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夢想學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先生,對於我們的院校,你有什麼看法?”

既然朱青時答應,張寧也松了一口氣。←頂點說,..

有這樣的一位後世教育改革大師幫助,中國教育改革也未必不能成功。

不過,院校一切才剛開始,學校名字沒有,辦學場地沒有,硬體裝置也沒有。

張寧也將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時向朱青時問道。

顯然,朱青時對於這一塊,似乎早就有研究,直接道。

“院校第一年開始,肯定是最困難的。但是,一所院校,硬體並不是最重要的。韓國的浦項科技大學是一所只有十幾年建校歷史的理工類學校。學校不大,只有七八個系,000多名在校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佔一半。但是師資力量卻很雄厚,韓國的浦項鋼鐵公司出巨資從世界各地聘請一流人才。結果這所在中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在最近幾年《亞洲週刊》評選的亞洲地區理工類高校中,多次名列第一。

這也印證了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的那句名言‘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有大師之謂也’?”

“有道理。”

張寧聽後不時頭。

專業人士不愧是專業人士,如果讓自己瞎忙,恐怕,光是一個學校的硬體裝置,就要將自己忙得個天翻地覆。

“那你認為,一所學校最為關鍵的力量是師資。”

“對,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

朱清時道。

“現在國內各個高校,雖然號稱師資雄厚,但與國外大學的師資力量是無法比的。這不僅僅只是師資水平,更多的體現在師資人數。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大概有萬多個學生,但講師就佔000多位,師生比例是1:10,也就是10個學生就可以對應一個老師。但我國的高等院校,好些的可能達到0個學生一個老師,差一些的,是5個學生,0個學生,一個老師的比例。無疑,這樣的師生比例,也給講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師生比例過於懸殊,也存在不少無法兼顧的例子。”

“朱先生,你這一翻話,可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張寧一邊聽,心下一邊記著。

“還有呢。”

“還有一個是科研與教學這兩個問題,一所好的大學,要妥善處理好科研與教學的關係。可是,國內目前這方面沒有處理好。都是將好的人才放到是搞科研,一般的才來去搞教學。很顯然,靠普通人才教授出來的學生,他又哪裡能天才到哪去。”

朱青時侃侃而談,不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了,張寧,你呢,你也,你的想法。”

一翻痛聊,朱青時將肚子裡無數關於教育改革的話題,一起與張寧分享了一遍。

最後,朱青時看著張寧,問道。

“我呀。”

張寧笑了笑,“我沒有什麼想法,如果要有,那麼,我只會全力支持那些對教育改革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我將給他們完全的自主權。另外,我已經決定,我們企鵝公司將每年拿出100億人民幣,連續投資10年,以做這一所大學的投資。”

“一年100億,10年,1000億。”

哪怕是中大校長朱青時,聽到這個數字,也是砸了砸舌。

這個數字,當真是恐怖。

雖然,1000億也未必能夠瞬間打造成一個清華燕大,更不可能瞬間趕超世界知名學府。

但是,能夠直接砸進1000億搞教育的,恐怕,放在全球,沒有一人可以做到。

這不只是需要眼光,更多的,需要的是一種為教育做投資的情懷。

是的,朱青時感覺,張寧之所以這麼重金砸進,就是一種情懷。

沒有這種情懷,張寧不可能對教育進行改革。

沒有這種情懷,張寧也不可能創辦學校。

是誰都知道,教育投資是見效最慢,而且也是投資最為恐怖的。

但張寧卻這麼做了。

有這麼一刻,朱青時感覺,有如此一個有眼見而又有情懷的天才,中國教育改革,又何愁不成功呢?

