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寧遠大戰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旁觀的人群當中傳出陣陣驚嘆聲。

祖大壽站起身,疑惑地凝視著蕭爻,竟說不出話來。

蕭爻平穩落地,看著被自己踢斷的那條長凳。

袁崇煥拍掌。道:“好!”眾人也跟著拍掌。道:“好!”

袁崇煥道:“祖兄弟,在最後關頭,若不是蕭爻將你提住,你非重重地摔落不可。”

祖大壽道:“我知道是……是蕭爻拉住我,我才不致跌落下地。”

袁崇煥道:“蕭兄弟武藝高超,你服是不服,還要不要再比?”

祖大壽嘆了口氣。道:“不比了,其實當蕭爻躍上長凳,看到他舉重若輕、瀟灑如意的步態時,我就已經認輸了。”

袁崇煥哈哈一笑。道:“交手之前,你已認輸,那何必還要再交手?”

祖大壽道:“我明知輕功不及蕭爻,可還是存著一點僥倖。萬一蕭爻只是輕功高強,而拳腳功夫差勁,所以還是要比。若是只看到他輕功高超,我就認輸,那也太窩囊了。”

眾人聽他如此坦誠,都付之一笑。

蕭爻抱拳道:“祖將軍,我修煉梅花拳時站過梅花樁的,我在梅花樁上行走如履平地。剛才在高凳上比武,跟走梅花樁沒多大分別,我佔了優勢。我以己所長,攻你之短,確實勝之不武,咱們再鬥一場,只比拳腳,不玩花招,如何?”

祖大壽愕然道:“你站過梅花樁?這麼說,確是你佔了優勢。”

蕭爻道:“不錯。咱們就在平地上比比拳腳,祖將軍意下如何?”

祖大壽凝視著蕭爻。道:“不比了。你既能坦誠相告,必定早已成竹在胸,我已經輸了一場,我認輸,我不想再輸一場。”

蕭爻道:“好!祖將軍果然爽快,一時的勝負算得上什麼?將軍若不嫌我狂妄,咱們便以兄弟相稱如何?”

祖大壽道:“狂妄?哈哈哈!兄弟,咱們肩負保家衛國的重擔,兵兇戰危,隨時可能為國戰死,咱們牽連眾廣,大事上固然不容亂來,但狂妄一些又有何妨?”

蕭爻道:“說得好!祖大哥。”

袁崇煥道:“我還擔心你二人比武過後,會心生芥蒂,哈哈!結果如此最好。”

滿桂道:“祖兄弟,你這回可以安心了吧?”

祖大壽道:“安心,當然能安心。”

忽然,大廳外的守將說有探子來報。袁崇煥臉上湧現一股嚴謹之態。道:“必要大事發生。”朗聲說道:“探兵進來。”

廳門敞開,走進來一名身穿灰衣的兵士。那人躬身說道:“拜見督師,各位將軍好。”

袁崇煥道:“有何軍情?”

那探兵說道:“稟督師,小人是在前沿探哨的,約在半個時辰前,小人發現西北方六十裡之外黃沙滾滾,塵土遮天蔽日。再伏地諦聽,馬蹄之聲響如雷鳴,有大隊人馬正往寧遠城奔來。小人於是快馬加鞭,趕來向督師報信。”

袁崇煥心道:“六十裡?來得好快。”道:“本督已盡知悉,再探。”

那人道:“得令,小人告退!”說完,退出議事大廳。

袁崇煥道:“諸位,咱們去城頭上看看。”攜著諸將來到城頭。蕭爻放眼望去,此時月明當空,銀光灑滿大地,蒼穹如洗。野外是白茫茫的大草原,數十裡之外,塵頭揚起,遮蔽上空,黑沉沉的一片。

袁崇煥道:“大軍壓境,諸位有何退敵之策。”

眾人沉默了一陣,一時鴉雀無聲。滿桂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憑督師調遣,要我滿桂怎麼幹,我就怎麼幹。”

其他將領也各各表態,決意奮死一戰。

袁崇煥在城樓上踱著步。道:“好!我記得初來遼東之時,軍心渙散,屬下多名將領不服調派,每有金兵來犯,大家卻都奮力死戰,才保得遼東未失寸土。如今軍容整齊,將士一心,何愁不勝?”

袁崇煥道:“滿桂聽令。你速回營寨,傳令將士,準備迎戰。”

滿桂道:“末將遵命!”

袁崇煥緩緩走到滿桂身前。道:“黑甲軍的士兵都是從遼東本土挑選出來的勇士,足可與後金騎兵決一雌雄。這一戰只許進,不許退,只許勝,不許敗!”

