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逆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注:上一章有修改大家在看這一章前,翻回頭重新看下上章。】

除了這兩篇科幻之外,同期的《讀者》也刊登了戈文的一篇科幻。

這篇叫做《生存實驗》的科幻講述的是:在一個不知名的故事星球上,一群孩子在一個機器人媽**照顧下對自身進行強化訓練以更快地適應溫室外惡劣的自然環境。

這個故事的設想很簡單,無非就是地球環境不適合居住了,大家在新的星球尋找可棲息地的歷險。

這樣的故事對於各種層次的來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戈文重描寫的是生存過程中的人xìng,不論是孩子之間的矛盾、團結、互助還是他們對機器人媽**誤解,所有的東西都真真實實地反應了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在不同的情況下的情感反應。

而另外一讓讀者們感到新奇的是——

在國人都還沒有環保觀念,在國家不重視環境保護,在這個即將開始的以環境破壞換取地方經濟發展的大cháo中,戈文無疑利用了他對歷史發展方向的熟知提出了最大的抗議

這算是天字號第一份吧。

……

……

《民間文學》是第一家主動向戈文約稿的雜誌社,他的主編王志遠和戈文的關係一直都很密切,所以二月的《民間文學》同樣的刊登了戈文的科幻——《詩云》。

這篇描寫了一種被稱為“神”的外星高智能生物,對李白的詩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外星生物為了做出超越李白的詩句,在量子計算機上編出了一套能夠生成所有詩句的程式。而為了在太陽系的原子裡儲存這些詩句,他又將太陽系解體、重構。“神”把地球掏空,在空心地球內部設定了人造太陽(兼月亮)。而在地球的外側,南半球的天空,則被銀sè的閃光的詩云所覆蓋。

古典和科技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汪洋恣意的幻想,戈文以一種另類的方式闡述了關於生命的東西。

……

……

不管是《閱讀》、《收穫》還是《民間文學》都是與戈文有著密切的聯絡的雜誌社,在目前科幻界遭遇到的危機的時刻,並不是所有的雜誌社都擁有刊登科幻的勇氣,儘管此時賀敬之老先生已經在《文匯報》上表達了他自己支援的態度。

可是有一家雜誌社卻是個例外。

在二月的期刊市場上,除了上面的三家雜誌之外,還有一家雜誌刊登了戈文的科幻。

這家雜誌社與戈文從未打過jiāo道,卻敢於刊登戈文的科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解放軍文藝》,現代文藝期刊,月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綜合文藝雜誌。

951年6月《解放軍文藝》在北京創刊,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為其書寫刊名並題詞。

這是國家軍隊的一級報紙,與《解放軍報》一樣屬於人民解放軍的軍報。

而正是這樣的一本雜誌在二月刊登了戈文的另一篇科幻——《全頻帶阻塞干擾》。

與戈文的其他充滿愛國情感的科幻不同,這篇《全頻帶阻塞干擾》可以是一篇軍事。

這篇描寫了中國與北約之間的戰爭,講的是在電子戰中處於下風而在爭產真正中苦苦掙扎的中國,因天體物理學家兼宇航員莊宇的獻身而獲救的故事。

中主人公莊宇駕駛著他乘坐的太空船投入太陽,引發了強烈的電磁風暴,從而使全頻帶阻塞干擾得以實現。

這個熱愛著宇宙和恆星的青年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和太空船一道,投入了太陽的巨焰之中。

在投入太陽的一瞬,莊宇就像一個初次看見大海,陶醉在海風中的人那樣,張開雙臂,迎接狂暴的6000攝氏度的強風。

……

由於戰線已經前移,這裡的火力稀少了,大群的難民從他們的藏身之處走出來,湧上了高速公路,公路上很快塞滿了民用車輛和人流。在那裡幾十名日軍士兵沖天鳴槍,試圖清出一條路來,但無濟於事。

林雲又聽到巖田上校的聲音:“我們這支部隊的前身,是二戰中在這塊土地上屢建奇的板垣師團,那些前輩們要是活過來,也會讓你們這付樣子氣回墳墓裡去”

他一手按住領口的喉頭送話器,另一支手一揮:“全縱隊注意,都跟著103車”完,他跳上那輛坦克,坦克發動機轟鳴起來,排氣口噴出的黑煙吹動著林雲的頭髮,這輛日製90型坦克一躍而起,衝上路基。

