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佳藝電視臺(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前世的特效之所以那麼轟動,轟動得已經引起觀眾的視覺疲倦了,他們憑藉的都是一部部震撼人心、驚爆眼球的特效電影,盧卡斯的工業光魔之所以那麼出名,也是建立在一部部特效大片上的。

難道自己旗下的特效公司也非得走之前那些公司的老路,用電影來打響自己公司的名頭,從而引來‘金鳳凰’?

如果真這樣,那麼將要走sony公司,求全、求大的道路了。

sony公司可以為了自己的cd播放器,收購音樂公司,可以為了自己影片裝置,收購了電影公司,可以為了自己的遊戲機和電腦,成立了遊戲與網絡遊戲公司;為了走出日益低迷的消費電子業務低迷帶來的持續虧損,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

用前世的話來說,就是sony公司看見什麼行業有發展前途,都會忍不住想要去參一腳,統一總品牌為索尼,不過這樣一來,品牌的風險會很大,要是有一個行業把牌子砸了,財政危機會波及到其它的行業。

不過,在sony公司帶頭提出藍光方案以後,影片、遊戲和家電都開始統一了標準,這樣的話,不出意外,sony只管收錢就行,就是某一行業出了意外,標準和專利都矗立在那裡呢,需要用到這些專利和標準的公司,將會遠遠不斷地為sony公司輸血。

所以,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楊小樂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成為標註和專利的制定者,就像sony公司,只要有了那些標準和專利,哪怕再大的虧損他都不怕,因為,這些專利費用將是sony最大的支柱之一!

既然,sony公司都可以這樣‘胡搞瞎搞’而一直矗立不倒,擁有這個世界上先進幾十年技術和眼光的自己,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為了讓自己旗下的特效公司聞名於世,成立一家電影公司又如何?

於是,楊小樂一拍大腿,對著梁遠說道:“梁叔,那麼我們就再成立一家電影公司好了,如果最終電視臺能拿到手裡,那麼我們的導演和演員就不用發愁了,如果不能拿到手裡,我們就自己招聘導演,至於,演員的話,香港那麼多人,還怕找不到人嗎?”

“少爺,現在香港那麼多的電影公司,我們能夠競爭得過經驗豐富的他們嗎?”梁遠無比擔憂的問道。“雖然,我們公司實力還算是比較雄厚,但是也經不住長久的虧損啊?”

“梁叔,你想岔了。”楊小樂毫不在意的說道。“既然我們是為了推廣我們的特效公司,那麼我們所拍攝的電影,基本上都是涉及到科幻、魔幻等題材的電影,說實話,這樣的電影拍一部,週期是很長的,所以,註定我們不會參與本地電影公司的競爭,這樣成本的電影也不適合在狹小的港島上主推,要是那樣的話,我們連成本都收不回來,所以,你的擔憂也是正確的。”

“我們面對的市場,應該在全球,尤其是西方市場,而亞洲市場只是作為錦上添花而已。而且,歐美國家的觀眾,對這樣的特效大片是情有獨鍾的,只要拍得好了,是不愁收不回成本的,甚至盈利會出乎意料、讓你大吃一驚。”

梁遠不知道自家少爺是從哪裡來的自信,對著這樣陌生的行業、陌生的領域,一點也不心生忐忑,真不知道是該說他眼光卓越、胸有成竹好呢?還是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好呢?不過,自己少爺要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探尋新的行業,擁有雙重身份的梁遠,又怎麼能夠阻止?又怎麼能夠不支援呢?

人總是在跌跌撞撞裡長大的,不經歷挫折和失敗,怎麼能成熟起來呢?

所以,對於楊小樂的很多決定,梁遠都選擇了默默地支援,因為鳳凰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自己少爺一力而為之。

或許,現在步入新的行業,少爺的眼光依然如往昔一樣精準和正確呢?這是梁遠在默默支援的另一個原因之一。

然而,有句老話說得好,創業難,守業更難,放在一項技術上面,道理也是相通的。電影特效對於鳳凰公司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生僻而陌生的領域,所以,對於踏入這一領域的第一步那是相當的艱難的。

魯迅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這句話,同樣適合鳳凰公司,前人已經在這一行業,開闢了道路,後來的人,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只要找到開闢道路的人,總會有辦法走出同樣的一條路來的。

因此,面對梁遠的疑問,楊小樂說道:“就現階段而言,電影特效技術應該還處在起步階段,很多技術還處在摸索和研究的地步,所以,我們只需要派人去工業光魔參觀學習就可以了,實在不行的話,那就挖人好了!”

