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頭腦風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過這一番爭論,或者說討論,朱允炆這邊大致也看出來了,黃子澄這邊根本就沒有什麼準備,或者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對於他屢屢反對徐欽的動議,朱允炆也認為是黃湜在刻意針對徐欽,於是心中難免有些不快。

說好不搞內部鬥爭了,還沒完沒了、不依不饒的,這時要壞事的節奏!

“好了!既然諸位沒有其他的人選,萬一皇祖父問起了,本宮就提議楊克儉和馬京二人吧!反正也只是提議,最終如何決斷還是要皇祖父親自來拿捏。”

這一下朱允炆迅速拍板,把在場的其他人都給噎得夠嗆。尤其是徐欽,他提出馬京這個人選,完全就是為了噁心黃子澄,人家在通政司那邊搞輿論引導搞得可起勁了,這要真是現在就調離了,以後這方面的人還不好找呢!

不過如果這事要是真成了,就短期來看也不錯,既然這馬京和黃湜不對付,那如果馬京也坐上寺卿的職位了,自己自然就可以暗中攛掇他去給黃寺卿找麻煩,自己就可以清閒下來了。

想到這裡,徐大少瞄了一眼臉都快綠了的黃寺卿,心裡暗自小小竊喜了一番。

這邊儲君幕僚團隊商議完畢,朱允炆微有薄怒,這會當然也就開不下去了。太孫殿下藉口要寫詳細奏疏,眾人當然也主動告退。

四人一同出宮,不過眾人臉上的神色差距可就大了。徐大少自然是一臉的得意,在剛剛的交鋒之中,他明顯佔據了完全的優勢,現實了資訊和套路的雙重碾壓。而黃寺卿,現在的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甚至連挑明都沒法挑明,只能在心中鬱結著,估計心裡估計都能倒兩碗淤血了。

至於兩個充當吃瓜群眾的齊泰和練子寧,雖說相對關係都和黃子澄更好一籌,不過二人都更為務實,知道徐欽的地位不同於普通的錦衣衛指揮使,無論是考慮到現在的權柄,還是將來的朝堂上,人家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當然不可能和黃湜抱團敵對徐欽。

另外,今天的事情也確實是黃湜的問題,尤其是他推舉呂淵和否決馬京這兩件事,都讓二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意見。於是二人基本上就保持了完全的中立,練子寧這邊誆著黃湜,齊泰這邊和徐欽聊一聊軍事話題,才讓這段出宮的路顯得稍微不是那麼尷尬。

帶著這種大獲全勝的愉快心情,徐大少去了外城兵營晃盪了一圈,很快就混到了下班。回到家裡,他當然也將今天的這樁趣事說給了自己大老婆聽。

“夫君,並非是妾身多事,只是妾身覺得無論出於哪種考量,你都不該和黃湜鬧得這麼僵。”朱雨寧雖然也覺得此事有些好笑,不過笑過之後還是從現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並非是為夫一定要針對黃湜,而是這黃湜要針對為夫啊!娘子可還記得去年元宵節,我們遇上關雎和桃夭兩人的時候發生了什麼?”

“還能發生什麼?有些人吃著碗裡瞧著鍋裡,花心大蘿卜唄!”

這話還真是讓徐欽沒法接了,看來女人天生就這樣,感性多於理性,一旦涉及到這些事,別管是多聰明的女人,完全都是一個樣子。

“夫君大人應該是說當時那位為難賤妾的黃公子吧?”反倒是在旁邊圍觀的關雎一下子就想到了重點。

“對!就是此人,當時為夫也算是見義勇為,教訓了一下那個黃紹烈,然而此人卻是黃湜的族侄!”

“好像是有那麼點兒印象,當時他說他叔叔是皇太孫身邊的紅人來著。”桃夭也趕緊的見縫插嘴。

“黃湜就因為這個,而跟你不對付?”

“當然不止,不過這件事肯定是重要原因。你想呀,你要是黃紹烈,當街調戲良家,呃,反正就是調戲女子…”說到這裡,徐欽故意隱晦地吐槽了一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哎呀!夫君大人什麼意思,賤妾不依啦!”他們在家裡開這種玩笑的不止一兩次了,桃夭哪能不知道他純粹就是開玩笑,也故意配合著貼上去撒嬌,然後順手就落進了徐大少懷裡。

朱雨寧對此也見怪不怪了,只是輕輕翻了個白眼。

“好了,好了,聽夫君繼續說。反正那個黃紹烈幹了這麼齷齪的事情,被為夫打了一頓,又知道為夫是魏國公府小公爺,自知報仇無望,當然是得回家告叼狀,他肯定不會如實告知他這位好叔父。多半是說為夫我仗勢欺人,當街調戲女子,他見義勇為反而被打。黃湜一聽,肯定就信以為真,後來在我們一起籌備禮部春闈的時候,便已經對為夫陰陽怪氣的了。”

“照理來說,這種事過了也就算了唄?至於這麼長時間還這樣?”

“娘子有所不知,這只是開端。後來這黃紹烈也還真有幾分學識,順利進入了殿試階段,而在殿試的御前奏對上,他胡說八道被為夫又狠狠地批鬥了一番,最終幾乎殿試墊底。”

“那這樣就說得通了,殿試二甲後半段的人,朝廷通常都不怎麼啟用的,夫君你這是斷了人家黃氏俊傑的仕途,人家跟你不死不休都正常。”

“這又不是為夫願意的,當時聖上讓為夫出面點評,他說得不對,為夫只是就事論事,自己沒本事還賴我咯?”

