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彌天大謊(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什麼會選擇陳友諒?”,嚴復對此完全不能理解,陳友諒此人雖然很有能力,但卻無情無義,根本就不是一個好的君主啊!

李暉就知道這麼會讓人不解,但這卻是他推演出來的最大可能,“首先,墨家當時手裡有重大軍事價值的只有造船技術,而天下最有潛力的三支起義軍中只有陳友諒重視水軍。此外,陳友諒這人雖然忘恩負義,但他唯利是圖,對於注重利益(雖然是公利)卻多少有些不通人情的墨家來,還是比較容易合作的。而且此人骨頭極硬,在各個起義軍首領當中以他的反元立場最為堅定,與墨家的立場一致,同時他的實力也是最強的,表面看勝算最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倒也是,當時就連明太祖自己心裡都忐忑不安,外人自然更加不看好他了......”,嚴復了頭,然後問李暉道,“那墨家是不是又得長期蟄伏了?”

“這倒沒有,雖然陳友諒失敗後墨家也跟著受到了牽連,不過吃過那麼多次虧、總該多長幾個心眼,之前雖然幫著陳友諒建造戰船、但卻並沒有公開自己墨者的身份,朱元璋獲勝後也只是將他們視為優秀的工匠而繼續留用,雖然不可能有陳友諒那麼重視,但至少性命無憂......”,李暉丟擲了早就準備好的法,墨家在他的描述中雖然起起落落,卻善於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斷進步,日後的厚積薄發也就不會顯得突兀......

“明成祖雄才大略,有心開拓海外,派鄭和船隊七下西洋,但是此舉觸犯了儒家士大夫的利益,朱棣死後很快就人亡政息,墨家雖然隱藏得好、沒有直接受到牽連,卻因為文官掌權後大肆壓低匠戶待遇,連溫飽都很難保證,哪兒來的餘力學習和研究?”,李暉到這裡怕嚴復不明白,還特地解釋了一下,“幾道你要知道,墨家雖然長期走的是下層路線,但學習內容以動手為主,耗費其實反而比儒家大得多,這也正是墨家始終沒有垮掉的根本原因——只有大家互幫互助,才能承擔得起鉅額的花費。可是如果所有的墨者都是窮困潦倒,就算再怎-◇-◇-◇-◇,m.↖.co≈m麼團結一致,也很難繼續將墨學傳承下去了。而到了成化年間,八股文的推行又將天下絕大多數的聰明人都給拴在了這一棵樹上,墨家既沒錢、又沒人,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嚴復聽得很認真,沒有再次發問,因為他知道李暉一定會自己出來。果然,李暉喝了口水之後,接著了下去,“窮則思變,面對傳承斷絕的危機,墨家第9代鉅子重新詮釋了‘兼相利’的涵義,此後墨者不必再委屈自己,能賺多少就可以賺多少、只要將賺取的超額利潤用於符合墨家宗旨的義舉即可。有了足夠的財力之後,墨家得以大量收養孤兒,然後從中選出資質較好的重培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弟子的來源問題,墨家的元氣漸漸恢復,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為適應當時的語言習慣,墨家被更多地稱為墨門......”

聽到這裡,嚴復突然發現一個問題,“等等,東陽你提到的都是鉅子,難道其他墨者就沒有大的貢獻嗎?”

“他們做出那些貢獻的時候,大都還不是鉅子呢,墨家尚賢,只有最具才德、一般來也就是貢獻最大的墨者才能成為鉅子,之前提到的那些墨者既然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基本上只要他們自己不拒絕,下一任鉅子肯定由他們來當,事實上在任的鉅子往往不等身體衰老到不能理事、就會主動讓位......”,李暉的回答讓嚴復不禁嘖嘖稱奇,不過他馬上就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放鬆了對於金錢的禁制之後,墨者們是否會因此腐化?

“墨家的規矩極嚴,能夠成為墨者的人,都沒那麼容易腐化,何況成為墨者之後還要受到所有其他墨者的監督。尤其是當時墨者的人數還少,隊伍保持純潔還是不難的。只是很快墨者們就意識到了人數太少的弊端,在明末的****中,雖然墨家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卻根本無力扭轉大勢,華夏再次淪亡......”,李暉遺憾地道,“此後墨家終於意識到了墨者太少帶來的問題,第100代鉅子提出了擴大墨者隊伍的倡議,但卻導致內部腐化和路線分歧,不得不進行殘酷的清洗......”

嚴復頓時皺起了眉頭,但他很快就想到風險投資公司現在的規模,馬上意識到墨家一定解決了這個問題,便抑制住發問的衝動,繼續耐心地傾聽下去。

李暉果然自己出了答案,“就在大家都感到絕望的時候,一位墨者由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經典辯題受到啟發,想出了一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新思路,他認為人剛出身的時候是無所謂善惡的,除了那些不可或缺的本能需求之外,其他的性格人品等等主要是受到周圍的環境影響,那麼如果從只與人品高潔的賢人接觸,長大後應該也會成長為一個賢人,然後墨門就進行了一次長達上百年的實驗.......”

“成功了?”,嚴復緊張地問道。

“沒成功,因為即使找到與世隔絕的地方、選出最公正無私的墨者來撫養他們,也還是偶爾會有怎麼也不學好的傢伙出現。此外還有一個問題,這些年輕人抵禦不良誘惑的能力很差,一旦放出去,甚至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變壞......”,李暉的回答讓嚴復有些失望,但細想一下又意識到本來就應該這樣,頓時一臉釋然,可這個時候,李暉卻又話鋒一轉道,“但是也不能失敗,因為‘敗類’的比例撐死了也就幾十分之一;配合嚴刑峻法的威懾,基本上可以杜絕惡行的出現,時間一久新的民風形成,就算是外來的壞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只能夾起尾巴乖乖地學做好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