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高句麗滅國(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長安城中,最近瀰漫著一股喜悅的氣氛。

《大唐報》上幾乎每天都會有高句麗戰場上的相關報道,大家都很喜歡看。

這讓《大唐報》的銷量又創造了新高。

“陛下,渤海道行軍大總管跟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已經勝利的在國內城匯合,高句麗大部分的城池都已經投降了。

只剩下少數幾個北部的城池還在淵蓋蘇文的帶領下反抗。

但是顯然也是持續不了多長時間了。

如今,我們直接讓高句麗俘虜去攻打高句麗人的軍隊,那些俘虜為了活命,拼命的去勸降對方,倒是省了我們不少的力氣。”

李和滿臉笑容的給李承宗彙報著好消息。

這段時間,每天都會有好多高句麗戰場的相關訊息傳回來。

有一些是兩路大軍的例行彙報,有一些是情報調查局彙報上來的訊息。

甚至還有一些是渭水新城各個作坊的掌櫃收集回來的訊息。

這些訊息五花八門,但是普遍都是好消息。

“聽說長安城這段時間有很多商家都朝著登州而去,想要去平壤城分一杯羹?”

高句麗戰場上能夠取得勝利,李承宗是一點也不意外。

畢竟唐軍現在的裝備水平,已經完全不是高句麗人可有比得上的。

“是的,最開始的時候是登州本地的商家跟著大軍去了平壤城,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回報。

這個訊息慢慢的傳開了之後,就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前往。

畢竟我們除了把平壤城拿下來了之外,其他的城池也都落到了大軍的控制之中。”

“遼東那邊,去的商家多不多?”

很顯然,相比半島上的情況,李承宗更加關注遼東。

將來大唐是要把遼東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中的。

反倒是半島上的情況,李承宗還沒有考慮清楚,是不是要讓他們直接成為大唐的一個道。

“遼東那邊去的商人相對比較少,但是也有一些。

不過從各個訊息來看,遼東城基本上已經被毀於大火之中了。

我們的商家要想去到遼東,不僅路途遙遠,全部都是走陸路。

關鍵是可以獲得的收益不是很值得期待。

商人都是逐利的,兩相對比之下,自然是去平壤城的更多了。”

李和小心翼翼的在一旁解釋著。

很顯然,他對於李承宗的想法,也是有所瞭解的。

現在這個局面,似乎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啊。

“商人逐利沒有錯,既然我們希望他們多往遼東而去,那就讓去遼東的利益變大,讓大家更加願意去遼東。”

“陛下,我覺得在這個事情上面,《大唐報》可以充分的發揮一下輿論引導作用。

讓大家充分的瞭解遼東道的情況,提高遼東道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這一次大軍順利的滅掉高句麗,朝廷必然也是有各種賞賜的。

陛下是否可以跟當時處理鎮北道的情況一樣,將遼東大量的土地封賞給有功的將士。

這麼一來,一方面可以為朝廷結餘封賞的錢財花銷,另外一方面可以讓遼東有更多的唐人。

與此同時,朝廷可以繼續鼓勵百姓移民遼東道。

這幾年,大唐各地的人口數量都在快速的增加,哪怕是往遼東道移民一百萬人,也是有可能的。”

李和能夠在李承宗身邊站穩腳跟,自然是有幾把刷子的。

他說出來的提議,倒也不是亂說。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按照他的提議去幹就行了。

“你把《大唐報》的負責人叫過來,還有六部的尚書也叫過來,朕跟他們商討一下。”

雖然高句麗的戰事沒有完全平息,但是大局已定。

剩下的無非就是一些收尾的工作了。

……

“阿耶,新城肯定是守不住了,四周的城池都陸陸續續的投降了,有那麼一兩個城池動作慢了,也是直接被唐人的熱氣球和火油彈給燒燬了大半。

最讓人噁心的是那些投降了大唐的敗類,他們不僅直接帶著唐軍攻打城池,更是幫助他們勸降。

甚至還拿他們自己作為例子,誘惑我們的將士們投降。

這樣子下去,我擔心下面的人心會不穩。”

新城城主府,已經在這裡落腳的淵蓋蘇文跟兩個兒子商量著事情。

負責情報工作的淵男生現在彙報的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這讓房間內的氣氛不是很好。

“靺鞨人不願意出兵嗎?大唐如果佔據了遼東,怎麼可能會容許他們在北方繼續自由自在的生活?”

