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大豐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天孝當時給村裡墊錢拉電,現在大家基本都享受到拉電的樂趣了,明亮的燈光一出,老百姓們才感知到科技進步已經到了他們必須接受的地步,有個別有點閒錢的人,甚至還準備買電視了。

所以很多人事後都很感激王天孝,想著若不是他當初幫助大家墊了錢,大家都還在觀望,電就根本不可能這麼快拉到王家村來。

那又怎麼享受到這種樂趣呢。

他的目的基本達到,既拉通了電,讓場站和王家村的人們都用到電,而且還積攢了人脈。

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他就像一個春天在默默辛勤耕種的農夫,前期看起來很多事情都只是在付出,但慢慢地,等到秋天的時候,一切就到了豐收的季節。

那些他曾經用心去經營的東西,終究給他帶來豐碩的收穫。

他準備回村去招人。

.

傍晚,王天孝在母親家吃過飯,就去找王天寶。

經過王宏偉的事情,王天孝和母親的關係又近了一步。

王天孝心裡想著,或許之前母親不喜歡自己,也與自己確實性格太孤僻,不怎麼會表達,情商又低很有關係。

可能後世的人不太理解為什麼會同樣出生一個家庭的人,父母就會偏心很多呢。

這其實也能理解。

因為父母也是普通人,是人就會有好惡。

同樣都是自己親生的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嘴甜,什麼都向著父母,有點事情就給父母分享,而有的孩子,性格內斂,不怎麼善於表達,只是懵懂地愛著父母。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的話,父母就能敏銳看到孩子的愛。

但是如果孩子多了,父母根本就觀察不過來。

他們每日或許為了生活,已經耗費了很多精力,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心情,所以他就只喜歡兩種孩子,一種是非常優秀的,還有一種就是喜歡哭的孩子。

前者是可以讓他們有面子,很榮光,又不用操心。

而後者,是因為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而那些既不優秀,又不喜歡哭鬧的孩子,最終就會成為父母最不重視的孩子。

與聽話不聽話並無關係。

把父母看做一個企業的老闆,把家庭看作是企業,那老闆喜歡的並不是最聽話的人,而是會表現,會來事的人以及會優秀的人。

這……都是一樣的。

王天孝不想繼續向上個人生那樣一輩子倔強,像個刺蝟一樣,將自己包裹在眾多尖刺之下。

看似保護了自己,但也阻撓了別人向他靠近的可能性。

結果呢,一輩子一事無成,若不是晚年孩子們都比較有出息,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出那個小山村了。

何必呢。

那樣的路,真的值得繼續走,真的對嘛

他不以為然。

到了這輩子,他換了一種活法,凡事儘量去多為別人著想一些,想想大家也不是都彼此有很大的仇恨,可能很多時候就是對生活,人生觀的分歧而已。

不能要求別人都和自己一樣吧。

自己有自己的想法,那別人也有別人的想法,若是就因為別人和自己不一樣就生氣,冷落別人,那豈不是顯得太可憐了,也太累。

他不想那樣了。

而自己變得柔和一些後,這個世界似乎也變得溫和了許多。

他走到哪裡,只要不是那種小混混或者本來就準備給人惹是生非的傢伙,大部分人都能友好相處。

也因此,才認識到張文遠那種老闆,認識到米青松那樣的熱心前輩,也遇到了米糧那樣有抱負有理想的知識分子,還能結識場站這些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卻熱情樸實的一些人。

