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零九章 肯定的答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相比起因為魚餌事件而對王安石有偏見的趙禎,陸垚和晏殊,一個是有著穿越者的優勢,而另一個則是做了充分的調查,他們對於王安石的能力可是十分瞭解的。

王安石在為官之路上總是紮根基層,付出了實踐。在慶曆二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曾經擔任過揚州籤判知縣、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他任參知政事,後來擔任丞相,主持了變法。他用一己之力推翻了鉅變,和他的性格、為官經驗、辛苦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在仕途之路上總是紮根基層,付出了很多努力,並且一心為民,積極肯幹。正是因為他在基層探索了大半生,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才能夠積極推動變法。

王安石能夠推動變法的另外一大原因就是他能夠感同身受百姓的疾苦。王安石在地方做官的時候,見了很多百姓的苦難,他的很多文學作品都反映了百姓民間疾苦,在他的詩中,即使在豐收的年份,百姓也很少有人能吃得上飽飯。正因為如此,他親身感受到了百姓的艱難處境,所以他想積極地透過變法改變現在的現狀,讓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有一句話叫做“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句話特別能夠概括王安石的思想,意思是對自然界的災害不必畏懼,對前人制定的法律法規不應該盲目遵從,對流言蜚語無需顧及。這三句話也體現出王安石的改革精神和堅定的信念,正是有這種精神毅力來頂住一切的壓力,他才能夠堅定不移地推行新法。

商鞅變法,事成車裂而死;王莽改制,招致國破家亡;張居正厲行新政,死後被抄家問責;光緒帝戊戌變法,“六君子”慘遭屠戮,當事人流亡海外。

在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改革大業中,嘗試者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不僅自身性命不保,還要落得個奸賊竊國的罵名。這種難度,相當於在珠穆朗瑪峰頂上放一塊磚頭。

因此,改革不僅要求有精明的宏圖設計者,還要有一位英明強悍的君主來鼎力支持。在這些變法領袖中,運氣比較好的當屬王安石了。

王安石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還是名學者、詩人、散文家。他的文章可以和韓愈、柳宗元相抗衡,詩詞在“八大家”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在王安石的童年世界中,發生過這麼一件奇事。有一次他和父親去舅舅家做客。舅舅住在金溪縣,位於現在的江西撫州。

去了之後,外婆無意間講起了一件奇聞:原來,鄰村有一戶姓方的人家,祖上幾輩都是種田的。其實說白了,整個村裡讀書的人也沒幾個,整個縣上中進士的也就小王的外祖父,以及他的幾個舅舅。

外婆說,小方長到五歲,還沒見過筆墨紙硯,忽然就嚷嚷著要這些東西。他家人從別處借了來給他,只見唰唰唰,四句詩便出來了。而且是有模有樣,有理有據。王安石說:“這哪兒能啊,這我也可以。”於是央求外婆帶他去一探究竟。外婆年紀大了,經不起來回六十裡路的折騰,他舅舅們就說:“得,明天帶你去看。”

見了面之後,一問年齡,這小孩只比自己小一歲,年方十二。

王安石說:“聽說你詩詞水平很高,寫幾句出來讓我亮亮眼。”

小仲永說:“我只會寫詩,不會作詞。”

王安石疑惑了:“這是怎麼回事?”

小仲永半天回道:“實不相瞞,我還沒學詩詞格律呢。”王安石懵了,說道:“那你就隨便寫出幾句來瞧瞧吧。”

這仲永小手一揮,寫出一首古詩,水平著實一般。王安石想,為什麼曾經的天才兒童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自從方仲永出名後,他父親就整天帶著兒子走穴撈錢,絲毫不顧及他的學業。以至於他現在水平還停留在五歲的時候。

王安石想:看來,決定一個能力高低的只有學習。而天才更需要學習。他後來寫了一篇文章,就是世所周知的《傷仲永》。可以說,因為親眼目睹了天才的泯滅,所以王安石的一生都在勤學苦讀當中,這種精神連蘇軾也十分欽佩。

慶曆元年,王安石從家裡北上考試,十月,終於到達了繁華的東京。他不喜歡到處轉,沒事了就待在房間複習。可能就在喝茶吃飯的空閒,王安石認識了同住客棧的一位頗有才華的青年——曾鞏。

