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75年12月31日。

在英國溫莎城堡的聖喬治教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盛裝與其他身著中世紀長袍的王室成員,出席了白金公爵勳章授勳儀式,由於楊小樂本人並未到場,經過女王批准、議會擬定由梁遠代領,等楊小樂成年後再面見女王。

儀式結束後,女王單獨召見了梁遠。

前世在英國殖民香港的時代,為了籠絡人心,英國王室向香港華人頒發了一些榮譽頭銜,但能夠成為爵士的香港人屈指可數。

前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東亞銀行前主席簡悅強,在1972年被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獲得了爵士頭銜,又在1979年獲得爵級大十字勳章gbe,成為第一位獲得爵級大十字勳章的華人。

香港前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於1989年獲封gbe,是第二位獲得爵級大十字勳章的華人爵士,港人稱呼他為“大sir”。

金庸曾在1981年獲勳obe,但此後再無“升遷”,他在正式場合被敬稱為查良鏞博士,但這位“韋爵爺”的創造者算不上爵爺。成龍則獲得過更低一級的員佐勳章mbe,這是英國騎士勳章中最低的一級。

港英時期,財政司司長卸任後通常會獲頒kbe勳章。港府前財政司長、後來曾擔任特首的**在迴歸前搭上了末班車,1997年授勳kbe,成為爵士。香港首富李嘉誠1989年獲頒cbe,2000年升至kbe,香港人可以叫他sir.李嘉誠。

1990年,太古集團執行董事、前港英行政局首席議員鄧蓮如獲女男爵爵位。這是一種終身貴族的頭銜。她挑選了香港島及其寓所所在的倫敦武士橋作為象徵性封邑。

對於楊小樂的憑空封爵,這在當時的香港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

民眾的好奇心就是記者的原動力,可是當真實的楊小樂的資訊擺在主編們的面前的時候,主編們不禁滿臉疑惑的看著這些記者,尼瑪,你不會是猴子請來的逗兵吧?如果只報道這些真實的資訊,你說這些民眾會怎麼想?全世界的民眾會怎麼想?難道不是在封白金公爵,而是在封白痴公爵吧?這樣的報道可以說是攻擊了港英政府,可以說是讓香港民眾在世界人民面前丟了臉,或許出去以後,會被人戳背脊樑罵這是從白痴小島裡出來的人。

想想,主編們就不寒而慄,於時,主編們一致決定,不從正面報道楊小樂的個人信息,而是從楊小樂名下的鳳凰公司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方面著手,手底下的人的成功,不也代表著老闆的英明決定嗎?

於時,梁遠就成為了主要報道物件,按照這些挖空了心思,愁白了三千髮絲的記者們的編排下,梁遠被比喻成了臨終託孤、嘔心瀝血、死而後己的諸葛亮似的偉大人物!

經過各種報紙的轉輾騰挪,梁遠可以說是在世界人民面前大發光彩,被評為75年最具魄力的經理人之一,發佈會上那張擁有睿智、儒雅、掛著淡淡微笑的照片,為深閨怨婦們珍藏!

在這繁華的背後,楊小樂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淡定和低調,而梁遠除了保持著平常的低調以外,正忙著與眾多從國外回來的科技人才見面、會談。

最終這些有意願留下來的科技人才將填充到晶片工廠和新成立的蘋果公司以及旗下的遊戲部門。

估計在年後,楊小樂就終於可以開始過著甩手掌櫃的生活了。

為了應對春節過後,開發大樓的建設,楊小樂已經搬離了別墅區,暫時居住在離工廠不遠的單獨的小院子裡,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至於梁遠,肯定是最苦逼的一個了,忙完了公司的事情,還得忙新工廠和大樓的事情,經過與楊小樂反覆溝通,和楊小樂自己反覆思量,終於決定建高樓只用於員工宿舍樓,而高樓建造,在當前屬於美國人的技術最發達,於時,這方面就找美國佬了。

前世的美國就是摩天大樓的發源地,進入70年代後,摩天大樓就開始走向衰落,然而,這股建摩天大樓的風潮卻刮到了亞洲地區,尤以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為甚。但是反對的聲音,一直就沒有停息過。“9·11”事件——“世貿中心”的坍塌,又重新挑起了關於摩天大樓的爭論,讓我們聽聽圍繞著摩天大樓的各種聲音。

儘管紐約世貿中心大廈被視為紐約的象徵,但是一般的紐約人並不喜歡它。他們更喜歡帝國大廈的造型。世貿中心龐大得沒有了人情味兒。它是那種可以遠觀的東西,一旦離近了,它就顯得大得不可理喻。在它落成之時,《紐約時報》寫到:感謝上帝他們建的是雙塔,否則的話我們簡直不敢仰視!

