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有一種感情叫做母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58章有一種感情叫做母愛!

《文匯報》的總編輯一聲令下,手下眾編輯自然無所不從。

老實,這篇《傷心者》就如同當初刊登在《閱讀》上的《鄉村教師》一般深深的打動了所有人。

很多編輯在閱讀這篇科幻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從一個編輯的立場中潰敗下來,情不自禁的隨著故事的發展而揪心動魄,這種感覺只有在稽核那些最最優秀的作品時才會偶爾出現,無疑這篇《傷心者》確實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這樣的作品如果無法讓廣大的讀者們看到的話,那真是太可惜了

這是很多編輯們心裡的想法。

然後兩天之後,戈文的這兩篇文章出現在了公眾的面前。

似乎戈文每發表一篇文章都會引起很大的轟動,這幾乎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了,所以當讀者們在看著文匯報的副刊時,意外的發現了有戈文的兩篇文章時,不由的大感興奮。

然後他們果然看到了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文字。

就如同再次看到了《鄉村教師》一般,一篇《傷心者》讓無數的讀者潸然淚下。

不錯,這篇《傷心者》和《鄉村教師》一樣是科幻。只是這篇雖然是科幻,卻是一篇可以和《鄉村教師》相媲美的。同樣在的一開始慢慢的推進情節,同樣留下幾處不為人注意的伏筆,但不知不覺間就發展到難以控制的地步,然後就讓讀者們突然間兩眼模糊。

……

我拿出一張光碟:“何夕後來一直沒有過話,醫生他已經喪失了語言能力。但是我這裡有一段錄音,是後來何夕臨死前由醫院製作為醫案的,當時離他的母親去世不到一個星期。我現在已無法知道這究竟是因為何夕在母親去世之後失去了支撐呢,還是他雖然瘋了但卻一直在潛意識裡堅持著比母親活得長久——這也許是他惟一能夠報答母親的方式了。還是讓我們來聽聽吧。”

背景聲很嘈雜,很多人在話,似乎有幾位醫生在場。

“放棄吧。”一個渾厚的聲音,“他沒救了,現在是十零七分,你記下時間。”

“好吧。”一個年輕的聲音,“我收拾一下。”

年輕的聲音突然升高,“聽,病人在話,他在話。”

“不可能,”渾厚的聲音,“他已經二十年沒過一句話了,再也不可能有力氣話。”

但是渾厚的聲音突然打住,像是有什麼發現。周圍安靜下來,這裡可以聽見一個帶著cháo氣彷彿已經鏽蝕多年來的聲音在著什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媽—媽—”那個聲音有些含糊地喊到。

“媽—媽—”他又喊了一聲,無比的清晰。

……

……

太感人了

這是每一個看過這篇的讀者的反應。

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生前默默無聞的活了一輩子,而死後卻被奉為經典。但是無論後人是如何將他們高高舉起的,如何的將他們奉為神聖的,但是他們再也沒有機會知道了,他們就那麼孤獨的走完了自己寂寞的一生。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這樣的例子,這樣的故事,而《傷心者》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或許相對於“科學發展的艱難”這一主題帶給讀者們非常大的隔閡,或許高等數學對於大多數讀者們的距離太過於遙遠,可是單憑那分量極足的“親情牌”就已經讓每一個讀者感動不已。尤其是末尾的主人公臨死前的“媽——媽——”的聲音震動著無數讀者的耳膜,促使無數讀者潸然淚下

沒有複雜的理論敘述,沒有所謂的外星人或者金字塔,卻具有最震撼人心,最感動人的力量。

偉大的母愛偉大的傷心者

這一期的《文匯報》就因為刊登有戈文的這篇《傷心者》突然一下子變得火熱起來,整個中國境內竟然一報難求。

對於讀者們來,《傷心者》或許只是他們工作、生活過程中的一種調劑,一種釋放。可是對於科幻界卻不同了。

就如同《鄉村教師》帶給他們的震撼一般,《傷心者》同樣讓無數從事科幻創作的作者們驚歎萬份——

《傷心者》是一篇講述現代物質價值與傳統超越性價值這兩種價值之間矛盾的。這篇科幻在細節上寫實,表達了對默默奉獻的普通的科學工作者的致敬,“主人公”對科學的終極探索以實現生命價值,與現代社會開始出現的追求享樂的價值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得到了細緻的展現。

此文還著力表達了母子間感人的情感,這些無疑是只有傳統價值體系才會關注的問題

原來科幻不僅僅可以寫機器人,不僅僅可以寫宇宙航行,不僅僅可以寫外星文明……

原來科幻也可以寫數學

這是一個從來沒有被挖掘過的寶庫

戈文的科幻像是一扇從來沒有在人間現世過的天堂之門突然出現在了每一個科幻作者和科幻mí們的眼前。

原來科幻也可以關注現實世界的生活,就如這篇《傷心者》一樣,可以借講述在向終極真理的求索過程中,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英雄主義科幻,來展現了現代生活的短暫的原則與生命恆久的原則的衝突,創造一種“現實性的技術神話”

摹寫現實,重構現實,把現實所發生的一切,用一種折光鏡重新展現出來;而這種現實中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科學技術及其發展過程,這樣科技與文學就可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很多科幻的創作者恍然大悟