曾鞏比安石大兩歲,兩人攀談了片刻才知道,原來他們之間還有著親戚關係。這位曾先生竟是安石的遠方表叔。緣分向來就是如此奇妙。王安石初次出門,就遇上了親戚。

說到曾鞏,運氣比起來他表侄來就差太遠了,一直考到三十九歲才考中。也就是說,王安石此番入京,明年考中進士;而表叔曾鞏,得等到十幾年後,和蘇軾做同學才能考中。這不是欺負人嗎!但沒奈何,科舉制已經將大多數人的青春年華無情地蹉跎掉了。

要做官就得考試。儘管王安石也對科舉十分討厭,但是為了以後能夠給國家做貢獻,他必須經歷這一步。

表叔讀了侄兒的文章,立馬將其推薦給了歐陽修。歐陽修見是江西老鄉,二話不說就給予好評。接著,又寫了一首詩來稱讚: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

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贈王介甫》

得,你的水平已經是李白、韓愈了,以後便是我們江西老鄉的驕傲。現在我也沒啥表示的,就是想請你來喝一杯。

王安石回覆:“吃飯

是必須吃的,但是您說我像李白、韓愈,就不敢認同的了。韓愈那些人太厲害,我就想好好學習,將來如果能做一孟子就可以了。”

歐陽修都懵了,心想:這小子可以啊,拐著彎說自己比我想象的還要厲害。但其實王安石壓根就沒這麼想,他的理想不是做一個寫寫畫畫的讀書人,而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實幹家。

考上進士不久,王安石被認命為淮南籤判,做韓琦的助手。他的工作內容就是整理檔案,寫寫材料,幾乎沒有什麼樂趣。等到了晚上,終於可以自由安排了。王安石拿出《商君書》《史記》,開始通宵徹讀起來。

他不是一天這麼做,而是已經變成了習慣。經常是一大早起來,牙也不刷,臉也不洗,著急忙慌地跑去上班。衣服更是很長時間不換。幾個月後的一天早晨,王安石又蓬頭垢面地走到門口,這時恰好碰到韓琦。

作為前輩,韓大人親切地問:“你應該趁著大把的時光多讀點書,將來像我這樣搞一變法,為國家盡份力。”

王安石對這位主持過慶曆新政的前輩還是頗為尊重的,只是點頭,沒有辯解。過後也曾私下吐槽:“韓公不瞭解我啊!”

第二年,王安石回了趟老家,回來之後就從單身青年變成了小丈夫。但其實他骨子裡是想做個大丈夫。關於這位吳姑娘,她是王安石的表妹,比其小四歲,時年十九。模樣因為作者沒有見過所以不方便透露,不過說到性情,我想大概就是普通的賢妻良母一類。次年,王夫人生下了兒子。

慶曆七年,王安石被認命為鄞縣知縣。這個職位對王安石的意義相當重要。因為就從這兒開始,他興修水利,實驗青苗法,開辦教育。在此時期,王安石的青苗法是很成功的,農民有借有還,衙門的庫房也漸漸有了盈餘。

這種成功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地方領導的英明實幹,他是真心想為百姓做點實事的,若是換了其他人立馬走形。其實,我們不妨作一個假設,如果當時有千千萬萬個王安石,那麼後來變法的結果可能是無從預料的。

三十而立,王安石在舒州通判任上。這時朝廷就開始千方百計地給他送官了。宋仁宗說:“你來考試吧,考完了到館閣就職。”王安石說:“京城花費太高,我實在沒錢去啊。而且還有幾個弟弟妹妹沒有婚嫁,這些都要用錢。”這事就算暫時搪塞過去。

到了至和元年,宋仁宗說:“算了,不用考試,你直接來做集賢院校理吧。”王安石又說自己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歐陽修說:“整天哭窮。皇上,求您賜給他一肥差吧。”宋仁宗一想也是,這種從不貪汙的人,就應該高價養著。於是就把王安石調去群牧司工作,當起了弼馬溫。

王安石生平的這種趣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此刻,晏殊因為他提出的以戰促和的觀念,在勸說趙禎,重新錄用王安石,讓他回到汴梁當中來。

