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山地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用別國百姓的孩子,幫自己國家打仗,這是美國人最喜歡幹的事情了,更何況臺灣軍隊連補給都自己帶了,一點不麻煩美國人,哪裡找這麼合適的打手啊,至於承認臺灣的合法地位、與臺灣建交,這些都不值一分錢,況且和臺灣建交也不是無利可圖,光是臺灣的樟腦出口量,就佔了世界的70%還多,還有砂糖、汽車、槍械、農藥這些東西可以出口,另外臺灣每年從美國人那裡進口的石油、機械、礦產、化工原料等物資,也是一筆大買賣,所以美國人覺得,建交就建交吧,至於自己的英國表哥樂意不樂意,就真顧不上了,如果表哥生氣了,那美國表弟就拉著表哥一起和臺灣談判,打來打去的多沒意思,不如大家坐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多掙點錢比什麼都強。

把棉蘭老島分配給臺灣軍隊,作為管轄區,是美國人耍的一個小聰明。棉蘭老島這個地方,不僅地形複雜,而且民族成分也很亂,當地不光有獨立起義,還有各種種族仇殺,再加上大片的雨林和高山,還有犬牙交錯的海岸線,從美國人恩登上這裡,就是傷亡最大的地區。

棉蘭老島是世界第十四大島,面積上僅次於呂宋島,是菲律賓的第二大島。島上山地、高原廣佈,聳立著菲律賓的最高山阿波火山,還有菲律賓的第一大河,棉蘭老河。島上植被以熱帶雨林為主,海岸線非常曲折,多半島和海灣。

棉蘭老島位於菲律賓南部,形狀非常不規則,面積大約9萬多平方公裡,北與米沙鄢群島相望,西與巴拉望島、蘇祿群島相鄰,南邊是加裡曼丹島。島南側的達沃市,是西班牙人在15世紀剛統治這裡時就建立的,當地的主要民族是*人、米沙鄢人、他加祿人、華人、日本人、西班牙人等十多個民族,而宗教更是複雜,天主教在這裡佔絕對多數,達到了70%,其次是*、基督教、佛教等。雖然天主教信徒佔了絕大多數,但是*在這裡的地位非常高,這些*信徒們從15世紀反抗西班牙人一直持續到19世紀,又開始反抗美國人,估計等臺灣軍隊一開上棉蘭老島,這些*就又多了一個反抗的目標---臺灣人。

這次首先抵達達沃市的是臺灣第四師的第一山地旅一部,這個山地旅的士兵大多數是臺灣的少數民族,他們世代生長在臺灣的山脈中,以打獵獲取肉食和皮毛為生。自從臺灣宣佈獨立以後,衝鋒隊和內務部多次派隊伍進入到大山的深處,找到這些村落和部族,勸告他們離開大山,到平原上去過更加富足的生活。大多數山地部族都被山下的輕鬆生活所吸引了,逐漸放棄了原來的山林狩獵生活,慢慢遷徙到附近的平原上,靠政府發給的土地過起了安定的生活,剩下少數的不肯下山的部族,在隨後幾年中,全部消失在他們的領地裡,劉芾決不允許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有任何一支不願意和自己合作的力量存在,尤其是在臺灣內部,更是不允許。

這些天生的獵手和山林的兒子,對於平原生活的單調很不適應,經常流竄至附近的鄉村和城鎮裡,由於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與大部分臺灣人不同,所以經常和當地人發生衝突而弄出了人命官司。當時,正趕上臺灣第一次擴編陸軍,於是,這些生性兇猛而且崇尚戰鬥的山地人,就大部分加入了臺灣陸軍,並被集中分配在一起,再加上其他士兵,成立了臺灣的第一個山地旅。

這次派遣臺灣陸軍來菲律賓作戰,當聽說分配給臺灣軍隊的轄區是這個多山多林的棉蘭老島時,參謀部立刻就想起了這個山地旅。第四師第一山地旅的旅長是臺灣本地的高山人,本命叫什麼估計他自己也搞不清了,他們的民族習慣是長輩跟著兒子改名,就是說你生了第一個男孩,為他起個名字,然後,這個孩子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都要隨著孩子的名字,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所以,對於第一批進入臺灣小學並且剛剛有了自己的第一個男孩的他來說,他該叫什麼名字還真很難知道,除非他返回他的族群裡,再請教對族規非常清楚的長輩,才能知道自己的名字,不過現在不用那麼麻煩了,他為自己取了一個漢族名字,叫劉小福,以紀念當年自己母子差點被餓死在山裡,而當今總統劉芾的一支探礦隊把他們母子救了,而且劉芾親自把他們母子安排在製藥廠,並送他這個小山民上了學。

