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忠和蹇碩,或許早已想到了會被懷疑這一點,所以臉上都是一副古井無波的神情,並沒有因為被劉焉質疑而心生怨恨。

聽到劉焉這麼說,劉範也開始懷疑起趙忠和蹇碩來。按理說,趙忠和張讓,是皇帝面前兩個最受寵的人,面對大臣們的威脅,一定會抱團起來,相互依賴,形成合力,才能保護自身。一言以蔽之,趙忠和張讓是一條船上的,利益捆綁,密不可分;而且張讓和趙忠一同侍奉漢靈帝劉宏,直至他長大成人,坐穩皇位,彼此之間的感情應該是情比金堅。怎麼趙忠會為了一個被圍攻的人,而背叛張讓?

於是劉範低下頭不說話。趙忠或許是清楚,他今日如果不給劉焉劉範父子倆一個交代,恐怕他們倆都不會讓他們再走出這劉府。於是趙忠苦笑道:“哈哈!二位是有所不知啊!二位必定是以為。老奴與張讓密不可分,不可能背叛他。”

劉範抬起了頭。趙忠道:“其實,二位不知道,老奴與張讓站到一起也是有苦衷的!”

劉焉和劉範都不說話,都用眼神示意趙忠繼續講下去。趙忠面帶愁容,道:“老奴與張讓一同侍奉皇帝長大,但張讓慣用手段,哄得皇帝對他百般恩寵!而老奴,自問侍奉皇帝盡心盡力,並不比張讓差,但皇帝偏偏就是更信任張讓,什麼重大要事,均讓張讓做主。老奴除了執掌西園,奉命賣官鬻爵之外,便無甚大權。但張讓卻有隨意罷免朝野上下大小官員之權!若是老奴不如他的意,他便懷恨在心,老奴賣的官,便被他罷免。逐漸那些買官之人都知道了,便不再來西園買官,都去向他買官!”說著,趙忠嘆了口氣,但臉上卻不是悲慼的臉色,而且憤怒。

劉焉和劉範繼續聽。趙忠道:“老奴為了保全性命,也只好與之苟合,不敢忤逆他半分。但若不是要與他一起直面清流派的攻擊,老奴又怎願與之同流合汙?況且大將軍也是步步逼近,為了保全性命,老奴也只好上了他的賊船。”

劉焉和劉範對視一眼,交換一下意見。劉焉依然不相信趙忠,但劉範信,劉範之前在涼州時,就從錦衣衛那裡得知了張讓和趙忠之間隱秘的齷齪,當時就想著該怎麼利用這個齷齪。沒想到到今日終於有用了。於是,劉範給劉焉一個肯定的眼神。

劉範點點頭,道:“趙常侍位極人臣,卻被張讓如此欺壓,某實在是看不下去。等此事完畢,某必定鼎力相助!”

趙忠悲憤地點點頭。既然趙忠是清白的,劉焉又把注意力轉向一旁的蹇碩。蹇碩也是十常侍之一,而且與劉範之間並沒有太多的瓜葛牽扯。但偏偏是這個陌生人卻願意在劉範危難之際,伸出援手,這不由得讓人懷疑他的目的。

劉焉道:“蹇常侍素來與犬子無所來往,不知何故要幫助犬子?”

劉範也看向蹇碩。蹇碩雄毅的臉上並無太多的驚訝,而是淡然處之。劉範看著蹇碩的臉,不禁想歪了。劉範感慨萬千。這或許是他看到的太監中最像男人的一個了,沒想到這麼有男人味的人,也做了太監,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啊。但論最像男人的太監,劉範會選擇明朝三寶太監——鄭和。

蹇碩露出一個爽朗的笑容,道:“老大人或許不知道,奴雖身為閹宦,本因於宮中老死即可,但卻偏愛武事。奴在進宮淨身之前。還是像侯爺這麼的大丈夫呢!哈哈!”雖然蹇碩笑著,但卻掩蓋不住眼眶裡那一滴的悲涼。

劉範聽了,不禁同情起蹇碩來,是啊,要是不淨身進宮,恐怕現在蹇碩已經馳騁疆場了。在史書中,也明確記載了蹇碩身材高大威猛,身為一介閹宦,卻擅長武事,並且有指揮軍隊的天賦。後來漢靈帝建立西園軍,就是以蹇碩為最高軍事長官,這其中未免就沒有蹇碩自身能力的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蹇碩苦笑道:“奴平生最嚮往的,便是像侯爺一樣,征戰沙場,建立不世功勳。但奈何奴年少家貧,父親又因瘟疫而撒手人寰,只留下奴與母親相依為命。次年,家鄉大旱,世家兼併田地,奴為侍奉母親,無奈只好進宮。奴進宮,不能如侯爺一樣為國征戰,但聽聞侯爺年少而建立奇功,心中仰慕不已。又得知趙忠暗中支援侯爺,所以奴便不請自來了!”

聽完蹇碩的話,劉焉不由自主地道:“蹇常侍真猛士哉!若非在宮中侍奉皇帝,或許早已領軍一方,為萬戶侯了!”

“謝大人抬愛!”蹇碩道。

不僅劉焉相信蹇碩,劉範也相信。所以,沒了疑心,劉範便道:“子楷在此,再次感謝兩位常侍的救命之恩!待條件合適,必定慰勞兩位!”

“謝侯爺!”趙忠和蹇碩道。

劉焉道:“皇帝指派張讓為欽差,這張讓非等閒之輩,若他果真如趙常侍所說,遊走於兩方之間,而謀取私利,犬子又將如何?”

趙忠奸笑道:“不瞞老大人,我二人今夜前來,不僅是告密,更有幫助侯爺對付張讓的方法!”

“請常侍指教!若果真有效,某願意再給兩位更多的賞金!”劉範有的是錢。

蹇碩笑道:“謝侯爺!對付張讓很簡單。奴聽聞張讓有一八十多歲的老母侍奉在堂,又從長兄家裡過繼了一個兒子!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損,孝之始也!張讓淨了身,就是毀損了身體,愧對他母親,於是他侍奉母親極為孝順。其孝順之舉,不下於因孝而名的尚書郎袁紹!”

劉焉懂得蹇碩的意思。趙忠也奸笑道:“蹇常侍說的不錯!這張讓啊,不僅極為孝順,更是溺愛他兒子!老大人和侯爺也知道,我等都是閹宦,是沒有根的人,不能傳承祖宗香火。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張讓得勢之後,開始惦記無後這一點來。他好不容易勸說他兄長給他過繼來一個兒子,他母親也喜歡孫子,所以張讓是將他兄長的兒子視為己出,對其是百依百順。”

說了這麼多,劉範也懂得了他們倆的意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