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給夢想學院的一封公開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三位教授,你們怎麼來了。”

看到港科大的三位教授前來,張寧有些奇怪,連忙在客房招待起三人。

“很抱歉,張院長,打擾你休息了。”

李曉原、李澤湘、勵建書是港科大的三位元老,見證了港科大的創辦與崛起。

對於三位教授能夠前來夢想學院,幫助夢想學院建設,張寧還是非常感激的。

此時,見到三人前來,張寧非常客氣的向三位教授問好。

“不打擾,不打擾。”

張寧擺擺手,說道,“我也剛在想事情,倒還沒有休息。”

“那就好。”

三位教授有兩個帶著眼鏡,一個高一個矮,高的叫李曉原,稍矮的叫李澤汀,另一個頭髮已經白了,叫勵建書。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後,由年齡較大的勵建書開口。

“張院長,本來是不想打擾你的。只是,我們商量了一下,不得不這麼晚找你瞭解一些情況。”

“三位教授,你們想瞭解什麼?”

“想必張院長知道,最近這些天我們團隊與朱院長鬧了一些矛盾。”

“知道一些。”

張寧點頭,但很開明的說道,“各位,我對你們交流沒有意見。我認為,有衝突是正常的。畢竟,對於教育改革,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是呀,交流有衝突是正常的。我們在港科大,也時常與不少學者在學術交流當中,有過衝突。只是,這種衝突一般是比較小的,他是區域性的,他不會影響全域性。但是,張院長可能不知道,我們最近在交流溝通當中,已經上升到全域性的衝突了。”

“啊,這麼嚴重。”

張寧有些驚訝。

看來問題嚴重了。

什麼情況?

按理,這三位教授是朱青時邀請過來的,他們與朱青時也有些交情,應該不會有太多的衝突。可是,看三人的情況,好像不是小事。

心下想著,張寧問道,“三位教授,具體的衝突是怎麼回事,要不,我將朱院長請來,我們大家當面說清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了,還是不要請朱院長了。”

勵建書搖頭,“我們還是跟你說吧。”

“也好,勵教授,你說吧,具體的衝突出在哪。”

“這個說來話長。”

勵建書整理了一下語文,“我與曉原,澤汀兩人自小是在內地長大,當年就讀的大學,也是在內地。只是當時國內動亂,後來我們才去了香江。直到80年代,港科大成立,我們就一直在港科大。雖然如此,但我們一直仍很觀注內地。特別是對於內地的教育改革,只是,一直以來,內地的教育改革非常緩慢,雖然每年都有提教育改革的口號,但每年改的並不多,幾乎等於沒有改。不過,這一次,在錢學森老先生的感慨之後,我發現,內地關於教育改革的呼聲已經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看到貴學院要打造一所全新的高等院校之時,我們亦非常觀注。最終,受朱院長的邀請,來到了貴校,希望以我們當年在創辦港科大的經驗,能夠對貴校有所幫助。”

“三位教授對於內地教育事業的關心,讓我佩服。只是,勵教授,看起來,我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我們夢想學院剛剛成立,甚至,我們連成立都還算不上,我們也特別需要像你們這一些有經驗的教授學者們的幫助。”

張寧說道。

只是,勵建書再次搖搖頭,“是的,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一樣。可是,在具體的院校管理以及教學上面,我們卻存在非常大的衝突。我認為,一個偉大的院校,他應該將各方面考慮清楚,而不是光在喊口號。”

“喊口號,這怎麼說?”

張寧有些不知道這三位教授今天來這裡是什麼意思。

“三位教授,你們覺得,我們夢想學院提出來的教育改革,是在喊口號?”

