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太子殿下親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翌日。

朝陽初照,一隻公雞睡眼惺忪地邁著步子,跳上臺階,準備發出清晨的第一聲啼鳴。

“嘰嘰,嘰嘰!”

朱雄英笑著擦拭了一下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水,召喚著大公雞。

大公雞見是朱雄英,頓時眼睛一亮,邁著步子興奮地跑了過來,朱雄英隨手從旁邊的狗尾巴草上捋下來一些草籽,放在手心,讓大公雞開心地啄食起來。

跟著朱雄英學武的朱允熥,也高興地喊叫起來。

“嘰嘰,大嘰嘰……”

朱允熥虎頭虎腦地抓著那大公雞的腦袋,伸手撫摸,這只大公雞也算是朱雄英這裡的老演員了,任勞任怨,每天早上還沒睡醒,就被朱雄英他們吵醒,最開始打鳴倒是十分積極,如今則是佛系打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自從太學開學之後,諸皇子都轉去太學上早操,小院兒大部分時間只有朱允熥,和偶爾能來一次的朱允炆。

朱雄英見朱允熥開心的模樣,不由得詩興大發。

他仰起頭來,哈哈笑道:“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吟詩一首啊!”

鄭和打蛇隨棍走,一記馬屁立即拍上:“小主又有傳世佳作了嘛?鄭和這就拿紙筆記下!”

說著將紙筆拿出,一副乖巧聆聽模樣。

朱雄英抱著那大公雞,清了清嗓子,笑道:

“嘰嘰復嘰嘰”

“嘰嘰又嘰嘰”

“天明我先叫”

“曉諭滿天星!”

朱雄英說完之後,鄭和眼睛一亮,忙將這首詩記了下來。

而朱允熥也笑嘻嘻地拍掌。

他都嘴疑惑道:“大多,允熥,有個疑問。”

朱雄英看向他:“你說。”

朱允熥拿出一張大明寶鈔來,這寶鈔上印著一張城池圖,其實這城池不甚出奇,上面寫的是,大唐碎葉城。

下方還有標註:大唐詩仙李白故居。

朱允熥眼睛閃爍著奇異色彩:“大多,李白,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劍術高超,還才華橫溢嗎?”

朱雄英點了點頭。

“他可不只是劍術高超,豈不聞他的詩歌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當時呀,李白四歲就隨父親從碎葉城到蜀中定居,學富五車,成年後走遍大江南北,詩傳大唐,有無數的人喜歡他的詩歌。”

“你想想,那山路上肯定有攔路劫徑的強人,李白若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如何能走的遠,所以,允熥你也要好生習武。”

朱允熥頓時呆住。

他羨慕地道:“允熥,想學李白。”

“學李白詩歌才華,學李白劍術超群,這都可以,千萬不能學李白求仙問道。”

“他當年,帶著杜甫,高適,三個人不務正業,去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三個人從夏天搞到了秋天,搞得蓬頭垢面,都沒有成仙。”

“你要學,就學他才華和勇武,別的不能學!”

朱雄英撇嘴囑咐道。

朱允熥連連點頭。

他又疑惑地拿起那張大明寶鈔,問道:“大多,這碎葉城,在什麼地方啊?”

朱雄英心中升起感懷。

他俯下身來,讓朱允熥坐在身邊,拿著那張大明寶鈔,認真道:“這張大明寶鈔上的碎葉城,乃是故唐安西都護府,碎葉鎮所在。”

朱允熥又問:“那它現在還在嘛?”

“現在呀,它還一直在的,在我們大漢子民心中。”

“我漢人有個大儒說過一句話,九世之仇猶可報乎?”

“雖十世可矣!”

“大唐的安西都護府碎葉城雖然陷落了,但是遲早有一天,我大明的安西宣慰司要設立起來,我們大明的碎葉城會新建起來!”

“前元終百年,未能將察合臺汗國打下,他們蒙古人做不到的,我們漢人來打!”

“早晚有一天,我們會將心中的碎葉城光復。”

“允熥呀,大哥再給你講個故事,講的是唐朝安西郡王郭昕孤守大唐安西都護府五十載的故事,日後這個故事,你也要傳給我們的子子孫孫,直到我華夏重複漢唐舊土的那天,好嘛?”

“好!”

