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小丑【我回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56章醜【我回來了!】

在送走了北上的巴金之後,戈文的日子不僅沒有平靜和休閒下來,相反因為錢學森在1月19日發表在《解放日報》上的評論文章《科學文學的現狀及未來》,他的生活倒是一下子又充滿了jī情,那忙碌的樣子就連林一銘都敬佩有加。

戈文這幾天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呢?

首先因為美國科幻代表團的緣故,戈文與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吳定柏有了聯絡。

吳定柏作為中國科幻界的一份子自然交友廣泛,然後戈文透過吳定柏,又認識了上海的一些科幻作者以及一些愛好者們。在這些人裡,最厲害的人物或許就是已經轉行改創作傳記文學的葉永烈了。

戈文能夠從這些人的語言和行動中感受到他們對於科幻的熱愛,他們全都把科幻、科幻創作當成了自己的第二生命。可是現在每一個人的心態都很糟糕,就如同吳定柏一般,這些人都覺得中國的科幻界已經沒救了,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戈文登在《閱讀》創刊號上的《科幻的自辯及自我突圍》所jī勵,都在極力的為中國的科幻證名,可是評論界、科學界、科普界的圍攻,以及大佬錢學森的批評讓大多數人感到前途黑暗。

已經癱倒在病chuáng之上的中國科幻之父鄭文光的遭遇讓每一個人警醒,而葉永烈就是一個最突出的例子。他的三部《***漫遊記》銷量達到了驚人的近千萬冊,可以是中國現階段最成功的科幻作家,可是就是他這樣的科幻作家也因為行政上的壓力改行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來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一顆巨大的心臟

所以,戈文雖然對這些科幻界的圈子裡的人並無反感,可是也並沒有多麼大的敬意。如果期望這些人來拯救中國的科幻,那簡直就是痴人夢。

救人者必先自救

所以戈文只能寄希望於自己,他埋下頭去努力的創作著科幻,就在這幾天,他寫出了數十篇短篇科幻以及一部中篇科幻。

這些科幻裡,甘馨帶走了《中國太陽》,這篇會被放到第二期的《閱讀》雜誌上,訂閱了《閱讀》雜誌的讀者中可是有很多都是衝著戈文的或者是大國崛起系列文章去的。

那篇中篇科幻戈文則送到了《收穫》編輯部中,他希望《收穫》可以刊登這篇叫做《紅sè中國》的中篇科幻,如果真的能在《收穫》雜誌上發表科幻的話,那豈不是科幻就是文學作品嗎?

至於其他的作品,戈文也都一一郵寄了出去,他就是想用這些科幻來證明一——

科幻是最最純粹的文學作品,將科幻作品歸之於科普甚至科學作品是錯誤的

如果科幻界能夠得到文學界的認同,得到文學界的支援,那在現在這場爭論中,科幻界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也只有這樣的行動才能向錢學森證明科幻只是文學作品,與他所謂的什麼科學沒有半máo錢關係,更不是什麼科普作品。或許科幻有著宣傳科學技術的作用,不過那只是因為科幻的特殊題材所帶來的副產品,證明不了科幻是科普作品。

戈文就這麼不緊不慢的一步一步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著事情。

輿論中的爭吵,錢學森的回擊對戈文來都是浮雲。

替中國的科幻張目,這一開始只是戈文答應了一個女孩子的承諾,只是在後來的時間裡,因為投入進去了感情,因為jī起了前世對於科幻痴mí的記憶,因為科幻確實可以jī發廣大讀者們對於科學對於技術的熱愛,確實是一門非常好的文學形式……所以戈文再也無法輕易的放下手,他無法坐看中國的科幻沒落乃至消失。

可歸根到底就連戈文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否有能力憑一己之力改變中國科幻界的現狀。

不錯,他是用兩篇評論搞定了中國思想界對於個人生命價值觀、對於人道主義的定義和理解,可是那是他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大殺器才大殺四方的。之後的《崛起的詩群》不就證明了他自己不是萬能的了嗎?