淵蓋蘇文的臉色很難看。

明明只是兩個月的時間,對他來說卻像是老了二十年。

曾經意氣風發的高句麗西部大人,如今手下能指揮的兵馬還不到兩萬人,控制的城池更是只有了了幾個。

關鍵是就這幾個城池,現在也有了不穩的跡象了。

“他們在我們國內應該也是有一些探子的,顯然也是打聽到了一些事情。

再加上之前東突厥被滅的事情給了他們很大的衝擊,現在借他們十個膽子都是不敢出兵對抗大唐的。

不過他們也沒有把話給說死,如果我們願意進入到靺鞨人的地盤,他們還是可以給我們騰出來一塊地的。”

淵男生不說還好,一說淵蓋蘇文就更加來氣了。

“給我們騰一塊地盤?呵呵,他們這是想要讓我們為他們繼續抵擋唐軍的壓力吧?

到時候有什麼事情都讓我們衝在最前面,他們只要見到情況不妙,就繼續往北方而去。

反正越是北方,對於大唐來說就越是沒有價值。

那裡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是冰天雪地的,根本就沒有什麼人願意生活在那裡。”

淵蓋蘇文對於靺鞨人的情況顯然也是比較瞭解的。

彼此互相算計,但是都是聰明人,誰也不願意吃虧啊。

“阿耶,或者我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藉著靺鞨人對我們的防備比較低的時候,直接把他們的地盤給佔據了。

到時候我們就離開高句麗,在北方繼續生活下去。”

淵男建顯然是已經沒有任何跟大唐繼續作戰的心思了。

在他看來,大唐完全是不可戰勝的。

這一次出動了不到十萬兵馬,就把高句麗給滅掉了。

這要是多來幾倍的人馬,還有誰頂得住?

“二弟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這個時候跟大唐硬碰硬,絕對不是什麼好辦法。

不如找一個地方蟄伏下來,等到大唐內部自己出了亂子,無暇顧及到遼東的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面對危機,淵男生和淵男建兩兄弟的觀點總算是比較接近了。

他們都還算年輕,還沒有好好的享受人世界的繁華呢。

哪裡願意就這樣子作戰而死?

對他們來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再說了,他們也不是賴活著。

至少比大部分的人來說,他們的日子已經好很多了。

畢竟哪怕是到了現在,他們手中也還有兩萬多兵馬。

這些人手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絕對算是非常大的一股勢力了。

“再等幾天看看,如果情況不順利,那就按照你們說的去辦!”

淵蓋蘇文嘆了一口氣,心中很是無奈。

連自己的兒子都是這個想法,就更加不用說其他人了。

這個時候,自己要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意見,指不定自己的腦袋就會成為進獻給唐人的禮物了。

……

“韓掌櫃,這大唐的將士還是很講道理的啊,只要我們聽他們的話,完全不用擔心什麼呢。”

韓四平臉上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當初從地窖裡面重新出來的時候,他可是提心吊膽,生怕自己的小命不保。

沒想到情況比自己想的要好很多。

“唐人是希望遼東城儘快的回覆秩序,聽說他們已經安排人在遼東城修建水泥作坊和青磚作坊了。

到時候遼東城內的房屋,很多都將使用水泥和青磚來修建,這樣子就比較不怕火了。”

韓洋作為經常行走在高句麗和大唐的商家,對於大唐的一些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像是水泥作坊這個東西,雖然大唐之外的地方還沒有出現。

但是在大唐的各個地方,並不算稀奇。

單單幽州那邊就至少有五六座水泥作坊。

“遼東城原本的房屋大部分都被燒燬了,今後重新修建的話,這裡面蘊含的商機可是非常的大。

韓掌櫃,我覺得這個時候對於我們這些商家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呢。”

心中有了盼頭,沒有擔憂之後,韓四平就想著怎麼把生意做大。

“說的不錯,現在不管是繼續做以前的生意,還是藉著遼東城重建的機會,尋找一些新的機會。

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不過我們的動手要快一點。

要不然等到大量的大唐商家進來之後,我們想要跟他們競爭,難度就很大了。”

韓四平能夠看清楚的問題,韓洋自然也是清楚的。

“韓掌櫃,聽說平壤城那邊已經被大唐拿下了,國王也投降了。

你說我們如果跟唐軍合作,給他們做一些服務工作,是不是會更有前途?”