曼哈頓昂貴的地價刺激人們去建高樓,但是在建造世貿中心的所有因素當中,地價並不是最重要的。可以說,建造世貿中心是不經濟的,人們只是為了建立一個象徵,炫耀自己的權勢、威望和地位。

因為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到那麼高的地方住也好、辦公也好,並不自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總體上講摩天大樓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不好,比如高樓下部由於阻擋了空氣的正常流動而形成了峽谷效應,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就形成了一股自然界所沒有的風。

再如高樓的熱島效應。高樓東面白天吸熱,黃昏時又散熱,這就改變了自然界的溫度分佈,早晚的溫度本來應該是有差別的嘛。

但是在這個地小人多的香港,卻也顧不得這麼多了,也只有建造高樓才能滿足將來工人數量越多的需求。

而關於研發大樓,楊小樂決定全部修建成獨立的小院子,防空洞上面新建一座別墅,小院子就層層疊疊地將別墅圍繞在中間,而這些小院子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為理論研發,為理論應用提供技術規範和標準,另一部分作為應用開發,實現理論轉化為實物,並應用在相應的產品上。

前者劃歸鳳凰公司,後者暫時劃歸蘋果公司,在平時互不干涉,只有在必要是才通力合作,比如有新的理論產生,蘋果公司將配合鳳凰公司將理論轉化為實物,而如果在研發新產品遇到技術難關時,鳳凰公司將會配合蘋果公司共同公關,使兩者之間緊密聯合起來,職責又涇渭分明,不會造成混亂。

至於擔心的所謂洩密問題,除了嚴密的保密合同外,還有嚴格的保密措施,所有出入研發部的人,都不得帶走與工作相關的任何物品,所有的實驗所需要的零配件,都有專人負責採購、生產和運送,平時禁止無關的人相互之間討論與本身工作無關的技術話題;所有理論完善後,都第一時間申請了專利之後,才允許開始下一個流程。這就最大程度上的防止了洩密。

但是,這世上最完善的制度,也並不能保證能百分之百地不出差錯,那麼這就是需要血、腥的安防措施了,反正日益壯大的影子僱員們,讓楊小樂並沒有多大的擔憂。

時間進入1976年的一月,面對著春節的臨近,楊小樂過的相當的平淡,也讓自己放空了腦袋,不去想技術方面的事情,偶爾也陪著張青母女出去逛逛街,兩個風韻不同的女人陪在自己身邊,讓很多正常的男人難免起了齷蹉的羨慕嫉妒恨的心思,看著這些讓人有些不寒而慄的目光,楊小樂很無辜,也很委屈,哥們雖然長得有這麼高大,但是也是屬於只能看在眼裡,有什麼想法也只能憋在心裡,偶爾yy下而已-----不管是熟透了的水蜜桃還是青澀的青蘋果,小爺我再怎麼也無福消受啊!真是悲哀。

期間,何瓊和王紅也相約而來,找楊小樂出去玩了一天,王紅趁著何瓊不注意,偶爾和楊小樂玩會小曖昧,而楊小樂也故作傻乎乎、但是毫不猶豫地裝著不小心地揩了不少地油水,讓王紅疑惑的同時,又非常享受,甚至還有點小甜蜜,看來,此時的王紅正不知不覺地離陷入的深淵越來越近了。只有,情竇初開的何瓊毫無察覺,仍然沒心沒肺地非常開心地圍繞著楊小樂和王紅,幸福得就像盛開的花朵兒一般,絲毫不知道自己最親密的好姐姐,正將魔爪伸向自己心愛的小弟弟。

除此之外,楊小樂卻是分外的寂寞,這是一種來自於內心的、不可名狀的寂寞的感覺。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沒有可以傾吐心聲的朋友,沒有可以如醉酒般的暢所欲言的物件,在與稚嫩外表格格不入的內心裡,厚厚地包裹了一層又一層的殼,把自己的心緊緊地封閉起來。

看著外面開心和幸福與溫馨的節前景象,楊小樂只能在心底默默地流淚,默默地祝福前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不管是朋友還是仇人-----在這遙遠不可及的兩個時空層面上,前世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親切與追憶,無論開心還是悲傷,無論是愛著的還是憎恨的,都將成為楊小樂自己記憶最深處最寶貴的回憶!

一個人活在世上還能有寶貴的回憶,那麼他將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

所以,1976年的春節,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就是楊小樂在即寂寞又幸福中渡過,讓他明白除了那些最寶貴的回憶以外,以後的自己還將有更多值得珍惜和擁有的人和物,在以後的歲月裡等待著自己去發現和經歷!

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