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去留隨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西南角的一個角落,是員工居住的地方。闌

有一個食堂,兩排宿舍,去看的時候,食堂周圍野草叢生,彷彿是很久沒用過,就像那種恐怖電影裡的荒屋。

而幾個員工宿舍,還能保持完整的沒有多少了。

大部分玻璃都已經破碎,少許的幾間好一些,但還是零星有缺損,裡面住的人便用塑料紙將破洞給堵了起來,暫時在裡面住著。

清泉鎮的這個磚瓦廠裡的員工不僅是本地人,也與很多外地來的。

早些年磚瓦廠訂單豐富,效益還不錯的時候,大家都在廠子裡幹活,也是熱熱鬧鬧。

但因為管理不善,以及各種複雜的原因,廠子如今就這個樣子了。

很多本地的員工因為廠子發不了工資,便索性平日裡不怎麼來廠裡,直接在家裡幹起了農活,等到廠子有活的時候再回來。闌

很多外地的員工就沒辦法了。

他們要麼因為日子過不下去,選擇離職回到家鄉。

要麼就是附近做點小生意。

真正留在廠子裡的人,多半都是一些無依無靠,或者是實在老實的人。

那這些人就只能縮在宿舍裡,反正也無處可去。

廠裡要有點零星的活,他們就幹活,沒有活的話,就硬撐著。

在磚瓦廠的院子裡開墾出一點地種菜,雖然過不好,起碼也能活下去。闌

王天孝帶著張文遠和武平轉了整整三天,才將整個磚瓦廠轉完。

他一邊看,拿著個本子一邊記,一邊畫,不時還用尺子或者繩子量量距離。

有時候呢,會看著眼前的東西一看就很久,有時候又會激動地來回走動。

每當這個時候,他的眼睛裡就釋放著智慧的光芒。

能直接看到光。

武平和張文遠都認識王天孝很久了,也知道他的習慣,所以並不驚訝。

他要走,兩人就跟著,他需要做什麼,兩人就配合。闌

帶著廠裡原來的廠長和副廠長。

一起組成了勘探小分隊。

按照張文遠和鎮政府的談判,同意他轉型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能拋棄廠裡原來的員工,大家很多人都是跟著廠子很久了。

甚至有一些就是建廠的元老。

都是和廠裡有很多感情的人,若是突然被拋棄,不僅僅是沒辦法生活,而且情感上也無法寄託。

張文遠便答應了。

他選擇了兩種接受的方式。闌

選擇繼續成為磚瓦廠的員工,但身份由國有化轉變為私有化。

也可以一次性選擇補償後下崗。

按照工作年限來計算。

每一年補助一百元。

結果留下的和直接拿錢走的人幾乎是對半分。

有的人工作了二三十年,一次效能拿到兩三千元的賠償,對他們來說,幾乎就是一筆鉅款,省著花的話,能花很久呢。

現代人總是講通貨膨脹,錢不值錢的問題。闌

但其實膨脹對厲害的是兩千年之後了,之前雖然物價漲,錢變得不值錢,畢竟還是有個度。

進展速度是相當緩慢的。

三千元錢,真的可以花很久。

解決了離職員工的問題,剩下的員工大概還有一百多人。

這些人只是留下來了,但是不代表他們都能用。

其中不乏那種不好好幹活,就想著濫竽充數之輩。

這點王天孝和張文遠都清楚。闌

只是覺得暫時沒有必要處置他們罷了。

等到私有化之後,沒了大鍋飯,無論任何崗位,都是能者多勞多得,幹活不行,必將被淘汰。

磚瓦廠原來的廠長和副廠長都留了下來。

這兩個人,本來也是要離職的,但是被王天孝建議用高工資給挽留下來了。

兩人都是那種技術出身的人,而不是虛頭巴腦的管理混子。

並且,兩人也都是磚瓦廠的元老,可以說見證了磚瓦廠的建設,輝煌以及沒落。

對這裡的工藝,裝置包括存在問題都相當熟悉。闌

王天孝認為磚瓦廠出現問題,並不是他們管理的問題,而是一種所有制的缺陷。

人都有惰性,既然能混著日子拿到錢,那會還願意好好幹活呢。

反過來說,在工作中,那些不願意好好幹活的人,又會影響認真工作的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這個道理。