這時,路上站著一群剛從一輛不能動彈的大客車上下來的幼兒園的娃娃,有三四十個。保育員姑娘站在衝來的坦克和孩子之間揮動著雙臂,但那輛坦克沒有絲毫猶豫,撞倒了保育員,衝進那群嚇呆了的娃娃們中間。林雲用眼睛的餘光看到,一個個幼兒的身軀在雪地和坦克履帶之間迸放出一朵朵血huā,如同在雪白的檯布上壓碎了一個個西紅柿……

……

月12日,廊房防線

A集團軍第2師師長清楚,他們的陣地最多只能再承受一次進攻了。

敵人的空中打擊和海上的遠端打擊漸漸猛烈起來,而我軍的空中掩護卻越來越少了。這個師的裝甲力量和武裝直升機都所剩無幾,這最後的堅守幾乎全靠血ròu之軀了。

師長拖著被彈片削斷的腿,拄著一支步槍走出掩蔽部。他看到戰壕挖得不深,這也難怪,現在陣地上大部分都是傷員了。但他驚奇地發現,在戰壕的前面構起了一道整齊的約半米高的xiōng牆。師長很奇怪這xiōng牆是用什麼材料這麼快築起,他看到被雪覆蓋的xiōng牆上伸出幾條樹枝一樣的東西,走近一看,那是一支支慘白僵硬的手臂……

他勃然大怒,一把抓住一位上校團長的衣領。“hún蛋誰讓你們用戰士的屍體築掩體的?”

“是我命令這樣幹的。”政委的聲音從師長身後平靜地響起,“昨天晚上進入新陣地太快,這裡又是一片農田,實在沒有什麼別的材料了。”

他們沉默相視著,政委從額頭繃帶上流出的血在臉上一道道地凍結了。這樣過了一會,他們兩人沿戰壕慢慢地走去,沿著這堵用青chūn和生命築成的xiōng牆走去。師長的左手拄著做柺杖的步槍,右手扶正了鋼盔,向著xiōng牆行軍禮,他們在最後一次檢閱自己的部隊……

他們路過了一個被炸斷雙腿的戰士,從斷腿中流出的血把下面的雪和土hún成了紅黑sè的泥,這泥的表面現在又凍住了。他正躺著把一顆反坦克手雷往自己懷裡放,抬起沒有血sè的臉,他朝師長笑了笑,“我要把這玩藝兒塞進艾布拉姆斯的覆帶裡。”

寒風捲起道道雪霧,發出淒厲的嘯聲,彷彿在奏著一首上古時代的戰歌。

“政委,如果我比你先陣亡,請你也把我砌進這道牆裡,這確實是一個好歸宿。”師長。

“我們兩個不會相差太長時間的。”政委用他那特有的平靜。

……

所描繪的戰爭場面讓無數的讀者感到震撼,然後他們就從記憶的深處再次想起了過去那場堅持了八年的抗戰,想到了那些無恥的侵略者,想到了那些艱難的歲月,想到了那無數為了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無名中華英烈們……

中所描繪的未來戰爭,讓無數的讀者感到無比的震撼,也在軍隊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就是這篇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概念——電子信息戰爭

電子信息戰爭?

看著中描述的未來戰爭的種種手段——

武器系統信息化、指揮自動化、資訊戰場全維化……

偵查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幹擾、摧毀與反摧毀……

許多基層軍隊的軍官們在閒暇的時候討論起電子信息化戰爭是否可能存在或者是實現,然後隨著討論越來越盛,這發自基層、中層的討論就開始引起了軍隊高層和軍事科研人員的注意了。

一個很有趣的課題呢

對於軍人來,只有戰爭才能夠渲染他們的價值,只有戰爭才能夠證明他們的存在,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和平年代的軍人是落寞的。

所以有一些人就利用休息時間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

……

事實上,除了雜誌上出現了科幻之外,緊接著一些報紙上也出現了科幻

就在二月初的幾天裡,《羊城晚報》刊登《生命之歌》、《替天行道》,《文匯報》刊登《審判者》、《地火》,《解放日報》則刊登《朝聞道》……

可是不管是那一家報紙的哪一篇科幻,其文章之下的署名上都是一個讓讀者們熟悉的名字——戈文

好吧,從這個時候起,再沒有人在懷疑戈文的才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

這是一場關於戈文的饕餮盛宴

這是一場關於科幻的狂歡派對

而這,也是戈文對於評論界、科學界和科普界堅持科幻屬於科普作品的最最有力的反擊

逆襲開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