劉小福旅長這次來菲律賓只帶了一個工兵團和一個警衛連,只負責在達沃市建立臺灣陸軍的駐菲指揮部和一些基礎設施,安全保衛工作大多由當地的美國駐軍負責,在一個月後,臺灣陸軍的剩餘4000多人才會正式登上棉蘭老島,與當地美國駐軍進行正式交接。

達沃市位於棉蘭老島的南端,算是菲律賓距離臺灣最遠的地方了,距離臺南的直線距離有1800多公裡,海上航線的距離超過了2000公里。菲律賓群島的大部分島嶼都處於地震帶和颱風帶中,而且每年只有雨、旱兩個季節。而達沃市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他既不在地震帶上,又避開了颱風帶,而且沒有明顯的雨、旱季節之分,一年四季都如春夏交界的氣候,白天晴空萬里,夜晚小雨瀝瀝。

在由西班牙人統治的幾百年裡,當地並沒有發展起來什麼工商業,基本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海港城市,大片的香蕉、菠蘿、咖啡豆和椰子種植林佔據了城市周圍的大部分土地,而西瓜、芒果、榴蓮、柚子、紅毛丹等熱帶水果更是一年四季都有出產,近幾年,還有很多日本人來到這裡購買土地,種植馬尼拉麻,用來加工出口。另外,由於四周雨林密佈,儲藏著非常豐富的木材資源,再加上靠海,還有各種海產品可以食用。不過由於港口的水深不是很深,達沃市的港口並不能停靠大型貨船和軍艦。

劉小福帶著手下,在當地美國駐軍的協助下,選擇了離港口不遠的一處高地上,建立指揮部和臨時軍營,這個高地離市區內的美國軍隊駐地和港口都不是很遠,交通比較方便,而且這裡離種植園和雨林都比較遠,視野開闊,比較適合作為軍營駐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營地的大小暫時設定在5000-8000人的規模,由隨軍而來的臺灣建設公司負責設計和監督,具體施工建設就靠劉小福帶來的這個工兵團了,建築材料選擇了當地盛產的玄武岩和花崗岩,這兩種石材都是火山熔岩在不同底層冷卻凝固而形成的,玄武岩多孔而易脆,雖然很難採得大塊的石料,但是是燒製水泥的上好原料,而且在鍊鋼、磨製等工業生產上,有重要用途;而花崗岩由於硬度高、耐磨損、不易風化、花紋美麗、易開採易切割等特性,是優質的建築材料。再加上當地多的不能再多的各種木材,建設一個小型陸軍營地一點都沒有難度。

不過,這些材料劉小福可沒工夫都去自己開採,只能由當地美軍聯絡當地人代為採購,再運送到營地附近,由臺灣工兵做深加工,再運到工地裡使用。美國很快就為臺灣陸軍找來了幾家當地的石料和木材商,談好了價格和工期,就開始準備往工地上送貨了。至於這裡的美軍為啥這麼配合,劉小福也試探著問了幾個和自己有接觸的美軍下級軍官,在抽上臺灣產的高階煙,喝上臺灣產的白酒並抹上了臺灣陸軍特製的除蟲藥以後,這些美國小軍官就立刻說了實話:他們巴不得立刻就把自己的營地讓給臺灣陸軍,好趕緊脫離這個遍地是丘陵和大樹的破地方,而且這裡不光是環境荒涼,民風還很彪悍,幾乎每週,美國駐軍都會在城市的邊緣遭到當地武裝力量的攻擊,輕則傷幾個人,重則死幾個美國人,上個月,這裡的美國駐軍中尉,就在巡視美軍設在城市邊緣的崗哨時,被當地人伏擊並殺死了,隨行的7名美國士兵都沒有回來,而且當地人還把這位中尉的屍體倒著吊在了城門口,連眼珠帶生殖器都給割了下來,所以這裡駐守的美國軍隊,都盼望著趕緊有人替換自己。(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