如果《鄉村教師》還只是讓那些創作科幻作品的作者們開始反省自身,讓他們有種模模糊糊的念頭的話,那這篇《傷心者》就讓他們恍然大悟——原來以反應或者是折shè現實生活情感為基礎創作的科幻更能吸引讀者

正是因為這個感悟,讓中國科幻界反應現實的科幻在一段時間內橫行,這是後話,暫且不。

同樣的,因為《傷心者》的出現,也讓一個群體很快的分裂了開來。

這個群體便是科學界

科學界一直以來堅持的觀都和錢學森很相像,就是他們同樣認為科幻是想象,與嚴謹的科學是不可調和的兩種對立,這樣的認識在戈文發表《2012》之後,其實已經有所鬆動了,《2012》一文中的很多對於未來科技的想象與一些科研領域的科學家們的猜測竟然有很大的相似性。

可是在看到《傷心者》之後,那些原本有些動搖了的科學家們一下子又重新緊繃了起來——

微連續理論?這是什麼鬼玩意兒?純粹是瞎扯

可是縱然是這樣,很多人也不再堅持他們的觀了。

科幻真的是個壞玩意兒嗎?

……

“還有一,”我稍稍頓了一下,“記得當初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光裡有無數人為了永動機耗盡了他們的一生,也許我們可以這只是一些愚蠢的人,可是正是這些人的探索才最終讓我們認識了熱力學定律。他們雖然沒能告訴後人應當走哪條路,但卻指明了其中的某些路是死路。所以我要,即使微連續理論在今天仍然被證明是無用的,我們依然應當對何夕表示敬意。因為他曾經盡力求索過,這就夠了。”

我看著手裡的半頁紙,上面的每一個名字都是那樣的傷心。

“也許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樣一些人。”我照著紙往下念,聲音在靜悄悄的大廳裡迴響。

“古希臘幾何學家阿bō洛尼烏斯總結了圓錐曲線理論,一千八百年後由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將其應用於行星軌道理論。數學家伽羅華公元1831年創立群論,一百餘年後獲得物理應用。公元1860年創立的矩陣理論在六十年後應用量子力學。數學家萊姆伯脫,高斯,黎曼,羅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並發展了非歐幾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歐幾何的實際應用,但他抱憾而終。非歐幾何誕生一百七十年後,這種在當時毫無用處的理論以及由之發展而來的張量分析理論成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基礎。何夕提出並於公元1999年完成的微連續理論,一百五十年後這一成果最終導致了大統一場理論方程式的誕生。”

世界沉默著,為了這些傷心的名字,為了這些傷心的名字後面那千百年的寂寞時光。

……

……

《傷心者》一文中所描繪的那種科學道路上的孤獨者,不管在哪一門學科的歷史上都是存在的。

而正如中所寫的那樣,科學的發展容不得有跳躍存在的可能。

牛頓在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後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可是這個“巨人”,他可知道自己是一個巨人嗎?

不被時代和世人理解的努力和奮鬥有時候是多麼的悲哀啊

《傷心者》一文中這樣寫道——

他們始終盯著那巨樹上的葉子和huā朵,並且徒勞的想長出更多的葉子和huā朵來,可是卻沒有人注意到那可以長出更漂亮更多的葉子和huā朵的巨樹的跟。

寫的真好

先進的思想總是受阻擾,探索便很可能意味著孤獨

很多科學界的科研工作者們都心有戚戚然,那繁忙的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孤獨和寂寞豈是普通人所能想得到的呢

這篇文章真是把我們的那種孤獨感寫火了

然後一些人看著眼前的文章,終於產生了一絲懷疑——

這樣的效果是科普作品可以做到的嗎?

這不是科普作品,這應該是文學吧?

這一章雖然huā費的時間很久,可是卻寫得比較滿意,不知道大家覺得呢?笑。

這裡隆重推薦中國的科幻作家何夕的《傷心者》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短篇科幻。讀書時代曾讓叛兒深受感動,幾yù流淚。

從到大,看過的描寫母愛的文章很多,可是最觸動叛兒內心的除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之外,便只有這一篇了。

在碼這一章的過程中叛兒幾次仍不住想大段大段的複製原文,我真的很想把那些感動過我的文字拿出來獻給大家,把我的感動拿出來獻給大家,就可以收穫到更多的感動,這樣的事情其實非常的美好

只是叛兒擔心會被罵湊字數,所以最後還是忍住了這種衝動。

所以只能期待大家可以上網閱讀之,那感動過叛兒的,叛兒希望大家也能夠同樣感動抑或喜歡。

然後再兩件事:

很多書友喜歡用手機看書,現在本書已上了移動手機閱讀,大家只要用手機登陸read.10086.cn搜尋本書的書名,就可以看到最新章節,與同步更新的。

這對於手機看書的童鞋來應該算是個福音吧?

還有就是求各種票票,雖然有斷更,還是可恥的一更,但是這些東東是不嫌多的,所以大家有什麼就投什麼吧

叛兒會用更好的文字獻給大家

最後感謝那些在叛兒斷更時投月票和打賞的讀者們,這是你們給蘿莉的見面禮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