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人情社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天孝上輩子對這種政府領導還是很還害怕的,但這輩子或許是有點成就了,反而顯得就比較從容。

心想著,自己也不做什麼違法的事情,更不用求著他們,那暫時也不會怕他能怎麼樣。

心中無所畏懼,表面上就顯得很自然了。

看王天孝過來,米糧急忙迎上前,拉著王天孝給那位副鎮長說:“徐鎮長,這就王天孝同志,您剛才看到的車輛,就是他場站的東西。”

“哦,是嘛?”徐副鎮長推推眼睛,仔細打量一番王天孝的,微笑道:“小王同志是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見真人,真是年輕有為,名不虛傳啊。”

“王兄弟,這位是鎮上的徐……鎮長,是我們附近幾個村子的包村人,才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

所謂包村人,就是一種定點管理的制度。

由鎮上每位領導分別對應一些村子,協助村子發展經濟,解決一些矛盾,順便近距離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的等等。

這個政策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實際執行起來卻有點困難。

畢竟每個村子的問題各不相同,在發展階段,矛盾又比較突出,很多時候都不是加減單單能完成的工作。

所以,開始這種政策還有點作用,到了後面就形同虛設了。

王天孝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種事。

不過,今日既然碰到了,他肯定要給足人家足夠的面子。

要知道,北方本來就很看重關係。

越是小的地方,越是講究人情社會,大家拉扯幾個人,關係就被拉扯完了。

和南方那種更多以實際利益為出發點的氛圍截然不同。

王天孝心裡不畏懼這個人,但面子必須給夠,畢竟後面這邊還有很多事情呢,如果得罪了人家,怕是就不好辦了。

“徐鎮長過獎了,我就是隨意做點事情,不成氣候,讓您見笑了。”

“不不,我覺得你做的很好,完全不是你口中的小打小鬧,”徐負增長抬頭看看茫茫楊子嶺,感嘆道:

“你真是佔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想想,這楊子嶺放在這裡這麼久,沒有人想著去開發,但你就想到了,這說明機會總是偏向你們這些早有準備,又有能力跳起來的人嘛。”

別看只是副鎮長,這官腔也是一熘一熘的。

王天孝笑道:“純屬僥倖。”

“可惜啊,這楊子嶺雖然在我們清泉境內,卻是被林業局轄制,否則我們或許也能做點事情,可惜可惜。”

王天孝心裡想,真是會說話。

他的意思無非就是雖然這楊子嶺歸屬林業局管,但畢竟在清泉鎮內,就比如東西要運輸出去,必須經過米家村。

由此好讓王天孝明白,這邊也能限制他的發展,最好不要太不把清泉鎮當做一回事。

“徐鎮長說的的,不過您放心,雖然楊子嶺不屬於清泉鎮,但我們家不還在清泉鎮嘛,這要是需要我的地方,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一定配合我們鎮上的工作安排。”

“哈哈,小王同志覺悟不低嘛,好好好,年輕有為,又顧大體,識大局,前途無量,後生可畏。”

王天孝對這種話不願多去解釋,就是笑笑,算是應和了。

“你剛才說你的家在這裡,具體是哪裡?”

米糧愣了下,下意識和王天孝交換了個眼神。

王天孝心中暗笑,這傢伙還在這裡給自己裝呢,難道米糧沒有給他說過自己是王家村的人嘛,肯定說過。

但他非要再問一遍,肯定不是簡單的瞭解。

“鎮長,我就是王家村人,米家村北面那個村子。”

“哦,王家村我當然知道,是個大村子嘛,我記得你們村子好像有七八千人吧。”

“嗯,還不是最大的,但也不小。”

“是啊是啊,不像我們村子,才三四千人,就比較小了。”米糧也在邊上搭話。

他是想緩和下氣氛。

今天徐副鎮長看到車輛,突然說是要到這裡參觀,他也是被搞了個措手不及。

沒有機會給王天孝知會。

眼下他也不知道鎮長到底要做什麼,只是猜測肯定有所要求。

“我記得,你們村子有個小學吧?”

“嗯,是啊,有個王家村小學。“

王天孝更是無語這個人了,哪個村子沒有小學呢。

這個年代,農村的孩子還都是就近上學,所以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小學,他既然是鎮長,怎麼會不知道這些問題。

純屬多此一舉。

可他也實在不好意思給人家下馬威,只好裝作無所謂的樣子,別人問什麼,他就說什麼。

見招拆招,等著圖窮匕見。

“你們那個學校,建了有些年頭了吧?”

