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語言學習(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幾個佔領國,基本上都要把德國的工業搬空了,甚至就連百年企業也將在劫難逃,要不是美國對越宣戰,恐怕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我們都看不見西門子這個品牌留存於世了,而西德人,就是在工業基礎被破壞殆盡的基礎上,硬生生地又創造出了工業強國。

軍事、重工業、汽車、電子無不以精良優異而著稱。

而楊小樂來西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號稱‘工業字母’的機床,只要是涉及到製造行業的,幾乎都離不開這個機床,至於是採購還是自己研發,楊小樂目前都還在考慮當中。

考試於上午9點半開始,楊小樂提前來到了考場,那裡已經有很多人比壓力先一步在那裡等候了,這些都是世界各地來西德想要留學的同學,因此,楊小樂的耳邊響起了許多包含著惴惴不安語氣的不同的語言。

考試很快就開始了,整個考試分為三場,分別為聽力和閱讀理解、閱讀、語法填空,每場考試時間50分鐘,三場考試之間都間隔15分鐘,以讓學生休息和補充體力。

楊小樂很輕鬆地就應付了過去,然後,在家裡等了兩天,等來了分級考試透過的好消息,於是,楊小樂的同班同學都羨慕地看著這個總是戴著帽子,讓臉遮擋在帽簷之下的神秘東方小夥子,在班上和大家告別之後,就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學習的大業中去,楊小樂這個華夏人對他們的刺激可是相當不清啊!

透過了分級考試,就意味著楊小樂可以進入免費的大學語言班進行更深入地學習,為正式進入大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畢竟在這個班裡學習之後,出來的學生德語都是需要達到高階水平的。

而在前世2000年以後,正式進入大學語言班的前提是:申請者透過分級考試,並經稽核符合相關專業的學歷要求,並得到大學的入學通知,同時,不能提供有效的語言學習時數或‘語言證明’的申請通常會被拒絕。

同時,在德國並不是所有的大學都設有準備dsh(大學入學德語考試)的語言班。因此,由於申請語言班的人很多,不是所有的申請者都能得到學習位子。因此,德語成績較好的人得到學習位子的機會相對較多。

而隨著德國留學的費用超低和待遇優厚,流傳於世界上之後,隨著留學德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甚至跟本地人的就業造成衝突之後,德國大學開設的準備dsh或testdaf(德福考試)的免費語言班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收費語言班,難度變得相當的大。

dsh要求學夠1000-1200學時,牢固掌握和熟練運用德語語音、詞彙、語法、句法和文章結構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聽、說、寫、讀能力,能夠用德語‘理解事物的過程、情形、連貫的思想、觀點和意圖以及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圖’。

因此,即使透過了dsh,也只能初步適應學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交往的需要。

現在是70年代,正是西德人大量需要外來務工人員的特殊時期,所以,無論是對簽證還是關於入學考試的dsh,都遠沒有前世後期那麼嚴格,儘管不嚴格,但是,對於確定的規矩----考試,呆板的德國人是一絲不苟地執行著的,也永遠不要想著花點錢、送點禮就可以矇混過關了。

因為負責考試稽核頒發‘語言證明’的並不是校方的某一個人,而是,dsh由學校提供考核,testdaf則由‘學術考試開發協會’負責,想作假不可能,除非你能發現有一天在德國生產的大眾汽車質量突然變得如同彎彎島一個級別時,才有可能發生。

因為,德國人永遠認為學習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任何的投機取巧都是不可取巧的,他們為此制定了很多標準,一如德國標準局充斥在德國生活、文化氛圍裡的數以萬記的標準供德國良民遵守一樣。

因此,德國的大學語言班的課程安排非常應試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楊小樂所在的班上一共有16個學生,只有三個老師。他們分別來自俄羅斯、法國和德國。

這讓楊小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德國大學語言班的老師還有外國人,恰如你跑到英國去留學,教你英文的居然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老師一樣奇怪。