趙禎雖說對王安石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唐龍控制的機構可以說是手眼通天,王安石入京的當天趙禎就知道了,所以在他看來,要麼就是晏殊知曉王安石的才氣,讓他來到汴梁當中做客,要麼,就是王安石毛遂自薦,依舊想要變法圖強。

而今天透過和晏殊的一番對話,趙禎也清楚,王安石針對當下宋夏之間的事情有著一個十分清楚的判斷。其實趙禎將范仲淹派到邊境,就是為了打壓范仲淹的氣焰,趙禎心中自己也清楚,雖說現在國庫比較充足,若是真的打消耗戰,大宋也是能耗得起的。但是,若是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獲勝,那是斷斷沒有的。所以,作為皇帝,趙禎此時心中也是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范仲淹獲勝,能夠讓大夏國意識到大宋的實力,但是,另一邊他又不想范仲淹真的獲得了全面勝利,到時候權力膨脹,再出現跟之前一樣的情況。雖說范仲淹身上確實有大才,但是向來帝王都是要講求一個權力制衡之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王安石現在提出的這個建議,可以說是正中下懷,既可以督促范仲淹積極開戰,但是也點明,透過這一次戰爭是沒有辦法徹底消滅李元昊這股勢力的,可以說是把趙禎作為皇帝,沒有辦法說出來的事情給點破了。這一點,讓趙禎十分滿意,所以才會讓人傳旨將王安石的想法作為這次使團出使的方針,如此一來,范仲淹的權力也不會過份的膨脹,一切都在一個適當的尺度上。

而晏殊這邊,對於趙禎知曉王安石進京的事情,也是驚訝了片刻。不過,作為宰相的晏殊也是瞬間反應過來,既然對於王安石進京的事情趙禎都已經知道,那之後王安石見了陸垚的事,皇上也應該是清楚的,不知道他對於這件事情會如何詢問,自己要不要將陸垚引薦王安石給自己的事情告訴給趙禎呢?

思前想後,晏殊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現在皇上的情況,是知道王安石去找過陸垚,但是至於陸垚和王安石的關係,還有引薦的事情,皇上應該是不清楚的才對。

於是,晏殊想了想,說道:“陛下,王安石此番進入汴梁,確實是臣私下做主的,畢竟臣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從宰相的位置上退下來了,所以最近一直在尋找有大才之人。正逢這段時間,不斷有人跟我推薦王安石此人,說有大才。所以我就想著將他叫到這京中來看看,處處主意。”

晏殊的這一番回答,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他將王安石入京的責任都包攬在了自己身上,因為剛才趙禎已經接受了王安石提出的想法,所以晏殊才敢這麼說話,而且,自己說出的這一番言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對於王安石後來去拜訪陸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授意的,他也不知道陸垚跟王安石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自然,也就不存在陸垚引

薦王安石一說了。這個舉動倒不是晏殊有意為之,是因為他確實不知道,為什麼陸垚會當天在相府突然將王安石引薦給自己,他們兩個從年齡,再到王安石聽到陸垚這個名字時候的反應,晏殊覺得他們確實沒有什麼交集,所以他自己也沒有搞明白陸垚為何會對王安石瞭解的如此透徹,如果自己將陸垚舉薦的事情告訴給趙禎,那皇上一定會追查到底,到時候陸垚那邊的麻煩事情也會很多。

而趙禎這邊,在得到了晏殊的答覆之後,對於王安石的事情也就不多問了,不過他留下了一句,等到這次科舉考試結束之後,讓王安石也找個機會進京,到時候國家大事,基本上都要放在解決宋夏戰爭上,那個時候,提出以戰促和的王安石是一定要到場親自提出建議的。

晏殊點頭答應。不管怎麼說,能夠讓皇上對一個有偏見的人重新錄用,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何況,自己只不過是給趙禎和王安石重新搭建了一個溝通的橋樑,自己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至於王安石的仕途,能走多遠,他能不能抓住這次機會,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得到了皇上肯定答覆的晏殊終於松了口氣,後面他也就借機會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了陸垚。而此時的趙禎,也詢問起了在場的其他大臣對於王安石提出建議的看法。在場的人都知道,現在的趙禎對王安石是個肯定的態度,誰都不敢多說什麼,於是一致覺得王安石提出的建議很正確,當然了,他們也是不知道陸垚是實際舉薦人,不然肯定是會反對的。

