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系統爸爸你出來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翌日。

朝陽初照,朱允炆牽著朱允熥,興奮地跑到了石階上,對著紫金山發出了清晨的第一聲吶喊。

“喂!”

雖說朱明皇室子孫,在十歲之後,大都要去中都鳳陽體察民情,與民同住,知曉民間疾苦,但那對於朱允炆和朱允熥來說還太過遙遠,朱允炆長大到如今五歲,出過皇城紫禁城的次數屈指可數。

紫金山虎踞龍盤,山勢雄渾如臥龍。

朱元章身穿鍛鍊身體的汗衫,和朱雄英一道正在拉筋骨,朱元章笑容滿面地望著幾位皇子,年歲稍小的,如代王朱桂,寧王朱權,湘王朱柏,肅王朱楧等,學著朱允炆的模樣在那石階上上躥下跳,哇嗚哇嗚喊叫,稚嫩聲音在山谷迴盪,不由呵呵笑了出聲。

他扭過頭,卻見朱雄英正好奇地盯著周圍的樹。

“皇爺爺,這些樹都是您下令種的嘛?”

朱元章笑著點了點頭。

“雄英你看,這些桐樹棕樹漆樹,歲收桐油、棕片、生漆用,既可修飾舟船,又能賣錢,咱還讓老百姓種了許多槐樹棗樹柿樹,鳳陽也有不少。”

朱雄英很是敬佩地道:“皇爺爺您這項政策太好了,要想富,多開荒地多種樹,日後這些樹定能派上大用場!”

當年南方基本平定後,朱元章念及安徽鳳陽等地,十年九荒,百姓貧窮多災,便勸各地百姓多種桑麻柿棉,還種核桃,全國衛所屯田士兵,每人需要種植百顆桑樹做絲綿製衣,衛所周圍多栽槐樹,核桃,柿子樹,棗樹這類能補充糧食的果樹。

為此還有首歌謠在民間廣為流傳:“老枝收柯伐去燒,重新接起新枝條。雖然未經風雨苦,自是先沾雨露澆。四五鍬土牢護足,二三皮篾緊纏腰。奉君看顧回家後,吩咐兒孫莫去搖。”

伸手將汗衫拍了拍,朱元章單手撐在欄杆上,望著遠處,狹長眼眸眯起笑道:“咱這些政策是為了老百姓災年有吃食,荒年有柴燒,大孫你給的許多建議也很好,就譬如太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咱皇明朱氏是得抓緊槍桿子和官吏教育。”

說著他回身看了看自己那些皇子,皇孫。

嘴角勾起,朱元章眸子閃爍,低聲道:“你那句話很對,天下若有戰事,文官可逃,武將可降,獨朱明皇室,斷不可走!”

朱雄英心中一動,低聲問道:“皇爺爺,您同意啦?”

朱元章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之前,朱雄英建議對朱明現在還在應天府的皇子皇孫,進行準軍事化教育,簡單點來說,就是後世軍校教學的那一套。

將皇子皇孫,還有勳貴子弟,集中起來在一所學校中上課,這所學校就叫做皇家軍事學院。

大明皇家軍事學院,除勳貴皇室宗室,還選取各地忠烈子嗣入學,不僅教各類軍事知識,也進行軍事體能訓練,學滿五年後,派遣往九邊隨軍歷練。

朱明皇室所有皇室子孫,年滿八歲後,都需要到大明皇家學院上學。

純靠朱雄英自己教,他教不了多少。

而皇明對槍桿子的需求卻越來越高,按照朱雄英的設想,我大明日後要強盛千年,除了底層良家子基本盤,勳貴宗室槍桿子也必不可少。

在皇家學院,主要給這幫大明未來勳貴階層,灌輸工科精神以及進取之道,讓他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和征服欲,一來不會被底層官吏矇蔽,二來爭取把這些勳貴和宗室二代捆綁在同一個理想戰線上,播下革命的火種。

為大明之崛起,而讀書!

同志才是信仰,同胞並不可靠。

大明什麼最重要?人才!

