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掃清誤解,深入哲學。

泰勒斯在小說中是作為陳慕的師祖出現的,作為第一位哲學家,是極為德高望重的存在,並且也是他一手把陳慕送入了書世界。泰勒斯為了米利都城邦的生存和發展鞠躬盡瘁,最終堅守自己心中的學說,沒有接受畢達哥拉斯靈魂轉世的好意,在天空島安詳的度過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是一位十分值得敬重的哲學家。

下面呢,我就根據真實的哲學史,來闡述一些真正的泰勒斯的思想,破解一些對泰勒斯本人的誤解。

1.為什麼把他稱之為第一位哲學家?

我們都知道,泰勒斯被稱為哲學史上的第一位哲學家。但是,很多人往往會對此不屑一顧:不就提出了個水是世界萬物的本原嗎?我也能行(有手就行)!就這,就能被稱為第一位哲學家,獲此殊榮?

這種錯誤的理解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向大家解釋,為什麼說,泰勒斯,完完全全稱得上“第一位哲學家”這樣的一個稱號。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整個希臘,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大的時代背景:整個希臘是被希臘神話所籠罩的,希臘生活和寓言構成了整個希臘人精神世界的圖景。而在這個時候,泰勒斯的價值就顯得尤為珍貴:

當我們細細分析“水是世界萬物的本原”這一個命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如果按照當時普通的希臘居民的理解,是絕對不可能從自己的人生體驗中得出這樣一個“荒謬的結論”的,無論是希臘生活的影響,還是日常生活的觀察,都不可能得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比如人,動物,樹木,是從水裡產生的。

而這一點,卻恰恰體現出了泰勒斯的突破之處,在“水是世界萬物的本原”這一命題中,包含著“一切是一”的思想,甚至說是信念,這是根植於泰勒斯心中的一種直覺,一種源於神秘直觀的形而上學的信念,這種信念絕對不是計算性的理性得出的,因為那個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有這種能力,或者說這個命題也無法透過這種方式一步一步的推導得出,得出這個直接從萬物到水的跨越式的命題靠的完全是一種“陌生的,非邏輯的力量”,也就是想象,雖然這種相信是不可證明的。

而正是這種“一切是一”的哲學命題,讓泰勒斯成為了第一位哲學家,與當時的眾人的想法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說到這,那有人又要說了,這不就是胡扯嗎,那我也行,哪天我突發奇想,說這個世界的本原是塑料袋,是棒棒糖,那這也是想象,也是跨越式的,也不可被證明,那憑什麼他就能作為第一位哲學家呢?

那這個問題,就要涉及到“水本原”學說的價值了。

2.水本原思想的價值在哪裡?泰勒斯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水本原學說的價值,是根植於剛剛提到的希臘時代背景和與同時代其它人的對比當中的。

泰勒斯的思想的價值恰恰在於他的水本原學說無論如何都不是神話的和譬喻性的,哪怕他的水本原學說很難經得起計算性的證明和推敲,我們也認識到了這種思想不可被證實之後,這一點也是無法被否認的。

這也就使得泰勒斯他明顯的不同於當時的其它的希臘人,普通的希臘居民只相信“人”和“神”的實在,把整個自然視為神——人的外殼,面具和變形,因而是一切實在論者(ps:認為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如柏拉圖的理念論)的對立面。對於他們而言,人才是事物的真理和核心,哪怕是希臘神話,其中的神身上也帶有了眾多的人的特徵。除了人以外,其它的都是幻象和騙人的遊戲。

因此,對於這些人而言,把概念當作“概念”來理解,對他們而言只會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的困難。因為他們只會把最抽象的東西重新歸於一種人格,而不是把最人格化的東西生化為抽象概念。

但是泰勒斯卻和這些人不一樣,他公開宣稱,“事物的實在不是人,是水!”,就這一點而言,就說明泰勒斯作為一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已經開始相信自然了,而不是和其它人一樣,去相信神話和譬喻性的東西,泰勒斯對這些是十分反感的。

儘管泰勒斯還沒有明確地達到“一切是一”這樣的純粹抽象,僅僅只是停留在“水”這樣的物理表述的層面,但是,將他放在當時的背景下,與其它的希臘人對比,泰勒斯赫然已經是一個令人驚愕的例外了。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泰勒斯是一個創造性大師,是他,開始不藉助虛構的寓言,直視自然的深處。

(ps:所以泰勒斯的這種直覺是十分敏感的,而“賢哲”一詞的希臘詞,最早可以追朔到“sisyphos”(味覺最為敏感的人),對泰勒斯而言是十分貼切了。)

另外,泰勒斯的這種偉大是與我們所謂的科學是不同的,泰勒斯的這種思考,無法給他在個人事務上獲得任何利益。如果以能否在個人事務上獲利為標準去評判一個人是否聰明,那麼像泰勒斯這樣的哲人絕對算不上聰明人。

就像亞里士多德說的那樣,“人們會把泰勒斯和阿那克薩戈拉所瞭解的東西稱為不尋常的,令人驚異的,微妙的,神聖的,然而卻是無用的,因為他們並不關心人類的利益。”

而這,也恰恰是哲學的特點,科學擁有著不惜一切代價去認識一切事物的那種盲目的慾望,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產生許多現實的“利益”。

而哲學卻只關注那些最值得關注的事物,這就是“偉大”。哲學並不盲目,在不同的時代,“偉大”的概念不同,因此,哲學所作的,就是為“偉大”立法,來讓人類超越那種科學般的難以駕馭的盲目的求知慾。

這種探尋在我看來,既有些像康德那樣的,去為人類的認識劃定一個界限,但更像是告訴人們,人不僅僅可以用科學那樣的,限制於自己的一般的現存的認識水平的,像蠕蟲一般一下一下盲目的,不知道向哪個方向蠕動的去透過自己的無盡的慾望去探尋事物的答桉,而是告訴你,答桉已經有了,我們已經抵達了事物的核心,只不過我們的方式和你們那種盲目的探尋不一樣,我們是跨越式的,是我們,為這個世界的最終極的“偉大”立法,我們,直抵核心。

所以,這是一種哲學直觀,是用任何的辯證法和科學反思都難以真正去表達的,但是我們又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所以當我們說泰勒斯說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水”的時候,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他洞察到的存在者的統一性!所以,正是這樣的貧瘠的表達手段,才讓我們產生了這麼多的誤解,以及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去理解。

總結一下,泰勒斯跨越式的提出了水是世界萬物的本原,這脫離了當時希臘人的神話和寓言般的世界圖景,表達了“一切是一”的信仰,洞察到了存在者的統一性,使得人們不再是完完全全的只關注“人——神”,而是開始看向自然,並且蘊含著哲學中為“偉大”立法的崇高精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