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國崛起【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06章大國崛起【求月票】

眼前的這封信正是一份約稿信,是《讀者文摘》的副總編鄭元續在《收穫》雜誌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後,發出的邀請信,他邀請自己為《讀者文摘》寫稿,同時想轉載自己的那篇《道士塔》。

這真是一件讓戈文意外和欣喜的事情。一個雜誌社的副總編輯親自給作者寫信約稿,這對於很多作者來是夢寐以求的事情。這明這個作者的作品首先征服了雜誌社的編輯,與此同時,編輯們認為這個作者的文章還會征服他們的讀者,會為他們的雜誌帶來良好的影響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想到自己竟然能接到《讀者文摘》的邀請?

戈文對於《讀者文摘》並不陌生,前世他經常看的一份雜誌就是《讀者文摘》,只不過那時的《讀者文摘》早已改名為《讀者》。那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文摘類期刊,1981年4月在蘭州創刊,創刊名為《讀者文摘》。初為雙月刊,後改為月刊、半月刊。因與美國《讀者文摘》同名,1993年7月改名為《讀者》。自創刊以來,這本雜誌長期堅持真善美的基本價值,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發行量多年來穩居中國第一,並達到了世界綜合類期刊第四位。

前世,這本雜誌的月發行量達到900多萬份,並衍生出鄉村版、原創版、海外版等多個版本,是非常厲害的一本雜誌。

而今生,現在《讀者文摘》距離他們1981年4月正式創刊也才僅僅兩年零五個月,可是從約稿信裡鄭元續的介紹來看,目前的銷量已經達到了160萬份之多,這是多麼巨大的發展由此也可見《讀者文摘》編輯部編輯們的熱情和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

戈文深知這是一分前途光明的雜誌,他們正走在成功的路上。平民化的風格,樸實的敘述,在平凡的事情中以見大,反映人性的光彩,不高高在上,不裝腔作勢……《讀者文摘》多年如一日的堅持“真善美”、堅持“永恆不變的人性”,哪怕遭受到風雨的洗禮也不動搖,這些正是讀者們喜歡的

戈文就知道在前一個階段,還有人認為宣傳人性的《讀者文摘》是“精神汙染”,是“一處的資產階級的精神樂園”,《讀者文摘》那宣揚人性的辦刊方針是屬於資產階級的專有權,如果不是自己那場關於個人生命價值觀的的討論,如果不是《人民日報》刊登了自己的那篇文章而蓋棺定論的話,或許《讀者文摘》仍然要向前世那樣磕磕絆絆的更加的艱難走過八十年代。

《讀者文摘》不僅用溫情滋潤讀者的心靈,讓他們的心靈保持和諧,它還給讀者傳播了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氣質。這種尊重個人自由,尊重正義公正的精神理念,像溫和的中藥,能緩慢地起效,讓國人去兇邪之氣,去暴戾之氣,去專橫之氣,它是建設公民社會的基礎土壤。

這就是一本雜誌所能貢獻的柔軟的力量

這正是自己如此看重報紙雜志等新聞媒體的真正原因這樣巨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正是潛移默化改變中國最好的方法,是實現自己理想和願望的最佳途徑

戈文輕輕的把信紙摺疊起來,塞回到信封中,然後他將這封信心的放到一邊,對他來,這封信的價值同樣無可估量,必須要收集到他的藏品中去。

然後戈文就開始寫回信,他會接受《讀者文摘》的邀請,他要為《讀者文摘》寫稿。這不僅僅是因為約稿信裡《讀者文摘》的副總編鄭元續所的那樣,《讀者文摘》對於作家來是一個很適合發表作品的媒質,它擁有著廣泛的讀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戈文很懷念當初自己閱讀《讀者》的日子,在那些很普通的文章裡,蘊含著不平凡的大道理,是一副真正的心靈jī湯

