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宴席間,氣氛詭秘,說不清楚,到底是誰帶動的氣氛。

這張成建見席間氣氛如此,他慢悠悠的說著:“這般宴席,少了戲曲,太過於寡淡。

今兒,我這是帶來了一曲,不知諸位可有興致聽上一聽?”

“少王爺說話,本閣自然要聽。”

狄仁傑不著痕跡的說著,而這李成建聽了淡淡一笑。

一拍三掌,進來一群戲班子,這張成建笑眯眯的說:“各位師傅,按照咱們說好的來…”

這些人,都是跑江湖的,所以很是麻利,一會功夫,一個簡易的戲臺子搭起。

鑼鼓點響起,狄仁傑著耳朵聽著。

山人,張良。火燒棧道之時,我與蕭何定下一計,尋訪興漢滅楚的大元帥。前在鴻門宴上,見韓信乃天下奇才,我不免以贈劍為名,暗中勸他棄楚投漢,就此前往。

“蕭何月下追韓信?有些意思…”

狄仁傑聽著若有所思的笑了笑,而後他繼續聽著…

假作賣劍把韓信拜,明珠豈可久藏埋。

韓信:滿腹經綸無處用,何時展翅得凌空。俺,韓信。在項羽帳下,做一個執戟郎官,可恨他笑我無志無能,不加重用。天哪,天!俺韓信何日才能出頭也!懷才不遇心內痛,明珠久埋塵土中。

張良:蓋世英才當器重,特來訪尋大英雄。門上有人麼?

童兒:作什麼的?

張良:煩勞通稟:淮陰故友求見。

童兒:請稍待。

啟家爺:淮陰故友求見。

韓信:啊!俺韓信在此,並無相識,哪裡來的故友?見過此人,再作道理。來,說我有請。

童兒:是。家爺有請。

韓信:鄉親在哪裡?

張良:故友在哪裡?

韓信:請坐。

張良:有座。

韓信:我與仁兄素不相識,怎說故友?

張良:久聞閣下乃蓋世奇才,神交已久,故而不遠千里,踵門拜訪。

韓信:誇獎了。既蒙仁兄抬愛,就請明以教我。

張良:將軍有所不知,我有寶劍三口,一名天子劍,一名宰相劍,一名元帥劍,特來賣劍。

韓信:不知天子劍賣與何人?

張良:天子劍賣與漢王劉邦。

韓信:劉邦?唔。宰相劍呢?

張良:賣與丞相蕭何。

韓信:這元帥劍呢?

張良:將軍乃蓋世奇才,就將此劍贈與將軍。

韓信:韓信有何德能,敢佩此劍?

張良:將軍乃蓋世奇才,可惜霸王不能重用!若能得遇明主,大展宏才,佩帶此劍無愧也。

韓信:告便。

張良:請便。

韓信:哎呀,且住!我觀此人,相貌堂堂,好像在哪裡見過,為何一時想他不起?哦……我想起來了。你莫非是子房先生嗎?

張良:不敢,在下正是韓國張良。

韓信:哦呵呀,失敬了。先生就是為贈劍而來的嗎?

張良:霸王有勇無謀,目不識人,將軍終無可為。將軍何不去投漢王,以伸大志。

韓信:早有此心,怎奈無人引薦。

張良:不妨事。我這裡有書信一封,去到褒中,先見蕭何,必然保駕於你。

韓信:棧道燒絕,無路可通褒中,如何是好?

張良:不妨事。我這裡還有地理圖一本,按圖而行,可到褒中。

韓信:多謝先生。你我哪裡相會?

張良:將軍日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復奪三秦,你我在咸陽相會。告辭了。

明修棧道布疑陣,暗渡陳倉復三秦。

韓信:張子房謀略高人一等,入褒中扶漢王建立奇勳。

項羽:九戰章邯威名震,槍挑蘇角誰不聞。

可恨韓生言不遜,殺此腐儒方稱心。

鍾離昧:啟稟大王:韓生已死。

項羽:啊哈哈哈……韓生已死,孤心安矣。

范增:啟稟大王:大患不在韓生,乃在韓信也,望大王重用。

項羽:噯,想那韓信,乞食漂母,受辱胯下,何足道哉!

范增:既不重用,就該除卻,以免後患。

項羽:小小韓信,何足掛齒!不必多言,孤自有道理。

陳平:且住!范增老兒,屢次要害韓信,我不免與他報上一信便了。

韓信:前與張良來約定,無有路引怎脫身!

童兒:陳大人到。

韓信:有請。

童兒:有請陳大人。

陳平:將軍!將軍,大事不好!

韓信:何事驚慌?

