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四百二十五章 製造機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汴梁,內城,曹家比武招親大會現場。

現在想要進到院子裡觀看即將開始的比賽已經不可能了,用現代話來說,曹家剛才已經對院子進行了限流。外來的普通民眾已經沒有辦法進入到院子當中了,而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在剛剛不久前曹國舅從曹評那裡得到訊息,他今天請來到現場觀看這場比武招親大會的官員和朋友們都已經到齊了,唯獨缺了一個韓文遠。自然,對於韓文遠的缺席,其實曹國舅是能夠想到的,畢竟明天就是雄獅隊對上文遠隊的比賽,韓文遠此時正忙著訓練隊伍呢。

要知道在舉辦這次比武招親大會之前,曹國舅更關心的其實是新蹴鞠大賽的比賽。之前兩個隊伍,雄獅隊和文遠隊在正式比賽開始之前其實也是進行過一次熱身賽的。那個時候,雙方打成了一個平手,當時兩個隊伍的實力其實是存在著一定差距的。文遠隊在熱身賽的時候,以徐昌為首的核心三人組就已經嶄露頭角,在賽場上展現了過人的實力還有作為場上教練員的指揮能力。而雄獅隊這邊呢,雖說當時整體實力也是比較平均,不過奈何在進攻端和中場方面並沒有什麼出色的隊員,防守能力也是不如草根隊,沒有辦法全面抵擋住文遠隊的進攻。可以說就連曹誘自己在熱身賽開始之前,也已經考慮到了雄獅隊會落敗的這種情況。如果韓文遠作為教練員的能力更突出一點,或者說他能夠找到一種方式跟徐昌他們相處一同進步的話,那麼那場熱身賽毫無疑問會是文遠隊獲得勝利。

然而,作為教練員的韓文遠當時更多的處於一種放權的狀態,等於說他將球隊上下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場上的徐昌去處理。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徐昌他們核心三人組雖說戰術能力和個人實力都非常突出,但是畢竟他們的第一身份還是在場上進行比賽的隊員。所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什麼都能考慮到,在思考戰術的同時,作為隊員的能力就會下降,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而很不幸,雖說雄獅隊他們的整體實力確實是不如文遠隊,熱身賽的時候鄒凱和陳峰沒成氣候,但是那個時候曹誘作為教練員的指揮和戰術能力已經算是這八支隊伍當中頂級的了。再加上曹誘是一個專職的帶頭人和教練員,他是不需要上場比賽的。而作為專職的教練員,他的視野還有對局勢的把控分析能力,可以說已經是超越了當時的韓文遠加上徐昌他們的。所以,隊伍實力上的差距,可以說曹誘用自己的戰術指揮來進行了彌補。外加上因為是熱身賽的原因,所以比賽時沒有加時賽這個說法的。曹誘也知道如果進行加時賽失敗的一定會是雄獅隊。好在最後在曹誘的一番操作下,雄獅隊和文遠隊在熱身賽當中打成了平手。

更戲劇性的是,雙方當時在熱身賽後相約在正式比賽中再次交手,現在雙方都處於下半區,而且最後都戰勝了各自的對手,還真的在第二輪正式比賽當中相遇了。不用多說,不管是韓永合還是曹國舅,他們都是不想輸掉這場比賽的人。從現在兩個隊伍的實力看,已經跟熱身賽的時候大不相同了。文遠隊這邊,即便是現在每個隊伍都擁有了所謂的核心隊員,但是這個身份的隊員最開始出現就是在文遠隊,而且他們的經驗和核心隊員的實力是最強的。這麼多天的訓練下來,徐昌他們的核心三人組,再加上跟其他文遠隊隊員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文遠隊已經逐漸形成了在向一個整體隊伍轉型的階段。作為實際的帶頭人和教練員,韓文遠也是利用這一段時間,聽取了陸垚的建議,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讓他自己跟徐昌他們達成了一個平衡,這樣一來,場上場下有兩個教練員的話,對於文遠隊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韓文遠的個人能力,從他之前第一輪的比賽就已經能夠體現出來了。反觀雄獅隊這邊呢,作為教練員的曹誘一直在進步,但是更關鍵的就是提升球隊的整體實力。對此,曹誘請教了折克行和陳晨,著重增加雄獅隊的進攻能力,另一方面,鄒凱和陳峰,這兩個核心隊員的出現,讓雄獅隊的實力大大增加,現在的雄獅隊,可以說進攻和防守能力都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所以接下來兩個隊伍的比賽就會變得更加的精彩,十分值得期待。