他用自己的溫暖,讓王小蘭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去了省城重新學習。

讓李冠平有了米小青這樣有意思的妻子。

避免了王宏偉夭折的悲劇。

這些的這些,不都是他改變後,生活給他正面的反饋嘛。

他並沒想著改變周圍的人,但周圍人因為他的友好和熱情,逐漸都慢慢在改變。

這是多麼令他安慰的好事情。

他王天孝,前世今生,其實都是那種將身邊人看的比自己更重要的人,這是的性格。

只不過,前世他收穫的只有苦澀。

而這輩子,卻像走到一個花園裡,即使零星的有些花刺,大部分時間下,卻是香氣撲人。

就很……舒服。

夏日的夜晚,空氣裡散發著澹澹的熱。

大家一夥一夥地坐在門口和鄰居聊著天。

這也許是夏日前,最後一段悠閒的日子了。

大概還有二十天就到了小麥收割的日子,到時候他們就要忙碌起來。

這個年代,可沒有收割機,全部都要人工去割。

割了後還要一點點用平板車拉回來,找拖拉機去碾,更多的時候,還要人們手工去捶。

一遍遍去捶。

捶好後還要揚,要曬等等,一直需要忙多半個月。

等到忙完,估計就到陽曆的八月中旬了。

因此,趁著現在這個不上不下的季節,人們都要充分享受難得的休閒時光。

這個時候,村裡的人好多。

幾乎每家都是十幾口,甚至二三十口人。

從村裡的小路一路走過去,每家門口都是人,大家端著小馬紮圍成一團,熱熱鬧鬧聊個不停。

男人們多半都是聊誰家的院子修建的多漂亮,誰家的地種的很不錯,在黑暗裡,煙鍋的火星星星點點,一陣紅,一陣黑,像是黑夜裡某個只小動物的小眼睛。

而女人們,則是圍在一起納鞋底。

她們大多都練就一番很精湛的手藝,即使不用看,就摸黑也能將鞋底做的很好。

婦女們聊的事情和男人就完全不同了。

她們嘴裡都是誰家的媳婦又懶惰了,誰家的婆婆脾氣太大,誰的孩子還沒娶媳婦,誰家的閨女在外面賺錢,一年給家裡寄回來多少錢等等。

說到正方向的事情,都紛紛露出羨慕的感嘆聲。

而遇到那些不好的流言蜚語,老實的女人就啥也不說,默默做起事情。

人嘴尖舌快的則是立刻顯得很震驚,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將別人貶低的一文不值。

直到人家家裡的人也摻和進來,這才會換個話題,就好像剛才從來沒說過什麼。

她們聊天的物件永遠都是不在場的人。

蟬鳴和蛙聲陣陣,蟋蟀在草叢裡興奮地叫個不停。

因為點著白蒿的緣故,蚊子並不敢太過靠近聊天的人們,而那些奔跑著玩紙飛機的孩子們,完全不顧及身上被叮出許多疙瘩。

或許晚上睡覺的時候,在黑夜裡因為太癢會抓個不停,但是玩的時候,是根本注意不到的。

孩子的世界就是這樣簡單。

快樂的時候,啥都注意不到,是真心的快樂。

難過的時候,就大哭,是真正的難過。

不像成年人,快樂的時候,為了不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得意,總要謙虛的低調一些。

而難過的時候,又因為不要讓別人看到自己很失落,所以就會刻意去掩飾一些。

所以,小孩子才會嚎啕大哭。

而大人呢……都是掩面而泣。

王天孝和王大寶走在村裡的小道上,夏日的風吹拂著他的臉,聞著空氣裡熟悉的槐花香,他心裡也很安逸。

這就是他想要的鄉村生活。

在大城市裡,一個老年人無數次夢裡夢到的,也不過如此。

兩人沿著村道一家家問,如果有願意的人就報名,然後會登記下來。

其實村裡哪些人幹活厲害,哪些人喜歡打醬油或者佔小便宜,王大寶和王天孝是知道的。

因此他們問的本就是那些能幹事的人。

而這些人呢,本來正發愁還有這些天,這麼多時間怎麼打發完時,突然有這麼個好的機會,誰能不願意呢。

這才走了四十多戶,就報名了八十多人了。

很多人家,恨不得全家都出動呢。

但王天孝還是控制在每家最多兩個人的情況。

一家人出多了,可能就會小抱團,不好招呼,要是發生點不愉快的事情,連個轉圜的餘地都沒了。

而且,王天孝還想給大家都有個機會。

這種賺錢的機會,其實對隊上這些人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要是只選擇了一些人家,那另外的人家肯定會不開心,覺得和他們關係疏遠了。

