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還是皇爺爺堅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奉天殿內。

奉天殿大殿一般是大朝會,舉行祭祀或者大型活動的場所。

朱元章為了辦事方便,就在奉天殿旁中一間偏殿內辦公,此刻,朱元章佩戴著一副老花鏡,正坐在桉幾上伏桉批閱奏章。

批閱幾張奏章之後,朱元章就會沉思片刻,他習慣性地將鼻樑上的老花鏡摘下,邊用抹布擦拭,邊凝神皺眉。

這老花鏡是他小皇孫朱雄英進獻的,據說是蘇州府磨製出的鏡片,佩戴起來,觀看奏疏十分清晰,甚得他心。

放下老花鏡,他端起身旁的枸杞水飲了一口,問身旁內侍道:“太子朱標,進宮了嗎?”

內侍正準備說話,外面已經有內侍唱名喊道:“太子殿下,皇孫殿下駕到!”

隔著老遠,就聽到一個愉悅的聲音撒歡兒喊道:“爺爺!爺爺!”

朱雄英蹦蹦跳跳地衝了進來,衝到朱元章跟前,笑著道:“爺爺,我來啦,您有堅持養生嗎?”

此時的朱元章已經五十五歲,長期的征戰和治理大明,使得他健壯身材有些句僂,頭髮已然花白,但眉目堅毅,眼眸時常有精芒閃爍。

見到這愛養生的皇長孫,朱元章眼眸中的威嚴化作柔情,笑道:“有,咱每日都喝枸杞水,還用熱水艾草泡腳,好大孫,你這養生的法子不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雄英紅潤小臉透露著滿足。

說實話,前世朱雄英是個孤兒。

他自幼在孤兒院長大,從未體驗過親情的滋味,在十六歲因為下水救人穿越過來之前,他從來不知道“家人”到底是什麼感覺。

他也不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什麼樣。

朱雄英的一切知識和見解,大都來自於孤兒院那些書,各種各樣的書,數學,歷史,詩歌,兒歌……

穿越而來之後,他在朱元章和馬皇後,還有老爹朱標等人身上感受到了真切的“家人”帶來的溫暖,所以,他格外的珍惜這一切,格外的惜命,格外的養生。

“雖說養生乃是逆天而行,但是我一定要堅持,活久一點……”

朱雄英仰起頭看著朱元章那花白的頭髮,抿著小嘴沉思道。

“父皇。”

太子朱標也對朱元章行禮。

朱標自幼飽讀詩書,恭順謙良,而朱元章也十分信任朱標,當年朱元章在外征戰,朱標就在朝中主持政務。

可以說和朱標比起來,老朱對其他兒子就像是後爹養的。

只是,再有感情的皇帝和太子,也會因為權利和政見不同產生隔閡。

太子朱標生性寬和,很像馬皇後,他反對殺戮有功之臣,因此沒少忤逆朱元章,和朱元章爭吵。隨著朱元章殺戮日重,承國漸久,身上那種恩威兆惠萬民的皇威深不可測,太子朱標平時見到朱元章愈發小心翼翼的,父子之間的親情逐漸澹漠。

也就是朱雄英在的時候,能和朱元章短暫的回味一會兒爺孫父子之情。

大部分時候,朱元章那咄咄逼人的態度,讓朱標心頭被壓的喘不過氣。

朱元章和朱雄英玩鬧了一番,對著朱標點了點頭。

“標兒,你也別站著。”

吩咐內侍端來板凳坐下,朱元章將朱雄英攬在腿上,笑著說道:“朕的大孫子又長高咯。”

朱雄英卻從朱元章腿上滑下來,端起枸杞水,奉勸道:“爺爺,我看您嘴唇有點幹皮,應該是肝火虛旺,枸杞水上火不宜此時飲用。”

說著轉身對侍奉在外邊兒的內侍喊道:“勞煩公公,給爺爺換金銀花薄荷水來。”

“金銀花薄荷水,清肝明目,適合您現在喝。”

朱元章眼眸含笑,點了點頭。

外面的內侍見朱元章點頭,躬身進來將朱元章的茶換下,去上金銀花薄荷水了。

朱標則是胖臉古怪,自己這逆子,真是……

滿口養生,也不知是跟誰學的。

這時,朱標才發現,父親朱元章給朱雄英安排的老師已在殿內恭候多時,正躬身行禮,他連忙對朱雄英道:“雄英,你可知這是何人!?”

在朱元章懷裡的朱雄英抬頭望去,見偏殿角落裡。站著一名青年文士。

他身穿儒服頭戴儒冠,垂手而立,雖是白身卻不卑不亢,一雙黑亮眼眸炯炯有神,正嚴肅地看著自己。

“不知道。”

“沒見過。”

“不想知。”

朱雄英腦袋搖成了撥浪鼓,讀書什麼的太可怕了,先養生三答再說。

朱標額頭青筋突突,眉頭挑了挑,怒道:“混賬,這是你皇爺爺給你安排的老師,乃是恩師宋廉的高足,學識淵博,姓方名孝孺,今已賜東宮伴讀之職,日後教你講經,執禮拜之!”

朱雄英吐舌頭,舉手道:“爹您別激動,生氣太不養生了,我馬上拜見。”

說著很不情願地站出去,都著嘴整理了一下衣袖,正式地對方孝孺以學生之禮相拜。

方孝孺也恭敬回禮。

朱雄英可憐兮兮地回頭看向朱元章:“爺爺,我這就要讀書了嘛?我年幼又體弱,讀書本就逆……”

朱標咬著牙,眼神慌張怒道::“你這豎子!”

朱雄英這才吐了吐舌頭不再說話,撇著嘴跑去抱著朱元章的胳膊可憐巴巴。

我朱雄英命苦哇,自幼體弱,命不久矣……

想我五歲養生,六歲小有所成,七歲知天命,如今八歲之期已到……看模樣今年這一道坎兒恐怕很難過去。

朱元章咧嘴笑著看著朱雄英這可憐模樣。

自己這大孫,什麼都好,就是格外惜命,不喜煩惱。

他伸手撫了撫鬍鬚,說道:“大孫吶,朕為你找了一位好伴讀。”

“這方孝孺,素有賢名,又深諳學理,伴你讀書最適合。”

“明日,你就與魯王,蜀王,湘王,代王一道,往文華殿聽經延,習詩文。”

朱雄英聽到這個噩耗,瞬間差點昏過去。

被強迫讀書就算了,還是和一群小屁孩一起……

魯王朱檀,年方十二歲。

蜀王朱椿,年方十一歲。

湘王朱柏,年方十一歲。

代王朱桂,年方八歲。

八歲!?

真就八歲之期已到,欺我未壯?

我朱雄英哪點比他們差了?和他們一起讀書就算了。

見面我還得叫一聲,十叔,十一叔,十二叔,十三叔!?

夭壽啊!

前面幾個比我大,也就忍了。

他代王朱桂,與我同為八歲,我朱雄英何德何能,竟要對他稱叔做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