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76年1月8日,華夏國建國第一位總理與世長辭。次日凌晨,當zy人民廣播電臺播放哀樂、宣佈訃告後,全bj、全華夏、全世界都為之震撼了。j(.m\u0011e-|z

那時,“肆人幫”正在華夏大地肆虐橫行,一代偉人年邁病重,經過賢公副總理領導的夏季整頓剛剛有所好轉的形勢,眼看著在“肆人幫”掀起的評《水滸》、“大辯、論”等等新運動下,又重新惡化起來。大多數國人並不知道總理已患癌症,生命垂危,仍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因此,當他逝世的噩耗傳來時,人們的心都碎了。

對總理崇高品格的敬仰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交織在一起,使無數人自發地走上街頭。

於是,有了隆冬臘月,bj十里長街百萬群眾送英靈的動人情景,也有了tam廣場白花如雪、人海如潮的悲壯場面。

在世界五大洲的幾乎所有地方,一切為總理魅力所傾倒的政、界要人、友好人士,乃至普通百姓,也紛紛發表感想,舉行儀式,以各種方式哀悼這位世界偉人。

:‘g\\0u

但是,對這一切,“肆人幫”控制下的輿、論xcbm不僅不予報道,而且竭力封鎖消息。倒是外國記者透過他們的通訊社、報紙、刊物、電臺等媒體,把它們如實地、生動地、細緻地報道了出來,有的還作了鞭辟入裡、感人至深的評論。

而這些報道和評論,大多集中在總理逝世後的二十天之內。/!\\>mat&>

楊小樂懷著悲痛的心情,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臥室裡,看著書桌上一摞摞厚厚的報紙,上面轉載著來自各個國家的記者發出來的關於這件事情的報道,按其內容分成以下四個部分:t*\u001c8[{

;xl

第一部分,主要是外國記者特別是外國駐j記者對bj乃至全華夏人民反響的報道。在這一部分,是按照時間順序。楊小樂從中可以看到從宣佈總理逝世直至追悼大會召開的一週時間裡,廣大群眾悲痛欲絕的種種情景。許多報道寫得充滿感情,仍然催人淚下。

楊小樂甚至可以從那一篇篇報道的字裡行間體會出,一場更大規模的“悼念總理、抗議‘肆人幫’”的群眾運動,正在悲痛中孕育著。果然,在前世的三個月後的四月五日清明節,震驚中外的tam事件爆發了。那次運動雖然遭受了粗暴的壓制,但也正因為如此,註定了“肆人幫”最終覆滅的下場。md|b\u00144sr[

第二部分,主要是外國記者對總理逝世後,華夏政、局、尤其是總理繼任人選問題的分析。

楊小樂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幾乎所有國外輿論都認為賢公是當然的繼任人,而且對此都作出了積極的評價,有的甚至提到華夏將進入“一代偉人、賢公時代”。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賢公後來不僅未能繼任總理,相反在所謂“反擊又請翻案風”運動中被再次打倒。!\u0013

27eb?,

這種結果顯然超出了外國記者們正常思維的限度,是不能因此而責怪他們預測不準的。值得玩味的倒是,在他們作出上述預測之後不到九個月,“肆人幫”即被粉碎;又過了不到一年,賢公被恢復一切職務;又過了一年零五個月,十一屆全會勝利召開,賢公以zy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的身份,成為了華夏國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這種結果,又大大越出了外國記者當年作出的哪怕是最為樂觀的估計。當然,這一次就更不能責怪他們缺少先見之明了。

第三部分,主要是外國記者關於世界各地對總理逝世一事反響的報道,也有一些新華社駐外記者發回的有關報道或對國外報道的轉述。這一部分按照國別或地域,又分為十二類。之所以有的以國別分類,有的以地域分類,原因在於儘可能使每一類報道的分量大體相當。以國別分類的,按照報道時間為序排列;以地域分類的,則以國別為序排列。無論國別還是地域,均以當時的世界版圖為準。

楊小樂可以從這部分報道中,清楚地看到總理在全世界所享有的崇高威望,看到他的逝世在世界各地引起的普遍震撼和人們發自內心的悲痛。楊小樂不難發現,正是總理這種巨大的個人威望,對於新華夏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pfj\u0015b$d?