這也算是對曾經的一種緬懷吧,戈文在心中想到,然後他開始鋪開了稿紙。

《讀者文摘》是一份文摘形式為主的雜誌,原創的文章並不多。這個時期的《讀者文摘》大多數文章都是選取國外雜誌的一些文章,比如美國的《讀者文摘》,雜誌自己登載的原創的文章並不算多,這主要是因為《讀者文摘》的主題是宣揚真善美,國內作家們寫的文章依然官方類型化的厲害,浮躁之氣甚濃,他們看不起這種文章,所以文章所表達的思想與《讀者文摘》雜誌的主題並不相符。可是戈文的這兩篇散文卻不同,雖然有些深刻,不過卻十分適合雜誌的主題。

既然戈文答應鄭元續的邀請,那他除了同意《讀者文摘》轉載《道士塔》之外,也要寫幾篇符合《讀者文摘》主題的文章,或許這樣的文章對於現在國內的一般作家來是很困難抑或很不屑的事情——這種透過一篇文章來渲染一個光明的主題,透過一篇文章來讓讀者領悟一個人性的道理的文章起來困難其實也是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對於戈文來講,卻是最簡單不過了,他從來不認為文章由高低之分,只有讀者喜歡的才是最好的另外經過那麼多年閱讀《讀者》的習慣,讓戈文對於這種寫法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yín。可以,戈文只要想寫,那寫多少篇這樣的讀者體的文章都沒有問題,這就是一個套路的問題。

不過戈文並不打算簡簡單單隨便的編造一個故事出來,就如同鄭元續希望的那樣,戈文也希望能寫出一些有著積極主題和人性,可以讓讀者醒悟或者某種人生哲理的文章來。這是已經已作家自居的戈文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文由心生,生之為民

於是戈文凝神盯著空白的稿紙思考了很久,最後終於決定了自己要寫什麼樣的文章。當初在電視上看到《話長江》這個節目的時候,他產生了創作文化散文的衝動,並由此而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可是當初他在第一眼看到《話長江》的時候,他內心深處所聯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其實是另外一個紀錄片,那個紀錄片曾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紀錄片就是前世他在中央電視臺看過的《大國崛起》

還有什麼樣的文章能比《大國崛起》更能jī發讀者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呢?

這個時代的中國人經歷了十年的動luàn,然後等到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開始放眼看世界,然後他們就被huāhuā綠綠的世界所míhuā了眼睛,很多人開始mí失了方向,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他們開始mí茫甚至是困huò,姓共和姓資到底哪一個才是更好的,哪一個才是自己需要的……

所以這時候正是需要讓他們對國家對政fǔ產生信心和自豪的時候,而《大國崛起》應該是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其他人不清楚,可是戈文深深的知道現在的中國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中國的富強,即將創造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最終會影響到整個世界,而這一過程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雖然他深深的病垢後世那個市儈的社會,可是無可否認的是,那個中國讓所有中國人在世界範圍內tǐng起了xiōng膛,甚至讓其他國家深深的戒備著。

近代以來160多年的追趕,讓現在的中國人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強國之路。中國的發展不能脫離世界,要要吸收和借鑑全人類的文明成果。那麼,在中國的現代化程序中,應該以什麼樣的xiōng懷和態度來看待曾經在近現代歷史上引領世界cháo流的國家?中國的和平發展,可以從中借鑑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

《大國崛起》正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戈文相信只要自己寫這個系列的文章一定是積極的,能夠勾起讀者興趣的。

不錯,就是它了將五百年來世界大國的歷史立體地、直觀地呈現給了觀眾。不拘泥於歷史的支脈,不進行文明的比較,注重歷史帶給現實的思考。

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為當下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尋找鏡鑑;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以尋找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為敘述平臺;在風雲四起的歷史變遷中,尋找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力量。

這對於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中國,對於那些不自信的人們是很重要的一種啟示

以開放的心態為國人開啟視野,從閉關鎖國到開放合作直至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無論從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都給關心國家發展的人們更全面的收穫,對於正處在全球化làngcháo中的世界,我或許能為人類共同的進步提供思考。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這正是我要寫的文章

戈文開始在白淨的稿紙上寫下第一行句子——

大國崛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