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投桃報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元宵夜遊最終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而對於帝國的最核心圈層而言,這一晚卻並不平靜,朱元璋看似無意間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落到群臣耳中,卻無異於雷霆,在平靜的表面之下,掀起了驚濤駭浪。

然而處於風暴眼中的徐欽卻並無那份閒情逸致去關注這些風暴的餘韻,因為他加班已經快要加瘋了。新軍的訓練自然是半點不能放鬆的,說白了弱肉強食的法則才是最本質的真理,大家就算是講道理,一般來說也會暗中比一下誰的拳頭大,然後才知道講誰的道理。

除此之外,他還負責著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帝國銀行的事。

“兩位大人請看,這便是初版的新鈔。”經過好幾個月的反覆論證、試驗,印鈔工坊終於拿出來了新版的帝鈔成品。

“嗯,確實不錯,印刷的成色和紙張的質量都不錯,尤其是這個,這個‘水印’更是神奇,既讓普通百姓即可輕易分辨,又大大增加了作偽的難度,可謂是一舉兩得,子敬你這奇思妙想還真是讓人佩服啊!”

鬱新這態度,算是很典型的元宵節後遺症之一了,雖然兩人之間因為合作新鈔和銀行的事務,已經算是非常熟,但在一些細節上仍體現出來了一些改變,甚至比單純的升一級品級還要明顯。

“依下官之見,鬱尚書,這新鈔已經可以投入實用了,不過第一批投放量較小,可以先在部分地區投放,一來是讓百姓有個適應的階段,二來帝國銀行這邊人手恐怕也不夠,先指定一些大城投放,有銀行官吏駐守,才能儘可能的保證不出亂子。”

雖然這個皇明帝鈔經過他的努力,已經再次向現代紙幣靠攏了一大步,整個初級的央行職能系統也初具雛形,但是有些細節,還是必須在實踐中才能逐步完善,不由得他不小心再小心。

“嗯,此乃老持之策。王郎中,你先把你們銀行司這邊的相關準備情況報給本官,本官再奏明聖上,想來聖上也不會反對的。”

驗收完成之後,徐欽自然是和鬱新一道回皇城南部的衙門辦公區,並且在一路上,又商量了一些之後錦衣衛派人押運之類的事宜,最後在長安街上才分開各回署衙。

本來今天徐欽是打算在外城兵營監督新軍訓練的,不過既然已經被叫回來了,他也不打算再折返。

一方面是外城那邊暫時確實沒有什麼他必須再繼續跟進的,新軍訓練的重點要點大體上教導隊已經掌握了,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訓練;同時工坊新式火炮的研發依然面臨一些問題,由於是全新的設計模式,炮身長度增加許多,而口徑卻在縮小,鑄造出來的新炮在重量控制等方面可以說是非常的不理想,要麼是實在增重太多,根本不能用新式炮架,又或者是實戰安全性根本不敢保證,甚至在試射中就發生了一次炸膛事故,好在應用了新式的安全條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而另一方面,他在衙門裡邊也確實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調人。將他的救命恩人,羽林前衛千戶官吳全調任至錦衣衛。

經過了充分的背景調查,和仔細的梳理之後,這件事的正式安排已經提上了日程。通常意義上,錦衣衛作為天子的第一親軍,相比於同為上十二衛的其他十衛禁軍預設是要高出一線的,同時更關鍵的是,錦衣衛的負責許可權也更大,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

所以從其他衛平調至錦衣衛,實際上就是升官,而上面沒有實際上的直管衙門,也就意味著調人是需要直接給朱元璋打報告。

對於這種人事權力,徐欽一直保持著最高的謹慎態度,期間除保了一下路全之外,唯一可以算得上是直接干預中上層人事調動的時候僅有情報局成立的時候建言將之前在經歷司主官情報工作的張經歷升為張副局長。

此外,其他一切人事調動都是完全聽從朱元璋的直接安排。

這種完全不拉幫結派的舉動,想來也是朱元璋很看好他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造反是一個大工程,沒有一個龐大的班底,連想一想的資格都是沒有的。

然而其他人卻很難模仿他這個路徑,霸氣的出身給了他未來極大的想象空間,即使現在沒什麼好處,未來隨便一句話就能給人天大的富貴,自然下面的人都願意老老實實的為他賣命。

然而換個其他人做到這個位置,天知道你哪天步了蔣獻、毛驤的後塵?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誰為你賣命?

而這次吳全的事情,則是很明顯的私相授受之舉,雖然他打著劉千戶升任指揮僉事之後,錦衣衛千戶缺額的名頭,但是要指定呼叫某人,顯然不可能瞞得過朱元璋,所以他的計劃就是:直說,直說要調這個人。

“嗯,這人就是當時救了你的那個?”朱元璋看著徐欽遞上去的調人申請之後,也是直接開口問道。

“回陛下,正是此人。”徐欽的回答言簡意賅,也沒有一點要掩飾的意思。

“那你可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臣知曉此事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不過正所謂舉親不避嫌,如今這錦衣衛確實有缺額,而吳千戶也確有調任的資格和意願,加之羽林前衛趙指揮使也同意此事,各方都很合適,自然是以當公事為重。至於他是否是於臣有恩,其實無關緊要,日後若他真有本事,那升遷也是情理之中,若真是沒本事,臣也定然不敢徇私枉法。”

