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孫殿下,孝孺已將此書通讀。”

方孝孺恭恭敬敬地將手中的書籍遞給了朱雄英,這段時間朱雄英也沒閒著,給方孝孺安排了幾本書,讓他熟讀此書。

書名《太學建設考》。

朱雄英拿過書來,淺笑道:“已經快到宵禁,方教授為何不明日來還?”

皇明的太學已經在籌備建設,在朱雄英舉薦下,方孝孺將去擔任教授一職,因為太學是獨立於國子監外的,所以朱雄英決定在太學裡做做文章。

“只因有些問題向皇孫殿下請教!”

方孝孺誠懇地說道。

朱雄英請他做下,笑道:“方教授請說。”

方孝孺深吸一口氣,說道:“其一,此書注重培養小吏,並不培養官員,此為何故?”

朱雄英讓周寬端來兩盅補嗓子的冰糖雪梨,輕方孝孺邊喝邊說,這段時間方孝孺已經習慣了這皇孫殿下不時就要食補水補的作風,謝過之後卻並不動冰糖雪梨。

“體無纖微疾,安用問良醫?”

“此三國時,母丘儉所言,我皇明如今不缺官兒,退一萬步講,當官兒誰不會?做官兒和做吏,是兩回事,官兒只需高坐衙堂上,政策實施,靠的是師爺和鄉吏,衙門裡的衙役。”

“這些小吏,才是我大明的體微之疾!”

“抱朴子有言,百病不愈,安得長生?內疾不生,外患不入,抓好吏治,我大明內疾不生,就不怕外患,百病才可緩緩治癒!我皇明如今的基層小吏,一來繼承元祚盤剝根性深重,二來好些居然是世襲罔替,比那縣官老爺坐的還穩當,老子是牢頭,兒子是捕快,孫子是稅吏,他幾個無官無職的衙役,比起縣太爺逍遙自在,豈不聞周勃之言‘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周勃因罪下獄,被小小獄卒百般折磨,最後給獄卒鉅額賄賂,才撿的性命,使得大漢開國勐將周勃發出了我曾經統御百萬兵,但是到今天才知道獄吏之貴!

方孝孺眸子閃爍,點了點頭。

“是啊,不僅是獄卒,就說這稅吏,許多稅吏,是大商巨賈的本家之人,他去收稅,平民百姓就百般刁難,自己本家卻閉眼不聞,似齊地有牟劉王張四大名門,他們以學入仕,以仕保商,以商養學,一縣之地,盡是他四家之言,四家之人,鄉吏縣官,鹹為後輩,此等官吏,隱患頗深。”

朱雄英將冰糖雪梨酌飲幾口,問道:“那若是方教授去做官,你能怎麼辦?”

方孝孺慚愧地笑了笑:“若是我,我也只能朋黨營私,先拉攏宗族關係,底層鄉吏為我所用,是我本族,我才能將皇明政略實施下去,收起租子糧食來,否則那鄉吏和商賈勾結,就算我有通天之才,無人可用,也無用武之地。”

“自古做官,都是這個道理,孝孺雖想為皇明做些政事,卻也……”

朱雄英擺擺手。

他指了指正在和周寬對練,學習武藝的鄭和。

“方教授你不必如此,如今我皇明新開太學,就是為了打破此等門閥,一家之言即一官之言,百姓只知現管不知我皇明,我們這太學,主要培養官場小吏,也給虛銜品階,且表現優異一樣給予官身,日後他們學成,在各地異地為官,初期看來小吏不多,等到後面這太學開遍大明,處處都有時,小吏就不是一家之傳了!”

“那時,再也不會出現老子當牢頭,兒子當捕快,孫子做衙役這種情況,日後我大明無論鄉吏衙役,都需從太學培訓考取!”

“這……”

方孝孺一驚。

他眸子皺著,思索一番,眼神閃出驚色:“可是這樣一來,鄉吏衙役俸祿從何處來?若是朝廷付撥,一年起碼百萬石,若是朝廷不撥,他們必定盤剝百姓啊!”

朱雄英撇著嘴苦笑道:“我怎麼不知道?就算是朝廷撥了俸祿,祿米也會被侵吞,出了應天五百裡,縣太爺連朝廷命令禁止收的稅都敢隨意攤派的,出事之後丟給小吏背鍋,我怎會不知皇明那幫官吏作風?”

“只要朝廷說戶部出這筆俸祿,文官們肯定高興,又可在稅收時多加攤派,如果說戶部不出,地方官府自行徵收,那他們更高興,中飽私囊好個秋,所以給鄉吏俸祿,他們肯定願意的。”

“他們唯一不願意的,就是鄉吏也可做官,賜予官身……”

朱雄英拿起一塊兒青石磚來,一記寸拳將這青石磚擊碎,澹笑道:“我也沒指望他們能願意,因為傳授我這些學識的朱不敗前輩說過,讀書,救不了大明……”

“但水滴石穿,功到石斷,你看一月之前,我連這青石磚打出個白印都不行,如今卻能擊碎如沙土,只要我太學開個口子,為小吏留個上升階梯,持續百八十年,我皇明必有吏治清明那天。”

方孝孺重重地點了點頭。

“皇孫殿下,孝孺必定盡心竭力,在太學為皇明培養人才!”

“好,我請你去尋找一些天才孩童,帶入太學由我親自調教,此事可有名目?”

大明是個相信天才神童的時代,而且這裡一直出各種天才,比如說後世那個十二歲成名的張居正,還有永樂朝的三楊,都是年少成名……

改變大明的吏治,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但是可以在這時候,就給大明種下種子,未來的種子。

“哦,孝孺師門有一童生,乃齊魯人氏,名為吳中,年方九歲,是誠意伯劉伯溫入室弟子,少機敏,善計算,孝孺已經派人送去書信,不日就會來京,另外,孝孺準備啟程前往各地,為太學招收各類優秀童生。”

“吳中……他是那種遠近聞名的天才神童?”

朱雄英撇嘴問道。

方孝孺點了點頭。

朱雄英撓了撓頭,眼神閃爍:“姓吳,還好……記住了,如果有那種遠近聞名的天才神童,或者遠近聞名的天生廢柴,都要好生仔細考察一番,尤其是蕭林葉楚這四大姓氏之人!”

方孝孺愣了愣:“呃,孝孺明白。”

“重點關注父母雙亡家世悲慘,庶出被逐出家門的!”

“對,還有因為家道中落慘遭退婚的,尤其要查清來歷!”

方孝孺雖說有些摸不著頭腦,卻也點了點頭。

朱雄英撇著嘴想了想,捏著拳頭道:“嘶,我好像遺忘了什麼……”

“哎,我為酒色所傷,竟如此混沌,似往常,從不做這無基之談!”

他眼睛一亮,喊道:“對了,如果有神童或者廢柴,年歲不大卻喊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這類更要重點關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哦對對對,還有姓唐的!”

“另外,你去各地挑選童生,不符合以上條件,聽你說完來太學上課管吃管處此等好處卻不為所動,眉頭一皺,退至眾人身後的,無需多問,著錦衣衛綁了來應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