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改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武德十一年中。

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今的四位宰相,全部都在同一天提出來要致仕。

這對於大唐的官場來說,絕對算是一場大地震了。

畢竟這是文官的最高位置了。

雖然經過了兩三年的過度,這些宰相掌握的權利已經不是那麼多了。

但是他們在大唐的影響力還是不能忽視的。

任何一位宰相背後,都是有著一個大家族,以及一大批的門生故舊。

這些宰相就是這些人的代表,是這些人的旗幟。

如今旗幟倒下去了,下面的人自然是會有各種各樣擔憂。

這不是李承宗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哪怕是客套,他也是選擇了當場拒絕這些大臣的提議。

當了,裴寂、封德彝幾個是知道李淵一定要自己走人。

至於以後李承宗是不是會繼續啟用他們,那是以後的事情。

所以搞出了一個三請三讓的把戲之後,最終四位宰相還是真的致仕了。

“阿耶,我看陛下是真的想要讓你留任的,為何您一直堅持要致仕呢?”

蕭府之中,蕭銳急的團團轉。

剛開始的時候,他以為自己阿耶只是象徵性的提一提。

沒想到現在真的把宰相的位置給搞丟了。

這怎麼搞?

雖然還有國公的勳爵,但是這跟實權的官位能一樣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現在只是要我等致仕,已經算是比較剋制了。”

在蕭瑀看來,雖然要求自己致仕的是李淵,但是他肯定是把賬算在了李承宗身上。

畢竟不管李承宗有沒有跟李淵說什麼,李淵會做出這個決定,肯定都是因為李承宗的原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們蕭家在江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陛下就如此擺了你的官,他就不怕江南不穩?”

蕭銳情急之中,什麼話都說了出來。

“慎言!”

蕭瑀臉色一變,情不自禁的看了看四周。

好在是在自己的書房之中,訊息應該不至於洩露。

要不然單單蕭銳這句話,蕭家就得脫一層皮啊。

畢竟,謀反這個東西,不管是誰,只要沾染上了,就沒有好下場。

“阿翁,太上皇真的要離開長安城,去大唐各地遊玩嗎?”

蕭銳沉默了一會,不甘心的繼續問道。

“除了當初打江山的時候,陛下基本上都沒有怎麼去過各地。

如今大唐國力蒸蒸日上,各地應該都是在發生了許多變化。

也許太上皇是真的想要去各地看一看吧。”

一向聰明的蕭瑀,這一次也有點把握不住情況了。

實在是李淵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有點太過突然。

“你可不可以找一個理由,讓太上皇不要帶著你離開長安城呢?”

在蕭銳看來,只要還在長安城,就還有起來的機會。

如果離開了,雖然李承宗也還是有可能想到他們的,但是機率就要低很多了。

“沒有必要,這個時候,離開長安城躲一躲風頭,也是好的。”

蕭銳:……

……

大唐的官員太少了。

沒錯,就是太少了。

而不是太多了。

一個縣裡頭,吃皇糧的往往就只有縣令、縣丞、縣尉三個,甚至有些地方就只有縣令和縣丞兩個。

雖然這些人身邊都會僱傭一些胥吏來協助管理,整個縣衙往往會有上百號人。

但是跟後世相比,完全是不夠看的。

縣裡面是這樣子的,到了長安城,也好不到哪裡去。

六部的級別雖然挺高的,但是每個部的官員數量其實也是一點都不多

當然了,這個年代官員負責的東西也沒有後世那麼多,所以人數少也有人家人數少的理由。

只是李承宗顯然是不習慣這樣子的方式。

在他看來,中央朝廷如果不能把觸手影響到每個縣,每個鎮,那麼這個統治就是不夠穩的。

增加人口流動,雖然會多很多管理問題。

但是對於打壓世家勳貴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其實是有好處的。

趁著四個宰相都致仕的機會,李承宗自然也想要做點什麼。

“陛下,我大唐現在都是各地的大行臺在管理者州縣,如果要變更的話,那麼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褚遂良和馬周作為李承宗的親信,這些事情肯定是第一時間就收到了風聲。

雖然還沒有確定要改革,但是事前的討論已經開始了。

越是重大的事情,參會人員的數量就越少。

那種幾百上千人的會議,註定都是走流程的。

大事都是事前就已經定好了。

“現在的管理臺混亂了,朝廷對於各縣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從今以後,各縣縣令的任命,都需要經過吏部的考核。

各州的刺史,原則上都需要來長安城述職一次。”

改革,首先改的肯定是人。

要不然的話,怎麼改革都是沒有什麼用的。

而要改變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用人上面著手。

這些官員在官場上,圖的不就是升官發財嘛。

這個時候,誰掌握著升官的權利,誰就掌握著話語權。

之前的時候,大行臺的權利也是五花八門。

縣令的任命基本上都是大行臺在負責,部分州的刺史也都是大行臺直接任命了。

哪怕是給到長安城走流程,那也基本上是真的在走流程。

李承宗對這個情況,顯然是不滿意的。

“這個應該問題不大,只不過這麼一來,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州的新刺史不在崗位的情況。”

這年頭可沒有飛機和高鐵給你選擇。

距離長安城近一些的州縣還好,十天半月就能趕回去。

像是嶺南這些地方,你一來一去的,大半年的時間就沒有了。

“朕準備把目前大行臺、州、縣的結構,重新梳理一下。

一些很小的縣,該合併的就要合併。

今後朕準備把大唐分為十到十五個道,朝廷六部只要把各道管理好就行。

而各道則是管著下面的各個州,每個到下轄十到二十個州。

每個州下面再管理十個左右的縣。

如此一級一級的管理,讓朝廷的政令能夠順暢的執行下去。”

李承宗登基以來,第一次提出了大改革的觀點。

褚遂良和馬周自然不會立馬站出來反對。

但是這種改革的利弊,他們肯定是要好好的分析分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