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木子時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個問題,什麼時候出現的?”

“年後就有苗頭了,後來愈演愈烈……”

“你怎麼不早說呢?”

吳文帆一時啞口,臉色十分尷尬。

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

他怕李川覺得他矯情。

換工作場地這種事,屬於是給公司增加負擔了,正常情況下,領導是不會同意的,反而可能會因為此事對提出這種要求的人有看法。

另外,他也怕李川覺得他另有所圖。

換工作場地等於是要分家,分家之後,很多東西都會脫離原有的掌控,這種事還是挺敏感的,一旦操作不好,後果非常嚴重。

種種顧慮,讓他一直拖著沒說。

現在說,是因為這件事拖不下去了。

以前可以拖,是因為娛樂主播們的日子還不錯,平時開播,人氣不會低於三位數,隨便播一播,每個月都能掙幾萬塊。

這種情況下,娛樂主播即使對電商主播有所羨慕,也不會一個勁往裡鑽。

以後,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抖音已經釋出了公告,要取消直播功能的粉絲數量限制。這一舉動,必然會導致大量新主播湧入,加劇競爭環境。

競爭壓力大了,娛樂主播的收入就會減少。收入少了,他們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

以前收入高,他們面對公司的電商主播,尚且能夠保持一副平常心;以後收入銳減,他們再面對公司的電商主播,心態可能就失衡了……這種情況,要是持續的時間長了,很可能會出大問題!

此前,吳文帆他們開會的時候,有人提出了這一點。

他們一討論,都覺得必須要換個辦公場地了……這個問題不能再往後拖了,往後拖的時間越久,越容易出問題。

如此,方才有了“吳文帆找上門”這一出。

此時此刻,吳文帆面對李川的質問,心中頗為糾結。

但是糾結過後,他還是實話實說了。

李川聽完他話,心裡能夠理解,但依舊有些不滿。

“以後,再遇到這種問題,及時向我彙報,我不想等我知道的時候,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你明白嗎?”李川看著吳文帆,一臉嚴肅道。

“明白。”吳文帆連忙點頭應下。

李川也沒有再說什麼。

他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其實,他剛才聽吳文帆說明問題的時候,內心就已經同意了“運營部更換辦公場地”的請求。

只不過,他現在多了一層想法。

他在想,要不要把三木傳媒直接分離出去,讓其獨自發展。

他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他覺得電商、供應鏈業務跟娛樂直播、短影片業務的關聯性不大,兩者分離開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且有一定的好處。

好處在哪?

首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電商主播和娛樂主播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並且安撫住運營部員工們的心態。

其次,可以在輿論上隔離風險。

“三木系”做的是網紅產業,網紅產業最怕什麼?

最怕輿論。

如果電商、供應鏈業務跟娛樂直播、短影片業務綁在一起,那一方出了事,另一方也會受到牽連。

就比如電商、供應鏈這邊在某個產品質量上出了問題,那娛樂直播、短影片那邊的主播和短影片達人,也會遇到一些不好的聲音;如果娛樂直播、短影片那邊冒出了一個網紅解約撕比事件,那電商、供應鏈這邊的直播間,也會有很多人罵。

這種現象是李川最不喜歡的。

他作為“帶貨一哥”、直播帶貨行業的NO.1,本身就處在風口浪尖上,公司這邊要是出了事,那絕對會被無限放大。

他不希望輿論牽連到公司,更不希望牽連到自己,所以想儘可能的規避風險。

把三木傳媒獨立出去,就是一個規避風險的好辦法。

‘我平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電商和供應鏈上,三木傳媒有點監管不過來,要是那邊出了什麼事,我很難在第一時間控制局面。’

‘要是把三木傳媒獨立出去,換個名字,再做一番營銷,那網友就不知道這家公司是我的了,即便知道,也是不能確定的那種。’

‘不能確定,輿論風險就不會轉嫁到我身上。’

‘我專心經營電商和供應鏈,把控住這邊的局面,三木傳媒獨立出去,也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看上去是一舉兩得啊。’

‘……’