村裡的人就是這樣,什麼事情都沒有秘密,很容易傳播出去,而大家想問題也很簡單,往往都是非黑即白。

要是得罪了他們,那之前培養好的人脈就徹底消失了。

所以,接下來的人家,即使他們多強烈表示出可以多出幾個人,都被王天孝笑著拒絕了。

最多隻需允許出現兩個人。

沒想到就這樣,等將有年輕力量的人家走完,也已經記錄了兩百八十幾個人。

除了一些家裡只剩下老頭子老太太,實在是不能要外,年輕的人家裡,基本都出了人。

為了感謝王大寶,他從摩托車後備箱拿出一直揹著的香菸,給他一條。

紅塔山。

對於王大寶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好的煙。

王天孝對這種事情一點都不吝嗇,這個隊長不僅是他的堂兄,更是個熱心人,自己以後要想在這個村子裡有所發展,或者是施展更多的抱負,王大寶肯定是原始的支持者。

保證好關係是必然的。

既然招納了足夠多的幹活人員,晚上回去王天孝和吳文化,李冠平他們將任務大致算算,決定先抽取一部分過來。

大面積上人估計還要等一週之後。

原來計劃是一百人需要幹兩三週的樣子,現在人數差點翻到三倍,那幹活的速度至少能提升兩倍吧。

估計十天就搞定了。

安排好之後,王天孝便劃定了一些人選,第二天通知他們先過來幹活。

三十多個人。

分別由吳文化和吳錢財,米小紅各自帶十人,李冠平和米小青四處觀察就好

眼下人還少,可以用場站的人帶隊,他選擇的第一批三十幾個人呢,都是心裡覺得有點擔當或者是組織力的人,他還想從這些人中找出一些可以充當小隊長,小組長,等人員大面積來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帶隊。

王天孝其實還有個更大的想法,不管是種藥草還是將來養殖,都需要一些人吧。

他自己肯定忙不過來,那怎麼辦呢,肯定需要從這些人去選拔。

剛好現在就是試煉場。

誰能脫穎而出,就可以為他所用。

不說大富大貴,吃香喝辣在這個年代肯定不會是啥難事。

他站在山崖邊上,看著大家在下面逐漸進入了忙碌狀態,山風迎面吹來,一陣陣涼意,很是愜意。

他心裡也是豪情萬丈。

這就是他的大山,他的試驗場。

苦心經營多半年,總算是到了收割的季節了。

看了一會,王天孝騎車去了鎮上,買了半扇豬回來,又批發了幾箱煙,一些酒回來。

等今天結束的時候,他會給所有的人家發一包煙,再發點豬肉和酒帶回去。

錢是錢的問題,這是額外的獎勵。

這都花不了多少錢,既能讓自己在大家心中印象更好,促進後面的幹活積極性,還能實際地給大家改善下生活。

今天來的很多人,因為家裡條件實在太差了,一年到頭都吃不起肉。

在這裡幹活就能領到一些肉回去,肯定會非常開心,也更是促進了下次幹活的積極性。

中午的飯菜是李雅麗做的。

劉元老頭子也在幫李雅麗燒火。

三十多人,加上場站原來的人,可是要四十幾個人的飯菜,即使王天孝帶回來了一些涼拌菜,依然還是需要做很多。

剛粉條炒白菜加肉片,就炒了整整一大盆。

這是用豬肉炒的,裡面還有很大的肥肉片子。

這個年代人吃肉可不像後世,只喜歡吃瘦肉,肥肉基本都不要,最多用來做做紅燒肉什麼的。

現在大家沒吃過什麼肉,而豬肉裡肥肉才是真正散發香味的部分,幹活的老百姓最喜歡吃肥肉了。

白花花的,吃起來就得勁。

好在,現在正是很多菜的旺季。

開春的時候,李雅麗就在場站周圍開闢出一片三四分大的菜地,裡面種上黃瓜,茄子,豆角,辣椒等等各種常見蔬菜。

到了現在,菜都豐收了。

只要想吃,去到菜地裡現成採摘就好。

涼拌黃瓜,蒸茄子,菠菜蛋湯,反正全部都是用大盆裝起來。

天熱,也不怕冷了不能吃。

準備好後,在劉元的幫助下,王天孝將幾個桌子全部搬到外面的空地上,蓋上一層油布,然後將所有菜全部搬出去,每種菜都會分為兩部分,保證兩面人都可以吃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又提前給大家準備好洗臉的毛巾和水。

中午十一點多,大家幹活回來了,山裡的溫度很高,大家都曬的臉部發紅,有點精神不振。

可等上了場站的平臺,看到早就準備好的各種吃食,頓時感覺涼快很多。

有些沒怎麼吃過好東西的人,甚至都有些流口水的意思了。

大家挨個洗完臉,也不客氣,直接從籃子裡拿起饅頭,就大快朵頤起來。

李雅麗在旁邊熱情地幫大家盛湯,不住讓大家慢點吃,不夠還可以繼續炒。

王天孝則是開了兩瓶酒,讓大家可以少喝一點,解解乏就好,等到下午幹完活,再好好喝個痛快。

大家也覺得這樣蠻好。

熱熱鬧鬧,吃的都很開心,氣氛非常活躍。

紛紛都感嘆王天孝真的很不錯,給大家能提供這樣好的機會,能賺到錢,還能吃到好東西。

甚至還可以喝酒,抽到好煙。

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在自己家門口也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王天孝則是信心滿滿地大家說,要是好好幹,後面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做呢。