滿桂道:“不用督師叮囑,我滿桂要是敗退下來,甘受處罰。”

袁崇煥點了點頭,又看向蕭爻。道:“蕭兄弟,你初來乍到,沒有上過戰場,但不要緊。你是中原武林的盟主,又是英雄營的統帥。‘英雄’二字,重逾千斤,英雄的稱號寶貴無比。滿洲韃子到來之時,你率領英雄營的好漢協助滿總兵,扼守城外要道。要中原群雄各施所長,打出中華武術的威風,讓滿洲韃子好好見識見識中華的武術。讓皇太極知道,咱們中原英雄輩出,沒有孬種!”

蕭爻抱拳道:“得令!”

袁崇煥轉向其他將領。道:“爾等各自回營,傳令三軍,整備火器弓箭,嚴守城池。”

各人領了將令,離開城樓,各自回營準備。

滿桂、尤世祿與蕭爻一道,回守城外。三人剛下城樓,便見到城外的空地上,許多武林好漢正在前來。

周保昆上前問道:“盟主,商議得如何了?”

蕭爻道:“回營再說吧,周堡主。”

蕭爻與周保昆等來到英雄營的營地之外,只見營盤內燒著數十個火堆,照得通明。眾武林好漢圍著火堆站著,個個面色嚴謹,大戰在即,眾武林豪傑都不自禁地感到緊張。提刀帶劍,已穿著輕簡便裝。看來眾人均已得知訊息,嚴陣以待。

眾多武林豪傑這麼嚴謹地在營地中一站,儼然有一股軍威。蕭爻馳進營地,在中軍主賬外立定。眾好漢不約而同地向中間靠攏過來。

蕭萬立道:“爻兒,袁督師如何安排我們英雄營?”

當天蕭爻不辭而別,蕭萬立隨著眾豪傑趕來遼東,先前已見過蕭爻,只沒空敘說別來情由,而此刻大戰在即,也沒閒暇過問。

蕭爻道:“再過會兒,滿洲韃子就來了,袁督師讓我們英雄營協助黑甲軍扼守城外。”

蕭萬立點了點頭。

蕭爻道:“來,咱們合計合計。”蕭爻聚攏眾人,清點人手,共有八百多名好漢。有的是江湖幫派中的豪傑,有的是拳館的武師,有的是鏢局的鏢師,有嘯聚山頭的綠林俠盜,也有獨來獨往的江湖怪傑,中原武林的大批好手盡聚於此。

蕭爻道:“咱們英雄營沒有火器弓箭,各位卻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這次與滿洲韃子野戰,不比尋常武鬥,往大了說,咱們這次是為了國泰民安,是為了天下太平而戰。大家須當齊心協力,共御外辱。讓滿洲韃子見識見識咱們中原豪傑的刀劍拳腳。”

眾人喝了一聲彩,人人抖擻精神。

只聽得轟隆隆、轟隆隆的馬蹄聲從西北方的山野裡傳送過來,響如雷鳴,竟有山崩地裂之勢。軍威如此震動,人人駭然變色,彷彿心也隨著那馬蹄急切地躍動著,叫人不由得血脈噴張,人人屏氣凝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蕭爻率領眾武林豪傑伏於土坡上探望。遙遙一看,但見五六裡之外,山野叢中全是黑壓壓的人馬,少說也十幾萬。卻見塵頭滾動,如海浪般飛卷而來。

十餘萬人馬忽然停了,過得一陣,只見五名騎兵高舉白旗向城樓馳近。眾豪傑手握劍柄,待要衝出陣營去擊殺那五名騎兵,忽聽得五名騎兵嘴中大喊道:“我家主上有話與袁督師講。如今大軍壓境,寧遠城頃刻間化為飛灰。我家主上念在上蒼有好生之德,不願生靈塗炭。望袁督師認清形勢,以全城軍民性命為重,顧全大局,開城納降,可保得全城軍民性命無憂。若是負隅頑抗,則城破之日,全城軍民人頭不保。”

城樓上袁崇煥喝令放箭,一陣嗖嗖嗖嗖的箭鳴聲響過,那五名滿洲士兵連人帶馬轉眼間插滿了羽箭,倒地斃命。

過得片刻,只聽後金軍隊中嗚嘟、嗚嘟的號角聲響徹山野,聲聞於數里之外。跟著只見後金軍左路軍中衝出一隊騎兵、右路軍中也衝出一個萬人隊來,兩波人馬猶如兩股洪濤巨浪呼嘯著向寧遠城衝殺而來。

