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條財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在川南地區,有個重要的茶馬司。

此地本是和西番貿易的重地,也是茶馬古道重鎮,以茶葉交換馬匹,事關大明南北貿易,因此地多有康巴頭人,故而他們個個都賺的盆滿缽滿,廣有錢財。

大明的茶馬古道,分許多條路線,而成都又是重中之重。

一條道是走長安,匯聚中亞西亞還有山西以北的大漠特產,走漢中,安康,到達康定雪區。

另外一條,就是自四川出發,走向東南亞各個國家。

還有一條,是自湖南湖北,走婁底,安華,前去廣西,再沿途走思茅等一路收茶葉賣鹽巴。

而這些國家,如今有個很顯著的特點。

都信仰佛教,番僧喇嘛和尚,行走在此地十分吃香,佛教勢力也很龐大。

在元朝時候,四川的茶馬商人甚至可以走到暹羅,天竺,到海邊購買各種海貨,胡椒等,又走茶馬古道返回。大明收復雲南之前,茶馬古道受損,如今兩年多之後,整個西南的商貿蓬勃發展,甚至一定程度上,茶馬古道的貿易額並不比如今的絲綢之路少。

因為,帖木兒帝國雖然疆域廣闊,可是內部叛亂不休,且東察合臺汗國又隔在中間。

如今,朱標北巡,來到此地,自然也要接見一番此地的佛頭首領,給予他們賞賜,讓他們在屬地給大明的商隊行方便,另外就是多賣糧食給大明的邊關衛所。

雖說沐英在雲南廣開良田軍屯,雲貴川的衛所兵糧食仍然不夠吃,而雪區的佛頭,頭人,有很多青稞田。

青稞,可以說是上天賜予高原的食糧,此物種植可以不吃太多肥料,完全隨緣栽種,而產量若是菩薩保佑,竟能做到一畝百多斤。

要知道在前世朱雄英那個時空,六十年代小麥畝產二百多斤,都要上報紙,專門表彰一番。

甚至可以說,在西北羅布泊發現大規模鉀鹽礦之前,青稞不用肥料,隨意種植的產量能達到中原地區良田的標準。

在唐代,吐蕃強盛時期,藏地遇到了千年難遇的溫和期,高原沒有太多災禍,牛羊成群,青稞遍地都是,故而吐蕃強盛了百年有餘,甚至一度攻陷長安。

一個又有錢,有有權,而且有很多糧食的大階級,無論如何也不能掉以輕心,需得認真對待。

此時,西北商路被帖木兒帝國阻斷,南方茶馬絲綢之路,全都得仰賴這些佛頭,還有信佛的土司頭人臉色。

安排鄭和前去找這些和尚打打秋風。

朱雄英找來自己父親朱標。

“爹,您可還記得我給您說過,咱們要放開一些民間籌措銀行的事兒?”

朱標疑惑道:“怎麼?”

朱雄英笑道:“爹,有好事啊,你看這大慈寺這般繁華,想起了什麼?”

蜀王朱椿道:“雄英,你不會是想對佛門不敬吧?”

“怎麼可能!”

朱雄英將腦袋搖成了撥浪鼓。

歷史上,幾次滅佛運動的帝王,都沒落個好,得罪了任何大勢力階級,都是有生命危險的……和尚在如今這種封建時代,就是行走的招牌,但凡是有寺廟的地方,都能吃得開,就如茶馬古道上的康巴頭人,他們都很富,很多是從漢商手裡收茶葉和鹽巴倒賣發家致富,但是他們就願意將全家的財產,貢獻給佛頭佛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寺廟佛頭一聲令下,信徒甚至願意馬上將自己生命獻出。

“十一叔你怎麼能這樣想我,我很純潔的。”

朱雄英都著嘴。

“我打小就養生,對佛祖敬畏的緊,逢廟必拜。”

“那你想說什麼?”

朱椿盯著朱雄英,這蜀中畢竟是他的藩地,而此地的佛教勢力比較龐大,朱椿不敢過於得罪。

“沒什麼,咱就是有個想法。”

“爹,這大元的時候,為了爭奪國師,各處的番僧喇嘛盡相給大元皇帝進獻財貨,咱們要不,也搞搞?”

“國師?”

朱標皺了皺眉。

作為大明皇太子,朱標對於佛教是用而不信,信而不深,這一切都是因為此時的大明,才經過元朝那種助教平等沒多久,元朝時,華夏有天方教,佛教,道教,景教,還有猶太教。

諸教派橫行不說,信仰也很駁雜,這也就導致,華夏的子民們漸漸對於信仰不那麼純粹了,開始了實用主義,畢竟大元的時候,有天方教徒去修孔廟,佛教徒給道觀開光這類事情,還特別多。

再加上,大明初期,秘教橫行。

所以他並不是很喜歡,國師這類的稱呼。

“爹,可別小瞧這個國師。”

“和尚和道士,都愛慕虛名,咱們在南京有天界寺,總轄天下僧尼道士,可是南京畢竟管控不到這西番,您瞅瞅周圍,尤其是這成都府周圍,多少寺廟?”

“到了川西,川北,那些藏民夷民吐蕃人,信佛教的也很多,佛頭喇嘛個個有錢。”

“對於這種佛頭勢大的地方,很有必要,封敕一座官方寺廟,對各地的佛頭進行培訓,讓他們擁護我大明,愛戴我大明!”

朱雄英說完,又看向蜀王朱椿。

“十一叔,你在川蜀,任務重大。”

“不僅要盯著文官們搞好內政,抓好科舉和武舉,還需要把這些佛頭道士抓在手裡,尤其是西番諸地的佛頭。”

“若是能夠在諸多佛頭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之輩,擔任大明國師,川蜀等地最大的活佛,那對於你統治川蜀,也是極大的便利。”

朱椿皺了皺眉,疑惑道:“真的可以?”

朱雄英點頭。

朱標也是看過朱雄英所著述的那些書,知曉朱雄英所提到的宗教政策,尤其是在裡面著重寫到了,前世那個時空,康熙是如何利用活佛來對蒙古分化治之,並且接著冊封活佛,將大清的勢力拓展進入西藏的。

金瓶掣籤,是真正意義上,打破了青藏等地,多年來活佛始終在諸大家族裡挑選的傳統,使得活佛只能在雪區輪迴,平民子活佛想要鞏固地位,就需要強大的中央政府支援。

朱標拍了拍朱雄英肩膀:“此事爹記下了。”

“咳咳,爹,這選國師沒那麼簡單呀,各地參選的佛頭,都得繳納報名費,不然怎麼證明他有威望?”

“另外,國師國師,為我大明國師,貢獻一些廟產幫助大明搞建設,也是合理的吧?”

“當然,咱可不是白給,和尚們多放長生貸,咱們允許和尚註冊銀行,正規經營,但需的給我們大明皇家銀行繳納保證金。”

朱標莞爾一笑,眸子閃爍。

先前還在擔心,川蜀招募移民,推廣種植木薯,養肉兔,種植蕈類等,缺少資金。

如今看來,這的確是條財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