“張寧,你這投資的金額,連我也嚇了一跳。早知道你投資這麼大,你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我就該好好與你聊聊。”

不由得,朱青時有一些後悔。

不過,張寧倒是沒有在意,而是開玩笑的道,“哈哈,現在後悔了吧。不過,我也感到奇怪,第一次前來拜訪朱先生的時候,你怎麼沒空呢。”

“這個嘛……”

朱青時有一些尷尬,但還是道,“好吧,我就跟你吧。你第一次來拜訪我的時候,我不知道你什麼意思,加上那時我也沒時間,雖然你名氣大,但我也未必想見。第二次,你託“過生”兄來找我,雖然表達了你想創辦大學的想法。但是,我仍是不想見你。因為我感覺,像你這樣只知道賺錢的商業大亨,要創辦學校,估計又會是想盡辦法來賺錢。沒想到,現在一聽你的投資計劃,我再次為我之前的不友好向你道歉。”

朱青時很有胸懷,雖然清高,但這一翻聊天,卻是連翻向張寧表示道歉。

張寧連忙不敢,心中對於朱青時更加認可。

自己就是要這樣的人。雖然不算得圓滑,話也比較直,而且,從最近這一些天觀察朱青時以來,也發現朱青時為人坦陳,敢敢恨,但這一些不管有多麼的不好,朱青時仍是一個有著強烈改革欲/望的人才,他的各方面觀也讓張寧非常贊同。請他出山,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者,後世南科大的成功,朱青時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一些,都是張寧想要邀請朱青時的理由。

“對了,我們的學校叫什麼名字?”

“夢想。”

“夢想?”

“是的,就叫做夢想學院。”

張寧頭道,“我要讓夢想學院,成為全球所有學子的夢想所在。”

“好。”

“夢想學院,好名字。”

朱青時很是興奮的稱讚道。

雖然這一個名字有一些與現在流行的大學院校名字不一樣,這看起來太過於通俗,也看起來不像一所正規的大學。但是,現在不是要教育改革嗎。教育改革,首先就從院校的名字開始。為什麼大學的名字,就要按傳統的來。為什麼,大學的名字,一定要按什麼中大,燕大,南大之類的來?為什麼,他就不可能是夢想學院。

你看,國外的名校,常青藤學院,不也與夢想學院差不多的麼?

……

搞定了朱青時,但創辦院校這才剛剛開始。

選址,買地,投資,這一切都很好搞定。

張寧將夢想學院的地址,選擇了在南方的深成。

之所以不選擇燕京,並不是燕京不好,相反,燕就各方面都比較便利。

但張寧仍是沒有選擇燕京。

教育改革,夢想學院的創辦,其中有一條最為重要的改革,那就是去行政化。

燕京是中國政治最為嚴重,也是最為複雜的一個城市。

張寧不希望自己創辦的這一所大學,今年接受這一個領導,明年又招待另一位主任。

相反,南方的不少地方,特別是沿海城市,反倒是更開明一些。

其中,又以深成政治風氣最好,張寧也就將地址,投資在了深成。

當然,為了真正的去行政化。

在選址完畢之後,張寧也前往了深成,拜訪了深成的一些重要政府領導。

隱約向他們提出,他們的夢想學院,以後未來不想有過多的行政打擾,希望他們能夠理解。

對於張寧隱晦提出的這一些要求,深成政府領導班子全都答應了下來。

笑話,也不看看張寧是什麼身份。

商業富豪。

政治世家嫡系傳人。

當然,拋開這一些,每年張寧為深成投資100億人民幣這樣的大手筆,他們也不敢半個不字。

只是,這一些好辦之餘,其中的創辦學校的稽核事儀,卻是難倒了張寧。

創辦學校不同於開公司,當然,哪怕是開公司,也需要稽核。

但是,創辦院校來,稽核將會更為嚴格。

只是,自夢想學院提交稽核申請之後,上頭卻一直沒什麼訊息。

為此,張寧還拜託了姑父許保華,希望能夠在許保華那裡打聽到一些。

可是,許保華也是搖頭。

“寧,不是姑父不幫你,你創辦院校是好事。但是,你創辦的這所院校也太過於創新了。自主招生,自授學位,上頭一直壓著,沒人敢批。”

“我靠……”