韓四平對高句麗並沒有什麼特別深的感情。

相反的,經常去幽州的他,見識到了大唐的繁華,很是期待自己成為一個唐人。

現在有機會抱大腿,他自然是要慫恿韓洋了。

“唐人會要我們嗎?”

韓洋聽了很心動,不過顯然也有一些顧慮。

“如果是過個一年半載,人家不一定看得上我們。但是現在的話,他們應該還是很願意有我們這樣子的商家跟他們合作的。

遼東城中,比我們更加熟悉當地商業情況的人員並不是很多。

願意主動跟唐人合作的人就更少了。

這個時候我們主動的過去尋求合作,他們沒有理由拒絕啊。”

“你說的也對,我們等會就去試一試。”

……

“陛下,高句麗國王對於大唐一向還算是臣服,這次的事情主要是西部大人淵蓋蘇文惹出來的。

如今他已經投降了,並且還下令各個城池的守將向我們大唐投降。

這種情況下,我們直接把高句麗給滅了,是不是會讓其他番邦屬國人人自危?

微臣提議把遼東地區納入到大唐的統治之中,設立遼東道。

鴨綠江以南的區域,繼續留給高句麗國王管理。”

宣政殿中,大唐的朝中重臣都跟李承宗在商討著高句麗的處理問題。

作為禮部尚書,岑文本的提議還是相對中庸一些。

一方面,他已經考慮了李承宗的部分述求,遼東道正常設立。

另外一方面,他也考慮到禮部需要面對番邦屬國的壓力,保留高句麗王國,他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陛下,微臣覺得既然我大唐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那就乾脆把高句麗給吞併了。

雖然在我大唐建立之後,高句麗人總體還算是安分守己。

但是縱觀幾百年的歷史,高句麗人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守規矩。

並且,遼東那些地方,漢朝的時候就是歸屬於中央朝廷管轄,我們現在也只是恢復老祖宗的榮光而已。”

許敬宗的胃口顯然要更大。

能夠藉著這個機會吞併高句麗,他覺得不用客氣。

反正李承宗既然讓大家討論,那麼就什麼提議都是可以討論的。

“岑尚書和許尚書說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微臣倒是覺得這兩個方案可以綜合起來。

比如在遼東地區設立遼東道,朝廷安排官員去遼東道任職,並透過移民的方式,提高唐人的比例。

最終實現朝廷對遼東道的確實控制。

而鴨綠江以南部分的高句麗國土,朝廷可以透過冊封高建武為王爺的方式,作為封地的形式來繼續交給高建武管理。

但是並不保留高句麗王國的這個稱號,相當於高句麗已經消失了,今後只有大唐的王爺。

而朝廷可以在平壤城駐軍,透過軍事和經濟的手段加強高建武封地的管理。

這樣一來,既不用直接面對那一片高句麗人的反抗,也能讓其他番邦屬國稍微安點心。”

馬周這個提議一出來,很多人的眼睛立馬就亮了。

很顯然,這個提議非常的不錯。

既滿足的李承宗的一些要求和想法,又考慮到了高句麗那邊的一些實際情況和國際影響。

大唐該拿到的利益都能到手,一些不想承擔的責任卻是可以拋出去。

到時候高建武帶著封地上的百姓,如果一直沒有辦法過上好日子。

估計高句麗人自己都會把他給推翻。

“馬尚書的這個提議不錯,微臣覺得可以考慮。”

褚遂良首先站出來表示了自己的對馬周的支援。

在他看來,馬周的這個靈活提案,充分的考慮了各方的需求,算是這個階段最能讓大家接受的內容了。

“確實挺不錯的提議,微臣也沒有意見。”

岑文本承認馬周的這個提議比自己更好。

這一點心胸,他還是有的。

很快的,許敬宗也覺得馬周的提議可以接受。

“既然諸位愛卿都這麼認為,那麼按照馬周的提議去辦理吧。

朝廷開始策劃遼東道的安排,與此同時,朕將冊封高建武為大唐韓王,賜丹書鐵拳。”

李承宗沒有把這個問題拖得太久,直接就拍板定了下來。

從今往後,這個世界就沒有高句麗了。

有的只是大唐韓王的封地和遼東道。

……

“餘站長,當初您可是承諾過的,我們只要配合你的工作,就能繼續保持高句麗的王位的,可是現在……”

高建武看著餘則成,心中很是無奈。

形勢比人強,他也就只剩下一點點抱怨的膽量了。

“韓王殿下是對陛下的旨意有意見?你可以不接聖旨的啊。”

