,如果因為一時衝動而意氣用事,或者是因為私利而損害公義,受害的可不只是自己一個,甚至墨門都可能因此滅亡......”

嚴復聽後卻露出了古怪的神色,質疑道,“這個要求可真高啊,不過我看東陽你平時也挺隨和的嘛,看不出像個聖人啊!”

對此,李暉表示是嚴復理解有誤,“凡事無絕對,墨家也從來沒那麼死板,不考慮那些瑣碎事的話,你見我做過不理智的事情嗎?”

嚴復這下頓時沒話可了,“除掉細枝末節的話,倒還真是,沒見你衝動過。以你的年紀,絕對稱得上是冷靜自制了。”

而李暉的話還沒有完,“再仁義,墨家的仁義跟儒家的仁義可不是一回事,儒家的仁義看心,到底如何只有鬼知道,到最後無非是看誰的權大、錢多或者嘴皮子厲害,而墨家的仁義看事實,行為於公有利的就是仁義!我李暉雖然不才,但一向的行事,自問還算得上仁義。”

嚴復聞言,忍不住挑了根刺,“何者為公?”

“墨門較我為公,華夏較墨門為公。於公之害超過於私之利的事,我從未做過;於公有利的事情,我卻做了不少,為何當不起仁義二字?”,李暉這麼多可不是為了自吹自擂,其實是藉著機會向嚴復闡述墨家(修改版)的理念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