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侵略戰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關羽其實也不淡定了,說是在城中處理事務,其實也帶著徐晃早早地站在無終城頭向北觀望著。

“報……”

一騎快馬在大地上奔騁,捲起一陣塵煙。

“籲……”

“嘶……”

騎士一攬韁繩,在城樓前停下。因為他已看到城樓上那兩個挺拔偉岸的身影――關羽、徐晃。

“啟稟將軍,張將軍已經接到主公,離無終城還有二十裡!”騎士沒有下馬,拱手向城上的關羽報了訊息便轉身回大部隊去了。

“好啊!來人,開啟城門,迎接主公!”關羽心情也是一陣激動。

“嘎吱……”城門大開,關羽、徐晃領親衛出迎五里。

戰時不飲酒並不是說隨時都不能飲酒。關羽軍團除了太史慈的水軍在三韓海峽時不時地與倭國的海匪發生一些摩擦外,其他部隊都息戰半年以上了。

關羽早早就在城內備好了酒宴,靜候主公劉琦到來。

“恭喜主公封王!”

“恭喜主公……”

關羽、徐晃齊聲恭迎劉琦。

“哈哈……雲長、公明,多日不見,風采依舊啊!”劉琦也是心情大好!

關羽:“主公更是龍馬精神!”

劉琦:“哈哈……看到你們我高興啊!”

關羽:“主公請進城,羽已備好酒宴!”

劉琦:“好!今日高興,我們一醉方休!”

徐晃:“主公,請!”

無終城內,公孫康一直在張羅著酒席。

看到劉琦與關羽等人談笑風聲地進來,公孫康停下手下的活計:“屬下恭迎王爺!”

“伯安辛苦了!”劉琦伸手扶了一把,他其實是不知道公孫康也到了右北平的。

“為主公大業,康萬死不辭!”公孫康有點小激動,在劉琦手下自己根本就排不上號,劉琦貴為王爺,居然會親手扶他這個降臣。

劉琦:“聽雲長說,你可是為拿下這兩郡立下了大功的。看來是我失職了,讓一個大才屈居一郡之守啊!”

公孫康:“臣惶恐,比起關將軍統領興州及幽州諸郡,臣做得還不夠。”

關羽:“哎,伯安過謙了。關某一介武夫,說領兵打仗關某當仁不讓,可要說到出謀劃策、治理政務,關某可比你差多了。”

劉琦:“是我失職,咱們邊喝邊聊!”

關羽:“好!主公請。”

這個上座沒法讓,主臣有別。

左右分別是關羽、龐統。關羽是主將,也是東此地界最局領導人;龐統雖然貌不出眾,卻是一直跟在劉琦身邊的人。

作陪的只有張遼、徐晃、周倉、公孫續、公孫康。

關羽、張遼、周倉、徐晃都是幷州一起走出來的老兄弟;而公孫續與關羽有師徒之誼;公孫續與公孫康又是本家遠親兄弟。

都是自家人,這頓酒自然喝得痛快!

劉琦把龐統正式介紹給了關羽。關羽、龐統都是驕傲的人,關羽不喜歡出身好的士人,龐統不喜歡別人比他更有優越感。一上來兩人是不太對付的。

不過,關羽又喜歡爽朗的人,龐統喜歡不在意他外表的人。

所以,劉琦居中調和,一通酒喝下來,兩人居然勾肩搭背,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春風得意,借酒高歌……

劉琦接下來幾天對東北的人事作出一些調整。調公孫康為興州刺史,徐榮為興州大將,二人協作統管興州軍政。調公孫恭為右北平太守。關羽依然駐軍右北平,張遼為副、周倉為將,龐統為軍師,從興州、蒙州及幽州東部調集徵兵,擴大軍團,備戰曹操。

而劉琦則帶著公孫續、徐晃及三千白馬義從和五千精銳步兵繼續東進,尋太史慈匯合,準備渡海進攻倭國。

雖然張遼的五千龍騎營戰鬥力更強,但是運輸起來比較麻煩。

還有海戰等因素,綜合考慮反倒不如步兵來得實用了。

雖然關羽、龐統也想去參予這場對外侵略戰爭,但是他們都是理智的人,都明白接下來面對曹操才是影響天下一統的重中之重。

劉琦調來龐統可不只是為關羽參謀軍事那麼簡單的,還要他開始與曹操留在幽州的謀士鬥法,各種試探、各種滲透……為之後的兩雄對戰作準備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次擴軍備戰將要面對的是一場持久的戰爭。所以他們的任務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周倉嚷嚷著要跟劉琦去打仗。但是劉琦帶走徐晃,手中的將領就有一些不夠用了。一場戰爭可不是由一兩個猛將就能左右的,中低級將領更為重要。周倉受限於文和智力,達不到統率千軍萬馬的高度,但衝鋒陷陣絕對是一把好手。

進攻倭國劉琦就準備了倆字――屠殺!

沒有絲毫心裡壓力,沒有任何顧忌。只要太史慈和徐晃放得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侵略從來不會有憐憫!

只是這一次歷史翻了個個兒。

永遠不會有傷痛,永遠不會有仇恨!因為劉琦根本就沒想過讓這個民族繼續繁衍下去。

當劉琦到達釜山時,已經是六月了。天氣有些熱了,但海風吹起來卻讓人覺得很舒服。

洛東江入海口的太史慈的海軍基地卻沒有大軍,太史慈也不在基地。

雖然是太史慈一手組建的新軍,但還是有人認識劉琦的。因為太史慈組建水軍時在關羽手中的第一軍團中調了一批會水的將領,而且基地裡的船工都是當年劉琦親自誓師送他們北上的江南工匠。

太史慈不在,劉琦也只能無奈地等在基地。

沒有船,劉琦的軍隊再牛叉也飛不過去。

可是……

時間似乎不太對了,六七八九這幾個月是颱風肆掠的季節。以當前的造船技術,幾乎是沒有可能穿越這巨大的海峽抵達倭國諸島的。

看來這場侵略戰爭又得延後了。

至少也得等到十月以後,颱風的發生的機率大幅下降後才行的。

不然就得走上忽必烈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卻偏偏無奈一海之隔的倭國的老路了。

想想當時的蒙古帝國何其強大,卻偏偏對倭屢次出兵而無功而返呢?

航海技術落後雖然也是一大因素,但是以騎兵為主的蒙古大軍不懂得海上氣侯的變化規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因素。

當時建都北京,等到春暖花開已是三月,再籌備倆月,五月出兵,等大軍開到大海中間,“呼”一陣颱風刮來,船翻人亡。還打什麼仗哦,能活著回去就算走狗屎運了。

作為後世來魂,經過那許多的數字網絡新聞,這些東西在劉琦眼中已是常識,當然不會拿自己的士兵的生命去冒險。

晚就晚點唄!也不差這幾天。來都來了,就在基地好好瞭解一下船隻和海戰也好。(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