餘則成一句話就把高建武頂的無話可說。

別看高建武現在已經被封王了,但是他這個王爺註定會是一個傀儡。

整個韓王府的護衛都是由情報調查局平壤站來安排的。

韓王封地的各個城主任命,需要得到大唐吏部的批准。

而各個城池下面的一些官員,則是交給了各個城主來任命。

這麼一來,就算是把高建武的人事權給剝奪了。

搞管理的應該都很清楚,人事權和財權是最重要的兩個權利。

前者決定了下面的人會不會聽你的話。

後者除了前者同樣的效果之外,還決定了你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去辦事。

“餘站長,您誤會了,我父王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一時還有點不習慣。

對,就是有點不習慣。”

高桓全一看雙方似乎要談崩了,趕緊站出來緩和了一下。

要不然得話,最終倒黴的還是他們高家。

別看高建武現在還有韓王的封號,但是高家的其他人都需要在一個月內前往長安城。

在那裡學習,生活,工作。

他們想要回平壤城,必須得到禮部的批准。

這麼一來,最大程度的確保高家的後人對大唐有充足的歸屬感。

同時也要讓高建武熄滅不該有的心思。

“還是世子英明啊,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陛下能夠沒有把你當成俘虜處理,還冊封你為韓王,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如果韓王殿下還是不滿足的話,那我只能說是貪心是一切禍害的源泉。”

餘則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看著高建武。

所以他自然不會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低。

這樣不利於他以後工作的展開。

“餘站長的話,我跟父王一定銘記於心,王宮裡頭最近新來了一批婢女,長得很是漂亮,餘站長要不我們去看一看?”

高桓全趕緊岔開話題。

形勢比人強。

他現在已經不敢有任何非分的想法了。

“看看也好,那就去看看吧!”

餘則成瞥了一眼高桓全,點了點頭。

很快的,兩人勾肩搭背的離開了。

……

“大王,高句麗亡國了!”

新羅王宮,乙祭情緒低落的給金德曼彙報訊息。

高句麗是新羅的大敵,乙祭對高句麗的實力還是比較瞭解的。

新羅對上高句麗,幾乎完全沒有勝算。

但是這麼一個在乙祭看來很是強大的國家,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滅國了。

這給新羅帶來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前段時間我們讓勝曼組織人手去長安城,現在看來是完全正確的。

不過,之前的力度現在看來還是不夠。

所有在金城的勳貴子弟,全部都需要前往大唐至少學習一年的時間。

特別是今後朝廷任命的官員,更是要向遣唐使傾斜。

大唐如此強大,我們只有依附在大唐旁邊,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一旦招惹了他們,高句麗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金德曼倒是對現狀看的非常清楚。

只要他們乖乖的不招惹大唐,大唐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去打他們。

而好好的跟著大唐學習,他們新羅還能有機會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

雖然面子上似乎不是很好看,有點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

但是作為一個小國,天天講面子的話,那還要不要發展,要不要存活了?

“大王英明,老臣也是覺得應該全方位的跟大唐學習,讓大唐朝廷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不要把我們當成是敵人。

我聽說倭國人已經走在前面了,如今跟大唐的關係很是火熱。

趁著其他國家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之前,我們趕緊向大唐靠攏,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乙祭能夠被選出來作為輔助金德曼的大臣,自然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眼下顯然不是新羅逞強的時候。

“就是不知道大唐會怎麼看待我們,他們願不願意扶持我們。”

“大王,新羅婢在大唐是非常搶手的商品,既然唐人喜歡,我覺得不妨多送一些年輕女子去長安城。

到時候這些女子給大唐勳貴高官生下了孩子,那麼她們對大唐的影響力必定也會提升。

哪怕是她們還是沒有影響,但是那些跟新羅婢女生下了孩子的唐人,心裡面多少也是會站在我們這裡的。”

在乙祭眼中,女人顯然就一種工具。

要不是金德曼是個女的,估計他還能說出一些更加直白的話出來。

“回頭我專門寫一份信給勝曼,讓她到了長安城之後想辦法跟大唐皇帝陛下扯上關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大臣你說的方案,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反正國內願意去大唐的女子多的是,朝廷還能從中掙一筆錢。”

金德曼作為新羅女王,心思自然不是普通女子可以比的。

只不過是權衡利弊了一下,她就有了決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