一直到現在關於朦朧詩的爭論依然在詩壇好像曇huā盛開一般日日不絕,要不是《收穫》的承認,要不是《收穫》上舉辦的朦朧詩大展,恐怕直到現在朦朧詩依然步履維艱,蹣跚前行。

當初戈文以為自己可以憑藉著後世先進的詩歌理念和正確的詩歌創作理論可以讓朦朧詩光明正大的成為詩壇現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的詩歌支流,可以掀起朦朧詩創作的高cháo,可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如果沒有朦朧詩大展,沒有《收穫》的態度,恐怕一直到現在朦朧詩依然無法公開在刊物上發表。至於自己的那篇《崛起的詩群》直到現在依然被一些詩壇的前輩、評論界的專家們無情的批判著。

所以戈文只是認真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只要盡力了,那成功與否,他都問心無愧,心中無憾。

只是當戈文看到最新一期的《羊城晚報》上的一篇評論時,一直以來的那種平和的心態頓時破碎,看著手中報紙上的那篇文章,他不由的有些出離了憤怒。

在1984年的1月19日,錢學森再次在《解放日報》上發表評論文章反對科幻,那篇名為《科學文學的現狀及未來》的文章就像是一桶汽油潑到了輿論大戰的火堆之上一般,讓原本就遭到群體攻擊的中國科幻界一下子就有被打門g了,雙拳不敵四腳,像是被luàn拳打中一般,搖搖yù墜。

而就在接下來的這幾天中,一個名字叫做陳觀魚的評論家突然間出現在了公眾的眼中。

這個叫做陳觀魚的傢伙是評論界的一個精英,在數家報紙上有著自己的專欄,其人文筆老辣,寫作風格詼諧,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是評論界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不過這傢伙善於見風使舵,更善於揣摩上意,因此這傢伙文革前後都始終在公眾面前出現,再加上其文章倒也有幾分意思,因此在讀者間這傢伙的影響力還算可以,只是此人人品之差縱然是評論界的同行都腹誹不已。

而就是這傢伙在錢學森再次出面表達了自己的觀之後,突然之間攪合進了這場評論界、科學界以及科普界圍攻科幻界的戰鬥當中,其火力非常的強悍,大有一人單挑科幻界的氣勢。

而就是這個傢伙對戈文的科幻寫下了一系列嘲諷的評論。

他評價戈文的《鄉村教師》“或許還算可以”,而《2012》則“越來越和文學沒有什麼關係”了。

他對戈文進行了嘲諷:一個編輯,一個作家在看到科幻作品銷售成績火爆,就試圖從中撈一筆,試圖用科幻來淘金……只可惜這資產階級餘毒恰好被英明的國家政fǔ察覺制止,偷jī不成蝕把米,真不知道這個不謀正業放棄了散文、評論創作的戈文的臉上有沒有流淚?

陳觀魚在他的評論文章中一直堅持著一個觀,那就是他認為“從文學的角度來看,科幻並不是文學寫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學中的兒童讀物寫作,究其根本科幻其實應歸屬於科普界而不是文學界,基於此,這些寫科幻的實際上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作家,充其量一個文學創做*好者……

“我在前幾篇評論中曾過,科幻的作者們和他們的作品,雖然進入了市場,可是依然尚未進入文壇;這是有感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科普讀物上刊登發表的,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與其文;而他們也似乎滿足於已有的成功,並未有走出市場、走向文壇的意向。”

……

陳觀魚非常的活躍,戈文非常的惱怒。

這老家夥幾次三番的在評論中提及自己,看上去似乎是關心和提攜後輩,其實內心相當的惡毒。首先此人先將自己置於一個老前輩、老領導的位置,然後對戈文的文章進行種種批評,看上去好像是在教育、指導後進,很熱情的樣子……

可是,誰**用你來裝大尾巴狼?啊?

有能耐你也寫一篇這樣的科幻來?

淘金?老子還需要用這種手段來淘金嗎?

難道你不知道《鄉村教師》發表的時候,國內已經開始對科幻進行了嚴打嗎?有這樣淘金的人嗎?

傻×

眼前的《羊城晚報》以及其他一大疊報紙都是林一銘從《收穫》編輯部帶回來的,看著《羊城晚報》上的這篇李觀魚的評論,戈文終於被jī怒了。

不同於錢學森老先生那樣的評論,雖然大家觀不同,但是都是有理有據的表達各自的觀和態度,而像李觀魚此類傢伙則橫在其中煽風火,幾次三番惡意批評、冒充前輩惡意賣萌,這樣的醜態實在看得人噁心至極。

聯想到其他報紙上那些毫無服力、惡意chā科打諢的質疑和批判科幻的評論,戈文不由的泛起了層層怒火,他決定要反擊了。

他決定要好好教訓一下這些hún蛋

一句題外話,多謝書評區以及書友群裡大家的關心,蘿莉很乖,很可人

感謝一直不離不棄的兄弟姐妹們

你們的支援是叛兒碼字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