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棋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夜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王一生已經睡死。我卻還似乎耳邊人聲嚷動,眼前火把通明,山民們鐵了臉,肩著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來,想:不做俗人,哪兒會知道這般樂趣?家破人亡,平了頭每日荷鋤,卻自有真人生在裡面,識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可囿在其中,終於還不太像人。倦意漸漸上來,就擁了幕布,沉沉睡去。”

將手中的稿件放到桌子上後,戈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果然沒有看錯,眼前的這個稿件所寫的正是前世看過的那篇——《棋王》。

《棋王》這篇中篇在後世可謂是大名鼎鼎,它不僅在二十世紀華文一百強中排名第20位,而且還在第三屆優秀中篇評選中獲最佳中篇獎,而作家阿城也從此一戰成名。後來這篇還被內地和臺灣的導演拍成了電影,一部在四年時間內被兩種制度下的導演同時看中改編為電影,不得不《棋王》是一部傑出的文學作品。

再次看到這篇,而且還是作者親自投來的稿件,戈文的心中的感覺真是怪異之至,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稽核工作。雖然眼前這篇原稿的故事情節和他後世看到的基本相符,不過在行文結構方面有著些許不足的地方,諸如段落劃分、錯別字等的問題。

想到這裡,戈文俯身從地上撿起鉛筆,然後又重頭仔細的閱讀起這篇來了,過程中時不時的用鉛筆在稿紙上標示出各種記號。就算是再嚴厲的編輯面對這樣一篇都會產生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思想的成熟、故事的張力簡直無以倫比,只能輔助的幫忙將錯別字及大片大片的段落劃分的更加緊湊。戈文做的各種記號正是如此。

起戈文的這些標記符號,還有一段很有趣的chā曲:中國在1995年的12月才釋出了《標符號用法》,此前各種標符號,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是約定俗稱來做記號的。自從戈文當了《收穫》雜誌社的初審編輯,自然而然的將後世的那套標符號引入進審稿的過程中。像是號(如句號、逗號、問號等)和標號(如引號、括號、書名號等)這些常用的標符號大家都使用相同,自然不會理解差異,可是一些特殊的符號如分段號、文章的星級評價等都讓交叉審稿的編輯有些mō不清頭腦,有時候不得不找來戈文詢問,他此處的符號是什麼意思。

於是醒悟過來的戈文,做了一張各類符號的明表張貼在編輯部的大門上,省的大家因為幾個符號的原因造成閱讀的困難和誤會。後來有一次,這張符號明表被巴老看到,等巴老細心的研究了這張表後,大為驚訝,這張表簡直就是為編輯量身定做似得,它能讓編輯在審稿的過程中避免文字標註及重複抄寫的工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於是在編輯部的例會上,巴老名表揚了戈文勤於思考、善於動腦的精神,並號召全體《收穫》編輯部的編輯們都儘量使用戈文的特殊符號明表來規範符號的用法。

等將整篇的不規範的地方修改完畢後,戈文有些意猶未盡的咂了咂嘴,要是每一個作者的作品都像這篇《棋王》優秀的話,那作為一個編輯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裡一般。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一劑興奮劑一般很能讓一個編輯的腎上腺素分泌旺盛,產生幸福的感覺呢。

戈文只是一個初審稿件的見習編輯而已,他的工作只是對每一篇稿件提出自己的基本評價和處理意見,而真正決定稿子能否發表的權利並不在他這裡。雖然相信其他編輯們的眼光比自己要銳利很多,可是戈文還是在《棋王》稿件的最開頭空白處認認真真的寫下了自己的評語:《棋王》這篇以知青生活為題材的雖然文字俗白、技巧稚拙,但正是這種獨特的敘述方法和個性化的語言讓這篇充滿了無以倫比的魅力!此外該的主題相當的不俗……

寫到這裡,戈文停頓了一下,又重新回憶了一番《棋王》的故事情節,然後接著寫到: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常常是歷史的縮影。有時候一些普通人在被迫的情況下,會煥發出來耀眼的光彩。之後,當他們又復歸為普通人,往往會被自己的行為所驚嚇。從個人來,這樣的過程常常是從零開始,復歸為零,只不過歷史卻由此而更進一步!