曹國舅和韓永合誰都不想輸掉這個比賽,只不過曹國舅這段時間卻是將重點轉移到了曹菡的婚事上。兩個年事已高的人,現在都想爭個高低,這個蹴鞠大賽就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曹菡和韓韞玉的歸宿了。這也是造成曹家和韓家矛盾的主要原因。婚約的事情就不必再贅述了。當曹國舅知道了韓永合正在籌備韓韞玉和陸垚的婚事的時候,他知道,就算自己贏下了這場比賽,韓永合那老家夥最後還會有一個炫耀的資本,就是韓家跟陸家的聯姻。而一場比賽的勝負只會被韓永合看作是餘興罷了。這段日子以來,曹菡的婚事始終是困擾曹國舅的一塊心病,為此,他開始將目光轉向了曹菡的婚事上,他決定一定要給曹菡找到一個好的夫君,藉著這個機會讓曹家在朝堂上的勢力跟韓家旗鼓相當才好。不管曹誘和韓文遠他們兩個下一代後來會是什麼關係,但是至少他和韓永合這裡,他是不想在任何方面輸給這個老家夥的。所以,當他決定給曹菡舉辦這個比武招親大會的時候,第一個送出邀請函的,就是韓永合。自然,韓永合也不是吃素的,對於曹國舅舉辦這次比武招親大會的目的他是心知肚明,什麼選一個好女婿,說到底還是政治聯姻。只不過,韓永合進到這閣樓當中後就直接被帶到了三層,這三層可不是誰都能上來的,即便是韓永合見到了富弼和晏殊,也不知道他們兩個的後代中是誰會成為被曹家內定成為女婿的人。除了他們兩位之外,自然也有一些朝中跟曹國舅關係非常好的官員,只看到場的人,韓永合沒有判斷曹國舅心中的人選是誰。他想著還是要看看一會兒的參賽者才可以。

另一邊,曹國舅已經開始繼續起他的演講來了。就在之前,曹國舅先是安撫了一下到場的觀眾的情緒,並且跟他們交代,今天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有功夫在身上的,不過他們的身份各異,自己是不會舉行那種政治聯姻活動的。這番說辭恐怕到場的官員都不會相信,但是看熱鬧的觀眾其實更在乎的,並不是最後這個曹家千金會嫁給誰,或者說哪一個參賽選手最後會成為曹家的女婿。對他們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一會兒要舉辦的這個比武招親大會是不是精彩,參加比賽的選手到底功夫如何,這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畢竟他們對於曹菡根本不瞭解,而且也十分有自知之明,他們知道自己就算是怎麼努力也是沒有辦法成為曹家的女婿的,所以對於這件事情最後的結果也就不怎麼看重了。

即便是如此,曹國舅還是要象徵性的將自己舉辦這次比武招親大會的目的告訴給大家,打消其他的人疑惑。話說的差不多了,曹國舅見時機已經成熟,就給曹評使了一個眼色。曹評這邊也就下到二層去了。

與此同時,在一樓院子內的曹府下人們開始組織起圍觀的群眾們,讓他們按秩序排隊,將中間的場地給圍了起來,並且從比賽擂臺到閣樓一層留出了一條小道。

不用說,這條路就是一會兒那些參賽選手的入場通道了。選手們都是跟官員們一樣,從後門進來的,一共四十個,陸垚覺得為了不讓這個比賽變得太假,雖說已經內定了富紹隆會成為最後的優勝者。但是曹國舅給他安排的幫手也不會太多,應該跟自己這邊一樣,一個四五人的小團體,外加上一個格外的隊伍,最多也就是十個人。人數過多的話會讓其他人看出端倪來。

“公子,我們是現在就造勢麼?”方莊此時站在陸垚的身邊,問道,他之所以這麼問,也是因為剛才錢莊的下人還有火鍋店那邊選出的人選已經開始徵求他們的意見了,由於陸垚這邊戴著面具,所以聯絡的事情就交給方莊了。