李川越想越覺得靠譜。

不過,他也沒有下定決心。

畢竟“把三木傳媒獨立出去”這件事,涉及到了公司架構層面,牽扯的東西有點多,不能隨便亂搞,他要仔細想一想,把各個方面都考慮清楚。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了。”

李川抬起頭,對著吳文帆道:“我想一想,回頭再跟你說。”

“哦。”

“你先回去吧。”

李川擺了擺手,又道:“時間不早了,趕緊下班回家吧,明天還有工作,別耽誤了。”

“哦,好。”

“……”

吳文帆走後,李川靠在椅背上想了很久。

隨後,他拿起手機,給蔣澤宇打了個電話。

電話響了兩聲,被接通。

蔣澤宇:“喂。”

李川:“你那邊(工作)結束了嗎?”

蔣澤宇:“剛結束,怎麼了?”

李川:“吳文帆剛才過來找我,跟我說,想讓運營部搬出去、換個辦公場地。”

蔣澤宇:“嗯?為什麼?”

李川:“他說這邊的電商氛圍太強烈了,搞的他們運營部人心浮動,管理上出現了不少問題。”

蔣澤宇:“哦……這確實是個問題,底下的員工和主播心思多了,隊伍就是會很難帶……你是怎麼想的?”

李川:“我覺得可以。”

蔣澤宇:“嗯,我也沒意見……他們搬出去,能解決問題,而且,公司這邊的工位也不多了,需要騰點位置出來,總部大樓還要一年多才能蓋起來,這段時間,先讓他們搬出去,暫時找個地方安置,也挺好的。”

李川:“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想趁這個機會,把三木傳媒獨立出去。”

蔣澤宇:“嗯?!”

李川:“我是這樣想的……”

李川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蔣澤宇聽完,沉默了片刻,開口道:“這麼做,也可以……‘三木網路’本來就是直播電商方面的招牌,跟娛樂直播和短影片的關系不大,把三木傳媒分離出去,對三木網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李川:“嗯,我也是這麼想的。”

蔣澤宇:“公司名字,你想好了嗎?”

李川:“還沒,你有什麼意見?”

蔣澤宇:“娛樂直播和短影片,我瞭解的不多,但我覺得,應該是潮流向的,對吧?”

李川:“嗯。”

蔣澤宇:“既然是潮流向的,那名字應該起的時尚一點。”

李川:“怎麼時尚?”

蔣澤宇:“按照慣例來嘛,比如……起個英文名?”

李川:“英文名不行。”

蔣澤宇:“那就找點時尚元素,比如摩登、時代什麼的。”

李川:“摩登時代?”

蔣澤宇:“嗯。”

李川:“摩登時代……不是卓別林的電影嗎?這都過了快一百年了吧,你覺得一百年前的電影……很時尚嗎?”

蔣澤宇:“啊?摩登時代……是電影嗎?”

李川:“怎麼不是?我之前在家裡看過。”

蔣澤宇:“哦,那可能是我迷湖了,我就隨口一說,沒什麼印象,不過……‘摩登時代’這四個字,聽起來還挺時尚的,你不覺得嗎?”

李川:“有點吧。”

蔣澤宇:“聽起來時尚就夠了,我們就按照這個模式改一改。”

李川:“怎麼改?”

蔣澤宇:“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刪掉兩個字,換成別的,‘摩登時代’可以保留‘摩登’,也可以保留‘時代’。”

李川:“‘摩登’不行,之前有個網紅,叫‘摩登兄弟’,在抖音上挺火的,有三千多萬粉絲,那個人我還認識,名字不能跟他撞了。”

蔣澤宇:“哦,那就刪掉‘摩登’、保留‘時代’,什麼什麼時代,聽起來也挺時尚的。”

李川:“什麼時代?”

蔣澤宇:“你是老闆,你來想。”

李川:“我想……三木時代?”

蔣澤宇:“你這跟沒改有什麼區別?”

李川:“呃,那叫什麼時代?”

蔣澤宇:“要不……叫‘木子時代’吧。”

李川:“木子時代?”

蔣澤宇:“嗯,你不是姓李麼,‘李’字拆開,就是‘木子’。”

李川:“哦。”

蔣澤宇:“你覺得怎麼樣?聽起來也還可以吧?”