……

今日是大朝會。

諸臣跟隨著李善長,李文忠,分別排列在大殿前。

和以往的上朝不同之處在於,但凡是大朝會,都要升國旗唱國歌。

而且每個大明朝臣家中,都需要懸掛大明五爪紅龍旗。

待到唱國歌,升國旗事畢,諸朝臣進入了奉天殿。

朱元章端坐在龍椅上,太子朱標則坐在他旁邊,各部朝臣,開始彙報軍情大事。

兵部侍郎上前奏報道:

“啟稟聖上,岷州衛指揮馬燁奏報,陝甘等地回回,私通撒馬爾罕與察合臺汗國,不服我中華管教,不與漢民通婚納俗,且有當地回商勾結吐蕃佛頭,意圖劫掠我大明皇家銀行儲存金銀,此事事關重大,軍情司已派人查明,那回部商人,乃是撒馬爾罕新汗派來的諜子,其人勾結察合臺汗國,謀我西域,因見大明銀錢犀利,故而使銀錢蠱惑吐蕃佛頭,說是岷州衛私鑄的假錢,騙吐蕃佛頭來攻。”

朱元章聞言面無表情。

朱標皺了皺眉,他將朝服大袖擺了擺,問道:“這回部商人諜子,可有抓到?”

那兵部侍郎道:“啟稟太子殿下,軍情司探明,那回部商人已藏匿入陝西回部聚集堡砦,因陝南各地多砦子,倉促之間,未能察晰。”

朱標看了朱元章一眼,沉聲道:“如今西疆的回部,除了突厥部,就屬回鶻畏兀兒人,撒馬爾罕,沙阿等地色目人後裔最多。”

“願改信佛道,習我華夏習俗的,皆已內遷,以‘撒裡畏兀兒’自居,各部稱其為‘黃頭回鶻’,這‘黃番’與察合臺,撒馬爾罕等地的色目人,雖同宗同源,實則在信教上勢同水火,按理來說,不應該收留外部回商諜子,軍情司,可有查明原因!?”

經歷過元朝多民族聚集,多民族雜居之後,如今的大明,正好處於一個民族融合,民族匯聚的時代。

回族的形成,除了蒙古人西征,從中亞西亞和歐洲帶回大量色目工匠外,有很大一部分跟突厥人,回鶻畏兀兒人有關。

當年蒙古大汗合贊汗命令帳下所有蒙古人和國內民眾信天方教,但是突厥人,回鶻畏兀兒人信奉薩滿,拜火教習俗已有上千年之久。

而且回鶻人,歷史上極為崇信佛教,唐僧玄奘西行,一路上西域三十六國全都是佛國,對他頂禮膜拜。

到了大石牙林建立西遼,也是以佛教為正統,故而佛教習俗,薩滿教習俗在當地根深蒂固,有很多老百姓不願意放棄,即便到了如今,薩滿教習俗仍舊對西域民眾影響頗深。

於是,這部分不願意放棄薩滿習俗,佛教習俗的突厥人,回鶻畏兀兒人,便內遷甘肅陝西,後世逐漸形成了裕固族。

他們兩部回民,因為信仰問題,自己都打的不可開交。

彼此之間,不說血海深仇,只能說罪孽滔天,屢次對同胞搞屠殺。

故而朱標聽說,陝甘等地的回部諸民,收留撒馬爾罕的回部商人諜子,覺得有些不對。

那兵部侍郎連忙道:“啟稟太子殿下,察合臺汗國如今內亂不休,國內朝局不穩,他等西番商人來大明十分頻繁,名商大賈為躲避察合臺內亂,東遷歸附者眾多,如今長居陝甘的回部商人,比起以前多了將近萬人,故而……”

“哦?”

朱標和朱元章都對視一眼。

說實話,這其實和大明的九邊政策也有關。

商人逐利,察合臺內戰,而大明九邊又需要大量軍需,做生意很賺錢,所以很多色目回部商人都跑來大明做買賣。

許多人以為,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和北元,同宗同族,按道理來說,大明和他們打仗,他們不會袖手旁觀。

實際上,在大明和北元屢次大戰的時候,察合臺汗國的色目商人來回倒賣物資,大賺特賺。

也沒少趁著北元虛弱,攻打北元的草場,劫掠北元蒙古部眾。

商人是沒有國家概念的。

察合臺汗國最巔峰的時候,吞併了窩闊臺汗國大部,因為處於絲綢之路重要交通要道,商旅發達,其河中地區,自唐代起就多出名商大賈,盛產寶石,金銀,玉石等。

而如今的察合臺汗國,大汗禿黑魯帖木兒已死,內部為了爭奪大汗寶座發生了嚴重動亂,大汗的兒子,妻弟,侄子,還有權臣互相之間攻伐不斷,爭奪大位殺了十幾年,尚未決出大汗之位。