自主招生,自授文憑這一些,看起來雖然有一些像口號。

但是,張寧卻認為,這是必需要做的事情。

張寧沒想到,這樣的改革似乎被三位教授誤解。

“當然,我並不懷疑張院長以及朱院長想創辦一所國際一流院想的願望。但是,要做好這一些,不僅僅是在口號上。最近這一些天,我注意到,在我們與朱院長的交流當中,我們發現,夢想學院根本沒有嚴格的教學計劃,甚至,連學術團隊也是剛剛臨時整理過來的。這對於學生很不負責,我們不希望看到由這樣的一個零散組建而來的團隊,來教國內各地的學子。”

“噢,勵教授,你說的是這個呀。”

張寧這回聽明白了,立即解釋說道,“勵教授,我看你是誤會了,你也知道,我們夢想學院僅僅只是剛剛成立,各個班子確實是臨時整理。但是,這也沒辦法,我想,當年港科大成立之時,也不可能方方面面考慮到。當然,對於您說的,我們也在一步一步解決,但這需要時間,希望三位教授能夠理解。”

“我們當然理解,但問題是,張院長,你們是否已經打算招生了。”

“這個……”

張寧有一些不知道怎麼解釋。

為了趕時間,張寧與朱青時確實有想法在今年夏季,也就是今年高考這一屆招生。

“是有這個想法,不過,也不一定。”

“看來是真的了。”

邊上坐的兩位李姓教授突然開口。

“張院長,你們是否太急了。剛提出建校,你們就想招生。先別說軟的教育方面,你們就是一棟教學樓都還沒有做好,你不覺得,這太快了,也是對學生們不負責嗎?”

“這個……”

張寧默然無語。

張寧當然知道這的確有一些太快。

只是,不只是張寧,包括朱青時,兩人都非常希望能夠快速推動教育改革。

像中國這樣的國情,並不是什麼時候,民眾們都會對教育改革感興趣,也並不是國家什麼時候,都允許你改革。

好不容易抓住機會,如果不立即推行,未來恐怕國家更不會給你機會。

這都是張寧與朱青時在仔細探討之後才決定的。

“三位教授,其實是這樣的。”

張寧小小的向三位教授解釋說道。

只是,港科大三位教授聽後仍不滿意。

“張院長,教育改革是嚴謹的,不像你之前做生意,失敗了可以重來。教育失敗了,可能在你眼中是失敗了,但對於那一些學子,恐怕會害了他們一輩子。”

“三位教授,倒也沒那麼嚴重。”

張寧未至可否。

雖然暫時夢想學院教學計劃,學科團隊還沒有成型。

但張寧有信心,憑著自己與朱青時的能力,他必然可以教會這一屆學子很多的知識。

只是,三位教授似乎很在意這一點,再次強調,“張院長,以港科大為例。當時港科大成立之前,用了3年的時間考察,又用了3年的時間準備,最後花了將近8年的時間,港科大才成立。直到如今,港科大已經成為了國際一流高等學府。當然,我知道,夢想學院不可能等這麼久,但是,為了對學子負責,也為了對貴院負責。我覺得,貴校至少好好準備3年,然後再招生,你覺得呢?”

“三位教授,暫時我回答不了三位教授的問題,我考慮一下,你們看可以麼?”

“當然可以。”

三位教授點點頭,“不管怎麼說,我們之所以說了這麼多,並非是我們對貴校有何不滿。我們只是希望貴校能夠多準備一些,真正做好創辦一所高等院校。”

“謝謝,三位教授,我理解你們的心情,我一定會考慮你們的話的。”

“那好,就不打擾張院長了,我們告辭。”

港科大三位教授說完,就此離開。

當晚,張寧一晚上也睡不著,腦海裡,翻來覆去的想著剛才三位教授所說的話。

“管理團隊,教育規劃,教育大綱,學科構架……”

無疑,三位教授提出來的意見是非常好的。

要創造一所,或者要準備創造一所全球一流的高等院校,這一些必需搞清楚。

現在這一些根本就沒有出來,招生是不是看起為有一些荒誕。

只是,張寧又想到。

如果現在不招生,恐怕,明天張寧將招不到一個學生。

改革就像一陣風,風一過,改革就沒了。

教育改革,一方面是近期這一陣風吹起的,另一方面,也嚴格受到國家控制。

有的時候,不是你想改革就能改革的。

一但國家不允許,雖然現在國家即不支援,但也不反對,這已經算是變相的支援了,那恐怕,夢想學院就真的只能喊口號,而什麼也不能做了。

迷迷糊糊,張寧就此睡去,第二天,張寧一大早,立即就找到了朱青時。

將三位教授昨天晚上來找自己情況,向朱青時說了一遍。

兩人一邊走,一邊討論。

“朱院長,你覺得,三位教授給出的建議怎麼樣?”

