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少讀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奉天殿出來,朱雄英小臉愁出了一個愁字。

雙手插在衣袖,面帶四十五度澹澹的憂傷,望著天空。

我不想讀書啊……

八歲之期已到,就不能等我九歲在讀書嗎?

小孩子讀書太早不好,影響發育,很不養生的。

大明還有千千萬萬的子民沒有書讀。

我朱雄英生為朱明皇孫,理應與民同休。

奈何,朱標鐵,皇爺爺硬。

“哎,天不生我朱雄英,大明萬古如長夜……”

唏噓地感嘆一聲,朱雄英伸手拿出枸杞水,小酌幾口,罷了,如果這八歲之期過不去,那就是天命難違,與其怨天尤人,不如隨遇而安。

他皺眉一想,懷揣小手慢慢朝著後宮走去,琢磨怎麼才能幫到馬皇後。

這才是大事。

讀書再難,也難不過養生。

自己這個皇奶奶,性格寬和,十分賢明。

可是她平時不注重養生,年紀大了又捨不得吃穿,導致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低,生病了不願意耗費民力,不告訴朱元章,也不叫御醫。

正史中,馬皇後生病後,朱元章的諸義子和皇子們紛紛為她尋找良醫,她卻不願就診……

這一抗,小病就變成大病了。

奶奶馬秀英是皇爺爺朱元章的好內助。

有她在,皇爺爺還能聽人勸,對大明江山社稷十分有利,自己讀書這事兒,興許能請馬皇後幫幫忙?

我並不反對讀書,但是皇奶奶你這身子骨的保養好啊?

想到這裡,他稍微舒展一點的表情又皺起眉來。

“皇孫何故嘆氣?”

方孝孺跟在朱雄英身後,這位大才子自幼便有才名,不僅恩師宋廉稱讚有加,山東等地的生員大儒,皆誇讚他有文華,故而舉薦他前來應試官身,他作詩兩首獻給皇爺爺朱元章,在太子朱標的保舉下,成了東宮伴讀。如今年方二十五歲,濃眉大眼,相貌端正,眼眸灼灼有神。

剛才他就看出來了,這位皇太孫對讀書沒什麼興趣,甚至有些反感。

朱雄英歪著頭看著他,正想說話,忽然想起。

靠,歷史上這位可是被誅十族。

親戚朋友學生,都慘遭自己四叔朱棣下手……

壞了,我成他學生了!

朱雄英瞬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也太不養生了,雖說他是被皇爺爺朱元章稱讚過的讀書種子,但是誅十族?

華夏歷史上,統共就他一位有這待遇。

我還想多活一點點呢……

朱雄英擔心和他多說幾句話都會影響他養生氣運。

養生本就逆天而行。

我要證養生大道,如今又是八歲之期,我要穩健!

“那個,方伴讀,你不用跟著我,我治黃老,對儒家不感興趣。”

朱雄英擺了擺小手。

方孝孺卻正色道:“黃老之說,兼有儒風,孔子曾稱老子師,皇孫好黃老,吾雖不才,也有言語教你。”

“不過,丹方術士之說實乃邪謬,長生不老虛無縹緲,皇孫萬不可親信。”

朱雄英翻了個白眼。

磕丹藥不是淨房打燈籠,我信才有鬼,想我五歲養生,需要你教?

“嗯嗯,阿叭阿叭……”

隨口應付兩句,朱雄英邁步朝著前面走去。

方孝孺皺了皺眉。

他遲疑了一下,疑惑道:“呃,這阿叭阿叭,是何解?”

朱雄英瞥了他一眼:“阿叭阿叭。”

說著便不理他,朝後宮馬皇後的居所走去。

饒是方孝孺飽讀詩書,此刻也是一頭霧水,還好內侍周寬跟在一邊,對方孝孺解釋道:“皇孫自幼養生,言說話費神,不想說話時,便以阿叭阿叭代替。”

方孝孺聽到這奇怪的解釋,一時也呆住。

“那我走?”