陳平:今有范增屢次在大王面前,搬弄是非

,要害將軍,你要準備才是。

韓信:大人你要救我一救啊。

陳平:也罷,現有文憑路引在此,你快快逃走了吧。

韓信:多謝大夫,後當圖報。

陳平:好說,告辭了。

韓信:奉送。且住!項羽不但不重用於我,反聽信讒言,意欲加害,此處不可久留,我不免投奔漢王便了。

項羽:江山已然歸一統,全憑勇力成霸功。

鍾離昧:啟大王:韓信逃走了。

范增:如何?

項羽:啊!韓信竟敢反我!

鍾離昧聽令:命章平帶領人馬,追趕韓信,不得有誤。

鍾離昧:領旨。

陳!良:古道荒山無人往,為求衣食苦奔忙。

我,陳!良。昨夜偶感風寒,身體有些不爽,我女兒叫我不要上山砍柴;只因家中寒苦,些須小病,也不顧得了,我不免山中走走。

扶病我把山崗上,謀生焉能怕虎狼。

韓信:山路崎嶇迷方向,四顧無人心內慌。且住!來在三岔路口,不知哪條道路,可通褒中。

陳!良:砍樵。

韓信:看那旁有一樵哥,待我上前問路。

樵哥請了。

陳!良:請了。壯士敢是迷失路途?

韓信:正是迷失路途,但不知哪條道路,可通褒中?

陳!良:隨我來。那條小路可通褒中。

韓信:多謝了。多謝樵哥來指點,

陳!良:這位壯士貌不凡。採樵已畢回家轉。

韓信:忽有一事上心間。且住!後有追兵前來,若是樵哥對他言講,我的性命難保。項羽聞知此路,必然派兵把守,豈不耽誤大計?

樵夫請轉。

陳!良:壯士為何去而復轉?

韓信:身後有人來了。

陳!良:哪裡?

韓信:看劍!

韓信:非是韓信心太狠,只為追兵隨後跟。忙將屍首掩埋定,有朝得志報大恩。

章平:且住!行在此處,為何不見韓信?不免回覆大王便了。

夏侯嬰:君正臣賢,滅項羽,早入中原。項羽行霸道,諸侯怨聲高。何日申兵討,滅楚顯英豪。

我乃滕公夏侯嬰。只因張良先生尋訪興漢滅楚的元帥,尚未有訊息到來,眼看君臣東歸無日。是我奉了蕭何丞相之命,設立招賢館,收羅天下賢士。來,有人投效,速報我知。

韓信:身懷角書不輕獻,方顯英雄非等閒。我若以書為薦,豈不被人恥笑。也罷,現有榜文,待我揭榜報效。

旗牌:何人揭榜?

韓信:淮陰人韓信。

旗牌:淮陰人韓信揭榜求見。

夏侯嬰:聞得韓信乞食漂母,受辱胯下,現在項羽帳下為執戟郎官,怎樣到此?也罷,既然招賢,何論貧賤。且看他才學如何。來,喚他進見。

旗牌:喚你進去。

韓信:知道了。參見滕公。

夏侯嬰:將軍可曾出仕否?

韓信:也曾出仕。只因項羽不能重用,故而棄暗投明。

夏侯嬰:但不知你有何才能?

韓信:兵書戰策,略知一二。

夏侯嬰:我卻不信。

韓信:兵書呵。

夏侯嬰:果然將帥之才,有眼不識英雄,將軍莫怪。

韓信:滕公少禮。

夏侯嬰:一同去見相國保奏,漢王必然重用。

韓信:全仗滕公。

夏侯嬰:旗牌,後面備酒,與將軍接風。

請。

韓信:請。

蕭何:褒中久困,何日裡,才定三秦。

佯遷義帝都於郴,又逼我主漢中行。海內臣民皆義憤,討伐獨!夫起義兵。

下官,蕭何。可恨項羽,不尊懷王之約,自立為西楚霸王,反降我主,封為漢王,貶至褒中。

只因張良先生火燒棧道時,言道尋訪興漢滅楚元帥,以角書為憑,到如今無有音信;我命夏侯嬰,設立招賢館,收羅賢士。正是:千軍容易得,一將最難求。

夏侯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參見相國。

蕭何:滕公少禮。

夏侯嬰:謝相國。

蕭何:不在招賢館,到此何事啊?

夏侯嬰:招賢館收得一賢士,特來保薦。

蕭何:但不知賢士何名?

夏侯嬰:淮陰人韓信。

蕭何:韓信……此人在淮陰之時,乞食漂母,受辱胯下,大王也知此人,只怕未必重用吧。

夏侯嬰:相國,此人雄才大略,若能重用,必建奇功。

蕭何:哦,好。待我面試其才。有請韓賢士。

夏侯嬰:是。有請韓賢士。

韓信:來也。

韓信:張良也曾對我講,他道蕭何不平常。且將角書藏身上,看他可能識棟樑。相國在上,韓信大禮參拜。

蕭何:罷了。

韓信:告辭。

蕭何:且慢!察言觀色,賢士似有不悅之意。

韓信:我有一言,請恕唐突之罪。

蕭何:將軍若有高論,蕭何洗耳恭聽。

韓信:相爺容稟。

蕭何:請講。

韓信:昔齊王好色鼓瑟。晉有一賢士,善於鼓瑟。王坐於堂上,命鼓瑟之人,立於堂下。那賢士不悅,言道,今王坐而臣立,臣何自賤,甘為王樂!相國,你想那鼓瑟之人尚羞立於王側,何況韓信!