這種情況本就在徐欽的預料之中,所以應對的方法他也早已打好了腹稿。

“朕本以為你足夠聰明了,但畢竟仍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啊!入朝為官,當愛惜羽毛,你之前都做得很不錯,為何這次卻要逆勢而為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元璋依然不鬆口,這意思就是要他放棄這個打算,要報恩,徐家隨便拿點東西出來,也足以讓家境非常一般的吳家感恩戴德。

但這次徐欽卻是鐵了心要給這位吳千戶一個真正飛黃騰達的機會。經過對他的履歷的調查,徐欽發現此人確實是個人才,武藝高強、智商頗高、熟讀兵法,如果真有一個機會,那估計未來至少也是京衛指揮使或者行省都指揮使一級的前程,不過這個機會他堂姐夫趙指揮使卻給不了。

這上十二衛中的禁衛十衛,雖然確實是軍中翹楚、天子親軍,但是工作卻非常單調,就是守衛皇城、拱衛天子,說白了就是看門的,而且還是至尊門衛,連去年冬季抽調京衛戍邊都沒他們的份,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爭取功勳的機會。

唯二的升官途徑就是熬資歷,以及調任他處,而這熬資歷,等你熬上去了也是猴年馬月了,更何況這京城之中,用一句水深王八多來形容一點沒錯,要是真有機會,你能熬得過這些公候子弟?

調任則更是麻煩,若是要軍功,那首當其衝是調任邊軍,不過你一個幾乎沒見過血的少爺兵,調去前線統兵誰要?

最後就只剩調任錦衣衛這一條路了,雖然錦衣衛同樣是上十二衛之一,但是畢竟是天下第一衛,同時業務範圍很廣,機會自然也不少。而平調錦衣衛,理論上是需要一些功勞的,正好當時他救徐欽有功有過,兩者相抵不足以讓他真的升一級,不過作為平調的資格倒是勉強夠了。

“陛下,臣性子懶散,胸無大志,但畢竟讀過許多書,也承蒙家父、家祖,甚至陛下等人傑教誨,只求一個心安理得,更不能恩將仇報。這吳千戶有本事,也有報國之志,如今只缺一個機會而已,而且這個機會本就是他該得的。若是因為他救過臣,臣便因避嫌而恩將仇報,實在心中有愧。還望陛下恩准!”說完,徐欽便長拜於御前不起。

現在他的態度已經充分表明,接下來的最終決斷權,就還是只能看朱元璋了。

“好吧,既然你執意如此,朕也就不再枉做小人了。”

思考了一會兒,朱元璋反覆權衡之後,還是決定尊重他的意見,畢竟如果拋開私人關系單就君臣角度來看,臣下有一些小瑕疵,也不是什麼壞事,況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徐欽確實算是第一次直接向他提出直接提拔某人的意思,別說拉幫結派,就是正常的新官上任之後的人事調動都沒多少。

“臣謝陛下!”

拿到了朱元璋的御筆硃批,徐欽當然是馬上就去羽林前衛要人了。不過這次要人和一般的要人某一方不情不願,甚至劍拔弩張的氣氛不同,反而是很詭異的皆大歡喜的局面。

“來來來,徐大人請上座!臭小子!還不快給上官奉茶!你頂個腦袋幹什麼來了?!”趙指揮使喜氣洋洋地將徐欽迎進了羽林前衛衙門,然後轉頭一臉蠻橫地對跟在後面的吳千戶呵斥道。

“誒,趙指揮,往後這吳千戶可就是我們錦衣衛的人了,可容不得你這樣使喚。”

這句話當然是玩笑話,同時這也算是給這位趙指揮使一個定心丸,表示以後這位吳千戶就是自己罩著的人了。

“哈哈哈…徐同知莫怪,我就一大老粗也習慣了罵這不成器的混小子,以後一定注意,一定注意!哈哈哈…”

“好了,吳千戶,你下去收拾收拾,先跟本官去衙門裡報個到,領了一應事務,明天才好正式當值。”

對於這位吳千戶的安排,徐欽自然也是早有準備,首先是丟到外城兵營裡面,先一邊讓幾個老油條千戶官調教調教,同時也熟悉一下新軍,若是帶兵本領強,對新軍上手快,那日後便重點往這個方向培養,即使不能在大閱兵上露臉,那未來在新軍推廣開來之後,也必然能大放異彩。

若是這方面的本領一般,那就往軍情局這邊靠一靠,再在自己手下打點下手之類的,憑他的武藝和反應能力,要出頭也並不困難。

“職下遵命!”能這麼順利的調任錦衣衛千戶,吳全自然也是非常興奮的,見徐欽下令了,也不等趙指揮使這邊開口,轉身一溜煙就跑了,也多虧了趙指揮使是他姐夫,否則就憑這一條,趙指揮使不放人,徐欽還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當然,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這位吳千戶的心性,以及對未來功勳的渴望。

這幾章一方面是給後面做鋪墊,一方面是更進一步的展示豬腳的性格。另外,昨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啊!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袁大頭,有期改無期,無期改世襲,世襲了還不行,還要改名字。就連股市都跟著湊熱鬧,迎駕貢酒差點漲停,真可謂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天命所在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