“嗯,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現在又過了十幾年,確實有些陳舊。”

“哦,那孩子們在裡面讀書,是不是很危險呢?”

王天孝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事情你不去問教育局,不去問村幹部,你問我幹嘛啊?

嚴格來說,雖說我是出身王家村,可現在我已經不是王家村的人了。

我的戶口,根本不在王家村,甚至都不在清泉鎮,慶城市。

你跟我扯這些做什麼呢。

所以,他暫時陷入了沉默,只能是賠個笑容。

“小王,你說說看,你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不是與少年時代,老師的諄諄教誨分不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嗯,是的。”

“那你現在既然有了一些成就,有能力的話,就反饋一些在那上面。例如給你的母校返修下教室,修補下圍牆之類的。這樣既能讓孩子們可以放心讀書,不會有危險,又能體現出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高風亮節,不是一件美事情嗎?”

王天孝愣了愣。

原來是在這裡等著自己呢。

那你就直接說嘛,給學校捐點東西,甚至翻修下教室,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一共就幾間房,全部重新建設估計也就萬把塊錢的事情。

他又不是不願意。

村裡很多孩子都是他的晚輩,族裡的後代,能讓孩子們安心學習,他自然不會吝嗇到這種程度。

可這個鎮長繞來繞去,真的是沒有意思。

還不如直接說:“小王,你現在賺錢了,也反饋一些給村裡或者學校,做點好人好事,像個有錢人該有的風度。”

那不就行了嘛,他完全同意。

就是矯情。

啥事情都要繞彎子,不夠爽快。

“沒問題啊,徐鎮長,能造福村裡也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您放心,這件事就交到我身上了,保證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哈哈,還是年輕人爽快啊,不錯,真不錯。”

徐副鎮長自然開心,能解決了這個事情,也算是他的一個政績嘛,又沒用花政府一分錢。

既然解決了這種事情,徐副鎮長看王天孝就喜歡多了。

他饒有興趣地和王天孝談了一些藥材發展的事情,對王天孝的使命感和目標都甚為認可。

不知道說了多少遍後生可畏。

還說既然清泉鎮很適合藥材種植,那其實就可以將這裡發展成一個藥材種植,培育,甚至研發的基地。

因地制宜,也算是對未來經濟的一種探索。

這種遠大目標的事情,王天孝還是對徐副鎮長比較認可,畢竟他的身份在哪裡,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大一些。

便針對有可能的合作,聊得很是開心。

兩人站在一處凸起的土包上,徐副鎮長看著面前大片的荒地感嘆道:“我們這裡的氣候條件實在是太惡劣了。你就說眼前這些地吧,因為靠近大山,所以被遮住了太陽,又被吸走了土地原來的養分,什麼農作物都沒辦法種,只能放著長野草,實在是可惜。”

“嗯,最主要的是缺水。我們西北本來大多數地方都缺水,但像慶城缺到這種地步的還是很少。水在所有農作物的根本,生命之源,沒了水,不管什麼東西都沒辦法正常生長。這片地裡的水分被大山上的樹給吸走了,所以荒廢在這裡,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是的,很難,很難啊。”

徐副鎮長嘆息聲,“你說說,我們這裡的老百姓也勤勞,能幹,更是願意吃苦,可就是因為先天條件實在不允許,才讓我們日子一直過不好。你可能沒去過南方,人家很多地方都已經工業化了,可我們老百姓很多還吃不飽肚子。”

王天孝有些意外地看著徐副鎮長的側臉。

他是沒想到,這個人竟然真的牽掛著百姓們,並不是那種只為自己的政績,什麼都不在乎的人。

或許,他是有做出一番政績的想法,但骨子裡,還是牽掛著百姓的。

人果然都有兩面性。

想想也是,他也就是讓自己修補下學校,並沒有提出其他過分的要求,而且學校也只是能讓孩子們安心讀書。

王天孝心中的芥蒂悄然消退一些。

他想了想,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既然這一片地不能發展農業,那要是發展成工業呢?