所以,幾部都想方設法,在外部搞錢,搞人,籌備軍火武器,好繼續火併。

另外汗國內部的回部商人,紛紛外逃,害怕被波及。

正好,大明和北元打的不可開交,急需軍馬糧草,馬料等。

只要將這些東西運到大明邊疆,便不愁商路,利潤翻許多倍。

察合臺汗國幾支勢力,都不約而同的和大明九邊,做起了買賣。

那兵部侍郎又道:“此外,吐蕃佛頭使銀錢買通我衛所百戶達瑣南癿等十三人謀叛,皆已伏誅!”

朱標點了點頭。

他看向朱元章,以眼神詢問了一下朱元章,得到朱元章首肯後,朱標道:“我大明早已頒佈會典,願娶我漢女,習我中華習俗的,都視為中華子民,此等回商,不通我華夏習俗,又勾結外諜之回民,著實可惡。”

“曉諭九邊,陝甘等地,有勾結外諜又不習中華習俗之回部商民,悉數遣返撒馬爾罕!”

“是!”

那兵部侍郎退下。

這時,李文忠又上前來,稟報雲貴川軍事。

比起西北邊疆,剛剛收復的雲貴川,情況更加複雜,這裡的土司頭人十分不服管教,而且民風彪悍,老百姓驍勇鬥狠,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

“父皇,這建昌衛十分重要,俞通淵在建昌衛建立大明皇家銀行後,周遭夷民屢次劫掠,俞通淵上奏,請派驍勇善戰之人守護。”

朱標對朱元章道。

朱元章點了點頭。

“即派故元平章月魯帖木兒,為建昌衛指揮使,另,命天下衛所,凡逃軍既獲者,謫戍雲南!”

這故元平章月魯帖木兒,本來是北方元人,驍勇善戰,被俘後投降,正好派遣去西南戍邊。

朱元章說完這句話,又看向一邊跟在勳貴身後的申國公鄧鎮,眸子冷了冷。

“詔延安侯唐勝宗、長興侯耿炳文,巡視陝西河南城池,督軍屯田均田土改事宜。”

唐宗勝,耿炳文聞言心中一驚,連忙點頭稱是。

而申國公鄧鎮,則是心中暗暗叫苦。

倒是李善長,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

李景隆身材不高。

他面貌雄偉,短髯英武,雖然年輕,但有老成相。

大明開國二代勳貴裡,他和徐輝祖都是常年跟隨父親四處征戰,不誇張的說,大明光復華夏的大小戰役,尤其是北方戰役,他基本上都參加了,而且長期為父親處理軍情要務,掌管大明和西番諸部的茶馬貿易。

此刻,李景隆和常茂兩人,端坐在朱雄英面前。

“皇孫殿下,這些便是我軍情司最近所得情報。”

李景隆恭敬地將手中的情報遞給朱雄英。

朱雄英吩咐鄭和拿過。

而常茂也將他所收集的國安司情報遞上。

朱雄英翻看了一番,皺眉道:“景隆大哥,大舅,我大明如今軍屯田均田土改,你們可遇到阻力?”

李景隆和常茂對視一眼。

李景隆猶豫了一下。

“景隆大哥,你不妨直說。”

朱雄英道。

李景隆苦笑一番,道:“如今難就難在,北地邊番各衛所軍屯田不可輕易均,北地戰事頻繁,若動了北方衛所那些軍頭的田地,怕是要引起動亂,故而晉王,秦王,燕王,都反對在北地均田。”

“至於福建兩廣,福建等地叛亂不止,這些時日,南雄侯趙庸和東莞伯一文一武,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將廣東等地叛亂壓下,倒是推行了不少田地土改,雲貴川陝,土改難度極大,只能先在南直隸推行,可是南直隸,地主多是我淮西權貴……”

朱雄英眼睛眯了眯。

他端過枸杞水喝了一口,沉思道:“景隆大哥,那南直隸的土改,方式方法就得靈活一些,譬如說南直隸被勳貴們侵佔了的軍田,你在收回的時候,也不要太過於武斷,可以考慮朝廷贖買,給予田地補貼,另外,就是將雲貴川等地的礦產,鹽井等開採權,讓利一部分給被佔了田地的勳貴。”

“哦?”