“方伴讀你放心,皇孫也曾說過丹方術士是邪門歪道,他的養生乃是鍛鍊身體,食療食補,用藥也都是補藥居多,十分……十分健康。”

周寬用了一個朱雄英發明的詞兒解釋。

方孝孺哦了一聲,本想好好勸戒一下朱雄英,阿叭阿叭什麼的對話著實不雅,沒有皇家威儀。

但一想,皇孫不過八歲,才八歲嘛!

還小,日後肯定要封為太孫,有自己伴讀,諸位重臣講經教學,早晚會改掉這個壞習慣的。

說太多話費神……

他撓了撓頭,忙跟上了朱雄英。

內侍周寬則是咧嘴一笑,默默跟在朱雄英身後,走的不緩不慢,不急不快。

老養生人了。

應天府城內有許多城中田,自朱元章洪武元年奪得應天府後,因為軍事需要,應天府一直留有大量城中田,以備戰時耕種。

而應天府紫禁城皇宮內,也有大量皇田,馬皇後率領一眾後宮嬪妃親自耕種,自給自足。

後宮御花園不遠,一塊塊農田阡陌縱橫,此刻正是菜花璀璨時,一簇簇杏黃菜花搖曳飄香,美不勝收。

這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塊兒嫻靜的菜田中,有一位身穿洗的泛白衣裳,身形句僂的老婦,正輕輕咳嗽著,在菜田中鋤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她面容慈祥,頭髮灰白,眼神恬靜,笑容和藹,彷佛鄰家老太。

周圍的宮女,侍從,也都歡快地在菜田中勞作,有說有笑,愜意非常。

幾隻黃白黑犬,正在田間地頭追逐嬉鬧,有兩隻做著羞羞的事情,極不養生。

“皇孫駕到!”

有內侍唱名。

瞬間,菜田中的宮女侍從,看向朱雄英這邊,紛紛行禮。

“奶奶!”

朱雄英對著那老婦人揮了揮手,歡樂地撒丫子跑了進去,一把衝進了她懷中。

“好孫兒。”

這老婦人正是馬皇後,馬秀英。

她俯身用長滿老繭的手撫摸著朱雄英的腦袋,眯著眼笑呵呵的:“大孫吶,你好像又長高了。”

朱雄英仰起頭看向她,認真問道:“奶奶,您有堅持養生嗎?”

馬皇後微笑著說:“有。”

朱雄英卻皺眉,小嘴都起憤怒道:“奶奶您撒謊,您沒有吃我給您準備的鹿茸粉。”

朱雄英五歲養生,六歲踏入養生大道,七歲已熟練各種養生技能,如今已達養生化境,養生早已經融入他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他一眼就看出,馬皇後沒有吃自己準備的鹿茸粉和人參粉。

馬皇後卻微微嘆了口氣,憂心忡忡地道:“現在天下還有許多老百姓無衣無食,奶奶雖說身體不好,但衣食無憂,已是菩薩保佑,何必再奢求更多的享受呢,這鹿茸粉等物,應當給咱大明前線負了傷的將士們補補身子。”

她嘴上說著,卻又忍不住輕輕地咳嗽起來。

朱雄英抿著嘴,眼神閃爍,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洪武初年,大明發生了饑荒,餓殍遍野。

大戰之後必有災荒,這是古代社會的自然規律無法避免,當時大明各處都缺衣少糧,馬皇後便帶頭吃素。

這一吃,就吃了許多年。

如今她身體漸漸衰老,卻不肯吃葷補充營養,加上年輕時積累下的毛病,身體已經到了承受極限,再不好好養生,可能就真的……

不遠處,方孝孺看到這一幕,極為震撼。

雖說漢唐和兩宋帝王在開春播種時也會親自下地開耕,但那多是裝裝樣子。

古往今來,縱覽華夏史書,後宮的皇后,有幾位能像是馬皇後這樣,親事耕耘,富貴不移,貧賤不避?

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儒家門人,方孝孺甚至心頭一熱,只覺眼眶微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