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狄仁傑聽著這曲目,依舊是若有所思的模樣。

“這登徒子怎麼想聽這一出?”

如燕有些奇怪的問著,李元芳也是摸不著頭腦,他們兩個人滿是疑惑,可是這戲曲未曾停止下來。

狄仁傑喝著酒,看著好像已經喝醉的八爺眼裡有些擔憂。

因為這八爺真的醉了,醉的很厲害,而席間的丁成,聽著有些奇怪,他看這個小王爺,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

戲曲繼續唱著,接著剛剛的那一段繼續唱著。

宣蕭何上殿。

大太監:大王有旨:宣蕭何上殿。

蕭何:領旨。

蕭何:一自相逢契合深,堪嘆英雄少知音。參見大王。

劉邦:平身,賜座。

蕭何:謝座。

劉邦:唉!

蕭何:大王為何長嘆?

劉邦:只因張良先生尋訪興漢滅楚元帥,至今杳無音信,孤終日思念太公、夫人,意欲東歸,又無善策,故而煩悶。

蕭何:哦,大王思念太公、夫人!哈哈,臣保薦一人,不但太公、夫人可見,三秦可得,項羽可滅,天下在掌握之中。

劉邦:既有此人,現在何處?

蕭何:現在褒中。

劉邦:他叫何名字?

蕭何:他……不說也罷。

劉邦:卻是為何?

蕭何:為臣說出來,大王又要說他出身微賤,不肯重用呃。

劉邦:真是賢士,哪有棄而不用之理。

蕭何:哦,當真用他?

劉邦:當真用他!

蕭何:果然用他?

劉邦:果然用他!

蕭何:韓信哪!

劉邦:哎!想那韓信,自身尚不能謀,豈能當此重任!封他為連廒官,恐怕他不能勝任吧!

蕭何:大王封他為連廒官,到任之後,將一月所積公文事件,立刻迅速辦理完畢,屬下人等,盡皆歎服。

劉邦:一節之事,何足道哉。

蕭何:只此一節,可見他滿腹經綸。

劉邦:也罷。既然丞相稱讚,就升他為治粟都尉。

蕭何:治粟都尉,還是大材小用啊!將他宣上殿來請他作大將。

劉邦:容孤思之。退班!

蕭何:呵,呵!蕭何二次薦韓信,千言萬語王不聽。如今大材小用了,君臣何日轉回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鄉民甲:啊,列位請了。

四鄉民:請了。

鄉民甲:我們往年納糧,費盡了周折;自從韓大老爺上任以來,一切之事,迅速辦理,甚是方便,對我們還有許多幫助。若是韓大老爺升任到別處,我們豈不又要受罪?我等速速去見相國,留他在任,豈不是好?

四鄉民:好,好,好,一同前往。裡面有人麼?

家院:哪裡來的?

鄉民甲、四鄉民:我等要叩見相國。

家院:少站。

鄉民甲、四鄉民:是。

家院:有請相國。

蕭何:何事?

家院:眾鄉民求見。

蕭何:喚他們進來。

家院:是。叫你們進見。

鄉民甲、四鄉民:是。參見相國。

蕭何:罷了,起來,到此何事?

鄉民甲:啟稟相爺:我們往年納糧,費盡了周折;自從韓大老爺上任以來,一切之事,迅速辦理,對我們還有許多幫助。聞聽韓大老爺要升任到別處,故而前來留他,望丞相允准。

蕭何:韓大老爺豈可大材小用?

鄉民甲、四鄉民:相國不肯,我等就跪求了。

蕭何:慢來,慢來,你等暫且回去,我自有安排。

鄉民甲、

四鄉民:是。這就好了。

蕭何:哎呀!韓信上任未久,深得民心,待我上殿三次保薦。

左右,打道上朝。

劉邦:今觀山河皆無恙,只是漢中困劉邦。角書未到心惆悵,連日夢兆俱不詳。孤仗蕭何如臂膀,快宣相國作商量。

大太監:大王有旨:蕭何進宮。

蕭何:領旨。

蕭何:蕭何三次薦韓信,言聽計從早回程。蕭何參見大王千歲。

劉邦:平身,賜座。

蕭何:謝座。宣臣進宮,有何國事議論?

劉邦:孤連日夜得惡夢,恐有不祥,故而心中煩悶。

蕭何:大王連日夜夢不祥!為臣倒想起一輩古人來了。

劉邦:那輩古人?

蕭何:大周駕下有一鎮諸侯,名曰齊景公,夜夢上山見虎,入草見蛇,命他駕前一位賢臣晏平仲圓解。

那晏子奏道:“上山見虎,入草見蛇,何謂不祥?”我國中倒有三不祥。

劉邦:哪三不祥?

蕭何:有賢士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能重用,三不祥。呵呵,大王此夢與齊景公一般無二。

劉邦:相國說哪裡話來,孤自入褒中以來,設立招賢館,收羅賢士;若有賢才,孤當重用,怎奈無有賢士耳。

蕭何:哈哈,眼前就有一賢士,大王不用啊。

劉邦:現在何處?

蕭何:現在褒中。

劉邦:他叫何名字?

蕭何:嘿嘿!不說也罷。

劉邦:為何不說?

蕭何:為臣說出來,大王又要說他出身微賤,不肯重用啊。

劉邦:若有賢才,孤當重用。

蕭何:用他?

劉邦:用他。

蕭何:用他?

劉邦:用他。

蕭何:呵呵,韓信哪。

劉邦:哎!我想韓信,自到褒中以來,升官兩次,也就是了;相國為何苦苦地保奏?