假如說大家都努力工作,都得到了相應的報酬那就好。

可明明有些人就是不好好幹活,但收入一點都不少。

那肯定就會讓那些好好幹活的人心生怨恨。闌

覺得很不公平。

時間長了後,就會覺得自己很傻,沒必要一直努力,為何不像別人那樣,也渾水摸魚呢。

大家都累著唄。

有了這種思維,慢慢人們的就開始變得糟糕起來了。

負面情緒和行為本來就更容易蔓延。

久而久之,便再也沒有多少真正努力幹活的人。

工作心態絕對工作效率和質量。闌

既然人人都這個樣子,那幹活的速度,幹出活的質量也就能想象到底有多糟糕。

到了最後,自然什麼都沒了。

廠子的品牌大受影響,效益降低,所有人的收入下降,績效全無。

到了這個時候,那些願意做事的人,覺得這裡幹活價效比不高,就會離職。

剩下的,除了一些實在沒辦法的人,就是那些本來就渾水摸魚的傢伙了。

廠子,也就是名存實亡。

這個磚瓦廠就是典型的例子。闌

當王天孝定製了磚瓦後,發現他們供貨速度非常慢,簡直慢到難以想象。

他去了磚瓦廠,發現車間裡生產出很多廢棄的磚。

面對那樣的質量事故,也不做總結,不吸取經驗,大家還是很澹定,工人還是有說有笑,顯得相當輕鬆,全然沒有絲毫的緊迫和愧疚感。

他就知道,這家廠子已經徹底完了。

也就是因為如此,他才想著收購他們。

專案是好專案,只是不管上面還是廠子的實際管理者,都沒有珍惜機會,也沒看到未來。

將機會留給了自己。闌

原來的廠長叫張陽,副廠長叫曹偉,都是接近五十歲的人了。

他們能被留下來,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一方面不用離開工作半輩子的廠子裡,非常欣慰。

另一方面呢,看著自己管了這麼久的廠子成了別人的,而自己年齡一大把還要跟在幾個年輕人後面,又覺得心裡非常的不舒服。

面子拉不下來。

所以,當王天孝拉著他們一起轉廠區的時候,他們是不太高興的,基本是跟著後面不發表態度,如果王天孝不問他們什麼,就一直不說話。

王天孝看在眼裡,也不生氣。闌

非常能理解。

他是準備把他們當做專家給利用起來的,又如何會因為這點事情就給他們穿小鞋子呢。

老人家們,國企出來的老專家嘛,而且還是當了那麼多年的領導,又如何會沒有性格呢。

要是真能一下子接受,那才是真的出了鬼。

三日後。

磚瓦廠的小會議室內。

張文遠,王天孝,武平還有張陽,曹偉坐在會議桌前。闌

每個人面前放著一杯瓷茶缸,裡面是剛加好的熱水,鳥鳥散發著熱氣。

這間會議室是之前廠裡中層以上幹部開行政辦公會時使用,佈置得還算不錯,傢俱什麼質地都很好。

只是之前坐在最前面的都是張陽,而現在變成了張文遠。

會議室窗外,剛好可以看到磚瓦廠高幾十米的煙囪。

早些年煙囪裡幾乎每天都有煙氣放出,但現在,最高的煙囪已經很久沒有用了。

“嗯,我們簡單開個會吧,”張文遠看著王天孝,笑道:“經過我們王……王總帶著我們詳細考察了磚瓦廠所有地方,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廠子的現狀。如果不改變的話,那這個廠子就還是個爛攤子,誰拿在手裡,都是垃圾。”

張文遠說這話的時候,沒有看兩個老廠長,但兩人聽到後,卻還是有些尷尬。闌

畢竟這個廠子,就是在他們手裡一點點變得不成樣子。

說是與他們毫無關系,他們自己也不能承認。

“我是個生意人,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效益,要不我就不做。所以,我收購了這個廠子,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賺錢,這點想必在座的大家都能理解。

好,我也不想太多囉嗦,我和王總已經做了溝通,有一些事情基本拿定注意,等下王總會給大家講下一步工作具體如何開展。

不過,在講事情之前,我還是有些話要提前說,既然廠子的所有權發生變化了,那相應的管理層也同樣要變化。所以我先說下大家具體的工作安排。

我呢,雖然是廠子的實際所有人,但我並不會過多參與到管理中來,我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這個廠子就是我產業的一小部分而已。

因此,我就掛個總經理的名,但具體各項事宜,主要靠在坐各位去落實完成。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具體是這樣安排,武平擔任廠長,全權管理廠子各項事務。”