李景隆眼睛一亮。

朱雄英道:“景隆大哥,你看,這些勳貴追隨皇爺爺拋頭顱灑熱血,佔了一些良田,雖有罪,但他們也有功,手段不可過於偏激。”

“昨日,我和皇爺爺一起睡,已經跟他聊過,對於被大明皇家佔了股份,分了軍屯田的勳貴,富戶,奢民,我大明境內的鹽井,礦產,都可以開放給他們,拉他們一起入股經商。”

“不過,這些鹽井礦產,你對外宣傳時,要多往雲貴川引,不說別的,就說這川鹽,自貢自古多鹽井,我聽國安司的諜子探明說,自貢的鹽井地主,多是寺廟裡的和尚,還有前元的大喇嘛,據說自貢鹽井最大的地主,乃是當年唐僧玄奘法師剃度出家的大慈寺,這些和尚喇嘛強吃多佔,又廣有財貨,咱們賣國債搞皇私合營,可不能錯過他們。”

“回頭,景隆大哥你要以理服人,多和這些和尚講道理。”

“還有就是,江西和荊楚等地的移民分地,許多地本來無主,偏生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些主人,一查,都是前元的地主,這種事情要嚴厲打擊,他們既然在前元時就是地主,卻隱匿田鍥,不交賦稅,均田土改均到地頭了,卻說這地是他們的?”

朱雄英說道這裡,抿了口枸杞水。

李景隆是政務軍事兩手抓,能文能武之輩,自然知道朱雄英意思。

他笑道:“明白,我皇明一向以理服人。”

朱雄英又看向常茂道:“舅舅,這些日子多謝你幫我打熬筋骨,過一段時間,就別來小院兒找我了。”

“嗯?”

常茂和李景隆不由一驚。

朱雄英撇著嘴,無奈道:“咱南京紫禁城的皇宮,是填湖建造的,溼氣寒氣太重,皇奶奶身子虛,不耐寒氣,我跟皇爺爺稟明後,皇爺爺同意我們在旁邊紫金山琵琶湖旁香林寺小住,就在皇城出去北安門門口,日後您就來琵琶湖旁找我。”

“我在那裡請御用監的匠人修了一座汗蒸臺,用來給皇奶奶藥浴,艾灸燻蒸,先為她調理脾胃,而且那邊風景挺好,依山傍水,雖說和宮裡只有一牆之隔,但出去之後心情都會好許多。”

“而且,香林寺的大和尚,醫術確實也還行,您知道,咱皇奶奶對御醫的話不太信,對我的話也不太信,但是對菩薩座下大和尚的話就很信……”

朱雄英也是有些無語。

馬皇後篤信佛教,也是十分虔誠。

自己讓她吃藥用藥,她老是偷懶不吃,自己是想盡了辦法。

道德綁架大法,撒潑耍賴大法都用了。

而且朱元章和朱標請御醫給她診治,她也不甚放在心上。

反倒是皇家寺廟裡的和尚,給她診治,她更信一些……

既然如此,皇奶奶每日在宮裡受潮受寒,還不如和朱雄英一道,住在宮門口的琵琶湖邊去,那裡更加僻靜,周圍全都是大明御林軍,上直衛的官兵衛所,巡邏將卒眾多,十分安全。

想要進宮,兩步路就可以到皇城。

常茂猶豫道:“可是,住在香林寺那邊,安全麼?”

“安全你們倒是不用怕,我大明的御林軍,皇爺爺的上直衛,將官所都在附近,想要入宮,也不過幾步路。”

朱雄英道。

“而且,咱宮裡有許多前元皇帝的宮女內侍,皇爺爺還收了一大堆元順帝,陳友諒,陳友定,明玉珍的妻妾,要說皇宮裡安全還是外邊兒安全,咱倒是覺得,外邊兒更安全些……”這句話朱雄英一直在心裡沒說。

李景隆點了點頭。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皇孫殿下,還有件事……”

“太子殿下將繼妃呂氏帶入宮中的呂氏老人,無論宮女,內侍,御廚,全都遣散趕走,我聽太子殿下言語,會讓朱允炆搬出宮去,住在皇城,接受儒臣教誨,不再居於東宮。”

朱雄英哦了一聲。

“太子妃有何反應?”

李景隆又和常茂對視一眼。

他小聲道:“太子妃並無任何反應,只說想為朱允炆殿下遍請大儒名師。”

朱雄英撇了撇嘴,眼神閃爍,抿了一口枸杞水,道:“好事呀,不僅要給允炆請大儒,還要教他知軍事。”

“別說允炆,我也要悉心接受當世大儒教授的。”

“啊?”

