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與錢學森老前輩再論科幻文學與科普作品的優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鄭文光的這篇文章一見報頓時就引起了科幻界的巨大轟動,不管是科幻作家們還是科幻mí們都認同了鄭文光的,大家都將戈文視作中國科幻界的第一人,就連中國的科幻之父都比不了。

與此同時,已經在中國旅行了一段時間的美國科幻代表團一行終於來到了中國的首都北京,在北京他們受到了中國政fǔ高層的接見。中國文化部部長朱穆之代表中國領導人與羅伯特一行作家進行了親密的jiāo流。

這個事情也在當天的晚上被當做一條簡訊登上了新聞聯播。

原本只是個人團體的羅伯特一行人被引起了關注,尤其是當中國的媒體們瞭解到羅伯特竟然是美國的著名科幻作家,被稱為現代科幻之父時,媒體們轟動了。

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新聞啊

於是羅伯特一行人還沒等在外jiāo部人員的陪同下登上萬里長城,就不得不接受很多媒體的採訪。

隨著媒體們的追捧,羅伯特一行人的事情就被全國的老百姓知道了,他們的身份、他們的目的甚至他們的行程……

改革開放在1984年的時候已經是大踏步的前進了,或許中國內陸的城市變化依然不算很大,可是在南方、在深圳,一切事物都在飛快的發展著。就在上個月的24日至29日,鄧*平視察了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並繼續鼓勵改革開放,鼓勵經濟建設。而隨著萬元戶的湧現,隨著中外jiāo流的日益增多,此時國人對於外國人的感覺已經和過去不同了,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隱隱的湧現出了一種追逐外國文化的跡象。

面對著這樣的國家大氣候的影響,老百姓們對羅伯特這一行人抱有極大的好感——這些老外對中國壯麗山河的讚美和羨慕,讓原本感到有些自卑的他們分外的自豪。

然後沒兩天,《羊城晚報》、《中國青年報》等採訪過美國科幻代表團的報紙上就刊登了一條新聞——

美國著名的科幻作家羅伯特以世界科幻協會理事的身份正式邀請我國著名的作家、青年學者戈文同志加入世界科幻協會。戈文同志的加入,讓世界科幻協會出現了第一個中國的作家,而戈文也成為了全中國唯一一名得到西方科幻界認同的中國科幻作家。

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從浩劫中走出來的中國人的心中依然還有mí茫,對西方社會的瞭解越深,他們就越發現自己落後的太多。世界發展是如此的快,這讓很多人mí失,他們再也找不到了自信的感覺。所以只要是國家強大的事件都可能變成全民xìng的振奮民族jīng神的強心劑,他們渴望祖國強盛,他們渴望國家富強,他們希望自己可以被世界所認可

所以戈文得到了美國科幻界承認的這條新聞一見報就讓普通的老百姓歡欣鼓舞。

世界科幻協會啊

儘管大多數老百姓並不知道這世界科幻協會究竟是個什麼機構,可是一聽這世界兩字,就足以讓他們自豪——

我們的作家是世界尖的

受此刺jī,刊登有戈文作品的那些報紙雜志,別管是不是科幻,都受到了老百姓們的熱烈追捧。

而被老百姓們誇讚是替國爭光的戈文現在又在做些什麼呢?

2月17日,最新一期的《解放日報》再次刊登了戈文的評論,就像上回一樣,與評論一起刊登的還有一篇科幻。

這篇評論的名字叫做——《中國科幻文學的野望——與錢學森老前輩再論科幻文學與科普作品的優劣》,而這篇科幻叫做——《田園》。

不錯,這正是戈文的最後一擊。

兩週前他連續在報紙雜志上發表了數十篇科幻,都是極具文學xìng、藝術xìng和可讀xìng的作品,在這樣的強硬的證據之下,評論界已經終止了他們的喧囂,至於那些階級鬥爭之類的惡意攻擊口號,早在jīng神清汙運動被制止之後已經沒有了市場。

至於科學界……

戈文已經敏銳的發現自那幾篇刻畫和反應科學研究題材的科幻發表之後,科學界的聲音同樣越來越低,想來他們也知道自己是錯的了。這些人不像是評論界的那些老頑固,砂鍋煮羊頭,眼都爛了嘴還硬著但凡從事科研工作,都是些xìng格耿直,對錯觀念十分明確的傢伙,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切看證據,一切看事實,不會死攪蠻纏。