“有道理,但暫時不能採用。”

“我也這麼覺得。”

張寧嘆了一口氣。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之前探討過。”

張寧說道。

“是呀,院長,我們之前是探討過,而且,我們已經做了決定。我們必需快速招生,我們必需快速進行改革。如果不然,我們將沒有機會。可是,三位教授將一切想得太過於完美。但我覺得,其實我們先招生,招完之後,我們一邊教學,一邊完善我們各方面的設制,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我們的改革失敗了,招過來的學生,會不會成為我們教育改革的犧牲品。”

張寧再次問道。

雖然,他認為不會。

“不會,院長,這一點你放心,我以人格擔保。如果第一批招過來的學生畢業之後差於國內一流本科院校,我將一個人承擔所有責任。”

“倒沒有那麼嚴重,要承擔責任,也是我承擔,我才是院長,我只是說說罷了。”

張寧笑了笑,“好了,不去想了,我們還是準備好與全國各大學子家長的見面會吧。”

……

夢想學院與學子家長見面會預定在下個月,還有20天的時間。

屆時,張寧將親自出面,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以及家長,當然,也包括那些觀注夢想學院教育改革的朋友。

這些天,前來報名參會的人有很多,短短幾天,報名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上萬人。

不過,因為人數實在過多,夢想學院只好塞選了一部分。將那些準備來看熱鬧的去除,保留更多的學子家長,也就是有子女正準備高考的。

張寧希望這一次見面會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夢想學院,當然,也讓更多的學子,能夠選擇前來夢想學院就讀。

換句話說,這一場見面會,其實就是招生宣傳。

只是,就在張寧等人緊張不斷的準備著這一場見面會。突然,此前與張寧提出意見的三位教授,突然向張寧與朱青時提出辭職,並且,當天就打包返回了港科大。

雖然對於三位教授以及三位教授帶來的團隊離開,張寧感到可惜,但既然理念不同,張寧也不強求,同意了他們的離開。只是,張寧想也沒有想到。在三位教授離開夢想學院之後,一則港科大告夢想學院的公開信,突然在網上釋出。

高等教育改革關係國家競爭力能否提高,必須避免空洞的口號和不負責任的譁眾取寵,必須避免把對現有高教體制弊病的不滿轉化為對貌似合理卻實際上更為荒謬的行為和口號的歡呼,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認真的具體的富有建設性的分析和討論。

張寧與朱清時兩位院長在夢想學院教育改革中提出了許多口號,兩位院長身為社會名人,又擔負改革重任,因此這些口號可能嚴重誤導輿論和社會,干擾高教改革的實質性討論和健康開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認為有必要表達我們的看法,釐清正誤,以正視聽。

“自主招生,自授文憑”絕不是高教改革核心

高校的“自主招生權,自授文憑權”只是“表”,而教授質量、教育質量、管理質量才是“裡”。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從根本上能支撐高校“自主招生權,自授文憑權”的是一個學校建基於教授質量。教育質量之上的“質量信譽”,而不是具有這些權力本身。

如果只爭“自主招生,自授文憑”權,而避談如何提高教授質量、教育質量和管理質量的具體措施,則無異於只追求教改的形式而忽略教改的本質,這種徒有其表而無其裡的所謂高教改革,註定是既誤人子弟又貽誤高教改革機遇,並最終貽誤國家發展的口號喧囂。

這是三位教授實名釋出的公開信,張寧差一些被這一封公開信給氣暈了。

“我靠,這三位教授,他喵的,我得罪你們了?”