陸垚看了看四周,搖搖頭,說道:“還不到時候,最好等到他們所有人都入場之後,在曹國舅宣佈比賽開始之前的那一剎那開始行動,這樣的話在場的其他觀眾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咱們的身上,這樣一來這些為了看熱鬧來的人才會更順理成章的支援我們。”

方莊點點頭,隨後給那些在院子裡的手下們示意了一下,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大家到場的也應該都有聽說了,這次比賽的參賽隊員一共有四十人,他們都是有著功夫在身上的年輕人,想來這場比賽應該會非常精彩。”曹評向大家簡單的介紹著,聽他說話的語氣,雖說這次比賽已經算是內定的結果,但是這四十個參賽者怎麼說都是曹國舅和曹評親自挑選出來的武術家,所以不管是最後的結果如何,與曹菡一樣喜歡武功的曹評自然是十分期待這場比武招親大會。即使是結果已經註定,是富紹隆會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其他那三十個人的打鬥場面,陸垚看的出來,曹評也是十分期待的。對於曹評現在的這種心態,陸垚覺得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的。對於他這樣一個沒什麼心機的直男來說,只要不會影響到最後的比賽結果,在這個前提下,自然比賽是越來越精彩刺激才會好一些。所以,等到之後陸垚他們提出要參加這次比賽的時候,曹評應該不會馬上拒絕才對。

陸垚靜靜思考著,曹評那邊卻沒有閒著,接著說道:“現在,就請參加這次比賽的四十名選手入場!”

隨著這句話說完,就陸陸續續有人沿著那一條眾人讓開的小道開始進入到院子內。陸垚看了看,總結了一下規律。雖說眾人已經讓出了一條道路來讓參賽選手入場,但是要說不停息的四十個人直接進到院子和擂臺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富紹隆最後是一個五人小隊的情況。所以,曹評安排的入場方式,也是五個五個人進來上場。自然,人數眾多,曹家也沒有給這些入場者介紹自己的機會,他們只是直接進到院子裡,默默的走到了一會兒比賽進行的擂臺之上站好。接著,下一批的五個人就要入場進來了。

陸垚這邊沒有想錯,作為內定的優勝者,富紹隆他們五個人是最後才入場的。雖說他是富弼的小兒子,但是在一樓的這些百姓觀眾們自然不知道他的身份,畢竟就算連富弼他們可能一年之中都見不到幾次,所以對於富紹隆的入場自然也是沒有過多的關注。而另一邊的曹評也是在之前早早就得到了曹國舅的命令,在這個環節對富紹隆要一視同仁,也不能介紹他。

不過,晏殊和富弼的目光自然是沒有脫離開富紹隆。晏殊看了看富紹隆所在的位置,對一旁的富弼說道:“是五個人組成的小隊伍啊,除了富紹隆,其他四個人的功夫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富弼沒有第一時間回答晏殊。雖說他十分相信曹國舅,知道這些事情都是曹國舅已經安排好的,但是他確實是沒有見過那四個人的功夫到底如何。不過之前倒是為了保險起見,他多次跟兒子打探過這幾個人的實力。按照富紹隆的說法,這幾個人的功夫都在自己之上,想要對付其他那些參賽的選手應該是綽綽有餘。

“隆兒覺得他們沒有問題,我自然是相信的。”富弼最後說出這樣一句話來。

另一邊,關注富紹隆入場的可不止是富弼和晏殊兩個人。那些稍微有些頭腦的,今天到場觀看擂臺賽的官員,在看到富紹隆入場的那一剎那,也就都知道了曹家今天舉辦比武招親大會的意圖。曹國舅也就是要藉著這次擂臺賽的機會,宣佈自己接下來要在朝堂上多了富弼這麼一個幫手。對此感到危機最大的,自然就是韓永合了。韓永合雖然已經估計到了曹國舅的意圖,他肯定是要在朝中找一個勢力與自己旗鼓相當的人聯姻的, 只不過沒想到居然是富弼。韓永合看的要比其他的官員更深一層,他擔心的倒不是富弼和曹國舅的聯合,其實富家在韓永合看來並不能夠對他造成威脅,畢竟不管是曹誘還是富弼,這兩個人的脾氣秉性在朝中都是那種樹敵無數的人。真正讓韓永合擔心的,則是富弼身後的晏殊。如果晏殊也加入到跟他們聯合的陣營當中去的話,那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可就……韓永合不敢再想下去了。

