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時,劉焉說話了,說道:“子楷,為父有話問你!”劉範一看劉焉,只見劉焉一臉的嚴肅,看樣子很生氣,故而心裡咯噔了一下。劉範猜想,劉焉是不是因為牢獄之苦而震怒,畢竟身為漢室宗親和朝廷的高官,從小又是養尊處優,劉焉肯定受不得這般苦楚。

劉範說道:“父親怎麼了?”

劉焉說道:“方才為父看見,囚車之中只有烏孫人渾都靡,並沒有張讓賊子。為父又仔細問過了休文,你居然只逼迫朝廷把渾都靡給交了出來,讓那閹豎交了一筆錢給朝廷,然後就放過他了?你說,是也不是?”

劉範這才醒悟過來,原來劉焉氣憤的是劉範沒張讓,那個劉焉最痛恨的人給他弄來。劉焉覺得,這次風波都是渾都靡和張讓兩人張羅起來的,白白讓他這個漢室宗親、光祿勳鋃鐺入獄,在天下人面前丟盡了江夏劉家的臉。雖然朝廷不會公開洛陽之盟,但重臣們早就對此事一清二楚。

張讓帶來的危害還遠遠不止這些。洛陽之變還徹底暴露出劉範的野心。原本朝廷除了張讓和曹操以外,沒人不相信劉範對朝廷的忠心。利用朝廷的信任,劉範在爭霸天下之大業的窮途絕路上,一連跨過了許多窮山惡水。現在也沒有那層“大大的忠臣”的外皮了,劉範還戴上了一頂亂臣賊子的帽子。這頂帽子,還不就是張讓給劉範扣下來的。

劉範說道:“是。兒是沒把他弄來。”

劉焉氣道:“你怎麼能不把那賊子給弄來呢?這次風波的始作俑者就是他,還有那個烏孫丞相!下獄以來的這十幾天,吾等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難?不殺他們,難解為父心頭之恨!”聽了這話,劉範真是不禁感慨,劉焉真不愧是在歷史上屠殺益州世家,參與密謀除掉董卓的狠角色。

劉範沒得辦法,這得慢慢地給劉範解釋,說道:“父親,你聽兒解釋啊!非是兒不想把那賊子給弄來,而是實在弄不來啊。如果想要朝廷出賣張讓,就肯定要過昏君劉宏的這一關。萬一咱要是把他給逼急了,說不定朝廷就會撕票。兒哪敢用各位長輩的性命,去和那個昏君下賭注啊?”

聽了這話,劉焉的氣稍微消了一些。劉焉又想了想,說道:“既然逼迫朝廷把他給交出來,何不如,派遣錦衣衛暗殺!以解為父心頭之恨,也好為天下萬民除了這個禍害!”

劉範再解釋說道:“父親,不能這麼做。經過這次變故,那張讓只怕是已經加強了自身安保力度,再想下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更何況,兒如今已經和朝廷訂立了盟約,事關重大,容不得盟約被破壞。要是刺殺張讓的行動不能一擊而中的話,他再向皇帝吹風,盟約就會被撕毀。這樣更加得不償失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虞聽完,說道:“子楷說得對!君郎,你就消消氣吧!”

劉虞是劉焉的堂兄,所以劉焉這才消了些氣。

劉範說道:“再說了,張讓的作用可不僅僅是一個寵臣。萬一張讓被我們弄死了,那會發生什麼?其他的中常侍兔死狐悲,肯定要攛掇昏君處處針對我們。而且,沒了張讓,就一個趙忠和一個蹇碩,何進在朝中就再也沒有敵手了。張讓死後,何進下一步動作就是要密謀發動政變,讓昏君下臺,扶持大皇子劉辯上臺。這樣一來,我們期待已久的好時機可就被生生地毀了。

原來我們是希望戚宦之爭持續進行,朝廷深陷內鬥漩渦之中,就抽不出手來對付我們。我們就能獲得一絲喘息之機,來發展自身的實力。萬一張讓死了,勝利的天秤完全倒向了何進,等何進成為了第二個竇憲,他第一個就是要對我們下手。所以,我們還是得讓張讓繼續存在。”

此時的劉焉還是氣呼呼的。盧植也勸他說道:“君郎,子楷說得有理有據,你又何必生氣?”

劉焉這才說道:“以後你有什麼打算?”

劉範說道:“自然是遵守和朝廷訂立的盟約,繼續通商,安頓流民了。”

劉焉嘆了口氣,說道:“通商是好事。可你為何還要那麼多流民呢?要知道那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那是幾百萬人的問題!朝廷都處理不了他們,你能嗎?依為父之見,兩百萬人比較適合你。新遷進涼州的流民,可不就是兩百多萬嗎?要是人數太多了,萬一你沒準備好,他們之中難免有人會生出狼子野心,就又是一個黃巾之亂。如此,豈不危險?”

劉範說道:“父親放心,兒已經準備好了。只要把天下所有的流民都從朝廷手裡給奪過來,再用幾年好好地帶著他們開發西域,經營西域,把西域從一個荒蕪之地治理成第二個涼州,實力就能成倍增加。到時候,這天下中誰還是兒的對手?用收穫去對比風險,就值得兒冒這個險。”

劉焉說道:“話是這麼說,但畢竟還是太危險了!”

劉範說道:“兒也知道危險,這不是等著父親你們回來,幫幫孩兒嗎?有這麼多長輩在,安置流民,還不是輕而易舉?”

劉焉聞言,問盧植等人道:“子幹兄,伯安兄,伯喈兄,子琰,子禮,你們的態度呢?”

盧植說道:“子楷可是老夫得意門生,老夫身為師父,豈能袖手旁觀?只要子楷不嫌棄為師垂老就好!”

劉範笑道:“師父哪裡的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弟子哪裡敢慢待師尊?以後還要請師父時時指正!”

盧植點點頭。劉虞說道:“朝廷終有一日要滅亡,漢室的希望只在子楷身上了!”

劉範說道:“侄兒必不敢有負伯父之託!”

蔡邕嘆了口氣,說道:“子楷啊,岳父慚愧,平日裡只會舞文弄墨,春花秋月,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不像他們個個都善於治理政務,撫卹百姓,恐難以幫你成就大業啊!”

劉範靈機一動,說道:“聽聞岳父正在修撰《後漢史》,若是有閒暇,不如小婿建立一座書院,就請岳父代為祭酒,培養才士,蔭澤後人,何如?”

蔡邕激動地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黃琬鄭重地說道:“只要子楷有需要,兄所任驅馳!”

劉範也是萬分激動,黃琬是漢末名臣,才能和聲望俱是一等一的。劉範激動地抓住黃琬的手,說道:“若得表兄襄助,弟何幸也!”

於是人人都是歡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