蕭何:呀!好一個聰明小韓信,他將古人打動我的心。他言說蕭何少恭敬

將軍!恕我蕭何未相迎。請坐。不知將軍駕到,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韓信:豈敢,久聞漢王聖明,丞相賢達,故不遠千里,特來投效。

蕭何:將軍雖有奇才,但是棧道燒絕,不能東歸,也是枉然。

韓信:哈哈!棧道燒絕,不過是免項羽西顧之憂;此事瞞得了項羽,瞞不了我韓信。

蕭何:哈哈……夏侯將軍,張良先生火燒棧道的時節,言道尋訪興漢滅楚元帥,以角書為憑,到如今無有音信;我想韓將軍宏才大略,不請他,還請何人!呵,呵!子房呀,子房,你往日機警,這一回也失了機會了!夏侯將軍忙修本,

蕭何:今日相逢慰平生。

劉邦:七雄龍爭,歸嬴秦,合久必分。

先入咸陽除暴秦,項羽負約自稱尊。強弱不敵且暫避,等待時機再縱橫。

孤,漢王劉邦。可恨項羽,不遵懷王之約,自立為西楚霸王,將孤貶至褒中,封為漢王。本當與他抗拒,怎奈兵力不足,故聽張良先生之言,暫居褒中,歇兵養銳,以作東歸復仇之舉。幸喜如今兵精糧足,正可復奪三秦,還定咸陽;怎奈棧道燒絕,興漢滅楚元帥,尚未到來,張良又無音信,叫孤好生憂慮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內侍,傳旨下去,有本早奏,無本退班。

大太監:遵旨。

大王有旨,有本早奏,無本退班。

蕭何:蕭何有本啟奏。

大太監:啟大王:蕭何有本啟奏。

劉邦:宣蕭何上殿。

大太監:大王有旨:蕭何上殿。

蕭何:領旨。

蕭何:我主爺起義在芒碭,拔劍斬蛇天下揚。懷王也曾約旨降,兩路分兵定咸陽。先進咸陽為皇上,後!進咸陽扶保在朝綱。也是我主洪福廣,得遇那陸賈、酈生與張良。一路上秋毫無犯軍威壯,我也曾約法定過三章。項羽不遵懷王約,反將我主貶漢王。今日裡蕭何薦良將,但願得言聽計從重整漢家幫,一同回故鄉。

撩袍端帶我把金殿上,揚塵舞蹈見大王。臣蕭何見駕,大王千歲。

劉邦:平身。

蕭何:千千歲。

劉邦:上殿有何本奏?

蕭何:夏侯嬰在招賢館招得來一賢士,可為大將,特來保薦。

劉邦:賢士何名?

蕭何:淮陰人韓信。

劉邦:韓信?

蕭何:正是。

劉邦:我想此人不得第之時,乞食漂母,受辱胯下,出身微賤,若用此人為將,恐三軍不服,項羽恥笑。

蕭何:大王說哪裡話來。古之大將,出身微賤者多,韓信蓋世奇才,若棄之不用,我君臣東歸無日了!大王不用韓信將,君臣無日轉還鄉。

劉邦:依卿所奏,宣韓信上殿。

蕭何:領旨。

大王有旨:夏侯嬰帶韓信冠帶上殿。

夏侯嬰:領旨。

夏侯嬰:招得賢良將,

韓信:上殿見漢王。

夏侯嬰:臣,夏侯嬰,韓信:韓信,

夏侯嬰、韓信:見駕,大王千歲。

劉邦:平身。

夏侯嬰、韓信:千千歲。

劉邦:卿千里而來,未見才能,難以重用;今命你為連廒官,試看你能否勝任。

蕭何:慢來。大王命他為連廒官,豈不是大材小用了!

劉邦:容孤思之。退班。

蕭何:啊呀呀,大材小用了。

夏侯嬰:是啊,大材小用了。

韓信:啊,相國,暫且上任,再作道理。

蕭何:順轎。

劉邦:芒碭起義曾聚眾,遵奉王約進關中。心想滅秦歸一統,誰知楚漢又爭鋒。鴻門宴,命險送,項羽稱王把諸侯封。火燒棧道妙計用,議定角書薦元戎。到如今張良無音訊,不由孤終朝每日愁鎖眉間思太公。兒女情長心痠痛,英雄氣短眼望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