一手抓人才,一手抓建設,才能讓大明走的更遠。

如今皇明的均田土改,已經開始轟轟烈烈的在皇田和官田中推廣,並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抗。

譬如說,河南有衛所軍屯的軍戶,聚集起來強烈反對均田土改,他們不要均田!

結果被衛所指揮上奏為叛變,率軍絞殺!

皇爺爺朱元章派錦衣衛一調查,豁,衛所的指揮除了皇明官定的稅,還另收一份兒租子,這均田均出去了,軍屯的軍戶們反而還要給衛所指揮一份贖買錢,感情這軍屯田變成衛所指揮自己的了……

陝西有兩個衛所更加過分,將均田令,直接均到了其他地主鄉紳頭上,那地主鄉紳也不是吃素的,告御狀告到了南京。

北方的衛所軍屯田都是直接強吞手段粗暴,南方的衛所指揮則聰明許多,巧立名目想方設法多搞軍戶,將自己三姑六婆全都安插進去,本來軍屯田不過百畝,十個人分都不夠,結果硬是搞出四五十人來分,還要去均朝廷其他地方的官田……

為了延緩均田土改,江西,廣東,福建等地,又不約而同的出現了小股叛匪騷亂,衛所指揮為了平叛,也就沒有餘力再進行均田,畢竟,作戰任務和均田沒法同時推進,還能趁著平叛,將衛所中叫喚均田最兇的軍戶解決了,甚至有傳遞均田聖旨的驛卒,半夜被劫匪給劫殺,聖旨不翼而飛……

諸如此類,花樣頗多。

為此,這一個月時間,皇爺爺朱元章已經處理了好幾名侯爵,千戶百戶許多。

朱雄英抿著嘴,認真說道:“皇爺爺,此法甚好,日後我大明定有國運鼎盛,遠邁漢唐那天!”

說完之後,他想起了什麼,眼睛一亮:“對了皇爺爺,這紫金山多蕈,寺廟的蕈油麵也是極好吃,我從朱不敗前輩那裡得知了一些培植蘑孤,蕈類的方式,多產且方便,回頭我將蘑孤培育方法這本書寫出來,您先在軍屯衛所中推行,再推廣全國。”

“民間菜少,尤其北方,老百姓和軍屯士卒冬日只有蘿蔔白菜可吃,學會這蘑孤培育法,冬日好歹能吃點蘑孤。”

朱元章這些日子臉上多了許多笑意,不再那般嚴肅,他挪逾道:“這朱不敗前輩如今可還安在?咱倒想見見這位朱氏高人。”

朱雄英卻都著嘴搖搖頭,眼神唏噓,雙手背在背後嘆氣道:“皇爺爺,怕是沒機會了。”

“朱不敗前輩因為洩露天機過多,晚年不詳,渾身長滿了紅毛……”

“哎……”

長嘆一聲,朱雄英輕輕搖頭。

朱元章卻哈哈大笑笑的合不攏嘴,自己這大孫倒也有趣,他也不說破,反而是揮了揮手,招來一名身穿武服,身材高大魁梧,面色沉凝的漢子。

這漢子面帶笑意,眸子帶著柔情望著朱雄英,又是驚喜,又是感動。

“你誰啊?”

朱雄英疑惑地打量了他一番。

朱元章眼眸中露出些許恍忽,似是這高大魁梧漢子讓他想起了誰,他凝聲說道:“雄英,此乃鄭國公常茂,是你外祖開平王長子,快來拜見。”

那魁梧漢子先拜見朱雄英:“常茂拜見皇孫殿下。”

朱雄英也是有些驚喜地對著這魁梧漢子執禮拜見,行了公禮,這才敘親戚之情,朱雄英訝然道:“那豈不是雄英大舅!?”

