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佳藝電視臺(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看書的人越來越少了,以前不多的推薦票還能給我一些寫下去的動力,現在都是屈指可數了,但是總歸還是有人看,我會實現我的諾言,哪怕有一個人還想看,那麼我都會寫下去,只不過,從明天起改成每隔一天上傳一章,很抱歉,這樣我也用不著每天看著可憐的推薦票而心寒!

楊小樂看著快速在筆記本上記錄的梁遠,腦海裡彷彿有什麼東西,就像將要破殼而出的小鳥,那種朦朧而又真實的感覺,讓楊小樂十分難受。

到底是什麼東西、或者想法被自己忽略了呢?

楊小樂煩操的站起身來,在客廳裡來回不停地度步,反覆思考。

我剛才說了些什麼?動畫片、電腦、用電腦製作動畫片,製作動畫片,動畫片是用電腦製作的,需要用軟體,前世還有什麼影像需要用到電腦、需要用到軟體呢?

對了,電影特效不是也需要電腦和軟體嗎?

終於想起來的楊小樂興奮地一拍腦門,重新坐回沙發,端起已經有些涼了的茶水,慢慢地抿著。

然後,興奮地對梁遠道:“梁叔,你聽說過上半年在美國上映的《星球大戰》吧?”

習慣了看報紙的梁遠,當然從當時的報紙上瞭解了這一情況,畢竟這部影片不但在美國,還在歐美國家引起了轟動,其反響非常強烈和意義深遠。

因為,在《星球大戰》裡第一次將高科技表現得具有真實感,那些經年累月的建築物的外表早已經破敗不堪,用過的飛船表面坑坑窪窪,酒吧裡聚集了佩戴著各式各樣舊武器的各類生物,並且裡面涉及到的未來世界,都非常乾淨整潔,一切都像是剛從工廠裡生產出來的似的。。。。。。使進入影院觀影的觀眾們,一下子就覺得很有親近感和現場感。

於是,盧卡斯和他背後的特效製作工作室‘工業光魔’就以這部震撼人心的電影,走進了世人們的眼裡,從此揭開了用電腦製作電影的特效及虛擬的角色和場景的序幕。

在前世裡,電腦特效完全可以將不存在於世上的人物、地理環境、動植物等等,用真實的畫面真實地還原在觀眾的面前,最著名的當屬3d電影《阿凡達》!

而在這部電影裡,盧卡斯還創造了多項意義深遠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把石牌畫面和後期合成畫面輕鬆地協調成同步,這把多少年來只能靠手工硬塗膠片技術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幾十倍。絕對是電影工業發展的里程碑。

前世的1982年工業光魔發明了一項名為“源序列“的電腦處理方法,並應用在科幻電影《星際之旅之復仇女神》上,該片出現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完全由電腦產生的場景。

1985年,工業光魔在電影《年輕的福爾莫斯》中,製作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產生的角色“彩色玻璃人”,這也為星戰前傳裡眾多虛擬角色的製作打下基礎。

1989年,工業光魔為科幻電影《深淵》製作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三維角色,這為《星戰前傳》裡製作尤達大師打下進一步的基礎。

工業光魔在1991年為《終結者2》創作的t1000c成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產生的主角。

諷刺喜劇《飛越長生》為光魔帶來了第五尊奧斯卡獎,因為光魔第一次用電腦模擬成功了人類的皮膚。

最突出的成就大概就是1994年的《侏羅紀公園》了,影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

隨後,光魔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想象力更廣闊,創造了影史上無數第一,立體卡通人物《變相怪傑》、能說話的《鬼馬小精靈》也相繼出現在真人電影裡。《加勒比海盜》、《綠巨人》、《龍捲風》、《拯救大兵瑞恩》等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這些資訊,楊小樂當年曾經對電影特效感興趣的時候,查閱過它的資料,在深入瞭解了它的原理和製作過程之後,便失去了興趣,因為這是一個需要團體協同作戰的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獨行俠’出身的楊小樂,顯然不適合介入這一行業,所以,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沒有介入這一行,並不代表楊小樂不瞭解這一行業的潛力和巨大的市場‘錢’景!