楊小樂知道今年上映的《星球大戰》的特效團隊,是盧卡斯為了拍攝這部電影而在1975年,臨時組建起來的草臺班子,裡面什麼行業的人都有,有些是搞建築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廣告的,有些是玩機械設計的。除了盧卡斯以外,幾乎沒一個人從事過與電影有關聯的工作。

盧卡斯組建這樣的草臺班子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當時,好萊塢連特效‘部門’都很少見。為了拍攝《星球大戰》,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迎難而上,卻不想因此而開創了電影的特效行業。

而這個朝氣蓬勃的團體充滿了嬉皮精神,完全逃出體制限制。在早期工業光魔辦公的大庫房內,盧卡斯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改變世界的《星戰》之旅。

歷經兩年的艱苦奮鬥,道不盡的心酸眼淚,終於憑藉著這一部完美的視覺特效大片,一舉將工業光魔這個團隊推到了世界人民的面前。

從此,工業光魔一發不可收拾,自楊小樂穿越之前,工業光魔已經為多達400多部影片提供了視覺特效製作服務,包括《星球大戰》系列、《加勒比海盜》系列、《變形金剛》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星際迷航》系列、《碟中諜》系列等等電影的特效都與工業光魔有關。

但是,如果要從現在的工業光魔裡挖人,那是不現實的,這樣的草臺班子還遠遠達不到前世牛逼的地步,雖然他們成功了,但是一切都還是摸索中前進著,而他們的技術是隨著經驗和實踐慢慢堆積起來的。

所以,就算挖人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為這個行業內部的分工是極其的精細,有模型師,燈光師,材質師,繫結師,動畫師,特效師,毛髮師,布料師等等,除非你連整個團隊一起挖走。

那麼剩下的就是只有參觀學習了,可是平白無故的,別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大公無私的向自己展示呢?

就像有人想向鳳凰公司申請學習cpu的核心一樣,不要說楊小樂了,就是梁遠也一定會吐對方一臉的珍珠霜,罵對方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了!

反應迅速的梁遠,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讓兩人都陷入了沉默。

畢竟隨著工業光魔的功成名就,不缺錢不缺名的盧卡斯可以拒絕很多的誘惑,前世的盧卡斯從《星球大戰》中,總共收穫了51億美元的淨資產,包括擁有從《星球大戰》授權的遊戲和玩具中獲得收入的商品化權。

而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工業光魔公司的基礎上的,只要擁有了這家公司,他就擁有了源源不斷、永不枯榭的財富來源,試問,他又怎麼可能讓自家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外流呢?

而一家特效公司,據楊小樂的瞭解,除了必要的模型師,燈光師,材質師,繫結師,動畫師,特效師,毛髮師,布料師等人員以外,電腦的軟體更是至關重要,不但需要三維動畫軟體、後期合成軟體、調色軟體、素材軟體、非編軟體、流體力學軟體、雕刻軟體,除此之外還需要各種軟體做補充,比如反求攝象機啊.。。。高階粒子啊。。。空氣動力學計算啊等等全都需要相對應的軟體輔助.。

這些東西,楊小樂想想都覺得頭疼,因為,這些都是需要專門的人員去重新開發、設計,但是,說到人手,全世界恐怕誰也不能理解楊小樂心中的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關於軟件方面的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歐美國家,能不集中嗎?畢竟計算機語言就是用他們國家的語言編寫的,他們對這個自然是手到擒來,如讀書寫字一般信手拈來,完全沒有什麼難度可言!

想到這裡,楊小樂心裡也暗自發了狠,等自己的鳳凰公司一切走上正軌、不需要自己插手太多以後,將要研究怎麼樣以自己的母語,來設計華人自己的電腦。

這是楊小樂自己的宏願,畢竟前世直到自己穿越以前,都無法看到完全屬於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用自己的母語編寫的軟體和cpu出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