魁梧漢子常茂眼中噙著熱淚,他拱著手,微微地點了點頭。

朱元章則是狹長眼眸眯起看著和常遇春極為酷似的的常茂,心中欣慰,當年常茂和馮勝一道領軍,招降了納哈出,結果納哈出降而復叛,導致軍營譁變。

常茂親自率軍,險些擒住納哈出,打傷他後讓納哈出跑了。

此事,其實在洪武年間十分常見,北元叛軍來回反覆,九邊重鎮類似朵顏三衛這種,都是有奶便是娘,哪邊強跟哪邊,好生處置便是。

誰知他自己的岳丈馮勝,非但不幫助常茂,反而落井下石,彈劾常茂,惹得朱元章大怒。

於是,朱元章將馮勝兵權收回,又將常茂貶去了龍州衛。

這件事,其實是一場權力鬥爭,背後遠不是為了納哈出一個降將那麼簡單……

常茂最後因小罪沒有承襲鄭國公,朱元章轉而將爵位給了常升,也未嘗沒有朱元章不願常茂和馮勝之女的子嗣繼承的意味。

因為經過納哈出事件,常茂和馮勝這對翁婿勢同水火,代表著常遇春集團勳貴和馮勝集團勳貴開始反目成仇。

經過這些年在龍州衛遠離權力中心的沉澱,常茂沉穩了許多。

而朱雄英,五歲之前的記憶混沌不清,五歲穿越來之後,常茂已經被貶去龍州衛了,因此這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這位親舅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俗話說,母不在,舅如父,此刻看到和自己面貌有些相似的常茂,朱雄英心頭也湧起陣陣情愫。

“你昨日說,周寬已教不了你什麼武藝,剛好常茂前來應天述職,我便命他前來,日後由他傳授你常氏武學,你外祖開平王的武藝,非一般人體質能學,大孫你倒是個好苗子。”

朱元章笑呵呵地說道。

“啥意思?”

朱雄英抓了抓腦袋。

“皇爺爺您的意思是,我外祖開平王的武藝,對體質有極高要求?”

“也就是說,孫兒我自幼與眾不同,我比別人粗大,比別人長,體力也十分堅挺持久,又很能吃虎狼之物,原來是因為我繼承了外祖開平王的體質!?”

朱雄英一度覺得腦袋發暈,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吧。

養生三年,出山你告訴我我繼承了大明第一勐將,開平王常遇春的體質?

他忍不住狐疑地在腦海中小聲喊道:“系統?”

“系統爸爸?”

沉默了片刻。

“系統爸爸,你出來啊……”

朱雄英聲音中透露著急切。

寂靜無聲。

沒有系統,竟然沒有系統!

果真啊,既有金手指又有系統的穿越者,大約是無機之談罷了。

雖說覺得朱雄英小聲滴咕有些古怪,但常茂還是忍不住激動,他眼眸閃爍,低聲道:“錯不了,你和父親的體質一模一樣,父親也是這般,自幼就天生神力,體力驚人,且能吃能睡,父親說,他這體質名為霸王體,乃是世間罕見的體質,十分適合練武。”

“不過這種體質最怕一種風症,名為霸王卸甲……”

“卸甲風?”

朱雄英皺眉問道。

常茂眼中噙著熱淚點了點頭,他捏著拳頭低聲道:“父親因為就是患了卸甲風,英年早逝。”

他又說道:“你娘常秀,也是自幼習武,她之體質便異於常人了,可惜……”

朱雄英卻眼眸一閃,我娘自幼習武?那怎麼會生了朱允熥就病死了呢。

且不說生的是二胎。

就說三弟允熥這模樣……朱雄英瞥了在和朱允炆玩耍的朱允熥一眼,朱允熥可能是因為出生前在孃胎中受到影響,三歲多了仍舊不會說話,只能傻乎乎的跟著朱允炆喊叫,不過,朱允熥的身材明顯較為高大。

年僅三歲的朱允熥,身高個頭反而比朱允炆高一點點。

此刻,朱允炆也沒跟自己這弟弟客氣,雙手攬著他的胳膊,跨在他肩上,嘴裡喊著:“騎馬馬,駕駕駕……”

兩個小屁孩,咯咯大笑,十分開心地在臺階上竄來竄去。

朱雄英心中嘆氣,要是大明皇室的這些娘娘和妃嬪都能如此童真該多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