事情告一段落,趙禎收拾了下心情,心想今天出門本來是想好好看看比賽的,不成想倒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想到這裡趙禎也是心情大好。甚至於現在上半場比賽結果,皇天隊是以一比零落後,趙禎也是不覺得多麼失落。

而陸垚這邊呢,從晏殊那裡聽到關於他和趙禎的對話後,也是陷入了沉思。看來,趙禎對於自己家的監視一直沒有解除。按理說趙禎之前如此厭惡王安石,再加上王安石在外地做官的原因,此次進京,趙禎是不可能在這個人身上安插什麼眼線的。所以,還是在王安石進到相府,後來到了自己家的這個過程中被唐龍手下的人給發現了才對。不過對於晏殊的應對陸垚十分滿意,最關鍵的就是沒有讓趙禎對陸垚和王安石之間產生什麼聯想和懷疑。為了自己進入朝堂之中後有更多的幫手,陸垚現在做的一切事情,其實說是在鋪路,在佈局,也是絲毫不為過,這中間可是一點差錯都不能出現的。

和晏殊簡單聊了一番過後,晏殊也並不打算早些回去,反倒是看了看下面的場地,說道:“你帶的隊伍就是不一樣,這草根隊說不定這場比賽真的能取得勝利呢。”

陸垚看了看晏殊,這位宰相現在能夠說出這句話,說明他對於這新蹴鞠確實是不怎麼瞭解。於是陸垚說道:“我倒是不覺得,這草根隊能輕鬆獲勝。”

“此話怎講。”

“你看,場上所有皇天隊的隊員,雖說因為上半場比賽羅文的進球開始變得有些壓力不太淡定,但是很顯然,這一比零的比分,並沒有讓他們的信心產生什麼動搖。而且我相信看了上半場比賽的人都知道,這主動權依舊掌握在皇天隊的手中。再就是,你看看草根隊和皇天隊的體力消耗對比,現在雙方基本上是同一起跑線上的,原因自然是因為草根隊採用的策略體力消耗少,但是即便如此,現在兩邊的隊員也都是大汗淋漓的狀態,不過下半場雙方都會進行人員調整,到時候更換上來的那幾個隊員,在體力和技術上,還是皇天隊佔據著優勢。不出意外,下半場王一也會上場,到時候才是真正關鍵的時候。”

聽陸垚這麼一番解釋下來,晏殊反倒是松了口氣。

陸垚見到了晏殊這個細節的表情,微微一笑,說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畢竟你剛剛跟皇上舉薦了王安石,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天隊沒有能夠贏下這場比賽,誰都不知道結果會變成什麼樣。”

晏殊點頭說道:“都知道你跟草根隊的關係好,不過既然你現在都這麼說了,看來皇天隊獲勝還是比較容易的,那我就放心了。”

二人隨後簡單交流了幾句,晏殊就返回到皇上身邊去了。

陸垚呢,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區,剛剛晏殊來找自己的事情,可是被在場其他隊伍的帶頭人看在眼裡的。

潘文、曹誘立刻湊了過來,潘文說道:“這宰相大人找你商量什麼事情?”

陸垚說道:“他就是跟我確定一下,這場比賽,到底哪一邊獲勝的機率會大一點。”

“那你怎麼說的?”

“當然是實事求是,皇天隊獲勝的機率要大一些了。”陸垚不假思索的說道。

潘文有些失望,不過他十分清楚,雖說外界都說這草根隊其實是陸垚私人的隊伍,但是實際上,在球隊管理和訓練方面,陸垚還真的沒有給到陳晨什麼建議,都是陳晨自己在負責的。而且,對於比賽這方面,陸垚向來是不會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點評的,所以他說的也是比較中肯的話。

三人這麼聊著,解說臺上的那三位也沒有閒下來,他們對於下半場的走向也是進行了一些具體的分析。而折克行,他對於下半場比賽的走向還有整場比賽的局勢分析,和陸垚剛才與晏殊說的相差無幾,他依舊認為,這場比賽草根隊雖說靠著奇襲在上半場獲得了一個球的領先,但是,局勢還是對皇天隊十分有利的。

此時,距離下半場比賽開始,還有十分鐘的時間了。

草根隊和皇天隊都在為下半場的出場在做著準備,只不過,兩個隊伍此時關注的重點倒是不太一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