強烈推薦發表!

戈文寫下了自己的結論,然後在後面標上了五個五角星。

輕輕的將這篇選定了的稿件放到桌子的左手方向,戈文又開始稽核起其他的稿子來了。與此同時心中也有著一絲的遺憾,他現在只是個初審編輯,無法拍板決定一部作品的發表與否,自然也沒有資格和作者聯絡往來。除非是編輯部安排下來,不然冒冒然跨過終審編輯與作者聯絡會造成很壞的影響,往了是對終審編輯的不敬,往大了就是破壞團結。

什麼時候才能當家作主呢?這時候戈文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個隱隱的念頭來——創辦一家自己的雜誌社!

可惜這種想法對於現在的戈文來簡直就是痴心妄想,不自己現在還沒有賺到什麼大錢,單單就是自己的身份便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門檻。

剛剛經歷了一場痛快淋漓的視覺盛宴,跟隨著阿城的筆伐領略了一場震撼人心卻又平靜淡泊的生活,此刻再去看那些文學層次不齊、內容五huā八門的投稿稿件,一時間戈文竟有些提不起勁來。不過他很快就警醒了過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憊賴心情,振奮精神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

幾句心裡話吧。

其實我是從03年開始看網路的,基本上是起最早的一批讀者了。然後從05年就產生了自己創作網路的念頭,期間更是寫了五六本的開頭,可是沒有一本能完完整整的寫完。一方面因為自己的寫作水平有限,往往腦袋裡的情節無法轉化成文字,另一方面卻是因為自己的意志不夠堅定,往往會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某個大神的、新出的電影甚至qq聊天……

一直等到09年,我才終於決定要寫一本完本的,不管自己寫的是多麼的爛!這便是召喚師的由來。

當初召喚師是在起連載的,然後為了簽約跑到另外一家網站簽約,上架後也曾做到每天4000字、不時爆的程度,這裡需要明的是那時候我每天都還有工作,只能晚上碼字,往往要三四個時才能完成4000字。或許這樣的速度在很多寫手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對於我來卻是意義重大,因為這表示我也能堅持、我也能讓讀者看的很痛快!

我知道在大時代的讀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召喚師的老書友,我想你們應該清楚召喚師在寫作的過程中產生了多少máo病:故事情節進展緩慢、主角性格變化、突然chā進來的丐幫情節、甚至最後的爛尾……

我知道大家都希望能看到一本讓自己很爽的書,可是對我而言,召喚師的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第一次簽約、第一次上架……那種忐忑、患得患失的心情你們能理解嗎?

還記得寫召喚師時,有些筒子覺得情節進展太慢了,然後我為了迎合他們,加快了情節的過度,然後在很長時間內我都無法掌握進展的節奏。有些筒子覺得主角的性格太憋屈,於是我修改了主角的性格讓他變得殺伐果斷,然後主角的性格就變得詭異起來……

我不得不承認我只是個新人,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只是這一切的一切的願望都是美好的——我只是希望能讓大家看的更爽。這樣的心理應該沒錯吧?至於最後的爛尾,我只能我那時候已經失去了信心,心裡對召喚師也失去了碼字的熱情……

話題得有遠了,我之所以起我的上一本書,目的是想告訴大家,我不會再犯上一本書的錯誤。

大時代會按照設定的大綱堅定的寫下去。

至於又有些筒子情節太慢,我的我擅長的就是這種不緊不慢的節奏,一步一步的介紹戈文的生活工作,然後一一的觸發伏筆與前後文對應。這本書從開始到現在為止,除了第一二三章我是為了反映80年代的風情而與主線無關外,其他應該沒有故意拖情節的地方。

這些我情節進展慢的筒子應該只是我更新的速度慢,對於這一,確實存在。那麼,我在最後也表個決心吧:就像我的,咱們先每天3000字試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呼,晚上在書評區看到一些評論,仍不住要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跡,不恰當的地方,大家就當是玩笑,一笑而過吧。

不管怎樣,還請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援大時代、支援楊叛兒!

最後感謝書友féi膘哥筒子的打賞,多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