就算還有一些科研工作者還堅持認為科幻是科普作品,那也沒有關係,只要把他們依仗的錢學森服了,那就萬事皆休了。

所以戈文準備繼續和錢學森老先生好好在討論一下這個科幻的好壞問題

……

錢學森老先生認為科幻是一個壞東西,他覺得科學是嚴謹的,幻想卻沒有科學的規範,所以科幻是反科學、偽科學……

所以我要向錢學森老先生的是——今日的科幻就是明日的科技。

944年底美國發表了一篇科幻,jīng確地描述了**的能。當即引起了美**方的強烈震動,為此展開了一場調查。調查結論是,“曼哈頓計劃”不存在任何洩密行為,中的描寫只是作者幸運地“推測”出來的。

幾個月後,世界上第一顆真正的**爆炸了。雜誌主編們將此事作為樹立科幻嚴肅xìng的例項反覆使用。科幻史家認為,這一具有標誌xìng意義的事件,清晰地揭示了科學幻想與科學事實之間的聯絡。科幻的“前瞻xìng”甚至成了一種習慣xìng思維模式。當今在科技新聞報道中,諸如“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之類的字句並不罕見。

前些天發表在《文匯報》上的科幻《地火》中的技術構想在三日前得到了中國能源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侃同志的認可。曹侃院士認為將煤層直接在地底燃燒然後輸出能量的構思在未來很有可能實現,他這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課題,值得科研工作者們研究。

由此可見幻想是可以照進現實的。

只不過有時候是直shè,有時候是折shè,有時候甚至是反shè。

……

中國要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科技進步是關鍵。

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取決於其國民整體的科學素養。而科幻恰好可以借通俗易懂的形式,jī發讀者的想象力,讓冷冰冰的科學術語變得生動有趣。

而且科幻可以培養讀者對科學技術方面的興趣,可以為國家培養熱愛科學的潛在人才。比如前幾日《羊城晚報》選登的一封讀者來信中寫道,他看了《朝聞道》後決定大學選學理論物理學專業,這難道不能證明科幻並不是個壞東西嗎?

……

早在1903年,魯迅先生就在《月界旅行辯言》中提出“導中國人群以行進,必自科學始”。《***漫遊記》銷量達幾百萬份之多,這足以證明讀者想看科幻,需要科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的中國科幻還很年輕,這是一個缺,也是一個優勢。

現階段中國的科幻文學將肩負起傳播科學知識,使讀者尊重科學,使年輕人篤信科學並獻身科技事業的輿論導向。等中國的科幻完全成長起來之後,我們將正式開始挖掘科幻無限的可能xìng,描寫科技發展的後果、探索人類和人類的價值……

那賦予在科幻文學身上的科學普及、科學傳播作用將不再是科幻作家們關注的焦,他們關注的是生產文學領域裡最jī動人心的作品

科幻從來都是文學作品中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

這一我始終堅信不疑

……

……

戈文的這篇評論觀鮮明,更兼論據充分,那中強大的服力讓所有看過這篇文章的讀者都不得不承認科幻並不是錢學森口中的壞東西,文章中記載的那些發生在歷史上的例項都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了每一個人的面前。

而且戈文為了服錢學森還特意提起自己創作《傷心者》的科學依據。雖然這篇中寫的是一個數學家,可是戈文告訴了所有人他的創意,科學的來源其實是理論物理上的一個理論——那所謂的微連續理論其實就是還在物理界剛剛發現的超弦理論

錢學森認為科幻是壞東西,戈文就提前二十幾年把超弦理論拿給錢學森看——

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段“能量絃線”,大至星際銀河,至電子,質子,夸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這佔有二維時空的“能量線”所組成……

這得益於戈文前世看過的幾部介紹超弦理論和大一統理論的紀錄片,不然讓一個文科生去什麼物理數學……你殺了他吧。

依戈文想來後世的理論物理學界最大的兩個分支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而超弦理論正好可以將這兩大理論統一起來,這才有了大一統理論的。

如果錢學森或者是中國的科學家們能夠順著他的思路去研究這一理論,那中國就不會錯過這理論物理學界的盛況,中國必將出現幾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以錢學森的能力,這弦理論如果他研究的話,是可以解析出來的吧?

當他看到科幻可以帶入現實的話,那他的態度應該會轉變吧?

然後中國的科幻文學就會走出yīn霾,走向光明的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