但也不含蓄地表達了若是幹得不好,就會被淘汰的可能性。

大家也都懂。

都是幹活的人,誰幹的好,肯定就有機會,幹得不好,那肯定人家都不要。

真正偷奸耍滑,濫竽充數的人,也就不會出現在這個隊伍裡了。

“各位,大家也看到了,我這漫山遍野的活,都等著去幹呢。不過,即使這整片大山都是事情,卻還是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來這裡幹事情。所以呢,我們肯定是要對所有幹活的人有個評判。”

“天孝叔,我們都知道,這個根本不用你說,要是不好好幹活,我們莫說是不該拿錢,更是對不起這麼好的白面饅頭。”

“哈哈,就是,天孝,你就放心吧,我們這些人你還不知道啊,哪裡有那種不好好幹活的人。你能讓我們先過來,肯定是看得起我們,還好吃好喝好酒好肉地招待著,要是這還不好好幹,那我們還是人嘛。”

“就是,我說天孝大侄子,你就放一萬個心吧。我給你表個態,在這裡都是我的晚輩吧,要是誰不好好幹,不說天孝不同意,我首先就不同意。”

“是是是。”

“……”

王天孝看大家都這樣說,便笑著點點頭。

“那就好,我是個實在人,說話一直很直接,我待你們真誠,你們對我好,那我們就能長久保持下去。大家很多都是我的同族兄弟姐妹,我也不想說太多,來,都在酒裡面。”

“來,喝喝。”

“爽快,好久沒有這麼爽了,沾了天孝的光啊。”

王天孝隔著人群和妻子互視一眼,皆是微微一笑。

下午緊張激烈的收割繼續。

本來準備兩天幹完的第一波活,一天沒天黑就結束了。

等回來過了稱,足足兩千七百多斤。

平均每個人也有九十斤左右的產量,算是相當快捷的速度了。

王天孝讓大家將裝好的草藥袋全部搬進倉庫。

足足裝了四十多袋。

堆了小半個倉庫。

出來後,又是一頓飯。

在吃飯前,王天孝先是按照每個人收割的產量給他們算好工錢,將換好的零錢發到大家手裡。

一斤原本他設定了一分五釐錢,現在看看收成不錯,索性提到兩分錢。

則幹的快的人,今天一天也可以賺到兩塊多錢,而且還了兩頓飯,拿回去一點豬肉和一包煙。

收穫不可謂不小。

王天孝對於定價也是做了考慮。

因為場站現在大家的日薪都是兩元,怎麼說,這些臨時請來的人,也不應該高過場站的老員工們。

否則就會打擊吳文化他們的積極性。

王天孝前世聽王鵬談到很多企業的老闆,就不重視老員工,招進來的新員工工資要比老員工高很多。

導致很多老員工無奈離去。

他不想這樣做。

這些人跟著他,從無到有,吃了那麼多苦,他不能虧大家。

他要保證,這些人生活不僅會越來越好,而且還要比絕大部分人都好。

等到今年收成結束,他準備將大家的薪水都提到每月一百元以上。

他就是要讓大家都知道,好好幹活,認真做事了,就不會虧待他們,就能過上好日子。

包括以後,他還要建立鹿場和羊場,也同樣會抽掉這些人過去做負責人,到時候收入也同樣會提升。

等他的利潤起來後,還會繼續提升大家的收入。

讓大家生活的開開心心。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晨,王天孝剛起來,供銷站的車就來了。

這是提前和米青松約好,第一批的草藥讓供銷站收走。

王天孝看到這個車,忍不住心裡暗暗感嘆。

當初買種子的時候,也是這輛車,這個司機,轉眼間就幾乎一年了,原來的種子都已經變成了藥草。

而他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也已經發生了很多事情。

也改變了很多。

收穫了很多。

大夥齊心協力,將藥草全部裝到車上。

由王天孝繼續跟著車去鎮上。

到了後,就看到米青松迎了出來,他解開幾個袋子,從裡面分別抓住一些蒲公英和茵陳,看看顏色,又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滿意地點頭感嘆:“還是這種大山裡生出的草藥藥味更足。”

“哈哈,這還得多謝米老的指導,要不我這樣一個門外漢,也沒辦法將它們種出來,還能等到收穫的季節。”

“小王,你什麼都好,但有一點我覺得需要改改。”米青松不滿地說。

“啥?”王天孝愣了愣。

“就是你,實在是謙虛過度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