張寧氣得差點罵娘。

“朱院長,你找的是什麼人。”

這一封公開信,搶在夢想學院學子家長見面之前釋出,簡直是要將夢想學院致於死地。

“院長,很抱歉,這是我的錯。”

朱青時一臉沉重。

他也沒想到,本來好好合作的隊友,居然突然離開。

當然,你離開就離開吧,這也沒什麼,大家理念不一樣,勉強再呆在一起,恐怕會鬧出更多的矛盾。可是,這三位教授不知道是跟張寧有仇,還是不想讓夢想學院改革成功,居然在這個時候發表公開信,強烈質疑夢想學院創辦高校的動機。

“現在不是誰的錯的問題,現在是如何解決這封公開信。”

張寧沉著臉,他現在不想追糾誰對誰錯。

現在最主要的,那就是消除這一封公開信的影響。

一個電話,張寧立即打給了陳青青,讓企鵝科技,全面屏掉三位教授的公開信。

同時,張寧也立即登陸微博,對三位教授的公開信進行回應解釋。

只是,張寧的兩個辦法,全都失效了。

首先是遮蔽。

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企鵝科技雖然在國內一家獨大,但也不是一手遮天。這樣的公開信,哪怕就是不透過企鵝公司渠道,同樣可以流傳到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甚至,哪怕就是企鵝科技控制的地方,如即時通訊,你總不可能連別人的對話也屏掉吧。

當然,還有國內各大大小小的論壇。

這只是網際網路方面,事實上,張寧僅僅只在網際網路媒體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在傳統媒體上面,張寧半點影響力也沒有。多家報紙,雜誌,新聞電視臺,也在同一時間,轉載了三位教授發出的公開信。

如果說,僅僅只是一封質疑的公開信,他可能並沒有這麼大的威力。

事實上,在夢想學院成立訊息釋出之後,就有不少人曾經質疑過夢想學院的種種問題。

只是,這一些質疑都沒有什麼威力,輕而易舉被張寧更為浩大的教育改革給壓了下去。

但現在卻不同。

現在質疑夢想學院的是港科大的元老,這是實名質疑,威力比之一些匿名質疑要權威得多。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此前這三位教授,一度是與夢想學院合作的。也就是說,這會兒,居然連合作的隊友也質疑起了夢想學院。

無疑,這種隊友反水的質疑,比之任何他人或者是機構的質疑,更為來得轟動。

不管張寧使用什麼手段,這一封公開信,仍是傳遍了國內大大小小每一個角落。

同時,也傳到了那一些準備前來參加夢想學院家長見面會人士的眼裡。對誰錯。

現在最主要的,那就是消除這一封公開信的影響。

一個電話,張寧立即打給了陳青青,讓企鵝科技,全面屏掉三位教授的公開信。

同時,張寧也立即登陸微博,對三位教授的公開信進行回應解釋。

只是,張寧的兩個辦法,全都失效了。

首先是遮蔽。

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企鵝科技雖然在國內一家獨大,但也不是一手遮天。這樣的公開信,哪怕就是不透過企鵝公司渠道,同樣可以流傳到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甚至,哪怕就是企鵝科技控制的地方,如即時通訊,你總不可能連別人的對話也屏掉吧。

當然,還有國內各大大小小的論壇。

這只是網際網路方面,事實上,張寧僅僅只在網際網路媒體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在傳統媒體上面,張寧半點影響力也沒有。多家報紙,雜誌,新聞電視臺,也在同一時間,轉載了三位教授發出的公開信。

如果說,僅僅只是一封質疑的公開信,他可能並沒有這麼大的威力。

事實上,在夢想學院成立訊息釋出之後,就有不少人曾經質疑過夢想學院的種種問題。

只是,這一些質疑都沒有什麼威力,輕而易舉被張寧更為浩大的教育改革給壓了下去。

但現在卻不同。

現在質疑夢想學院的是港科大的元老,這是實名質疑,威力比之一些匿名質疑要權威得多。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此前這三位教授,一度是與夢想學院合作的。也就是說,這會兒,居然連合作的隊友也質疑起了夢想學院。

無疑,這種隊友反水的質疑,比之任何他人或者是機構的質疑,更為來得轟動。

不管張寧使用什麼手段,這一封公開信,仍是傳遍了國內大大小小每一個角落。

同時,也傳到了那一些準備前來參加夢想學院家長見面會人士的眼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天下第一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