李景隆,常茂大吃一驚。

就連鄭和與周寬也都是瞪大了眼眸。

朱雄英咧嘴露出潔白牙齒:“不過,不是在現在,起碼也得等我十歲之後,太早上學可不好,我還小……”

朱雄英眸子閃爍。

“還有兩年,再給我兩年……”

……

時光荏冉,光陰如梭。

一晃,兩年時間匆匆而過。

洪武十七年,五月。

黃渤海,狗爬礁。

此處地理十分險要,距離高麗國不遠,常有倭寇侵擾。

大明在此島礁,駐紮有一旗衛所軍士,只有六十人,平日裡在島礁上屯田耕種,放羊種菜,拱衛海疆。

一個身材修長健碩,眉目俊秀的兵士,正在灶臺前燒火做飯,一邊做飯,一邊對身邊明顯是護衛他的衛兵談笑:“鐵鉉,你說我大侄子即將封王了,他會被封什麼王?”

那衛兵,正是太學生,奉大明軍部命令,前來大明邊軍衛所實習的鐵鉉。

如今,鐵鉉已經成長為一個壯碩沉凝的軍漢,他身材魁梧健碩,眸子明亮,聽到面前那眉目俊秀兵士所說,鐵鉉一絲不苟地道:“魯王殿下,學生不知。”

正在做飯的兵士,正是大明魯王殿下,朱檀。

如今已經十四歲的他,還有一年就要就藩,朱元章命他前往鳳陽祭祖,體察民情之後,前來齊魯之地,尋了一個最艱苦的衛所駐紮,體察士卒不易。

朱檀撇嘴不滿道:“你們這些太學的學生,怎麼個個這般死板。”

他眼中帶著笑,哈哈笑道:“不過,說起來,我那大侄子連飯菜都不會做吧。”

“咱就不一樣了,咱如今不僅成了這狗爬礁的伙頭兵伍長,做的飯菜,每次巡邏路過的海軍士卒,個個都是讚不絕口!”

鐵鉉瞧了他一眼,心說,那還不是因為登州水師那些海軍士卒,知道你是個應天來的大明勳貴,害怕得罪你,所以可勁誇,你做的那個飯菜……

饒是鐵鉉心志堅定,也忍不住苦著臉打了個寒顫。

這兩年,魯王朱檀沉穩了許多,雖說還是喜歡和朱雄英較勁。

但是在某些方面,他的確長大了。

作為一個藩王,能夠親自來到黃渤海所在的一個小島礁,常駐一個多月,為過往的海軍兵士做飯修船,為他們看病抓藥,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大部分的藩王。

朱檀本來用手中鍋鏟攪合著鍋,在煮面魚兒,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麼,拍了拍手道:“哎呀,失算了!”

鐵鉉疑惑地看向他。

朱檀道:“咱應該找幾個文人來為我作畫,將我給大明軍士們做飯的模樣畫下來,以後定能流芳百世,雄英大侄兒瞧見,也就不敢說我是在作假。”

鐵鉉哭笑不得:“魯王殿下,鐵鉉可以作證的。”

朱檀都嘴不滿:“你不懂,我那大侄兒頗愛耍賴!”

他又攪合著鍋裡沸騰的面魚兒,道:“巡邏的登州水師指揮劉鐵魯,頗愛吃我做的面魚兒,上回還給我寫了首詩,奇了怪了,今日怎麼他們的巡邏船還沒來?”

說到這裡,鐵鉉又是一陣無語。

那劉鐵魯興許是知道朱檀身份,一個武人大老粗,每次巡邏時都要故意來這裡歇歇腳,然後硬拍馬屁,狂舔魯王殿下,他不知道花了多少銀錢,從幾個秀才那裡買了幾首詩,專為誇讚朱檀的飯菜做的好吃……

鐵鉉也是感慨,這些時日,來一線衛所實習,還真是小刀開屁股,開了眼了。

鐵鉉也疑惑道:“是啊,以往此時他們早該到了……”

正說間,島礁上忽然響起鳴鏑聲,有人勐烈地敲打著鑼鼓,駐紮在這小島礁上的一旗大明士卒,紛紛拿起火銃,穿戴盔甲,跑到了山頂集合。

等眾人集合之後,仔細看去,原來是登州水師的海船到了。

只是,他們似乎剛剛經歷過大戰。

鐵鉉眸子一縮。

這段時間在太學,他們不僅學習文化知識,也學習軍事技巧。

看登州水師的海船,船身上有炮轟過的痕跡,而且士卒在上面揮舞旗幟,十分緊張,那旗語的意思,赫然是倭寇來攻!