四十個人都已經入場,都已經到了擂臺上面。陸垚看了看,曹家為了這次的比武招親大會可以說是準備充足,按照這個擂臺的大小,陸垚覺得就算是再上去二三十人一起進行比武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曹評這邊見大家都已經入場完畢,於是他自己也是來到了比武擂臺的中央處,拿著喇叭大聲說道:“既然大家都入場完畢了,那麼我接下來就和大家說一下比賽規則。”

四十個參賽選手的目光紛紛看向曹評,當然,富紹隆所在的那個小隊看上去已經知道了比賽的規則,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然他們怎麼針對這個規則進行訓練。而陸垚這邊,也是知道規則的,不用多說,自然是曹誘在之前找機會告訴陸垚的。

要說這宋代比武的規則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而其中最為正式的,就是武舉制度了。陸垚此時的思緒飄遠,畢竟日後若是要展開對大夏和其他外來勢力的戰爭的話,武舉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宋武舉考試程式較唐為多。除解、省、殿三試之外,還有比試。比試是解試之前的資格試,又稱為“引試”。比試在京師由兵部委官監督,在緣邊地帶則由帥司主持,分為武藝與程文兩項。“解試”由兵部主持,考試分作弓馬武藝和程文試。其中程文試考兵法《武經七書》或謀略策問。所謂“省試”,即兵部試。兵部試武藝常分弓步射、弓馬射、弩踏、掄使器械刀、槍等。一般先試弓馬,弓馬不精者被淘汰。程文包括策問和墨義。所謂“墨義試”,即講釋《韜》《略》《孫》《吳》《司馬》諸兵書大義,“以能用己意或引前人注說解釋義理明暢者為通”。(《建炎以來朝野雜技》卷一零)所謂“策問”,即以時務邊防或經史事涉兵機者為題,限七百字成文。真宗鹹平年間已有過“殿試”,但未成定製。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親試武舉十二人”,可視為殿試之始。殿試雖然也有閱視弓馬武藝一項,但以策問為主。宋代武舉與唐代相比,增設了程文一項,唐代的“翹關”、“負重”之選,宋已不列入武舉科目。

宋之武學始於宋仁宗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五月,經三月而廢序。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復建武學。“武學生員以百人為額”,當時對武學入學的資格作了不同規定:在京無品位的低階吏臣、門蔭子弟、平民,經京官薦保及考核得入學;由地方官員薦舉武舉人得免試入學。這種由在職官員奏舉武學生員的方法直到元豐年間依舊循用。崇寧年間(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諸州置武學,京師武學生員多由地方考選升貢。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因州縣武學既罷,複用元豐法收錄武學生員。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於臨安府重修武學。兵部又呈武學條格,摒棄薦舉免試的舊例。從此,參加入學考試就成為取得武學生員資格的唯一途徑。

武學分上舍、內舍、外舍三級,考試標準據等級而定。慶曆至熙寧年間(公元1041年~公元1077年)武學教師稱教授,訓文武官員中知兵法者擔任。元豐(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改制後,改教授為博士,並增設武學諭。武學課程除研習兵法、操練弓馬外,還講釋“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三年,經考試而授職。武學的開設,提高了習武者的理論修養,促使武藝與兵家謀略結合,推動了武藝訓練理論、戰術思想的發展。

曹評的話語打斷了陸垚的思緒,他開始介紹起今天的比武擂臺賽的規則。四十人在擂臺上進行武功比拼,雖說富紹隆是有小隊的,但是在其他人看來,這場比賽是一個四十個人的亂戰。一旦被打車到擂臺之外,或者說是自行離開擂臺,即視為淘汰,是沒有辦法再繼續回到比賽場上的。最後留在場上的那個人就是優勝者,也就是可以成為曹菡的夫君的人。

看熱鬧的百姓們一聽,立刻來了興趣。要知道,雖說這擂臺地方很大,但是要想在四十個人的亂戰當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這種方式下能夠留在最後的人,自然就是勢力最強的人。

曹評宣佈完規則,看了看在場的觀眾,看樣子他們對這個規則都十分滿意,隨後,曹評先一步離開了比賽的擂臺,去到了閣樓的二層,看樣子就是要宣佈比賽開始了。

此時的陸垚也是立刻吩咐方莊給手下們使眼色,要開始行動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