武平愣了愣,他下意識看向王天孝,卻見王天孝對他笑笑,是那種信任而友好的笑。

“張陽擔任廠裡的總工程師,負責生產技術改進,指導,新員工培訓等各項工作。“

張陽聽後也是愣了下,然後點點頭。

這個職位他還是相當滿意的,總工這種職位,在早先年代裡,幾乎和廠長差不多級別。

他知道,這是張文遠給他足夠的尊嚴。

心裡的難受就好了很多。闌

他這種年齡人,很多東西都看得比較澹,但唯獨是別人對他們的尊重,他希望永遠不要丟失。

“曹偉就擔任廠裡副廠長,主管生產。歸廠長武平領導。”

“好。”曹偉也點點頭。

他的職位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心情也相當穩定。

三人得到職位後,目光便都看向王天孝,心裡都好奇,王天孝這個年輕人很明顯在張文遠的心中非常重要,要給他留下什麼職位呢?

張文遠注意到大家的疑惑和猜測,笑了笑。

“至於王總呢,他的身份很特殊,具體是什麼作用呢,就是你們將他當成我就可以。也就是說,如果是他說的東西,發出的指令,你們全盤照做就好,就像是我的釋出的一樣。但如果我和他的指令出現了分歧,那以他的指令為準。”闌

張文遠此話一出,不僅是張陽和曹偉非常驚顫,就是武平也非常意外。

他作為張文遠的姐夫,自然知道這個廠子張文遠負責了所有的資金輸入,就像是預制廠一樣。

但他竟然將一切生殺大權全部交給了王天孝。

即使他心裡有預制廠過往事情做了墊底,還是有些詫異。

畢竟,預製場的投入不能和磚瓦廠相提並論。

這裡的投資幾乎是那裡的兩倍還多。

這麼看的話,他是真的很相信王天孝啊。即使知道王天孝確實很有能力,可畢竟是個外人。闌

眾人中,只有王天孝自己沒有意外。

他看了眼張文遠,澹澹一笑,“大家不要曲解了張總的意思,好像這裡什麼事情都必須我說了算一樣。不是的,張總的意思是廠子各項管理還是你們負責。

我呢,只是會前期做的事情多些,可能會提出一些要求,但這些要求都在可合規的範圍之內。而且所有要求,之前我都會和大家進行溝通,不會盲目去安排。

另外,等到廠子基本恢復正常執行,那後面的事情我基本就不會管了。我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到時候這邊的綜合管理,就由武平負責,生產管理就由曹廠長負責,而張總呢就負責技術開發和維護。各司其職就好。

總之,我們收購了這個廠子,肯定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變,不可能和原來的方式一樣了。因為過去幾十年的過往說明,老的一番行為,實際上很難維持廠子正常執行,只會讓企業越變越差,最終走向滅亡。

因此,我們會保留原來廠子一些優秀,做到好的地方,革除一些舊日的頑疾,最終讓企業面貌煥然一新,最後走向高速,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上。

但在這裡,我提前要求一些事情,前期改變,我有一些要求提出來,你們若是有意見,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如果你們的方式和建議更好的話,那我也我可以採納你們的意見。但如果你們不提意見,那就是接受我的要求,那樣的話,下去後就必須嚴格執行到位。闌

我最不喜歡的人,就是那種陰奉陽違的傢伙,也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我們的企業也不需要這樣的人存在,如果被我發現,不敢以前是什麼樣子,有什麼資格或者身份,我都會立刻請他走人。

這點,我醜話說道前面,幾位以及下去後要管理的其他人,都必須做到高度認可。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是一個做事的人,之所以來趟這趟水,不是想渾水摸魚,也不是鬧著玩,我是真的想把這個地方做好,想讓這個清泉鎮支柱的產業重新做起來。

所以,我接下來很多工作,都會沿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希望大家也都能盡往一處使。”

王天孝一口氣說了很多。

他的眼神很真誠,也一直帶著澹澹的微笑。

武平認識他已經幾個月,知道這就是他的肺腑之言,所以沒有什麼意外。闌

主要是張陽和曹偉。

兩人在王天孝說話的時候,不斷面面相覷,互相交換著眼神,大概在是說,這個年輕人,看起來人畜無害,沒想到還是個硬茬。

作為在職場上,尤其是國企混了這麼久的領導,他們心中自然不是一般年輕人那樣沒有半分城府。

他們基本從王天孝說話開始,就不斷在思忖,那些話是說給誰聽的。

更讓他們不安的是,有時候正覺得王天孝說的有些過分,讓他們很不舒服了,但再聽一會,又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有時候心裡明明有了鬱悶,可聽著王天孝坦誠的聲音,又不好去說什麼。

