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國師三國(五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荀彧、荀攸頓時明白,他們這個長輩恐怕是心裡轉著其他的念頭,比如為家族考慮,讓荀氏子弟投奔其他諸侯之類的。畢竟現在局勢已經十分的明朗,漢室衰微、諸侯割據已經呈必然之勢。

對於這些‘雞蛋不能投在一個籃子裡’的道道他們自然明白,不過他們信奉大丈夫活在當世、應該一展抱負,並不想為家族所拖累。而且荀彧還有他自己的心思,眾所周知,這位仁兄後來可是因為‘太過忠於漢室’而被曹操賜死的……而對於兩人的這種想法,荀爽似乎早就明白,因此也不阻止,任憑他們自己選擇。

荀攸最終被荀彧說服了,畢竟高軻現在資源雄厚,已經擁有漢中、上庸兩地,其兵之精銳,讓‘擁有西涼精兵的董卓’都聞風喪膽。且又佔據蜀中門戶,只要稍微運作一下,就能成當年漢高祖劉邦之勢。

至於名望,高軻有了這番忠君愛國、獨身追董的事蹟,還愁沒有人來投嗎?

高軻這邊的事我們暫且不提,卻說董卓這邊,雖然有高軻截殺細作,但是畢竟高軻兵少,不能截殺全部,不久以後,他們就收到了聯盟軍的訊息。

“丞相,細作來報,說聯盟軍分崩離析、已然四散了。”李儒來到‘正在官道上前行的董卓的車駕’前、拱手說道。

董卓精神一振,“哦?此言當真?”

李儒略有些猶豫道:“不過有小道消息傳聞……聯盟軍散去似乎只是個表象,說袁紹明面退兵,實則暗藏兵丁與黃河渡口。袁公路則是佔據武關、青泥隘口,孫文臺等人表面回返駐地,實則在虎牢關外就失去蹤影。”

董卓聞言有些發懵,遲疑了一會兒,“依你之見……如何啊?”

李儒捋須道:“依我看……此謠言未必是真。不過也不排除他們以此為餌、引我等回軍洛陽的可能。”

董卓聞言冷哼了一聲,“哼!洛陽……已成瓦碩之地,回去作甚!不必管他們,我們儘快回長安方是穩妥之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高軻那邊……”

董卓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李儒,“你該不會是想讓我提大軍與之決戰吧?高軻此人我瞭解甚深,表面上不多發言,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實則內心險惡,狡詐若狐。而且他那些個師弟師妹們飛天遁地、十分的難纏,我們這邊一有風吹草動、他那邊立馬就能得到訊息;前些日子李傕、郭汜從弘農一路追趕他、結果追到武關連個影子都沒追著就是明證……哎呀,不必管他。與奉先三萬兵馬,讓其與之周旋也就是了。”

李儒點點頭。

就這樣高軻一路追、董卓一路逃,因為有呂布糾纏,高軻除了搶些財物,連董卓的邊都沒摸著。不久以後董卓就到達了潼關。

坐擁雄關、董卓心裡頭的一塊石頭方才落了地。這下也不著急趕路了。就那麼坐在雄關之上,等待高軻的來臨。

不久以後,高軻兵臨城下。

董卓哈哈大笑道:“高軻小兒,我今日已得奏報,你們那所謂的十九路諸侯如今已經是七零八落、四分五裂、反目成仇、自相殘殺。孫堅得玉璽而逃匿,喬瑁為劉岱所殺,公孫瓚回兵幽州,袁本初投向關東,現今已經是一群烏合之眾、再也不成氣候。爾乃朝廷舊臣,只要今日歸順老夫,老夫可立誓不計前嫌,保你榮華富貴,盼你莫要執迷不悟,否則悔之晚矣。”

高軻聞言,當著‘董卓身邊的滿朝文武’的面兒怒道:“呸——!董卓老賊,你縱容兵丁,妄殺平民,欺人妻女,掘先皇墳陵……我這一路只見百姓屍橫遍野,屍首填滿溝壑,七歲孩童死於槍下,八十老嫗掛於樹上,如此人間慘劇,你簡直枉為人子,今日我高軻在此立志,必掘你祖墳,滅你九族。凡你手下‘作惡西涼兵丁’我必盡殺之,以還天下公道,寧可涼州成焦土,無人耕種,也不留一人與世。”

高軻這話就有些太重了,所有人聞之皆臉色鐵青,包括那些守城的兵丁都感到有一股涼風從背脊竄起。不過漢獻帝和諸位王公大臣則是心中充滿感慨……今日聽說十九路諸侯分崩離析,根本無心剿董之後,所有人都感到天崩地裂、復國無望。不想在絕望之際,大漢朝還是有一忠臣敢直言滅董。

董卓大怒道:“逆賊……你已經窮途末路,孤軍深入,還敢發此狂言?”

高軻卻絲毫不理會董卓,而是望著‘城樓上的漢獻帝’滿臉悲切道:“陛下……臣無能!今日無法救陛下出逆賊之手。只感五內俱焚、不能自己。臣雖無能,但盼陛下莫要灰心,萬不可動‘輕生’之念。且安心寄居與董賊處,待臣來日積攢實力,集結大軍,滅殺董賊,還政與朝!”說罷取劍捋發,大喝道:“皇天后土,我高軻今日在此削髮為誓,今生無論董賊你逃之何處,我必追殺你至天涯海角,不斬你頭,我誓不回頭!”說罷持劍割發,一時間青青髮絲隨風飄揚。

看著漫天飛揚的髮絲,所有人在場之人皆滿臉震撼……要知這個年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能妄動的。曹操自己違反軍紀、割發帶罰就是明證。

所有忠於漢室的滿朝文武瞧到此情此景皆以袖拭淚,漢獻帝更是止不住淚如雨下。

董卓一時間氣得是暴跳如雷,“混賬……誰敢附和?”

高軻視之為無物,在馬上持禮道:“陛下……珍重!”一撥馬頭,“我們走——!”

眾漢中軍士被高軻這番作為,激得是義憤填膺;臨行之際,黃忠忍不住怒拔寶弓,一箭向董卓射去……一時間箭矢疾空,嘯聲陣陣,董卓大驚失色;幸好呂布在一旁,推了董卓一下,才讓董卓倖免於難,只射走頭上冠冕;曉是如此,也把董卓嚇得夠嗆,跌坐在那裡、半天都沒站起來。

自此天下皆知高軻乃漢室忠臣,無人敢輕言非議。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