他又想起和孟經理說的那個事。

她那個弟弟不是想做點中藥開發的事情嘛,如果能讓他紮根在這裡,將這裡作為基地,說不定是個好事情。

這裡背靠大山,藥材來源豐富,可以實際研究。

如果真能做成的話,那豈不是一個真正能能拿的上檯面的專案。

畢竟他走的養殖和種植,都只是原始的農業階段,而將原材料製成中成藥,才是真正創造價值和提升利益的地方。

“徐鎮長,我有點不成熟的想法,不知該說不該說。”

“啊,你說呀,我們現在不是暢所欲言嘛。”

“那我就說了啊,”王天孝略一沉思,大概組織了話語,說道:“徐鎮長,我們慶城,哦,就說我們清泉鎮吧,天然不利的因素已經無法改變是不是。那我們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想辦法因地制宜,看看我們當前這種環境下,能發展到什麼產業。

雖然我們這裡環境整體不好,但畢竟幾千年的文明還是流傳下了,對吧,既然古人都可以在更艱難的情景下一代代延續文明,如今我們各項條件都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倍,又為何不能既往開來,再創新的輝煌呢?”

徐副鎮長微微愣了愣。

要不是他知道王天孝在種植藥草上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績,碩果累累,而且先前和王天孝談了許多話。

那他肯定以為,王天孝就是個喜歡吹牛的傢伙。

可偏偏,他對王天孝的印象還很不錯,於是再聽到這些話從王天孝嘴裡說出來,味道就變了很多。

完全成了一個有理想有的年輕人的暢想。

他心裡非常驚喜。

本來今天是想趁機敲打下王天孝,讓這個賺了錢的人不要太囂張,順便給學校搞點贊助。

卻不料遇見了這樣一個年輕人,完全是意外收穫。

作為副鎮長,甚至……有可能馬上要成為鎮長,他見過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可像王天孝這樣的人,卻相當少見。

他充滿期待地對王天孝說:“小王同志,你是不是有什麼好的想法,說出來,讓我聽聽。”

王天孝指指身後的大山,又指指面前的荒地,笑道:“我們有背後的這座大山呀。山上因為海拔高低不同,所以氣候多樣性很豐富,特別適合種植藥草。但不瞞您說,我目前種植的藥草只能外銷,只能賺取最基礎的原始斷利潤,

您想想,原材料才能賺多點錢啊。

就像烤煙,我們一斤烤煙才賣一塊多錢,一斤烤煙能卷出多少盒煙,而每盒煙又要賣多少呢?所以說,如果我們不發展後端經濟,一直停留在原始輸出階段,那我們就只能充當別人的供貨基地。

我們辛辛苦苦,利潤大頭都被別人拿走了,只給我我們留下一些殘羹冷炙。所以,徐鎮長,我的建議是,我們應該有目的,有方向的發展一些適合我們特色發展的產業。即使因為條件限制,我們無法做太複雜的東西,但初步加工,肯定是要嘗試嘗試。”

王天孝說著說著,就有點剎不住車了。

他看到徐鎮長笑呵呵地看著他,突然發現自己說的太多了,便尷尬地笑笑:“徐鎮長,我就是隨口一說,您也就隨口一聽。我沒有您的高瞻遠矚,只能看眼前這點事情。若是說的不對的地方,您可要多多包涵。”

“行啊,行啊!”

徐副鎮長連連說了兩個行啊,對身邊的陪同人員說:“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小夥子是個人才吧。我就說嘛,今天我總覺得心情很愉悅,原來是要遇到他了啊。”

又對王天孝說:“小王同志,你今天說的這些,對我啟發非常大,甚至可以說,幫我開啟了視野。我聽進去了,而且聽懂了。這樣吧,今天時間有點不早了,改天你有空的話,來找我繼續談,我想聽聽你完整的想法。”

王天孝點點頭:“好,改天我找您再做詳細彙報。”

“行,那今天就到這裡,收穫很大啊。”

徐副鎮長意猶未盡,和王天孝握手告別。

王天孝站在路邊看著一行人遠去,先前的想法更加深幾分。

如果有了政府的支援,那想在這裡建一個中成藥的生產企業,或者是給中成藥做原料藥生產的企業,就會變得簡單很多。

畢竟,有政府背書,和自己搞難度相比就簡單多了。

唉。

他嘆息一聲。

想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他感覺時間根本不夠用。

而且才能也不夠用。

種草藥的話,他還能找別人邊指導邊做,可要是生產藥物,即使是給藥廠提供原料藥,那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他不懂相關的流程。