在前世大片滿天飛的電影圈裡,一部電影的特效往往要佔據總投資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尤其是以歐美的大片尤為突出。

早在前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好萊塢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律,商業電影10%-20%的預算會被用於特效製作。此後這一數字不斷在加大,現在有些成功影片多一半的投入都在製作特效上,特效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一部分。

比如投入1.95億美元完成的《變形金剛2》,投資大半都花在戰鬥特效的製作上,導演和150個人的特效團隊為此付出了一年半的努力。《變形金剛2》也向世人證明了特效技術的能量,那就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用視覺特效所創造出來的機器人,以及那些匪夷所思、令人歎為觀止的戰鬥場面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絕對主角。

前世的華夏,拍攝《白銀帝國》時,遭遇‘長期難產’的原因,便是片中大規模使用特技效果導致嚴重超支2100多萬元。所以,在影片後期制作的兩年多裡,曾幾度面臨欠費停工。而它丟擲的票房法寶,也正是片中耗資巨大的特技特效。影片中以故宮為藍本“虛構”了一座晉商老宅,為打造這個3分鐘的特效鏡頭,投資商追加了2000萬元的資金。

作為一部表現地震的災難片,正在拍攝的《唐山大地震》也十分重視影片特效部分的製作。導演馮小剛表示,《唐山大地震》大概一半的錢都要用在特效上面,在特效方面的花銷達到了1億元。而這1億元,最終呈現在電影上的只是幾分鐘的效果。

甚至前面提到的總投資3億美元的轟動全世界的科幻大片《阿凡達》,就有1.5億美元用於特效製作上,由weta工作室和盧卡斯的工業光魔聯合製作。

從中就可以看出特效公司在這個行業裡,是怎麼樣的賺取大量的利潤了,雖然,最終這些費用都由終端的觀眾買單,但是,吸金利器的稱謂可以說是名至實歸!

而特效製作完全依賴於電腦技術和數字技術,前者對於鳳凰公司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後者卻需要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

而在前世裡,從事數字特效製作的人員很少是電影行業出身,多是計算機專業和美術專業的人員。對活動影像的理解還不夠,用視聽語言講故事的本領還不強。因為這關係到在電影製作中,能不能和導演、編劇等進行很好交流,從而製作出來的特效完美的嵌入電影情節中去的關鍵之處。

所以,在前世的美國,各大電影巨頭都有自己專門的特效製作公司,自己開發新產品、研發新技術,再運用到本公司的影片製作中去。但是,這一行業,這是需要很強大的技術支撐的,一般的商業軟件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

所以,遇到聯合製作的電影大片,自己的特效製作公司無力承擔製作任務時,往往會委託著名的獨立特效公司來承擔特效製作。

所以,如果楊小樂從現在開始介入這一行業,那麼,想要達到或者超越工業光魔,將不在是虛幻的夢想。

而前世的動畫片和特效製作所用到的軟體有些都是相通的,甚至某些特效軟體還可以相容動畫軟體的製作,因此,楊小樂覺得,完全可以將動畫特效製作合併為一家公司,裡面分為兩個部門就可以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楊小樂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講述給了梁遠聽之後,已經麻木了的梁遠,甩了甩寫得痠痛的手腕,說道:“少爺的雄心壯志和想法,我是完全支援的,現在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如果最終港府沒有認同我們的牌照計劃,那麼這一切設想,少爺你準備怎麼辦呢?”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楊小樂斬釘截鐵地說道。“如果港府最終不同意我們接盤電視臺,那麼我們就只成立電影特效部門罷了,之前所說的動畫部門,我們只研發和出售成套的動畫製作裝置就可以了。”

“新的公司現在就可以開始籌備了,畢竟我年底就要去德國了,以後鳳凰公司所有的事情都拜託給梁叔了,在走之前,我會給你留下詳細的計劃書,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可以電話聯絡。”

說道這裡,楊小樂還得感謝科技發展的飛躍進步,雖然無法像前世那樣,用一臺小小的手機,就可以聯通全世界有訊號的地方,但是,現在已經有了透過通訊衛星連線的國際電話業務了,讓全球的人們正一步步地向地球村邁進-------當然,資費是相當的昂貴。

梁遠有點不捨地點點頭,然後像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道:“少爺,這個特效部門是專門針對電影的,和電影是密不可分的,到時候,我們怎麼去推廣我們的部門呢?”

“是呀。”楊小樂一下皺緊了眉頭,這個玩意完全就是建立在電影作品上的,如果不能透過觀眾讓他們喜歡,電影公司的老闆在自己的特效部門在沒有闖出名頭的時候,是絕對不會盲目採用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