當即,島礁上的總旗便命人點燃烽火。

隨後,這些駐紮島礁的士卒們,紛紛前去拿金瘡藥,擔架,準備救人。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定然是出了意外。

果然……

等海船靠岸,登州水師的海軍們,慌忙將船上受傷的軍士們抬下來,並且招呼眾人搭把手,最初,大家還記著那個面貌俊秀的火頭軍伍長,似乎是應天來的勳貴,但是隨著抬下來的屍體和受傷的軍士越來越多,已經沒人關注了……

眾人只是皺著眉,一邊安撫傷者,撕下布帛為他們包紮傷口,一邊沉默的將戰死的袍澤屍首死不瞑目的雙眼撫上。

朱檀本是歡歡喜喜地跑過去的,剛看到這登州水師海船的模樣,就是一驚,笑容凝在了臉上。

隨後焦急地左看右看,卻未發現那個喜歡誇讚自己,還給自己作詩的登州水師指揮劉鐵魯……他深吸一口氣,搖了搖頭,和鐵鉉一起加入,幫那些海軍士卒們搬運傷者和屍首。

因為駐紮島礁極苦,一年半載,見不了幾個新鮮面孔。

所以這些島礁上的明軍,對常來駐紮補給的海軍,非常熟絡,彼此之間情誼頗深。

朱檀俊秀的臉頰初時,還能勉強笑笑寬慰。

隨後是一具又一具的屍首……

他軍服都被血跡沾染,面目也漸漸麻木起來。

直到他在死者的屍首裡,翻出那登州水師一艘海船的總旗指揮劉鐵魯,朱檀再也繃不住了,他單膝跪地,渾身顫抖,眼神呆滯,嘴裡唸唸有詞。

鐵鉉心情複雜地站在朱檀身邊。

“殿下,倭寇犯邊,海軍軍士戰死海疆,是常有之事,劉指揮尚好,還能留個全屍回來,不知多少海軍將士,死後屍首只能丟在海里……”

鐵鉉只能儘量以平和的語氣勸他。

魯王朱檀的眼神漸漸有了身材,他跪在地上,將那為國捐軀的大明海軍總旗指揮屍首整理了一番,俊秀表情漸漸凝重起來,他低聲道:“我做了一鍋百人的飯,只回來三十人……”

他眼中兩行清淚落下,低垂著頭,伸手給那死去的劉鐵魯整理了下遺容,抿著嘴沙啞道:“我知道我做的飯不好吃,我自己也吃不下……”

將那大明登州衛海軍總旗指揮的屍首莊重整理好。

朱檀心中暗暗發誓。

“劉指揮,你放心,等我就藩,我朱檀必要打去高麗和倭國,將那些侵我大明的倭寇絕其種裔,為你報仇,為我大明死去的將士報仇!”

“若我朱檀做不到,叫我立下九泉墮獄!”

大明洪武十七年,因為倭寇屢次犯邊,朱元章派遣使者前去倭國訓斥倭國南朝大名,並且和倭國斷交。

但這導致了一系列後果,倭國和高麗的海盜勾結起來,多次侵犯明朝的齊魯,遼東等地,打劫商船,劫掠百姓。

鐵鉉心情複雜地拍了拍朱檀的肩膀,正準備勸慰他一番。

忽然,又是一陣鳴鏑響起。

眾人連忙抬頭看去。

只見不遠處一群大明海軍戰艦行駛而來,為首者掛著大明的五爪紅龍旗,還有航海侯張赫的張字旗。

在那張字旗旁邊,居然還掛著一面皇室成員才能用的旗幟,而且更加高大威武,因為旗幟和大明的五爪紅龍旗顏色接近,一時之間竟然沒有看太出來。

朱字旗!

曾經在太學中,見過這種旗幟的鐵鉉,頓時一驚。

他連忙拍了拍朱檀的肩膀,將他攙扶起來,驚喜道:“魯王殿下,是太子殿下來了,太子殿下居然親自前來了!”

朱檀啊了一聲,皺眉看去,他忙掏出自己的望遠鏡。

看了一眼,朱檀有些驚喜,又有些詫異。

“不對,不只是太子大哥,還有我大侄子,雄英也來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