也不知道法規政策。

更是沒有相關技術和工藝。

什麼都是白紙,要想發展,談何容易。

他如果真的想一直待在大山裡,那就簡單很多,只靠打獵,種地也能活下去。

但要真正做點事情,就必須不斷強迫讓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在更多渠道有所涉獵。

並且,結識更多優秀的人才進行合作。

要認識到自己的短板。

算了,先不想這個。

一步步來吧,總會找到辦法。

這個年代很多大老都是原地起步,白手起家,最後也發展的很是不錯,那為什麼他就不可以呢。

誰還比誰差了。

再說他起碼已經知道了大勢所趨。

藥草的收割還在繼續,但是基本到了尾聲。

產量比王天孝想象的還要多一些,兩種加起來已經收到貳拾萬斤了,地裡還應該還有20%沒有搞完。

這是意外之驚喜。

大家都建議王天孝來年乾脆還是這樣種,收益不錯,產量又好,種個幾年下來,可不成了富豪了。

但王天孝早就做好計劃。

低附加值的藥草,就像蒲公英和茵陳這種,他今年依然會種一部分,但更多的地,要嘗試至少十種不同的適合種植的藥草,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想藥品多樣性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他其實知道,中藥走向勢弱已是難以阻擋的大勢。

就在接下來的十年內,中藥將面臨史無前例的衝擊。

各種藥草的需求量會大幅降低。

所以,如果種植出的藥草只是單一幾種的話,可能面臨低價都無法銷售的被動局面。

藥草這種東西,你要是沒人要,那就真的只能扔掉,燒柴都嫌煙大。

味道難聞。

別人不懂這個道理,他卻是懂的。

所以他有他的想法。

張文遠那邊的磚瓦廠收購工作也終於落下帷幕。

雖然過程中有點麻煩,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還是有驚無險最終拿下了。

正如王天孝所說,這個磚瓦廠不僅僅是磚瓦廠的問題,他其實背後還有個更重要的點,那就是磚瓦廠佔據著清泉鎮唯一的水源地。

沒了水,任何大製造業都無法開展。

水在製造業中幾乎就是血液的作用。

既要充當原料,又要充當動力,還要負責冷熱迴圈交換等等。

缺乏水,就相當於摁住了工業的頭顱,扼住了咽喉。

現在收購了磚瓦廠,發展的好自然好,如果沒有發展好,到時候不管將磚瓦廠改成任何專案,這個水源都是非常有利的資源。

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王天孝這種人,一般人這個年代根本就意識不到。

就連張文遠都不是很明白,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收購好之後,便是面臨著整改了。

一個國營的老廠子,沒有經過改制,裡面的問題多得幾乎難以數請。

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方面,都需要做很大的改善。

本來王天孝最近在收割藥草,已經非常忙了,但張文遠還是要拉著他一起處理磚瓦廠的問題,他也推脫不開,只能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

不過,王天孝建議將武平調整到這裡,暫時負責車間管理。

預製場交付給副廠長管理就好。

反正預製場經過幾個月的調整,如今已經非常穩定,每個月的淨利潤有十幾萬,王天孝也能分紅兩三萬元。

張文遠這個姐夫,開拓不足,但是守成很不錯。

而且他還有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執行力超級強。

很多人理解的執行力就是將領導交代給自己的事情完成就好。

其實遠遠不夠。

真正的執行力,不僅要完成任務,而且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一絲不苟的完成。

三個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若是打了折扣,那肯定就不能叫執行力了。

人和人之間差距並不大,尤其是工作之後的能力。

之所以慢慢會被拉開,有的人做了領導,拿了高薪,而有的人做了一輩子,或者人到中年了還是員工,就是因為在日常的一件件小事情裡,沒有做好。

在領導或者公司的評價體系裡沒有得到較好的分數。

不管任何行業,最終能獲利的都是優秀的那份子,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對於磚瓦廠的整改,王天孝提出了他的一些建議。

他通過觀察,發現磚瓦廠其實佔地面積還是挺大的,應該有四五百畝地。

但其中三分之一的地基本被荒廢了。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只有一小部分是磚瓦的窯,機器設備,以及倉庫。

其他大部分都是堆放的各種垃圾。

包括廢舊的機器啊,沒有做好的磚土胚等等。

反正就是亂七八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