第四部分,主要是外國記者或外國記者報道海外各界人士對總理的評價與回憶。另外,還有外國通訊社、報紙、刊物、電臺對總理一生的評論,包括新華社對這些評論的轉述。這一部分按照內容分為五類,每一類又以評論者、回憶者所在國家和地區為序加以排列。為了醒目,這些記者在每條報道中均挑出一句最有特點的話作為小標題,放在該報道前面。從這部分報道中,讀者可以看到海外各個階層各種職業的人,對總理從人品到才能的全方位評說,其中許多回憶細緻入微,鮮為人知;許多評論精彩深刻,見解新穎。它們不僅是幫助一般讀者瞭解總理的好教材,也為總理研究者們增添了不少新的珍貴史料。]+\u0013i5d\u0015:f

由於這批報道均產生於當前的“文化運動”時期,而且又大多出自外國記者的筆下。因此其中有些看法和提法難免帶有那個時期的痕跡。

淚眼朦朧的楊小樂不由得想起了在前世廣為流傳的“聯合國為總理降半旗”的故事。該故事說:“1976年1月8日,總理逝世時,設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元首先後去世,聯合國還沒有為誰下過半旗。一些國家感到不平了,他們的外交官聚集在聯合國大門前的廣場上,言辭激憤地向聯合國總部發出質問:我們的國家元首去世,聯合國的大旗升得那麼高,華夏國的總理去世,為什麼要為他下半旗呢?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站出來,在聯合國大廈門前的臺階上發表了一次極短的演講,總共不過一分鐘。他說:‘為了悼念總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華夏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可是她的總理沒有一分錢存款!二是華夏國有10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國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說完,他轉身就走,廣場上外交官各個啞口無言,隨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姑且不管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到底如何,一個“老支書”式的聯合國秘書長,以此證明了總理享有很高的國際的榮譽,既然悼念的規格高說明人格高,那麼破格悼念更顯得人格非凡。前世作為正宗的華夏人的楊小樂來說,這樣的總理才是最值得愛戴和擁護的,也才是當之無愧、理所應當享受降半旗資格的。

楊小樂讓同樣悲痛不已的張青帶著張忻,到當地最大的廟宇去為敬愛的總理,默默地上一炷香,而自己卻在屋子裡為總理默哀,用自己的方式為總理挽靈。

而此時在一江之隔的華夏國bj。

總理的追悼會定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開。在這之前,輪椅,氧氣袋,一切搶救的措施都準備好了,準備一代偉人去參加追悼會。

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一代偉人,身體又多次出現反覆,他根本坐不起來,更不用說是站立了。

小夢打電話請示王興:總理追悼會的事,要不要告訴一代偉人參加?王興回答說:“zz局未發出通知請一代偉人參加追悼會,你們就不要問一代偉人參加不參加了。”

就這樣,一代偉人沒有去參加總理的追悼會。

當時,“肆人幫”一夥,對總理有刻骨仇恨,他們對總理的悼念活動,進行了種種干涉。什麼不許戴黑紗,不許開追悼會,不許影響“抓gm,促生產”。“肆人幫”一夥在一起談笑風生,打撲克,看電影,聽音樂,他們真比過節還高興。j還特意穿上了她平時根本不穿的紅色毛衣。

這些舉動,人們早已看在眼裡,恨在心上,人們敢怒而不敢言。他們想不通,更不能理解,為什麼對總理的悼念活動一壓而壓?人們多麼希望當時的偉大領、袖,有著最高權、威的一代偉人,說一句話,有一個行動,表示對總理的公正肯定啊!

人們曾流傳著這樣的故事,總理在住院期間,一代偉人去醫院看望總理,還給總理送了營養品,只不過沒有登報,發消息。但這只是人們希望,這是人們在渴望中編出來的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罷了。人們多麼希望總理的追悼會一代偉人會去參加啊,哪怕只露個面。

但人們失望了。

可是,又有誰知道一代偉人當時的處境呢?他當時早已力不從心,參加追悼會,於他來說,是無能為力的了。

追悼會前一天,也就是1976年1月14日的下午,又是小夢給一代偉人讀報的時間。小夢給一代偉人讀了追悼會上由賢公同志致的悼詞的清樣。

小夢讀著,忍著眼淚。

一代偉人不再是默默地聽著,他淚如泉湧,失聲痛哭,他依舊沒說一句話,他又能說些什麼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緣未到傷心處。

他的痛哭,已訴說了他深厚的情感,這裡有對患難與共的戰友的哀傷,有對幾十年來交往的回顧,有對自己暮年多病的悲涼,有對自己已無力回天的沮喪。

總理的謝世,也許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一代人的退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