李川:“可以是可以,但用我的姓做名字,會不會又暴露了?”

蔣澤宇:“不會的,姓李的人那麼多,哪知道是你啊,而且,網上知道你真名的人也不多啊,不用擔心。”

李川:“也是。”

蔣澤宇說的沒錯,網上知道李川真名的人確實不多。

這主要是受到了《魏姐的職場日記》的影響。

在《魏姐的職場日記》中,李川飾演的角色叫“萬森”。

“萬森”這個名字,特別有迷惑性。

想想看,一個人,真名叫“萬森”,給自己起了一個網紅,叫“森先生”……這套邏輯,是不是特別合理?

因為合理,所以才有迷惑性。

大部分看過《魏姐的職場日記》的觀眾,都會下意識的認為森先生的真名就叫“萬森”。

《魏姐的職場日記》的播放量極高、觸達人群極廣,所以“森先生真名叫萬森”這一點,在網上形成了共識。

雖然那些瞭解森先生真實資訊的鐵粉們,已經開始為各方普及“森先生真名不叫萬森,而叫李川”,但因為時間尚短,還沒有完全糾正過來。

到目前為止,認為森先生真名叫“萬森”的網友,依舊佔絕大多數。

想起此事,李川便放心了下來,道:“行吧,就叫‘木子時代’。”

蔣澤宇:“名字確定了,負責人呢?你要讓吳文帆做總經理嗎?”

李川:“于傑吧,他資歷老,能力也不差,讓他當總經理,吳文帆當副總經理,這樣更合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蔣澤宇:“于傑……不是不願意做娛樂直播嗎?”

李川:“不讓他做,他就負責短影片,娛樂直播還是由吳文帆負責。”

蔣澤宇:“那誰負責統籌?”

李川:“兩塊業務分開,財務各自獨立,于傑和吳文帆分別向我彙報。”

蔣澤宇:“這不就相當於兩家公司嗎?”

李川:“差不多吧,不過,他們之間也有聯絡的。”

蔣澤宇:“怎麼聯絡?”

李川:“用合作的方式聯絡。”

蔣澤宇:“這麼搞,于傑還是總經理嗎?”

李川:“特事特辦嘛,他不願意做直播,就願意做短影片,那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用勉強。”

蔣澤宇:“這樣……不會出亂子嗎?”

李川:“應該不會,于傑是吳文帆師傅,他們私交很好,配合也很不錯,一般是不會出問題的。”

蔣澤宇:“那要是出了問題呢?”

李川:“出了問題再調整,只要發現得早,就來得及。”

蔣澤宇頓了頓,道:“我覺得不能這樣搞,這樣搞,會留下隱患。”

李川:“我知道,我也不想這樣搞,但是沒辦法啊,于傑是公司的老人,而且剛剛做出了成績,不能讓他居於吳文帆之下。”

蔣澤宇一陣沉默。

李川:“行了,這事就這麼定了,等明天,我找他們談一談,再開個會研究一下,到時候,也會給你打電話的。”

蔣澤宇:“幾點?”

李川:“上午十點左右吧。”

蔣澤宇:“行,我知道了。”

李川:“嗯,那就先這樣吧。”

“……”

結束通話電話,李川無奈的搖了搖頭。

“唉~。”

他嘆了一口氣,放下手機,然後拿過飯盒,開始吃晚飯。

……

第二天上午,李川分別將于傑和吳文帆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聊了半個小時。

聊完,他們召集運營部和短影片部的組長去到會議室,開了一個會。

從上午十點到中午十二點,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

期間,他們確立了“木子時代”的籌劃方案。

三木傳媒將改名木子時代,從三木網絡體系中脫離,成為三木控股旗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

股權變更會在兩日內完成,但是股權和人員資訊會被隱藏起來,以後,他們對外的宣傳口徑就是“木子時代是從三木傳媒改組而成的,股權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但仍舊與三木網路保持著高度聯絡”。

木子時代將採用全新的logo標識,相關設計由品牌部負責。

另外,木子時代也將尋找新的辦公場地,目標暫定於來福士、華潤大廈、遠洋國際中心、迪信國際大廈等杭市地標性寫字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