一直等到王天孝徹底說完,安靜下來,兩人才突然長舒一口氣,彷彿是在等待什麼審判,方才結束。闌

又像是再聽一個故事,好不容易到了最後的結局。

他們看向張文遠,很想看出這個老闆此刻心裡想著什麼,但看過去,卻發現張文遠從開始到最後,都是澹澹的笑著。

非但沒有半句不高興的話,甚至表情都沒有變化什麼。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對王天孝非常信任,已經到了王天孝說什麼,他都願意接受,並且沒有任何意見。

這麼說的話,這件事基本已經敲定了。

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

那就這樣吧。闌

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大鍋飯了,他們也不是什麼廠長和領導。

現在前面坐著的那個年輕人才是老闆,側面那個更年輕的才是決策者。

“好,剛才說了整體要求,現在我具體說下我大的想法。”

王天孝注意到兩個廠長眼神和神情的變化,知道他們心裡暫時還不能全盤接受。

他卻不在乎。

對於這種有技術的老前輩,他是保持著一定尊重的。

可這前提是他們要懂得規矩,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新的變化。闌

如果還停留在過去歷史上,那對比起,這種人就只能被淘汰。

如果他們真正聰明的話,就該懂得,他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能有個發揮餘熱的地方,就已經很不錯,再也不可能和之前那樣,事事以他們為主。

王天孝願意給他們兩人一段觀察時間。

這也是和張文遠討論的結果。

“我們這三天基本將廠子轉了一遍,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這個廠子問題還是比較多的。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們根本沒有充分利用廠子現有的資源,讓大片的土地被白白浪費。

而且我們對裝置,設施缺乏基礎的維護,導致本來很多還可以維修之後再次使用的東西被報廢,這也是巨大損失。

以及,我們對員工的關心和照顧,幾乎沒有,你看看我們廠子那個食堂,那是個什麼東西,那裡面做的東西,員工能吃的滿意嘛。闌

還有,員工的宿舍建立在最陰冷的西南角做什麼,整天都見不到個太陽,員工怎麼住,這不把人住出病啊……”

當王天孝娓娓道來時,張陽和曹偉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他們想著,看王天孝這種姿態,首先要說的一定是廠子很多業務方面的改革,早就做好準備等著。

卻不料,驚雷之下,雨點如此之小。

就說了點雞毛蒜皮,甚至都不能算事的事情。

聽著聽著,表情便經不住放鬆下來。

甚至還釋放出幾分輕鬆。闌

但張文遠和武平都比較熟悉王天孝,知道他收購的了廠子,開始並不急著賺錢,或者說不操心業務的事情。

而是員工和待遇。

用王天孝的話說,一個企業要長久生存,並且煥發出很強的戰鬥力,那一定是從內至外的精神,若是裡面都沒做好,讓員工看不到企業的未來,那他們就不可能真正去認真工作。

沒有員工發自內心的支援,企業任何好的方向和策略都會在執行端被大打折扣。

就像戰場的交戰,不管指揮官熟讀了多少孫子兵法,多料敵如神,但如果沒有戰士們齊心協力的服從命令和勇敢衝鋒,那再強大的指揮官都無濟於事。

也無法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果然,王天孝緊接著,就安排了很多關於廠子現狀的措施。闌

包括除去必須要開的生產外,其他人全部召集起來,先將整個廠子主要位置衛生全部清理出來。

也包括重新在北側專門劃定區域,重新修建廠區食堂,新建員工宿舍。

在廠區專門建設一個小型的幼兒託管機構,裡面找有經驗的婦女負責,廠區員工們如果因為上班沒辦法照顧孩子,就可以將孩子帶到廠區的託兒所裡暫時放著,免去後顧之憂。

重新招聘員工。

目前員工大概一百名,還包括一些老弱病殘,或者是濫竽充數的人,再招聘四百人進來,在原來的隊伍裡,根據以往的工作態度,選拔出四個優秀者,負責對新入的員工進行培訓。

等到熟練後,實行五班三倒制。

也就是五個班輪換著上班,每個班八個小時制。闌

保證每天有三個班在上班,兩個班組休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