張寧真想罵娘。

改革改革,不創新哪有改革。

現在改革一下子來了,卻又不批了。

不過,張寧沒有胡來。

這種事情,急不來,你想創辦院校,不管在哪,都會受到政府的制約。

深呼吸,張寧冷靜了下來,道,“姑父,你幫我轉達一下意思。就跟他們,我張寧是什麼樣的人,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創辦的這一所夢想學院固然有很多創新的地方,但是,這一些創新內容,也正是教育改革最為關鍵的內容。我希望我們中國教育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我也希望,未來我們中國教育有一天能站在世界之巔。而不像錢學森感慨的一樣,為什麼,我們中國創辦了這麼多學校,卻一直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

“嗯,你的話,我會帶上。不過,寧,你也不要著急。慢慢來,最起碼,我是支援你的。加油。”

“謝謝姑父。”

……

紫華閣。

中/南海紫華閣內,此時,分別坐著中國最高的幾位領導人。

其中一號首長葉承良看著手中教育部部長傳過來的這一份申請檔案,卻是笑道。

“各位,張寧這個傢伙,前幾天剛想弄走我們的北斗導航,我們開會還沒有討論完。這會兒,又弄出了一個創新型的大學,這傢伙,可真是精力旺盛呀。”

“是呀,張寧這傢伙,最近幾年,沒少讓我們緊張的。一年投資100億,看起來,他真是想在教育這一塊大幹一場。”

一邊的王懷王老爺子,接過話來道。

“沒錯,我倒是能感覺到傢伙的拳拳愛國之心。只是,他每次弄出來的事兒,實在是影響巨大,讓我們都有一些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像這一次的創辦大學院校一樣,居然弄出一個自主招行,自授文憑的路子,這可是打破了我們幾十年來的教育體制,我不知道這種教育改革是好還是壞,對了,教育部的有關專家怎麼?”

孫老這時,也在邊上道。

“他們如果有想法,恐怕也不會送過我們這來。估計是這事情太大了,他們也做不了主,更不知道對於未來有什麼影響。”

“也是,這麼大的事情,他們哪個敢處理。萬一處理不好,那可真是一個大麻煩。”

“好吧,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這份申請,我們批不批吧。”

葉承良壓了壓手,道。

“孫老,你的意思呢?”

“我沒什麼想法,教育改革我也不是專家。不過,起來,我們也確實要對教育進行改革了。眼下國內經濟雖然看上去不錯,但如果教育落後,遲早有一天會拖累我們國家。現在改革,也是對我們未來負責。”

孫老道。

“王老,你呢?”

“原則上我也贊同,只是,張寧畢竟不是教育系統出身。雖然他將朱青時請了去,但朱青時這個人我知道,能力是有的,但為人處事太過於公正,不通變化,搞學術很不錯,搞學校嘛,我也不敢肯定,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夠擔當這個重任。”

幾人發表了意見。

最終,葉承良這才頭,道,“看來大家都贊同,但也確實有一些擔心。要不這樣,我們先不批覆他的申請,我們也不拒絕。就讓張寧自己先搞。搞得怎麼樣,是好是壞,我們看。如果好,我們未來可以大力支持,如果不好,我們取消了就是。”

“我看這個主意不錯。”

幾人都是頭。

“對了,還有,那個北斗導航事情怎麼辦。”

這時,孫老又提到了北斗導航。

“本來北斗導航是我們的機密系統,不可能給民用的。不過,張寧也只是運營,又出錢幫我們發射衛星,並不想要技術,我看安全性方面沒有什麼問題。或許,靠著張寧這傢伙的突發其想,我們的北斗導航系統,可以提早幾十年覆蓋全球呢。”

“那好,就這麼定。”

會議開完,葉承良找到了張寧的姑父許保華,並且,讓許保華向張寧帶了幾句話。

許保華當天再次找到張寧,將幾位領導人的話帶給了張寧。

“姑父,這麼,幾位領導是即不同意,也不支援了。”

“是。所以,未來你的教育改革好不好,就看你的了。不過,你可不要馬虎。雖然上面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援。你改革的好,未來國家當然會支援。但你改革的不好,或者沒有什麼效果,恐怕,你的改革將不可能進行得下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知道。”

張寧頭,“能夠有這樣的表示,已經可以了。至於改革有沒有效,我相信一定會有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天下第一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