城頭上,袁崇煥親自指揮。萬弩齊發,彷彿千朵萬朵雨點向後金兩支萬人隊激射而去。炮火紛飛,炸得人仰馬翻。後金大部隊人馬卻還是冒著炮火弓箭衝鋒向前,又見後金隊伍裡中路軍萬餘人馬衝鋒而前。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呼喊著衝殺過來。

只見城牆北面,滿桂率黑甲軍忽然殺出,截住後金左路兵馬廝殺起來,祖大壽率明朝精銳部隊截住後金右路兵馬廝殺,尤世祿率領一路兵馬截殺後金中路萬人隊,三路人馬阻截後金軍三支萬人隊的進攻。

蕭爻見三路人馬當中,尤世祿部下最為薄弱。蕭爻一聲吶喊,率領英雄營的武林豪傑衝下山坡,去阻截後金軍中路萬人隊。

八百多名武林豪傑均是從各門各派中挑選出來的武功好手,衝入陣腳後,立即散開。武林豪傑當中,有不少是同門師兄弟,義氣既深,師門情誼亦重。或兩人一組,或三人一隊,彼此照料,威力大增,一個小隊便可抵得上後金十來人。後金兵雖然驍勇善戰,但功夫比中原豪傑卻差著好幾截,後金兵很難抵擋。

中原豪傑人人心中均想著‘保家衛國’這四個字,無論年紀大的掌門宗師,還是新學後進,都是人人奮勇。他們在中原的時候,就曾多次聽聞後金軍屠殺大明子民的慘禍,自那時候起,心底下早已憋了一口氣,此時此刻,仇人就在眼前,不會有絲毫手軟。他們平素行走江湖,或為恩怨,或為情仇,或是利益,也曾大刀闊斧地與人廝殺爭鬥過,卻沒有哪一次殺得像今天這樣猛烈。他們武藝精熟,熟知人身上各處致命所在,大多是一刀見血,一招斃命。

蕭爻從後金士兵手中奪下一根長矛,他雖然沒學過槍棒功夫,但將那長矛橫挑豎打,威力極強。他雖無意殺傷人命,卻十分清楚,此戰關係重大,深陷戰陣之中,再也不是講仁義的時候。他揮舞著長矛,也打死數十名後金士兵。

蕭萬立、周元嘉、唐雨溪和丁秀英便在蕭爻身旁,這四人功夫極高,尤其蕭萬立和周元嘉更是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兩人也從敵人手中奪下了長矛,將真力灌注於長矛之上,那長矛頓時變作一根殺人利器,後金士兵只要被他們戳中,或是點中的,立即倒地斃命,在他們面前,柔弱無已。唐雨溪使峨眉雙分刺,兵刃雖短,但她身法靈活,左竄右跳,如同是在翩翩起舞。與她交手的士兵被她身法步法繞得眼花繚亂,還沒來得及看清,脖子上早被刺穿個窟窿,血流而死。丁秀英深得仙霞劍法的真髓,雖是女流,平素性格溫和,但此時此刻,下手卻是半點不留情。不大會兒,後金士兵被她刺死刺傷的也是一大片。

八百多人加入戰團以後,後金步兵死傷無數,局勢大變。蕭爻放眼望去,見後金軍中旗幟湧動,人馬喧騰,還有數萬人馬留守陣腳,並未出動。明軍人馬卻連著守城將士,也不過四萬多人,戰事一起,明軍四萬人馬全部出動。

蕭爻心想:“明軍全部參戰,而後金軍中還有十來萬後續人馬並未出動。再戰下去,明軍必會疲累。後金軍中那十萬人馬卻是生力軍,這支軍隊一衝殺進來,以逸待勞,明軍必然難敵。這卻如何是好?”

轉頭一瞥,卻見後金軍中忽然衝出一支灰衣人馬。約有兩千多人,均手持太刀,出手極是狠辣,明軍與之交鋒,不到三個回合,便死的死,傷的傷。

蕭爻心中一驚:“那是什麼人?”忽然想起在柳生石雄的船上聽到的話。當天柳生石雄下船後,有十個扶桑武士來接待他,他們的對話中,曾提到柳生十二郎是在營地等候。莫非扶桑武士加入了後金軍,狼狽為奸,來助紂為虐嗎?這支扶桑武士出手狠辣,刀法致命,剛加入戰團來,便有無數明軍傷亡其下。

蕭爻放眼看去,見東面的的亂軍之中,兩名扶桑武士正圍攻滿桂,滿桂左肩中了一刀,鮮血直流。可他滿面猙獰,極是兇悍,仍在揮刀與敵人殊死搏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