直到楊小樂快要從這個語言班離開的時候,楊小樂才知道,如果沒有另兩位外籍老師的幫助,他的學習很可能達不到自己現在預期的效果。

原因很簡單,只有外國老師才知道應該如何學德語,因為,她們當時就是這樣用自己教授的方法學上來的。

很奇怪的是,這三個老師都是美女,不同國家韻味的美女,讓這枯燥的學習,總算多了一絲賞心悅目的美景,尤其是負責德語的老師,居然是自己以前在私人語言班的老師,直到後來熟悉了,才知道她在那兒利用空閒時間兼職,正以為熟悉了,才讓楊小樂不得不感嘆。

既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每年還得帶著自己的孩子到處旅遊,不愧是二戰之後成長起來的德國女人,簡直可以當真正的半邊天來用!

因此,這三個美女老師在這個班上就有了明確的分工:俄羅斯老師講語法,法國老師講閱讀,德國老師教聽力和口語。

語法部分在前世是公認華語學生比較強的一項,所以俄羅斯老師比較關注這個班上唯一的、每天帶著帽子很神秘的東方學生-----楊小樂。

因此,俄羅斯老師總是會在上課的時候發很多的語法練習,然後給楊小樂他們一點時間完成,最後老師就開始給他們講解,最後,專門走到楊小樂的課桌前,和楊小樂做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

以上這些,當然都是用德語講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分級考試的原因:如果班上同學的水平參差不齊,正常的上課是無可能的。語法的練習範圍也是針對dsh的考試來的,老師用的也都是一些和dsh有關的參考書,這些書在大學的圖書館裡是可以借到的。

透過學習,楊小樂有時候甚至有種錯覺,那就是德語的語法書比中文的語法書要準確和實用,它裡邊沒有過多的規則說明,原則是夠用就可以了,但是裡邊的例句個個經典,可以把每個詞的意思都概括到例句裡,比較容易理解,有時候甚至是不知道這個詞的準確意思但也會用。

或許,這可能是由於在對德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產生的差別。語法的練習是必要的,只有多做才可以熟能生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閱讀部分是楊小樂他們的重點,老師也是從很多的報刊和雜誌上選取文章,然後影印下來發給大家。

楊小樂他們一般閱讀課有很多的形式。

比如老師先把文章按段落裁成很多部分,發給大家以後,要求大家把文章的正確順序排好,這裡邊要求大家掌握的是對文章段落結構的瞭解,有一個全域性的觀念和上下文的關係。

訓練熟練以後可以加快閱讀的速度,提高閱讀的質量。

還有就是老師把一篇文章裡的一段拿掉,由同學自己往裡邊加內容,然後再公佈原文的內容,大家可以加以比較。這樣的好處在於,首先你要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後才可能寫出相關內容。

既練習了閱讀又練習了寫作,合二為一。

因此,總的來說,與其說大學的語言班是考前輔導班,還不如說是一個語言學習的技巧培訓班。

聽力和口語的訓練就教給德國老師了,她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是她是德國人,她上課就是和我們講德國話罷了,而且她根本就不像是在上課,而是在和大家聊天,用各種方式把德國人的語言習慣一一的展現在他們面前,用這種方式來讓學生深入理解和適應要學習的語言習慣。

上這個美女老師的課,大家都很輕鬆,整個課堂都很活躍。

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只有多講,多聽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光會寫,不會聽,不會說也是徒勞。

比如老師會每次上課就給楊小樂他們提出一個話題,然後大家各抒己見,說的有錯誤時,老師會讓你停下來,把你剛才的話改正一遍,然後再繼續。就這樣大家在不停的迴圈和反覆之間,德語水平見漲。

以上這些就是楊小樂在大學語言班裡的學習過程,看起來雖然很枯燥,但是充實也是蘊含在其中,畢竟,知識不但能讓能讓人更聰明,心裡也不會太空虛。

因為,這個不會太空虛放在楊小樂身上是最真實不過了。

因為,除了每天的學習之外,在回家之前,楊小樂都不會太閒,既然不會太閒,那麼,空虛就肯定不存在了。

其實,楊小樂也並沒有在忙什麼,只是因為遇上了一件麻煩事情。

什麼事情呢?

當然是美女囉,還是前世一個很美的女人,被譽為一國之花的美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