“話不是這麼說的,黃紹烈幾乎落榜,雖說定名次的是皇祖父,但黃湜肯定不敢埋怨皇祖父,只能把氣都撒到你頭上。這樣說來,這朝中你應該最堤防此人,你們這仇怨可不小,而且別看黃湜只是個無甚職權的太常寺卿,可他在國子監和一眾文官之中都有深厚的人望和人脈,絕對不可小覷!”朱雨寧畢竟是天家貴女,對於這些事情的瞭解程度絕非一般女子可比,一下就點出了重點。

徐欽今天跟她們說這麼多,一來是閒聊,二來也是想理一理這其中的邏輯,他始終覺得這個黃子澄有些不對勁,但又有些看不透這其中的具體脈絡。

“要說,這次夫君從杭州回來之前,應天城裡的謠言,妾身決定說不定就與這黃子澄脫不了干係!”朱雨寧又想了想,然後如此說道。

“哦?何以見得?”

“其實很簡單,首先從謠言的傳播情況來看,此事肯定是有人要針對你,說明你和此人仇怨不小,夫君在朝堂上一向與人為善,除了這個黃湜之外還有誰會這樣做?而這件事也符合像黃子澄這樣的大儒、文官的行事風格,所以他的嫌疑就已經很大了。更重要的是,能夠接觸到夫君在杭州大體的所作所為的人,必定官階不會小。夫君你說,符合所有條件的,朝中有幾人?”

“這倒也是,回頭為夫讓人好好查查,如果是他做的,非得還以顏色不可。另外,不是說一孕傻三年的麼?我家娘子就算是傻了,也都有如此驚人的智慧!”

“討打!”

朱雨寧行動不便,於是順手將手中的話本書冊給甩了過來。然而徐欽也是每天練了假把式的兩腳貓,豈能被這軟綿綿的書冊砸中?

不過也幸虧她身體不方便,否則照正常的邏輯發展下去,她非得被下流無恥的徐大少給好好套路一番不可,又豈是這般小小雞飛狗跳就能瞭解的。

說來朱允炆的動作也快,在和智囊團商議之後的第二天,馬上就向朱元璋提出了仿古制,設鴻臚寺的建議。而顯然朱元璋也早有此意,因此順水推舟,很容易就表示了自己原則上同意升格殿廷儀禮司為鴻臚寺。

這天也正好是輪到徐欽御前值班,因此散朝之後,朱元璋照例將徐欽叫到御書房,先是罵了一頓懈怠公務之類的,然後才說起正事。

“昨天允炆找你們商量了?”

看來朱元璋確實另有眼線,至少在朱允炆身邊肯定是埋了暗子的。

“是,殿下昨日召了臣,以及太常寺黃寺卿、兵部齊侍郎、工部練侍郎,跟我們說了想奏請設鴻臚寺之事。”徐欽絲毫沒有隱瞞,反正這事也算是在正常範圍之內的舉動,沒必要冒任何可能惹來朱元璋懷疑的風險。

“嗯,你也算是是半個東宮輔臣,日後允炆那邊有什麼正事你也可以多多輔助他一些。”

這話可以說是很有水平了,什麼叫“有正事”?徐欽自然是能夠明白的。看來就算是朱元璋和朱允炆這種“隔代親”,在涉及到皇位的問題上,依然是有警惕和防備的。所謂天家無情,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臣明白了。”

見徐欽懂事,朱元璋微笑著點了點頭,對徐欽的機警表示了讚許,這才接著往下說。

“對於設立鴻臚寺,你怎麼看?”

“臣以為,藩屬之事不可小覷,我朝又是以禮儀德行著稱,提升殿廷儀禮司為鴻臚寺,將藩屬朝貢之事歸於其中,實乃良策!”

對此徐欽私底下也想過,受限於落後的封建官僚體制,想一步到位搞成獨立的外交部並不現實。畢竟禮部作為帝國六大行政巨頭之一,如果只是帝國內部的外交接待權,那只能說是削弱,但直接出使宣示國威這種事,還是要留在禮部的。

“嗯,此事朕也思慮良久,特別是上次安南使節橫死之事,雖說怨不得禮部,不過禮部事務繁忙,接待藩屬使節之事確有些力不從心。”

“陛下聖明!”

“此外,海外藩屬不通教化,難免惹是生非,故而往後你們錦衣衛也要多加注意,千萬不要再讓此類事件發生在朝廷的眼皮底下。”

“臣明白!”

“對了,雨寧最近還好吧?”

“陛下放心,一切無礙,臣也時常抽空在家看著雨寧。”

“放屁!你不就是找了個藉口賴在家裡偷懶?你看看滿朝文武,哪有一個像你這樣憊懶的?”

“呃,事實上,臣雖然在家,但正事也都沒落下,軍情局的事、新軍的事、軍器局的事臣都盯著呢!”

“好了,朕也知道,你在家蹲著也好,免得又出什麼事,雨寧又來哭宮。”

這話徐欽就沒法接了,只能憨憨地裝傻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