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七 三藩寶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穿越者留守大營的時候,那位車晨的老丈人大明帝國的楚王殿下此時正秘密的在保靖城的平南王府一間密室中,身邊跟隨的都是皇家禁衛和親信,唯一的外人還是平南王府的長史。

跟大明宗室王爺府上的長史一樣,這位也是平南王的大管家,換到古時候那就是一個封國的宰相級人物。

不過平南藩等三藩雖然建國,但並沒有稱帝,所以他這個長史還是王府大管家,平南藩也沒有宰相級的文官,因為老王爺尚可喜是那種強勢的君主,自然沒人敢爭權奪勢。

“楚王殿下,前面就是王府寶庫了,這樣的寶庫府裡有三座,此一座是最大的,收藏的都是當年老爺跟突虜南下時在幾個大明藩王府上收集的藏寶。”

長史謙卑的向楚王介紹著。

身邊的親衛隊長向朱琚椿打了個眼色,表示安全。

身為大明最尊貴的親王,楚王的安全自然是最重要的,所以事先已經有禁衛和宦官下去檢查一遍了。

三藩為了換取活命的機會,連割據的城池領地都獻出來了,自然也不會吝嗇一些財物,無論是吳三桂還是尚可喜,都堪稱梟雄,不是那種善財難捨的吝嗇之輩,他們的後人也算是明白有錢沒命花的道理,當然三藩也都給自己留下了隱秘的財產,不會把全部家底獻出去的。

朱琚椿跨入寬大的地下密室的瞬間,饒是他出身皇家貴胄,輔佐過三位帝王,皇家寶庫也不是沒有見過,也免不了失神片刻,實在是這寶庫裡的東西太過於震撼心神了。

就見在頂上鑲嵌的夜明珠和內侍手持的風燈光明照映下,密室左面是一片銀光燦爛,右邊是一片金碧輝煌,竟然是用銀磚和金磚加上玉璧砌成的一整面的牆,然後中心位置才是一排排的檀木架子,其中不乏價比金銀的稀有血檀。

光是這些木架子估計就能值個數萬兩以上了。

而架子上的東西或許沒有方才的金銀玉牆那麼震撼人心的光影效果,但是朱琚椿本身雖然有著俗務纏身,卻也是先天級的修為,自然能夠看出這些木架上陳列的不起眼的物品才是真正的寶物。

因為它們都是平南王府這麼多年收集的天材地寶和法器法物之流,其中不乏天府奇珍那樣的靈寶級奇物,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甚至是無價之寶。

深吸了口氣,朱琚椿回身對那平南王府長史嚴肅道:

“你應知該怎麼做,要是口風不緊,不但是你,就是尚可喜全家老少恐怕也都沒好結果……”

那長史一臉冷汗,連忙跪地起咒發誓。

“是是!小人一定緊守秘密,連做夢都不會說出去……”

他跟尚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如果因為寶藏的事情影響了尚可喜的後路,那麼他作為尚家最親近的家臣,下場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朱琚椿對自己的伴當說道:

“劉伴伴,剩下的寶庫本王就不看了,安排人手秘密運走,不要走漏了訊息!”

身旁白淨的中年宦官趕忙施禮道:

“是,王爺。奴婢這就安排。”

要是在沒有超自然力量的古代社會,運送這麼多藏寶恐怕也很難不鬧出一點動靜,但是這裡是高魔世界,作為皇家勢力,類似車晨的陰風袋那種儲物法器自然不少,很快平南王府的藏寶就盡數被運了出去。

此後數日,北邊的平西王府、南邊的靖南王府兩家的秘藏也都被悄然運走。

除了少數人之外,大家都不知道,三藩投降最大的好處不是收復了湘西,解決了大明西南地區的穩定問題,而是三藩獻上的三座王府與其庫藏。

要知道三藩可是跟後金入關一路打到湘西之地的,其中在戰場上不知道收刮了多少的戰利品,需要花費的又很少,早幾十年都是後金給三藩供應的糧草軍資,不用三藩怎麼花費。

直到十幾年前突碌人才發現給三藩的供應完全是肉包子打狗,這才斷了徵南糧餉。所以三藩的家底不可謂不厚。

而三藩在湘西紮根的時候,不但收割了以大西軍和大順軍在內的諸多叛軍部隊的財物,還將本地的那些土霸王割了一遍草,三家加起來的富裕程度甚至還要超過大明皇家。

畢竟皇家雖然富有天下,但只不過是名義上的,還有禁軍、各地陰司城隍祭司、天樞府等等機構需要養,收入多花費也大,跟戶部國庫一樣,礦稅、茶稅還有海貿關稅等等加一起,皇帝內庫每年幾百萬的收入聽起來讓人眼紅,但實際上一年到頭也剩不下三瓜兩棗。

而且為了準備北伐,皇家這些年一直在吃老本。

但是三藩這樣的割據勢力在爭霸天下無望之後,空有財富卻沒有了用武之地,就跟守財奴和倉鼠一樣,不停的往自家窩裡劃拉,積攢下來巨量的財富。

三藩所獻光是現銀和黃金價值就超過五百萬兩,還有王府裡那些古物、珍寶、靈物藥材等修行物資等等,各種收藏才是大頭,總價估計在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左右,加起來就是兩千萬兩,幾乎是大明一年的財政總收入。這還沒有計算那將近二十件的天府奇珍和法寶,因為那種存在已經不能用金銀來衡量了。

即使大明最富裕的皇帝萬曆,也沒有積存下這樣的家底,只給孫子天啟帝留下了幾百萬壓箱底就已經讓朝中大臣們十分眼紅惦記了。

說起來從崇禎年開始,朝廷每年總是會有赤字,結餘的時候極少。

隆武之後雖然有所加強,不再入不敷出,但是為了加強大明的實力,這些錢也都花在了各處,都沒有攢下多少。所以皇帝也窮啊!

所以作為大明皇家二號人物的朱琚椿一見到這價值兩千萬兩的財物,頓時眼睛都紅了,馬上封鎖消息。連夜將東西運走,並給皇帝送了密信。

幾日之後,朝廷的旨意下來,地方雖然沒變,但原本封給三藩的只是從五品的招討使、安撫使的土官,地位不過相當於衛所一個千戶,現在被皇帝大筆一揮提升到了大明所封土官最高等級的從三品宣慰使司宣慰使這樣的土司。

這樣的存在一般都是坐鎮一個州府的羈縻州的長官。地位比大明知府也不遑多讓。本身他們在世襲土司職銜外,按朝廷慣例也都是充任本地州府長官的。相當於這個地方由土司自治,類似諸侯一樣的封國了。

三藩三家接旨之後喜不自勝,無論是老狐狸尚可喜還是吳世與耿精忠幾個都知道,他們之所以有如此待遇,就是看在獻給皇帝這兩千萬兩財物之上。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皇帝也缺錢,正趕上北伐的關鍵時刻,這筆錢來的正是時候。

有了這筆意外之財,大明不但北伐幾乎沒有了阻礙,用錢堆也能把金國堆死。

相比之下,三藩之前犯得那些罪過也都不算什麼了。誰讓最遭人恨的吳三桂已經逝世,死者已矣,難道還要將其挖出來鞭屍不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Best Man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