蕭何:他非百里之才,大材小用,豈不可惜!

劉邦:也罷,等候張良先生角書到此,再作道理。

蕭何:等不及了,快快宣他上殿,拜他為大將。

劉邦:退班!

蕭何:呵呵!三次保薦成畫餅,枉費蕭何舌與唇。

韓信:三次保薦王不用,有何臉面留褒中。且住!多蒙相國屢次保奏,怎奈漢王執意不聽,有何面目,留在褒中!我不免寫下詩句,棄官逃走,看蕭何追是不追。家院。

韓信:溶墨伺候。待我題詩一首。

韓信:外廂帶馬。

家院:且住!來人報道,韓將軍棄官逃走,不免報與相國知道。有請相爺。

蕭何:何事?

院子:啟相爺:大事不好了!

蕭何:何事驚慌?

院子:韓將軍棄官逃走了。

蕭何:帶路!

蕭何:呵呵,韓信去了!家院,韓將軍怎生打扮,往哪道而去?

院子:身背寶劍,跨下青鬃馬,直奔東門而去。

蕭何:好,待我東門問個明白。

院子:待小人與相爺備馬。

蕭何:我等不及了!

蕭何:哎呀且住!韓信不辭而別,君臣東歸何日!也罷,我不免去到東門,問個明白,再作道理。

聽說韓信他去了,不由蕭何心內焦。頭上整整烏紗帽,身上撩起滾龍袍。三番兩次把韓信保,大王不用為哪條?

此番韓信追得到,同心協力扶漢朝;此番韓信追不到,這萬里江山一旦拋!急急忙忙朝前跑,

蕭何:啊唷……來到東門問根苗。

守城官:參見相國。

蕭何:罷了,你可曾看見一位將軍,跨下青鬃馬,身背寶劍,喏,喏,喏,由此道而去呀?

守城官:有的,過去一日了。

蕭何:怎麼,過去一日了?

守城官:正是。

蕭何:這……

夏侯嬰:相國慢走。

夏侯嬰:相國,大事不好!

蕭何:何事驚慌?

夏侯嬰:韓將軍逃走了。

蕭何:我、我我,

蕭何:我……知道了!

夏侯嬰:這是什麼緣故?來,來,來,快快備馬。

守城官:是,是。

樵夫:砍柴已畢下山道,

韓信:馬來。

樵夫:馬走如飛一英豪。

蕭何:馬來。

蕭何:催馬加鞭迷了道,

樵夫:唔……

蕭何:呀!我不免向前問一問樵。喂,樵子請了。

樵夫:請了。

蕭何:你可曾看見一位將軍,跨下青鬃馬,身背寶劍,喏,喏,喏,由此道而去啊?

樵夫:有的,有的。算來過去已有五十餘裡了。

蕭何:呀!五十餘裡路已遙,又見月影上樹梢。

忽然間想起了我的腹中飢了,縱然是餓死我也要追趕英豪。將軍慢走!

韓信:相國,相國,相國。

蕭何:韓……將軍,你……絕人太甚哪!

韓信:啊?

蕭何:你……怎麼不辭而別了?

韓信:這個……相國!想我韓信,自到褒中以來,蒙相國恩待,連保三本,怎奈漢王執意不允,有何面目留在褒中。

情願去歸故里,耕種為生。相國大恩,榮圖後報。

蕭何:韓將軍,將軍哪!

你有管樂之才,伊呂之志,我連保三本,大王說你出身微賤,不肯重用;怒惱將軍,投奔家鄉,我聞聽此言,急急忙忙追趕前來。將軍,暫息雷霆之怒,隨我回去,我以全家的性命力保將軍;大王再若不用,我與將軍一同走。

將軍千不念,萬不念,請念你我一見如故——是三生有幸,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全憑著韜和略將我點醒,我也曾連三本保薦於漢君。

他說你出身微賤不肯重用,那時節怒惱將軍,跨下戰馬,身背寶劍,出了東門。我蕭何聞此言雷轟頭頂,顧不得山又高、水又深、山高水深、路途遙遠、忍飢挨餓,來尋將軍。望將軍你還念我蕭何的情分,望將軍,且息怒、暫吞聲,你莫發雷霆,隨我蕭何轉回程,大丈夫要三思而行!

韓信:相國恩情感不盡,去志已決不回程。既然功名無我份,情願老死在淮陰…

狄仁傑聽到這裡,笑了,這笑容有些意味不明,李多祚看著搖頭晃腦的兒子,心裡就是氣不打一出來。

可現在外人在,他又不好發作,只能是隱忍不言。

於他而言,面子很重要,畢竟已經是王爺,至於李成建,他此時看著很浪蕩,可是心裡已經擔憂到了極致。

畢竟他不知道狄仁傑能不能聽懂,若是聽不懂,一會可就真的要出麻煩了。

他不著痕跡的看著狄仁傑,狄仁傑不表露,只是看著戲曲,好像只是欣賞著劇目。

至於其中含義,他好像沒有任何的體悟,有幾分悠哉,有幾分愜意。

席間的一切,看著都是那麼的詭異,明明都是各懷心腹事,可是一個一個的,又都是當作沒事人一樣。

只是這戲曲沒有因為他們的各懷心腹事而停止,繼續吟唱著那古人之事。

只是這吟唱,聽的人,不見得懂,唱的人不見得清。

雖說讓人賞心悅目,可是其中的事情總是讓人聽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

咿咿呀呀的戲幕繼續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